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喜马讲书

《乡土中国》| 喜马讲书

00:00
34:45

《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是享誉世界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也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是国际人类学的最高学术荣誉奖“赫胥黎奖章”的获得者,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荣誉院士。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最为经典的著作之一。在这本七万多字的小册子里,他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分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他在书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礼治社会”、“教化权力”等一系列概念,打开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大门,也为我们提供了透视中国国民性的一面镜子。直到今天,费孝通透视社会的眼光、观察社会的方法,仍然充满活力。这本《乡土中国》,也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


我们将从三个关键词精读《乡土中国》,拨开中国“乡土性”的面纱。


第一个关键词:安土重迁。


安土重迁指的是对土地的依赖,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缺乏流动的熟人社会。通过“安土重迁”,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土”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为什么中国人办事喜欢靠熟人。


无论农业生产,或是聚村而居的定居生活,还是深入骨髓的土地信仰,可以说,“土”贯穿在传统中国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生命的整个过程,乃至影响到农民的精神状态。以土为生的生活是稳定、持久、不大流动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方田园中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了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有三大特点:

一是拥有共同的“认识前提”。在谈论一个话题时,即使不交代所有背景信息,交谈的双方仍然能够明白对方的意思。

二是讲求“人情往来”。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社群成员间相互拖欠着的人情,如果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倍去还。熟人社会里无法不欠人情,最怕的是“算账”,如果彼此之间的人情债都算清了,也就无需往来了。

三是对于是不是“自己人”,有严格的界定。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是相对封闭的,对谁是“自己人”,划分是十分清楚的。


第二个关键词:差序格局。


从这个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中国人往往表现得私德有余,而公德有亏,对熟悉的人是一副面孔,对不熟悉的人又是另一副面孔。


费孝通根据中国人对公和私怎么划分的问题,发现了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纲纪和规则,它是以自己为中心,不断延伸出去的权利义务关系。差序格局类似于水波纹,“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横向上,差序格局表现为关系的亲疏远近,距自己越近,关系越亲密,所需要承担的义务越重;距自己越远,关系越疏远,所需承担的义务也就越轻。纵向上,差序格局则表现为地位的尊卑高下。


横向的亲疏远近和纵向的尊卑高下形成了一张社会关系网络,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张网络的某个特定结点之上。然后,我们就会根据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做出特定的反应。


第三个关键词:礼治社会。


如果说,差序格局是乡土社会结构的外在形态,那么礼治则是乡土社会规范性的潜在规则。


所谓礼治社会,是指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社会秩序、规定人与人的关系,靠的是“礼”。礼是什么?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乎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


“礼治”的第一个特点:依赖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在一个人出生之前,一套社会规范就已经在那里,他所需要做的是“学而时习之”。这一过程,在社会学中,称之为“社会化”或“文化濡化”。


“礼治”的第二个特点:主动服礼。

和法律有国家机器做保障不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主动服从于礼的规范。


“礼治”的第三个特点:无治而治。

所谓“无治而治”,即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个人内化的礼俗标准,守着一种自动的秩序,彼此相安无事,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维持礼治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力量是教化。所谓教化,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使被教化者的行为符合礼治标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大围城

    一边解脱贪、嗔、痴,一边还要保持正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