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是屠呦呦,她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专门治疗疟疾的药物。疟疾是一种传染病,按现代科学的研究,是由于蚊子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也可以是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引起的。主要表现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发作是有规律的,是周期性。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素问》第三十五篇《疟论》,就是专门讲疟疾的,疟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应该怎么治疗呢?
“黄帝问曰:夫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黄帝问道: 疟疾都是由风邪引起的——痎疟,是疟疾的通称。它的休止和发作有固定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疟疾开始发作时,先出现毫毛竖起,然后伸懒腰,打呵欠,继而寒冷战栗,两颌骨抖动,腰脊疼痛,等到寒冷过去以后又感觉全身内外都在发热,头痛剧烈像要破裂,口渴喜欢冷饮。
“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黄帝问:这是什么邪气引起的?岐伯说:这是因为阴阳上下相互交争,虚实交替更作,阴阳相互移动转化。阳气转移到阴气所在的地方,和阴气合并,就会使阴气相对充实而阳气相对虚衰。如果阳明经气亏虚就会寒冷战栗鼓动两颌——阳明经经过两颌;如果太阳经气亏虚就会腰背头项疼痛——太阳经经过头部、背部;如果三条阳经之气都亏虚就会阴气偏胜,阴气偏胜就会骨节寒冷疼痛。这种偏胜的寒气从体内生成,因此内外都感觉寒冷。
阳气盛实就感觉外热,阴气亏虚也会感觉内热,内外都发热就会气喘口渴,所以想喝冷饮。这都是在夏天感伤暑气,暑热邪气亢盛,潜藏在皮肤内和肠胃外——这是营气停留的地方。这会使人的汗孔打开,出汗,等到秋天天气转凉,汗出时遭遇风邪,或者沐浴时水气侵袭,水气停留在皮肤内,风邪、水邪和卫气合并在一起了。“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卫气白昼运行于阳经——三阳经,黑夜运行于阴经——三阴经,邪气随卫气循行于体表阳经就会向体外发散而发作疟疾,循行于里面阴经就会潜伏在体内向里面侵犯。阴阳相互搏斗,因为卫气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每天到达体表,“是以日作”,所以每日发作疟疾一次。
这里岐伯说的疟疾的原因是“阴阳之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的缘故。虽然没有说出疟原虫,但却明确说出了是“邪气”引起的,这种外来的邪气,显然包含有疟原虫。这里岐伯用阴阳交替、卫气昼夜运行,解释了每天发作一次的疟疾。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黄帝问:疟疾隔日发作的是为何?岐伯说:这是邪气停留的部位较深,向内迫近人体阴的地方(体内较深的地方),运行较慢,而阳气运行较快,邪气与阳气运行不同步所以阳气独自运行于外,而邪气留驻在内,阳气每两天能到达阴的地方(体内较深的地方)与邪气相争一次,而邪气在阴分(体内较深的地方)不能外出与阳气相争,所以隔日才发作。
接下来,黄帝和岐伯又讨论了疟疾发作的特殊情况:“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有的疟疾发作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推迟,有的一天比一天提前;有的疟疾“先寒而后热”、有的“先热而后寒”。先寒而后热的叫寒虐:“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热而后寒的叫“温疟”:“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此外还有只热而不寒的叫瘅疟:“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瘅的意思是“热”。
对疟疾怎么治疗呢?
“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者之寒,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
黄帝说:医经上说邪气盛实有余的应当用泻法,正气亏虚不足的应当用补法。如今发热是邪气盛实有余的表现,寒战是正气亏虚不足的表现。疟疾发病寒冷时,即使是热水和烤火都不能使之温暖;等到发热时,即使是冰水也不能使之寒凉,这些症状都属于邪气有余和正气不足的一类表现。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阻止病情,必须等到病势自行衰退后才能针刺治疗。
岐伯也说:“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等到邪气盛极时如果用针刺攻邪必定会损伤正气,应该趁邪气衰退时针刺,治疗必然获得显著成果。在疟疾未发病时,阴气和阳气还没有合并,还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下运行,这个时候给予适当的调治,正气就能安定,邪气就会消亡,所以医生不能在疟疾已经发病时进行治疗,是因为已经到了正邪交争逆乱的时候。
这里提出了用针刺方法治疗疟疾的总原则,那就是要在邪气衰退时和邪气未发时进行治疗。到了病势正盛的时候,高热、大汗、脉乱,这时是不可以针刺治疗的。这是《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具体体现。
具体怎么用针刺来治疗疟疾呢?下一篇《刺疟篇》作了详细的介绍。
这里我来介绍一下屠呦呦是怎么发现用青蒿素来治疗疟疾的。在上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遭受疟疾的侵害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抗疟研究任务。当时的基本思路是收集整理中医药典籍、民间验方、走访名老中医,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整理了多达808种可能的中药。一开始并未考虑使用青蒿,因为它的抑制率极不稳定,在12~80%。
后来屠呦呦看到了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zì),绞取汁,尽服之。” 取一把新鲜青蒿,用二升水浸泡,用洁净的白细布或纱布包裹,绞取过滤出汁液,然后一次全部服下。屠呦呦看到“绞取”两个字一下子眼睛一亮,是“绞取”而不是“煎煮”,说明不能加热,高温会使青蒿的活性成分受损。于是她马上改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作为溶剂从黄花蒿中提取得到青蒿素。
青蒿素的效果由30%多一下子提高到95%,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青蒿素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称它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第一位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的华人科学家。
中国人为之骄傲!中医人为之骄傲!
当此之时,良工不能止,必须其自衰乃刺之
为什么我练易道功 前面可以慢慢来 后面会心烦躁难坚持呢
发现记忆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穴位是个难题。
疟疾发作的原因“阴阳之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中医虽然没有西医明确指出疟原虫,但是指出人感受邪气而致病,解释了疟疾的发病机理,中医并可因此而治疟。
古人对人体微观世界的观察已经非常精微细密
我的少年(大概6--7岁),青年(到24岁)时期,每年至少一次,一般春秋各一次,每次两三周。24岁那年我将师范毕业,学校组织学生服用放疟疾,我坚持吃8天,有2天超量服(没得过疟疾的同学不吃我就抢来吃)使其中毒。从此疟疾和我绝缘。
屠呦呦。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绞取汁,尽服之。”只是一个“握”字就决定了青蒿能否救人于危难之中,古人对于药物药性,配伍,用法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态度。《伤寒论》中既有煮,又有煎,但每提到煎就会有去渍,所以煮就是药物混一起,而煎就是纯药汤的凝缩,一字千金,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学习。
听友185135684 回复 @1582596ijnv: 青蒿素的专利和制药技术在瑞士诺华手里,中国只卖原料,值得思考。
发现记忆十二经脉的走向和穴位是个难题。
张其成 回复 @华_bko: 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