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钱文忠 | 祆[xiān]教,不是袄[ǎo]教,你念对了吗?

4.18 钱文忠 | 祆[xiān]教,不是袄[ǎo]教,你念对了吗?

00:00
13:19

大变局粉丝群 

凡是已购本节目的朋友,添加小助手微信(jpgxsfxzs),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历史大变局微信群,有机会获得一系列福利。同时,欢迎大家关注“姜鹏历史沙龙”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谈古论今,遨游上下五千年。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钱文忠。欢迎收听《中国历史大变局》节目。今天,由我接着为您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八讲。


在前面,我主要为大家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佛教文化交流。当然,佛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没有什么疑议的大概。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绝不仅仅只有佛教。实际上还有一些当时西方流行的宗教,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了中国。这些外来宗教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在中国都发生了相当的影响,有些影响的程度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完全能够掌握。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能忽略这个问题,不能无视这个问题。


在前面几讲当中,我曾经为大家介绍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这个领域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一个族群,叫粟特人。那么,我接着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一种外来宗教,就跟粟特人这个族群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我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拜火教,也叫祆教,也叫琐罗亚斯特教[1]


这是一个什么宗教呢?大概在公元前的6世纪,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琐罗亚斯特,这个人的出生大概是在公元前628年,我们不确定。然而他去世的年份比较确定,是公元前551年。这个年份离开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公元前221年,这期间还差了300多年,是非常古老的一个人物。


这个名字“琐罗亚斯特”很多人也许觉得陌生,但是且慢——像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读过一本书,这本书是被归在西方哲学的类别里面,是德国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尼采写的一本书,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书有中译本,收在商务印书馆著名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当中。这部书当年非常流行,几乎读人文学科的——当然也不只是读人文学科的这些读书人,几乎是人手一册。这本书的德文名字叫《Also sprach Zarathustra》,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查拉图斯特拉”就是琐罗亚斯德。尼采用了这么一个古老的拜火教,或者祆教它的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他的这本书,可见这个人物其实在西方一直很重要。


这位琐罗亚斯特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在波斯东部创立了一种宗教,这种宗教它的主要的特征是主张善恶二元论[2],崇拜阿胡拉·马兹达,也叫Ahura-Mazda,它的经典是波斯古经《阿维斯塔》(Zend-Avesta)。大家把这个宗教称为琐罗亚斯特教,也用教主的名字来命名宗教。传入中国以后称为祆教,这个“祆”字,“示”字边旁,加一个“天”字。现在,在各种各样出版的著作当中,也有一些场合提到这个宗教,但是有些时候这个字经常容易印错,因为如果印成了一个“衣”字边旁,那边的“天”字再印得稍微不准确一点,就会变成“袄”字,对吧?所以也有的朋友会念错——念“袄教”,其实是“祆教”。“祆”这个字的本义是指胡天,也就是指外国的天神,胡嘛,外国嘛!它的主要的仪式是在祭司麻葛[3],也就是Magus他的指导下去礼拜圣火,所以又被称为“拜火教”或者“火祆教”。Magus这个字,还有些学者认为跟我们汉语当中的“巫”,也就是“巫婆神汉”的“巫”有特殊的关联,所以它非常重要。这个宗教在古代波斯,以及后来的萨珊波斯时期都被确定为国教。


粟特人很早就信奉祆教,《魏书·西域传》里边就提到说康国[4]——也就是粟特人聚居的地方了,“有胡律”,有他们本民族的一些法律、律典;“置于袄祠,将决罚,则取而断之”。这段文字很容易理解,这是汉文典籍当中最早出现“祆”字的地方。火祆教或者叫琐罗亚斯德教,它是粟特的族群整个信奉的宗教。根据《汉书》的记载,早在西汉成帝年间,那还在公元前——成帝年间是公元前的32年到公元前7年,粟特商队已经在丝绸之路上频繁往来,从事商贸活动。当然,这些来华的粟特商队的组成成员当中,毫无疑问应该是有火祆教或者祆教徒的。换句话说,中原最早接触到祆教或者琐罗亚斯德教应该早在西汉年间。


当然,在这方面我们是根据常识去推断。而这个宗教到底什么时候比较正式地,或者比较显规模地传入中国?我们可以从匈牙利加入英国籍的著名的探险家、考古学家斯坦因,他的一次发现当中找到一些证据。这位斯坦因在1907年曾经在敦煌西北一座长城的烽火台底下找到了几件粟特文的古信札——就用粟特文写的信。从这批信里边我们可以判断,最晚到4世纪初,粟特人从零零星星地到中国来经商已经转变成有组织、成规模地到中国来经商。所以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祆教大概最晚最晚在4世纪初已经进入中国了。祆教最初只不过是在粟特人它族群内部,它比较流行,所以中原汉地的民众对他们宗教起先是了解不多的。但是随着来华的粟特人逐渐地汉化,融入中原汉族的生活群体当中,中原人对祆教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们在《晋书》,在《资治通鉴》,在《魏书》等等等等中国的史籍当中都可以找到对“胡天”,也就是祆教所祭祀的天神,对它们的记载。而北魏、北齐年间,在当时的京城和各个州,也就是下面的地方都设置了一个官职叫萨甫。萨甫,也就是隋唐时期的萨宝。在朝廷的角度来看,它是以胡商——也就是粟特商人,他们的首领来管理这个群体,同时也管理宗教,也就是管理拜火教,或者祆教,或者琐罗亚斯德教——它(是)同一种宗教,来管理宗教祭祀,萨宝就这个官名。在隋代的时候它是正九品,而到了后来的唐代已经是正五品,所以它的地位提高很快。


这个是在《旧唐书》,在《通典》当中是有明确记载的。那么关于这些萨宝,也就是这些粟特人的宗教领袖,当然也是粟特人的民族族群领袖,还有好多考古发现可以证实。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在西安那一带的重要发现,在西安就发现过北周的安伽墓,它的墓主人安伽就是同州萨宝,也就是同州这个地方的粟特人的宗教领袖和族群领袖。那么在他墓葬墓门的额上,发现了雕刻,当然也填色彩,所以叫刻绘,它在凹下去的地方用红色的色彩填涂过的。它的祆教祭祀图,中部就是火坛,这个火坛是放在莲花三驼座上,而且旁边比如说有骆驼,骆驼背上就驮着一个圆盘,盘内就有升腾的火焰。


安伽墓墓门门额上的火坛和三驼莲花座

在这个墓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胡人的形象,是非常明确的胡人的形象,有好多器皿或者好多图案,都带有明确的粟特的色彩。火坛上的莲花座,一般认为和异域宗教传入中国有关。但是我们又发现,在图案里边的这些飞天伎乐,与传入中国的佛教伎乐飞天,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它的服饰上都看不出明显的区别。所以实际上,在那个时候,祆教传入中国应该有相当的时期,并且发生了“中国化”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它的图案一方面带有明显的粟特的色彩,一方面又有中国化的色彩。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这个墓门上面,安伽墓的墓门上面,它的伎乐飞天的体貌特征已经有明显的中原汉人的风格,它的图案也已经明显的汉化。


在西安的北郊,还发现了北周史君墓,而这个墓主是北周的凉州萨宝。史君墓这个墓非常大,也出土了很多与拜火教有关的非常精美的浮雕,内容很丰富。当然,对史君墓的内容、图案的一些试读和阐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我们讲,其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于波斯的非常重要的宗教——祆教或者拜火教已经传入中原相当的时期,已经出现了中国化的或者汉化的样态,这个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这也展示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丰富、它的精彩,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它的神秘。这一讲我就为您讲述到这里,感谢您的垂听。


今天的问题是:除了祆教,你还知道哪些外来宗教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中提出,小助手们会挑选大家的问题,汇集起来统一给大家答复。听众答疑将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统一推送哦~~


[1]即Zoroastrianism的音译,国内也称为“琐罗亚斯德教”。

[2]该理论认为,原始之初就存在着善与恶两大本原,存在着以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代表的光明势力与以阿赫里曼为元凶的黑暗势力的矛盾和斗争。

[3]Magus麻葛是祆教的专职祭司阶层,也称玛哥斯僧。

[4]古代中亚民族国家,我国西汉时期称之为“康居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91672dmop

    这个教是不是后来的明教

  • 覺岸無邊

    钱文忠教授好!这个字太容易出错了!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宗教。谢谢钱老师

  • 毛毛牛bj

    祆教是波斯宗教。粟特人通过丝绸之路做东西方贸易的生意,随之带入波斯地区的文化,宗教也属于文化范畴。只要发生文化交流,就会出现文化融合。表现在域外文化的汉化,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比较开放的。

  • Crystal刘娟

    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波斯拜火教?

    白羊晓舟 回复 @Crystal刘娟: 是的呀

  • 听友213611526

    式辽阳

  • 阪筑人

    粟特人最后到哪里去了?

  • 日耀江河

    精彩!

  • 1598886kttd

    姚大力之后的又一大咖。值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