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忽视了孩子的餐桌礼仪,你就关闭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门。
周末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宴,来的客人很多,开饭的时候,大伙也顾不上认不认识,凑在一块坐。
席间,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特别不消停。
饭菜还没上来的时候,她一会儿缠着妈妈说“饿死我了,怎么还不上饭”,一会儿拿着筷子敲打桌子上的碗筷。
看到酒店服务员过来上菜,他兴奋地大声嚷嚷:“上菜喽!上菜喽!”,引得别人纷纷朝我们这边侧目。
每当饭菜到了桌上,别人都还未动,他快速转到自己跟前,吃第一筷子。
也不顾别人是不是在夹菜,想吃什么就快速转动圆盘,还将菜水溅到了别人衣服上。
桌上一个年轻的姑娘实在看不下去,吃了两口就借故离开了。
大家虽然反感,但鉴于他还是个孩子,也只好低头吃饭,默不作声。
让人不解的是,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的妈妈竟然无动于衷。
妈妈不仅不管,还在桌上谈笑风生:“孩子就是皮,打小就好动,人家都说好动的孩子聪明。”
她说自家孩子成绩很好,正打算给孩子报几个特长班,让孩子全面发展。
大家听了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散席后,就听到有人议论:“就这样还全面发展呢,一点教养没有!先管教管教吧,不然以后是要吃亏的。”
吃饭不仅仅是吃饭,这背后体现更多的是教养。
人们常说,看人看事要注意细节,看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一顿饭。
之前听好友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他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单位里有一个重要的岗位招聘新人。
有个应聘的新人,985名校毕业,简历上的条件很适合,笔试成绩也名列前茅,看起来非常优秀。
单位领导组织新人们参加面试饭局。
饭桌上,其他新人都很谦卑,这个新人却表现的非常傲慢,他高谈阔论,唾沫星子横飞,视其他人不见。
他成了主角,其他人倒像是来作陪的,这让单位领导们非常不高兴。
饭后,单位告知他:“虽然你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没学会尊重别人,缺乏教养,不能被录取……”
你吃饭的样子,就是你真实的样子。饭桌上不仅会暴露你的教养,还有你的品行、为人、格局。
吃饭的样子是装不出来的,是长期习惯养成的结果。
有人说,你吃饭的样子就是你的名片,往往不经意间就能决定你的成败。
苏霍姆林斯基说:“父亲和母亲,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餐桌上的礼仪,与一个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餐桌礼仪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恶习,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体素养。
平日,一些家长最关心的是如何给孩子饭碗中添加营养,却对孩子饭桌上的教养少有注重。
大家见惯了孩子吃相上的不雅:
有趴在桌上把盘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有看到喜欢的菜只顾着往自己碗里夹的,有喝汤时旁若无人,吧唧着嘴呼呼作响……
对此,有些家长却习以为常,视若不见。
知名作家林清玄在《从食物看人的性格》一文中提到:
“人总是选择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人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饮食就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餐桌上,孩子的言行展现着你是谁、你有什么心态,你尊重他人或者目无他人,你是对生活充满自信的成功者还是消极对待人生的失败者。
当你忽视了孩子的餐桌礼仪,你就关闭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门。
培养孩子餐桌上好的肢体语言,还意味着帮他矫正一种散漫的失败者的坏习惯,养成一种得体、有度的习惯。
养成这种用餐习惯,是保证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这种教养的养成,是父母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若把每个孩子比喻成一棵树,这棵树等来花开、结果的前提必然是有人已早早为它修过枝、浇过水、施过肥、杀过虫了。
只有一切就绪,我们方能助孩子等来花开、结出硕果。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在餐桌上学好礼仪习惯,只有精进教养和品格,日后方能成才。
那么,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从细节开始,精心培养好孩子用餐的好习惯。
孩子在餐桌上要养这些好习惯:
1. 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方可动筷。
2. 学习正确端碗、吃饭:幼儿大拇指在碗边缘、其余四个指头放在碗底(龙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势;凤点头,右手拿勺筷吃饭的姿势),并养成习惯。
3.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4. 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
5. 不翻捡盘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
6. 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7. 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
8. 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请慢用,我先走了”。
有书君语:这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不知你是否有所感悟?欢迎你在留言区抒发自己的感想,我们明天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