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睡平安】154. 我们应该如何开解自己的智慧?

【睡睡平安】154. 我们应该如何开解自己的智慧?

00:00
17:56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孔子说:“我充其量只是传述前人的思想,我很相信古人,喜好古籍。就这点来说,可以把我比作商朝的老彭吧。”


为什么达·芬奇可以终生保持着好奇心 


本篇小梁和大家分享的是《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我充其量只是传述前人的思想,我很相信古人,喜好古籍。就这点来说,可以把我比作商朝的老彭吧。”


张居正曾评价:老彭是商朝一位很贤能的大夫。像孔子这样,组织一群学生把上古时期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最后传述下来,这种状态包含了一种相信。相信什么?相信古人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道理。


古人与我们相比最大的优点,可能是更接近大自然。我们现代人有很多工具,通过互联网、书籍,似乎可以掌握几万倍于古人的知识,但却远离了世界许多。


之前我和老吴在《冬吴同学会》里讲到了达·芬奇,说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如果用一个人的历史去连接整个欧洲历史的话,达·芬奇的故事一定是最适合的版本。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其实他一辈子总共只作了十几幅画。实际上达·芬奇还是一位工程学家,当年他向别人推荐自己的时候,他说:“我可以造大炮,可以修教堂,可以修船,可以设计马路,还可以画画。”


为什么达·芬奇有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呢?这和我们本篇要学习的“信而好古”有什么关系呢?待小梁细细说来。


像绝大部分中国古人那样,达·芬奇学习的对象可不是书本,而是大自然。虽然他是学徒,没有上过严格意义上的学校,但终身保持着对某种事物的好奇。


现在大部分小朋友看见的啄木鸟,都是在动画片、纪录片里看见的,或者是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标本。而达·芬奇曾经长时间观察啄木鸟,他说:“啄木鸟那么快地啄木头,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呢?它可以啄得很深,舌头还可以伸出来吃掉木头深处的虫子,它是如何做到有时伸得很长,有时缩回来很短的呢?就像一个长在脑袋上的,有尖尖嘴巴的‘如意金箍棒’,它是如何长成这样的呢?”


达·芬奇花了很长时间去观察,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格物”,虽然他没有完全了解其中的原委,但这个命题留到最近这些年,终于有人发现原来啄木鸟真的可以把一部分东西伸到咽喉,然后再折叠回脑子里,这个机制非常精妙。


向大自然学习,能学到很多想都想不到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不是向书本学习,而是向大自然学习,就能学到很多想都想不到的东西。


大自然有许多智慧,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有许多智慧。比如有的人要获得身体的热,可以烤火;有的人要获得身体的热,可以冬泳。参与过冬泳的朋友都会有这种体会:刚下去的时候冷得浑身难受,但只要咬牙挺过去,出来时会感觉浑身是烫的,很热,拙火启动。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由至冷而得极热,阴阳是相互转换的。


有一年冬天,我去一位老师家里拜访,当时他刚站完桩,衣服和裤子全部被汗水打湿了。他把湿透的衣服脱下来像毛巾一样拧,竟然拧出了一大盆汗水。我说:“天哪,这是怎么来的?”他说:“如果你能真正安静地站在那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确实,静极而生动,我们可以向身体学习一些最重要的法则。


孔子说“信而好古”,本质上是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古人因为比我们离大自然更近,离自己的身体更近,离无聊更近,所以往往有非常直接而惊人的洞察和发现。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首先要向古人学习对真理的洞察,这是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重要原因,这点和《庄子·内篇·大宗师》的主旨如出一辙——“大宗师”的意思就是以大道为宗师,而不是以人为宗师。


孔子反复说向古人学习,本质上是学习古人向天学习的那种精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果一个人能够像古人一样真正体会自然,就开始拥有了某种超越书本的智慧。


以前有位作家住在香港的某个郊区,他总是在每天下午听见窗外有鸟叫声,而且叫得特别凄美,但他他不知道是什么鸟。有一天朋友到他家来,听见窗外的鸟叫声说:“哇,原来你家窗外有杜鹃。”这位作家很感慨地说:“我写诗歌写了那么多年,写‘杜鹃啼血’,却从来不知道原来我每天听到的凄美声音,就是杜鹃的叫声。”


碎片时间,感受自己;大块时间,感受天地 


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平时应该如何开解自己的智慧?可能最重要的方法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多与自己相处。


体会咳嗽时嗓子里的痒,体会到了晚上会咳得比较厉害;体会由于受寒鼻子堵塞的状态,体会你在迎香穴上按了一会儿之后,鼻子里的气突然打开,那一刹那的感受……这是我们平常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与自己的相处,如果有时间有机会,多去感受大自然,在天下看世界的另一种状态。


碎片时间,感受自己;大块时间,感受天地。闻着风中的味道,感受阳光照射的部分和没有照射的部分的差异,体会阴阳;把脚踩进溪流里,体会泉水流过自己的脚踝,不仅有冷,甚至还有某种滑;把嘴张开,像吃一个苹果一样吞咽树林中的空气,甚至能感受到空气是甜的,像水果一样甜……


有了这些体验,我们慢慢慢慢地就会发现一些非常朴素而真实的状态:


第一,事物的变换不可捉摸,突然是这样,又突然变成那样了,这种不可捉摸的不确定状态,帮助我们体会世间的无常;


第二,当我们和天地在一起的时候,会感觉到某种规律。有的人总是在半夜两点二十七分,或者三点十五分醒来,准得不得了,很多人都为此感到烦恼。如果你真的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反过来想一想:“我的身体里怎么会有一个如此精准的钟,它是如何产生机制和作用的呢?”


《黄帝内经》中说,我们的身体里有一股气,这股气像开动的火车一样,会遇到一个个“站台”——到几点,走到哪里。如果哪里堵住了,就会走不下去,这时往外一走,人就醒了。


知道这个道理后,你就想身体里的火车是多么准点啊,它就在那一两分钟,走到平常堵的地方。如果走不下去,它就会出来。你想想看,这是什么?这就是生命内在的循环规律。


我们借由对变化和不变的周期性规律的体悟,会开始产生对“易”的感受。当我们开始理解有些东西,不管技术如何演变,它总是在那里产生作用的时候,我们就慢慢拥有了一种与它同行的快乐,也就是与道同行的快乐。


这种快乐最大的作用是,你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不至于恐慌。而且你也知道有些东西会以奇异的方式呈现在自己面前,还有另外一些东西会以奇怪的方式从自己的身边溜走,你不会因此过多高兴,也不会因此过多悲伤。那种不太高兴,也不太悲伤的状态,也叫“中”。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衡态,与道同行,这就是修行。


小梁远没有达到这一点,但我偶尔借由对大自然的感知和对自己身体的感知,开始产生了一种信仰——原来那个东西真的存在,相不相信它的存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孔子说,如果你相信了,就会相信古人也体会过;如果你知道古人也体会过,就不要随便再去发明创造,你先把它们继承下来,再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心慧荷

    智慧,多么神圣的字眼!自己开解任何时候都不晚,那就从听了这节课开始,信而好古,实事求是,以大道为宗师,以道同行,感受自己,更感受天地,如此修行!

  • 信心信

    我每天都很巧

  • water226

    真好!感恩梁师分享🙏

  • 崔薪红

    与道同行!顶梁老师!您太智慧了!大爱!!!

  • 嫣然_4ox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恩梁老师的智慧之言,受益匪浅!

  • FangFang0

    感恩梁老师

  • 笨球娃

    受益匪浅,只是听听而已,第三遍

  • 福妈月儿

    总是不自觉提起梁老师,很多朋友因我而结缘梁冬。 吾爱中医,吾亦爱真理。与梁老师同行,与道同行,幸甚至哉!

  • 甘草有声

    “述而不古,信而好古”一种深深的信任的状态。 感知大自然,感知身体,感知无聊,答案就在里面。

  • 梧桐_6om

    怎么没有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