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金句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无我。
上次讲到了,无我这个状态是非常棒的状态,我就像一股水,它曾经存在过这个,存在过那个,到了宽阔处入海了;就像一阵风,它曾经裹卷过这个,裹卷过那个,到了满天热闹的时候,风找不到了。
世间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种思维,一般民众很难达到,对一般民众来说,他愿意安分守己。也就是说,在很多人的缝隙当中,慢慢地找到我是谁。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在做这个思考,我是谁。但是,既然在他人的缝隙当中找到我是谁,你免不了就要和他人碰撞,一碰撞你就必然要守卫自己的生存空间。你要守卫,别人也在这么做,于是就摩擦不断,冲突不断,烦恼不断,嫉恨不断。
我们看来看去,谁都在想做安分守己,但是谁也做不到。因为你想安分守己,他也安分守己,守来守去,每个人都在注意生存空间,每个人都造成了和周边的人的摩擦,必然是这样。本想守“我”,却遭遇到丛丛荆棘;本想抱住“我”不骚扰别人,结果总是伤痕累累。
因此,守着“我”、抱着“我”都没用。唯一的出路,是把“我”看空。
所谓看空“我”,其实也就是放弃对“我”的执着。这是精神的一大解放,心灵的一大解脱。 没有“我”的境界,是世界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不是按照一般意义上来说这个境界,是从哲学和宗教的意义上来说这个境界。
我说这么几句话,大家听一听:
无我,让自己由世俗之人变成了天地之人,腾身界外,气度悠悠。
无我,让自己放逐了年龄,放逐了履历,放逐了身份,成了一个不会衰老,不怕搜索,没有上级,没有下级的全然通脱之人。
无我,让自己没有亲信,没有闺蜜,没有同党,没有帮派,成了一个四海皆兄弟这样一个彻底开放之人。
无我,让自己不避损失,不避病痛,不避死亡,成为一个能够面对一切祸害,而不会逃奔的大勇大健之人。
无我,让我们看淡专业,看淡地域,看淡血缘,看淡国别,成了一个翱翔天地而不觉陌生的融合万方之人。
所以,无我空境,疏疏朗朗地成为天地元气的流荡之境。这就像未被污染的天宇,看上去不着一物,却能够让万物舒畅。我们这个“我”,就应该让我们自己成为未被雾霾污染的天宇,看上去不着一物,却能够让万物舒畅。我们如果什么时候能够让“我”变成这样的话,那就了不起了。
他由一个世俗之人变成了天地之人,能够放弃多少东西,放弃履历,放弃身份,放弃年龄,放弃闺蜜,放弃亲信,放弃同党,放弃派别,成了一个什么都不怕,不怕衰老,不怕搜索,不怕病痛,不怕损失,不怕死亡,一个大勇大健、无忧无愁的人。这就非常了不起的人。能做到吗?能做到,我们实际上被很多很多困住了。
回归家常
接下来我再讲儒家、佛家、道家给我们的启发的最后一点。其实我前面讲的已经讲完了,我讲的最后一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了儒家、佛家、道家以后,我们会有什么改变呢?日常生态将会如何改变?那我要讲小小的几点。
日常生态的第一点,叫做回归家常。我在上文已经讲过,世俗生活正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而处处体现了天性。如果我们能够回归最家常的生活,亲自在烹茶煮菜,而且很专注。如果写诗作文的话,也不再空论大势,而喜欢描摹起居,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一个真正通透之人。觉悟者回归家常,甚至于注意喝茶吃饭,其实是两度看穿了,第一度,看穿了种种高论伟业,回到个体;第二,看穿了个体,看穿了自己,看穿了叛逆者的个体,回归了这个个体以后的更自然的状态。
这个我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了。我们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就是有的人整天开会,整天听报告,整天讲大话,那我们要回归个体,回归个体以后,好,他就带了一批闺蜜,整天到巴黎,整天到纽约,去买各种包,去买各种名牌,非常个性,穿的奇奇怪怪。其实,这两点都应该看穿。整天不找家里的位置,整天在开会,整天在讲大话,这当然不对。那整天不过正常人的生活,在买包,在买时尚品,在买各种各样的让自己和人家不一样的东西,这好像是很个性,但是,我们的儒家、佛家和道家,也希望把第二种也看穿。
两度看穿,一个看穿高论伟业,第二个就看穿表现为个性立场的我执,就对我的执着,使生命既摆脱前一种空中楼阁,又摆脱后一种空中楼阁。第一种空中楼阁是庞大的空中楼阁,后一种空中楼阁是自我的空中楼阁。真正落到普通的土地上,落到了实地。这样的话,寻找生活的底线结构,这个就喝点什么,吃点什么,这个生态看上去非常普通,却是两度摆脱以后的结果。
我们到两度摆脱以后,才发现生命的最高形态就是日常形态,就是那些普通的色香味。我们这些普通的生活形态,和生命的密码密切对应。
这我前面讲到,一开始禅宗的人说,一开始看山水,山是山水是水;到后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但是到了最后,山又是山,水又是水。这第三度的山水就是让我们回到日常生活的那种状态。
从高扬的理念,执着的个性,回到家常的生活。这种家常的生活,前面两种,不管是高层的理念,也不管是执着的个性,都有很多很多文章在写作,都有很多很多理论家来加持,但是家常的生态没有理论,没有著作。那么,怎么能够和他们辩论呢?这种生态告诉我们,不辩论,我们过日子就好;我们只要走出理念的迷魂阵,回归到一个最朴素的自然人,这样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就是回归家常。
脚下无界
日常生活的第二点叫脚下无界,脚下没有界限。
很多人对于我们自己的觉悟往往有个误解,要寻找自己的各种各样定位。其实,定位是一种被动的谨小慎微,主动的觉悟,应该让自己跨疆越界。生命的精彩,恰恰就在于跨疆越界。
如果你还年轻,可以选择一切志愿,进入各种领域,一个领域走不通了,可以腾身而出,进入陌生的天地。即使退休了,还可以弥补在职的时候的种种遗憾,把世界地图的任何一个角落,当做下次抵达的地点。至于孩子们的去向,那就更自由了。无数的经验证明,凡是早早地为自己、为孩子划下定位的人,一辈子大多会陷入平庸、保守的悲剧。这个我也活了很长很长时间了,我想告诉无数的经验证明这一点,早早地为自己、为孩子划出定位的人,大多数都一辈子陷入平庸。
在真正的觉悟者的眼睛里边,一个物理学家写了一部畅销小说,一个诗人同时又是考古学家,一个外科医生成了地方长官,都是正常现象。古人说,学业有专攻,但并没有否认很多专攻可以集合在一身。比如,我们喜欢的苏东坡,顶级的辞赋作家,顶级的诗人,顶级的散文家,顶级的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个够资格的水利工程学家,佛学家,医学家,美食家。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比我们今天更保守、更封闭。我们没有他们的环境保守,也没有他们的环境封闭,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可见,不管在哪个时代,只要是觉悟者,就不会在出门前先到窗口窥探外面有多少竹篱,有多少石栏,有多少荆棘,然后缩手缩脚,而是会用双手推开大门,遥望一下长天大地,然后毅然迈步。
他们心间没有任何阻碍,所以脚下就没有界限,这是真正的觉悟者的第二个特点,脚下无界。
不问拳脚
觉悟者日常心态的第三个特点是不问拳脚。不问拳脚指的是不打斗,不竞争。觉悟者心中没有竞争的对手,更没有永久的敌手。
请大家注意,觉悟者心中没有竞争的对手,更没有永久的敌手。几乎所有陷于对立的人,都会在为自己辩解,他们总是这样说,不是我要对立,是我事先受到了威胁;不是我要对立,是我躲不过对立,无法躲避对立。问题是,对方也这么说。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一个推卸责任的轮盘转。对立的双方,都说责任不在我。
觉悟者有的时候也会从中调解,但是一定不会偏袒,而是要各方立即斩断不能不对立的具体理由,重新建立不应该对立的宏观理由。我作为调解者,我听他这么说,听那个什么说,但是,我最后一定是立即斩断不能不对立的理由,一定要让他们建立不应该对立的宏观理由。
那这里边当然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是,这种难题主要是建立在我不对立,但是对面有很多很坏的事情,我怎么办?譬如孟子守住的人和禽兽的区别,但是对面的邪恶势力已经危害到人类的最高目的,人类为了自卫就必须反击,这是人类共同的反击,这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不是个人的反击。
但是,这样的反击,就是对真正的邪恶势力的反击,有可能产生一种偏向,把并不是那么严重的力量纳入到了反人类的群体,反击的过猛力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倾向,把反人类的倾向的负面力量也纳入到了我们兄弟之中,这都要防范的。但是,在觉悟者看来,反人类毕竟是非常独特的例外,而且人类往往把自己内部的各种各样的对立夸张了、描浓了,其实需要从根本上消除。
只要是觉悟者,我们都会注意,他不会轻易的动用那些概念,什么概念呢?叫恶魔、世仇、死敌,不会动用这些概念;也不会说那些狠话,就是不共戴天、有仇必报、有你无我等等狠话,不会讲。他们有的时候,也会生气,也会愤怒,但是在本性上,他们是彻底的和平主义者。他们也会因为明快地判断世界的各种善恶是非,他们会,但是全部判断的最后标准是求得天下太平。在精神领域,他们一定是不藏兵器,不使棍棒,不问拳脚,这是觉悟者的第三个日常心态。
百事无避
觉悟者第四个日常心态,叫做百事无避,事情的事。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永远都不躲避。无论是气候变化,无论是地质灾害,无论是国际形势,无论是亲友病情,这些事情,每次都告诉我们,世事难料。
气候变化难料,地质灾害难料,国际形势难料,亲友的病情也难料。而且告诉我们,这种难料是必然,可料是偶然。顺着这个思路,大家对种种人生规划,都不可依赖。按照我讲的,一切都是难料的话,你有非常周密的人生计划,一定是不可依赖。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听到社会上有好几个人下定决心,自己三十岁的时候一定要超过莎士比亚,当时我们就觉得好笑,他时间是不是定的太短了,那么定的长一点,比如定到五十岁,能不能超过莎士比亚呢?后来事实证明,这个计划都不对。人生规划,都不可依赖。
我多次讲过,我在哈佛大学去讲课的时候,有好多哈佛的博士生,已经拿到学位的人,围着我和我的妻子一起来聊天的时候,他们进入哈佛得到博士学位,都是以前都没想过的,他们原来读的也不是有名城市的名校,都是如此。所以,世事难料,那些有料的人都没进入,他们很难料,但是他们到博士学位以后做什么,一个个谈下来,他们也还是难料,他们还是很艰难的在寻找工作,都是难料的。所以,对于好多人生规划,都不可依赖,因为即使得到博士学位,中间还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家人的健康问题,自己的健康问题,身体问题等等等等。
一切不可预测,一切超乎想象,一切难于部署,一切不可防范。某些看似可以预测、可以部署的部分,其实都是浮皮表象的勉强连接。
我们不期待好事,我们也不拒绝坏事。我们对坏事怎么想呢?按照我的思路,就是我知道你会来,早就在这儿等着,看你是什么模样,用什么手段,我都准备了。要有这样的一个百事无避的思维,不管来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堆事,不管是要伤害我、提防我,还是要结交我,我都准备了。这就是觉悟者的心声。
这样的觉悟者,看起来并不强大,却无所畏惧,什么事也不避。
恐惧,是人类常见的心理魔障。它因为担忧生命脆弱而使生命更加脆弱。请大家注意,因担忧生命脆弱而恐惧,而恐惧让生命更加脆弱。他因为躲避凶恶逼近,那么结果使凶恶提前逼近。它所悬挂着的是尚未来到的可能,由于尚未来到,他心中的悬挂就变得更加沉重。觉悟者就要摘下这种悬挂,摘下这种还没有来到的心里悬挂,平静地准备来还尚未来到的一切与它厮磨。不猜测,不臆想,不逃避,火来水浇,水来土挡,照单全收,悉数认账,得失利钝,不在话下。有了这种心态,任何恐惧都会烟消云散。
这是我给各位年轻听众的一个经验。你的恐惧,其实是担忧生命的脆弱而来的,但是正因为恐惧,使脆弱的生命更加脆弱。你为了躲避凶恶,结果凶恶却提前来到。你悬挂着的是还没有来到的可能,因为还没有来到,所以特别沉重。这个时候,要摘下这种悬挂,准备和尚未来到的一切,慢慢地厮磨。我们不猜测,不臆想,不逃避;我们火来水浇,我们水来土挡,照照单全,我们一切都不在话下。对于这样的人,任何恐惧都会烟消云散,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对大家的劝告。
好,我们明天再讲。
存在决定意识。天地之人是理想境界,世俗之人是客观存在,谁也不能逃遁。而觉悟者要让自己的修为在回归家常的生态中,尽可能接近那个理想、那个境界。使自我的存在超凡脱俗,豁达天宇,气象万千。喝着粗茶,却沁香淡雅;吃着粗食,却五味俱佳;穿着布衣,却爽身轻盈;听着街谈巷议,却洞察人间哲理;讲着家长里短,却气度非凡,富有诗意。身在民间,说好话、办好事、不树敌;意在琼楼,豁达、求真、不虚幻。
山城隐居者 回复 @华Liu: 讲得好
体验有我,练成心中无我,便可头顶闲云,脚踏无界,四海觅食,天际寻床,前不见远虑,后不闻近忧,晨起晚卧,一壶清茶,二碗淡饭,烈日出行,雨中漫步,不与人争,不同鬼辩,向死而生,立地成佛……
冯虞彬 回复 @卧剥莲蓬3: 多谢鼓励
坦坦荡荡,顺其自然,无所畏惧,活在当下!放空自我,一切照单全收,哪里还有那么多焦虑,自然活的通透!
一位真正打通了中国文化气脉的学者,一位早己剖开学术化的表皮、抛弃了技术性的争辩而入道的大家。不管多少人曾经嫉妒、诋毁、批判,但还没有人可以超越。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原来也曾经与大师相遇,他的中国文化必修课不容错过。
1393146prtm 回复 @nianfoshishui: 你讲的太好了,我和你有同感。
越听越敬佩余秋雨老师这种躬耕足下,躬耕笔头的文学实践者,文化传播者。
终于赶上进度,有课听,很满足,看了余老师的《中国文脉》、《门孔》,很有收获,心中点点渐渐成线,感谢老师提供了清晰的图景,感谢喜马拉雅让天涯若比邻,感恩和余老师同时空。
漫山红林 回复 @李佳_cuw: 重新听老师的课,突然有了力量
余老师的中国文化必修课。每次听都有很大的收获。很幸运与大师在课中 相遇。使我受益终生。
回归家常、脚下无界、不问拳脚、百事无避。这二十个字,就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反复学习
当秋雨老师的话与我的体验一致时,我更想分享这种体验,因为,我希望大家都好。家常生活似乎和年轻、气傲格格不入,直到,被迫照顾亲人、手忙脚乱、哭着做着、没有色香味的饭,那份愧疚,终身难忘。生活不能重来,于是,坦然面对一切,开开心心帮婆婆和妈妈洗澡;给有点痴呆的爸爸挑鱼刺;看着初升的太阳,给家人准备早餐……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平淡,平淡中我更安静更坚强。今天,秋雨老师说生命的最高形态就是日常形态,多么高、多么好地肯定日常生活啊!我懂得这一点,生活就有无限快乐相伴。真的,我体验到了!
SunnySunny_tR 回复 @动动月亮: 真正的生活就是每天的点点滴滴,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悠然自得,诗情画意是一种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