《莫里哀喜剧选读》6:陈惇 | 一个“滑稽人”的贵族幻梦

《莫里哀喜剧选读》6:陈惇 | 一个“滑稽人”的贵族幻梦

00:00
18:48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惇。上一讲我讲了莫里哀的一部闹剧式的短篇喜剧《逼婚》。我还提到,莫里哀的喜剧中有一个大类称为“喜剧--芭蕾舞”。 这类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是《贵人迷》。今天我就来讲讲《贵人迷》。


首先,我想给你讲一个关于这部作品的故事。


1669年11月,土耳其派一个使团去法国。这个使团到了巴黎,要求觐见国王。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意要在外国人面前摆一摆威风。他命令把接见仪式安排得格外豪华。接见的时候,他穿着一件满身镶着珠宝的朝服,威严地坐在椅子上。他想用这样的排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土耳其使团的头领是一个资深的外交官。他一进大殿,看到路易十四摆出这样的阵势,很快就猜透了路易十四的心思,露出一种不屑一顾的表情。


土耳其使团的这种态度使路易十四非常生气,这件事在朝廷上引起了一番议论,形成了一股土耳其热。路易十四也要求这一年庆典活动的所有节目都要具有土耳其色彩,还命令莫里哀写一出有土耳色彩的喜剧。莫里哀不久就完成了这一部作品,1670年10月14日在王宫里演出。这就是这部《贵人迷》。


这部喜剧虽然是按照国王的要求写的,不过,莫里哀在满足国王的要求之外,为剧本增添了许多鲜明的现实内容。


《贵人迷》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是如何体现“土耳其色彩”的呢?


剧中的主人公和《逼婚》里的斯嘎纳耐勒一样是巴黎的一个有钱的商人,名字叫如尔丹。他朝思暮想,希望自己能成为贵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学习贵文化,结交贵族朋友,还要把女儿嫁给贵族。结果,弄得自己出尽了洋相,如尔丹就是这样一个梦想挤进贵族社会里的资产阶级人物,一个贵人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竭尽所能,下足了功夫。结果受骗上当,成了众人嗤笑的 “滑稽人”。剧本写的就是如尔丹怎么成了滑稽人的,就是本剧的笑点。具体来说,莫里哀是从三个方面来塑造这样一个喜剧性人物的。


首先,莫里哀描写他有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他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是在大街上卖布的,他自己也是个商人。这事儿本来很正常,可是对他来讲却特别揪心。可笑的是,他总幻想自己能出生于贵族之家。他说:“宁可手上少长两个手指头,也愿意生下来就是伯爵,就是侯爵。”如果有人叫他一声“老爷”、“大人”什么的。


第二点,剧本描写他为了当上贵族而努力学习贵族生活方式露出种种的丑态。在那个时代,所谓上流社会里尽是讲风雅,讲虚礼。汝尔丹想把这一切都学到手,于是请来了音乐老师、舞蹈老师、剑术老师、哲学老师,全方位地学习贵族文化。剧本就是从这里开始,揭开了他走贵族化道路的丑事。


他本来并不笨,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但是在学习贵族课程时,却显得那么笨拙。几个教师教他的都是最幼稚的知识,而他呢,总是笨手笨脚、笨嘴笨舌的,出尽了洋相。那并不全是因为他无知,是因为他的那种被扭曲的心理在作怪,结果,一个精明人变成了“滑稽人”,变成了小丑。


譬如,哲学老师教他学习逻辑、学伦理、学拼音等等,这些都不合他心意,他最感兴趣的是写作。这不很好吗?其实,他学习写作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他是想模仿贵族风雅,写一封情书,丢在贵妇人脚下,学一学贵族式的谈情说爱。这就引出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


老师问他,你要讲风雅,那么你是要写诗了?他说不是。老师又问他,你不写诗,那么,你是要写散文吗?他还是回答说:不是。这就把老师难住了。老师告诉他,表现自己,除去用散文,还就是用诗。因为想要写东西,不是散文的,就是诗;不是诗的,就是散文。没有别的。他就很好奇地问老师,“那么,一个人说话,又算什么?”老师断然回答他,是散文。他追问一句,假如我招呼仆人说:“給我拿拖鞋来,拿我的睡帽来,”这是散文吗?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是,这是散文。这一下他恍然大悟,兴奋得跳起来,说:天哪!我说了四十年的散文,自己都不知道!。


汝尔丹还希望按照贵族的方式打扮自己,他找裁缝给自己做一套贵族化的衣服。那裁缝在衣料上占他的便宜,这且不说,还胡乱地给他做了一套怪模怪样、五彩杂陈的服装,竟然还把衣服上的花样都做倒了。汝尔丹觉得不对劲。但是,裁缝告诉他说:贵族的服装就是这样的。他便把这不伦不类的衣服高高兴兴地穿在身上。结果被打扮得像个小丑,谁见了都发笑。


剧本就这样写了汝尔丹学习贵族而出丑的经历,这个形象已经树立起来。不过这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写出贵人迷如何让如尔丹受到伤害,这样才能激发观众对这种恶习的痛恨,彻底把它抛弃。于是,莫里哀在剧本里设计了贵人迷如何让如尔丹受骗上当的故事。这是莫里哀塑造如尔丹形象的第三招。


汝尔丹不但学习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要结交贵族朋友,企图在这里找到路子,混进贵族圈。他所交的那个贵族朋友号称道琅特伯爵,其实这个家伙早已破落,是个靠借债度日的骗子。这种人使我们联想到达尔杜弗。他们都是破落贵族堆里出来的骗子,只不过手段不同,一个利用宗教,一个利用身份。


作为贵族道琅特打心眼里就看不起汝尔丹,不过,为了自私的目的,故意对汝尔丹表示亲热,表示尊重,然后就施展伎俩,骗钱骗物。他还多次向汝尔丹借钱从来不还债,他还故意说要帮助汝尔丹结交贵夫人,搞什么风雅,然后把汝尔丹送的礼物,包括鲜花、小夜曲、湖上烟火,还有汝尔丹不惜重金买来的钻戒等,都拿来讨好自己的情人。他把汝尔丹的请客宴席说成是他为宴请情人而借用汝尔丹的家来办的。汝尔丹就这样受了骗,可是这个糊涂蛋还以为这是自己的幸运,以为有了这样的朋友,实现当贵人的理想就有了把握,全不知是自己成了冤大头。


通过以上这三招, 写他的自卑心理,写他如何学习贵族的生活方式,写他如何受骗上当,已经把汝尔丹的形象写得非常鲜明突出了。如尔丹已经陷进这个贵人迷的深坑,吃亏上当还自鸣得意,简直不可救药了。剧本写到这里,如尔丹的形象倒是塑造成功了,贵人迷的毒害已经揭露得让人恨之入骨了,可是,作为一部喜剧,怎么才能有喜剧性的收场呢?这很难。莫里哀自有绝招。


汝尔丹有一个女儿,他想利用女儿的婚姻来为实现自己的“贵人梦”的梦想。他不顾女儿的意愿,坚持女儿必须嫁给贵族人家。女儿和女婿在仆人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计策,他们投其所好,:让女儿的意中人假扮为土耳其皇太子来求婚。这一计果然成功。如尔丹答应了这桩婚事,不为别的,就因为女婿是土耳其的皇太子,还因为人家答应他可以获得“妈妈母齐”的爵位。“妈妈母齐”是个什爵位?他不清楚,谁也说不清楚。可是汝尔丹听说,“那是没有比这爵位再高的爵位啦”,便得意洋洋地接受了一切安排。


“贵人迷”把汝尔丹害成了小丑、害成了冤大头,还害成了莫名其妙的“妈妈母齐”。好端端的一个正常人被弄得疯疯癫癫,丧失了理智。不过,剧本里还写了另外一批人,并不象汝尔丹那样中了“贵人迷” 的毒还不清醒。这批正面人物包括汝尔丹的太太、汝尔丹的女儿、汝尔丹女儿的意中人、还有他们家的女仆妮考耳,还有他的女婿的听差考维艾耳。这些人身份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是头脑清醒的人。这是这部作品和《逼婚》这样的主题类似作品有所不同的地方。


在这批人物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个女仆人妮考耳,她虽然是下人,但是她一身正气,看不起汝尔丹那种屈膝于贵族的卑劣表现。她一上场见到汝尔丹穿着奇装异服便捧腹大笑,笑得说不出话来。当时演出时,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善于发笑,她的笑声特别富有感染力。莫里哀就充分发挥这个演员的长处,让她在舞台上没台词,什么话都不用说,专门冲着汝尔丹大笑。她的笑声引得台下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把汝尔丹笑得心里发毛。这是本剧最有特色的场面之一。它所产生的喜剧效果,它对汝尔丹的丑行发出的杀伤力,多少台词都无法比拟。


《贵人迷》就是这样一部意义深刻、读来十分有趣的好戏!


前面我说了,《贵人迷》是莫里哀“喜剧--芭蕾舞”的代表作。什么是“喜剧—芭蕾舞”呢?就是把喜剧和芭蕾舞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戏剧形式。它主要是戏剧,其中有些成分是以音乐和芭蕾舞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当时的芭蕾舞和现在不一样,不是用脚尖的,在这种剧里边一种是舞蹈,一种是戏剧,它们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不论是表演的内容、表演的手段,还是在表演的理念上,都不相同,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品种,是很不容易的。


莫里哀是经过几年的探索,才找到了编写这类喜剧的路子的。起初,莫里哀在喜剧里加入歌舞表演,仅只是为了宫廷娱乐的需要,营造喜庆的欢乐气氛,跟剧情没有多少联系。可是,演出的成功给他启发,喜剧里加歌舞,可以增加喜剧的观赏性和表现力,有些内容用歌舞来表现更加有趣,更加贴切,于是,他大胆地试验,不断改进。越来越好的把二者揉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贵人迷》,是他多年探索的成果,在这个剧本里,他成功地把歌舞和剧情融合在一起,歌舞是内容的需要,只有歌舞才能演出剧情在此处特有的需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贵人迷》的结尾如果没有那个荒唐的“妈妈母齐”的晋爵礼仪,剧本的喜剧效果根本就出不来了。


这样的演出方式,打破了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这种“喜剧--芭蕾舞”有点像我们现在流行起来的音乐剧,可是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不允许的。而莫里哀对她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并且取得了成功。


好,《贵人迷》这部作品我就讲到这里。


在以上这几讲中,我分别向你介绍了莫里哀的生平,分析了他的三部重要作品(《达尔杜弗》《逼婚》和《贵人迷》)。莫里哀就是这样一个很了不起的戏剧家。要知道,在他之前,很少有这样面向现实的、内容深刻的,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喜剧,是他把喜剧引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所以戏剧家们认为,他是近代喜剧的开创者,后来的许许多多喜剧家,都从他那里吸取营养,继续推动了喜剧的发展。莫里哀主张喜剧应该“寓教于乐”,我们读他的作品,确实可以在欣赏之时,获得许多教益。


听了以上几讲,相信你对莫里哀和他的戏剧作品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感兴趣的听众可以找到李健吾先生翻译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版《莫里哀喜剧》读一读,亲自去体会体会莫里哀作品的魅力。


再次感谢你的收听。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惇,期待在喜马拉雅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叔文_66

    《贵人迷》是莫里哀“喜剧--芭蕾舞”的代表作。“喜剧—芭蕾舞”就是把喜剧和芭蕾舞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戏剧形式。它主要是戏剧,其中有些成分是以音乐和芭蕾舞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它们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不论是表演的内容、表演的手段,还是在表演的理念上,都不相同,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品种。学习了。 莫里哀让一切自以为是的「严肃」和「较真」都无地自容。谢谢陈惇教授的细致的讲解,让我重新认识莫里哀和他的戏剧,最终明白了莫里哀的戏剧300多年来,它依旧如此具有魅力的原因吧。

    阿祖热阿Q 回复 @叔文_66: 老莫也是新艺术形式的开拓者,艺术门类集大成者。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施展的舞台

  • 逍遙妳我

    先生讲课很辛苦 这里向您致敬了

  • Sylver

    感谢老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