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期:【财神的黄昏】资金链断裂,信用破产

第57期:【财神的黄昏】资金链断裂,信用破产

00:00
14:53

【音频文字稿】


常言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在社会上就是如此,在政界和商界也是如此。胡雪岩虽然只是一个商人,但是因为他和左宗棠走得太近,而左宗棠和李鸿章结怨又太深,当然这个主要责任是在左宗棠。我们前面说过,左宗棠讲话从来不管后果。


在中法战争之后,他曾经公开地讲: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都不如一个李鸿章坏事。而且他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得个千古骂名,等等等等。当然李鸿章城府很深,并没有回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就对此没有意见。而且就算李鸿章本人不说什么,但李鸿章那条线上的人,不管是官场的还是商场的,都有一点替李鸿章抱不平。那么我说这些话呢,就是想说到李鸿章手下一位非常红的官员,这位官员叫盛宣怀。


正是盛宣怀成了胡雪岩的掘墓人。


盛宣怀是江苏武进人,他生于道光24年,也就是1844年,他是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才是真正的“红顶商人”。


我们比较一下,他和胡雪岩两个人的实力吧:从政界实力来看,胡雪岩靠的是左宗棠,而从盛宣怀来看呢,他所靠的主要是李鸿章。那么这两个人呢,在朝廷上的影响实际上是势均力敌。而左宗棠在西征之后,他的影响力就急剧下降,因为作为一个将领,这么一个军事才华杰出的人,打完仗以后,基本上朝廷也就没把他太当回事了。这个时候真正看得起,朝廷真正重用的是李鸿章。


我们再看盛宣怀和胡雪岩他们两个人的经济实力。胡雪岩呢,主要在五个领域有他的商业布局,也就是:钱庄、当铺、蚕丝、军火和药材。而盛宣怀他所涉足的领域呢,包括轮船、矿山、电信、烟酒、餐饮、铁路、金融、旅游、奢侈品等等。他涉及的面之广、行业之复杂,是胡雪岩远远不能企及的。那么盛宣怀的生意诀窍其实就这两条:一条呢,就是用政治势力开路,第二条就是用商业手段发财。


我们虽然讲胡雪岩是红顶商人,但是真正的红顶商人应该说是盛宣怀。他们虽然都是官商,但是胡雪岩的所作所为更像一个“商”,而盛宣怀更倾向于像一个“官”。所以到了最后,这个“商”终于败给了“官”。就是凭着这个官方的色彩,盛宣怀最后成为了中国近代最有力量的商人。


那么盛宣怀和胡雪岩这两个人,他们早就有了一些恩怨,这个恩怨从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当时他们争夺的领域呢,就是电报局,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中国电信。在电报局这一战中盛宣怀是赢了,但是后来胡雪岩翻盘,用左宗棠的力量翻盘。翻盘之后呢,又接连地给了盛宣怀打击,盛宣怀最后呢被胡雪岩打得落花流水,胡雪岩就认为盛宣怀应该服气了吧,所以就没再把他当回事。


但是他就没有想到,盛宣怀其实是心中有一个长期计划的。为什么?因为他比胡雪岩要小整整20岁,他认为时间在他这一边,他有了李鸿章这个靠山。当左宗棠失势之后,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东山再起。盛宣怀这一等啊就等了七年,也就是他受到胡雪岩的重挫之后。他在七年以后,也就是光绪七年1881年,这个时候胡雪岩自己的危机已经出现,也就是生丝大战他的不明智和没有世界眼光。这个时候盛宣怀就开始出动了。


他为了打垮胡雪岩,他找到了李鸿章。而李鸿章究竟表的什么态呢,现在历史上是没有记载。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李鸿章这个阵营当时已经把左宗棠当为自己最大的政敌,而“倒左必先倒胡”已经成为李鸿章阵营的共识了。就是要把左宗棠打倒,首先是要打倒的是胡雪岩。那么在李鸿章可能的授意下,盛宣怀又重新登上了官商这个舞台。


盛宣怀他给胡雪岩布了几个局:第一个局呢,就是千方百计地把汇丰银行的经理给调走了。那么大家知道,胡雪岩在汇丰银行的根是很深的,那么要把胡雪岩的根给抽掉,首先就是把汇丰银行的经理呢不动声色地换掉。而对于羊人而言呢,就是换一个经理而获得盛宣怀这么一个商界大佬的青睐,这个他们认为这个无关痛痒吧,反正我们在商言商也没什么,你要换人就换人,我们一切都有自己的规矩的。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换人,那么换人呢肯定就是要对账。新的经理上岗以后就要对原来的账,在对原来账的过程中,胡雪岩有一笔款子就已经露了出来。


这笔款子是多少钱呢?这笔款子是106780两白银。这笔款子在对账的时候对出来之后,马上在官场上就有人给朝廷上了个折子。因为这个账是什么账呢?这个在汇丰银行的账号上,是西征借款行用的补水。就是因为当时有一个潜规则,就是所有的借款,他都会有一笔专门用来公共关系所用的费用,吃个饭哪、送个礼呀或者其他的费用。这个呢,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银行的回扣。这个其实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但是这个潜规则朝廷是不明白的。所以当这个底子露出来之后,马上就有人给朝廷就说:唉,胡雪岩,贪污受贿,10万多两!这一下就不得了了,


这一下朝廷立刻下旨,第一要严查,第二要追缴。其实你想想啊,胡雪岩为了左宗棠的西征,借了将近2000万两白银,那么这个里面有个106千两的啊这种相关的公关费用,实在也不算什么。但对于朝廷来讲,呢第一他们是不懂,第二呢他们也是不允许,因为这个事不能摆上台面上来的嘛,所以当时朝廷就说要追缴。其实左宗棠还是一个很讲义气,也是很讲道理的人,他立马就上了奏折,请求朝廷就是说啊不要追缴啊,因为走左宗棠是明白的,他是明白这个里面的难处的。


后来呢,朝廷也是给了左宗棠面子,就下了另外一个圣旨,就是追缴可以不追了,但是胡雪岩,你收受这样的回扣,应该立刻格去功名。这个是第一个措施,就你的红顶啊什么全部都没有了,统统的把它啊就把它去掉,然后呢就清查账目,就是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猫腻。这么一来给胡雪岩的打击就相当大。因为我们知道,做金融的人最怕的就是信用的坍塌。原来胡雪岩做钱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面有政府的加持,有左宗棠这个靠山。而现在革去了功名之后,立马他在整个的金融市场上,他的信用就受到了极大的动摇。


 那么在这个之后呢,盛宣怀立刻就不了第二个局,就是想方设法让胡雪岩还不起账。那么这里大家就会问了,胡雪岩欠谁的账呢?胡雪岩欠汇丰银行的账。我们在以前我们所讲的那个课程中,我们跟你讲过,就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整个过程中,清政府啊向汇丰银行贷了不少的款,那么这些款呢其实呢是贷给了清政府,但是清政府自己没有出面,是通过胡雪岩来贷款的,然后清政府呢是对胡雪岩是有承诺的,就是这个借款的出面人是胡雪岩,但是还钱的义务呢是清政府,这个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而且新政府呢也做了安排,就清政府呢就把这个还钱的任务呢交给了各个省,这个叫协饷。


清政府要求各个省把要还的这个钱啊,要把这个饷,把它缴纳,完成之后统一汇到上海,由“上海道”,就是上海市政府啊,上海衙门呢代表胡雪岩还给汇丰银行。这里面大家就看到了,实际上这个里面就牵涉到第一朝廷是实际的借款人,第二就是胡雪岩就是经手人,第三就是各个省的协饷,第四协饷全部都到上海,由”上海道“来还这个钱,来还胡雪岩名义借的这个钱。


但是这个时候“上海道”是谁的负责呢?是一个姓邵的人,叫邵友濂负责。这个人呢,名义上是左宗棠的下属,因为当时左宗棠已经失势了,出了军机,又到两江来当总督来了。名义上是左宗棠的下属,实际上是盛宣怀的人和李鸿章的人。


在这个时候,“上海道”就拒绝还钱,而汇丰银行呢这个钱已经已经到期了啊,你胡雪岩我当然问你要啊,因为是你出面来借的,我不管你背后是谁来还钱,但是是你出面借的,所以汇丰银行就问胡雪岩,就说你还钱,多少钱呢?400万两白银。当时400万两“上海道”是已经有的,因为每个省的协饷都已经到了上海,都到了“上海道”的账户里,其实“上海道”只要按照朝廷原来定的规矩,把这个钱给胡雪岩还上,这个事情就了了。但是,当时邵友濂就用了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诶,朝廷不是下了圣旨吗?说要清查胡雪岩在汇丰银行的账吗?现在账没查清,我们就不还,查清了以后再说。


这一下就把胡雪岩一下就掉到油锅里去了。因为汇丰银行不管那么多的,这里面中国的政治,是你的事情,我只管你要钱,那么至于说你那个400万你到不了这是你们内部的事情,你胡雪岩还不起,那我就公开地讨帐。


这么一来,胡雪岩当时因为已经在各个方面他的银根已经非常紧,当时大量的票号呢已经倒闭,当然不是他的票号,别的票号已经倒闭,倒闭就引起了恐慌,恐慌就引起了对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也出现了大量的挤兑,而大量的钱庄的钱又涌向了我上一个节目讲的,就是涌向了那些啊各个公司股票,本来胡雪岩就资金紧张,现在这个400万两应该是由政府还的,政府也不还,结果汇丰问胡雪岩要钱,胡雪岩就给不了这个钱,给不了这个钱,马上就有人放风出去,就讲胡雪岩啊现在已经周转不灵活,胡雪岩很可能会破产。这一下胡雪岩就真正的遇到了灭顶之灾,就出现了大量的挤兑。这种挤兑是压垮胡雪岩的最后一根稻草。


具体怎么压垮的呢,我下节课再给你讲。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29314494

    这个很好

  • 听友24353258

    最近的更新好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