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皆谓我自然 | 大道废有仁义

【17-18】皆谓我自然 | 大道废有仁义

00:00
08:35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读】

最好的君主,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但是完全感觉不到君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次一等的君主,百姓觉得他和蔼可亲,对他交相赞美,歌功颂德。


再次一等,百姓都害怕君主。


更差的,百姓会咒骂君主。君主没有诚信,百姓不信任他。


好的君主,不会过多地发号施令,悠然自得间,天下万事兴盛、百姓安居乐业。老百姓说,这就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啊!


【词语解释】

贵:意思是很少,“物以稀为贵”,贵言,指的是很少说话。

言:说话,代指发号政令。

自然:自己本来的样子,不是指自然界。


【详解】

这一章对几种治国思想做了比较,衬托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美妙。


如果说之前的章节,老子还在自顾自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到这一章,已经开始展现他的力量,旗帜鲜明地向诸子百家宣战了。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有一种解读是“你们的道,都不是永恒的大道”,这个“你们”指的是谁呢?在第一章没有明说,这一章就指名道姓了。


最好的,君主在百姓心里完全没有存在感,说的是无为而治;


其次的,用仁德教化天下,让老百姓归心,说的是儒家的仁治;


再差一点,让老百姓害怕而服从,说的是法家的法治;


最差的,百姓都恨君主,说的是霸术,靠暴力统治。


老子不仅把几种思想排了个名次:无为第一、仁治第二、法治第三、霸术第四。最后还要讲一句“悠兮”。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悠悠然、毫不费力,就胜过你们了。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读一】

大道废弃了,才会显出仁义的珍贵;

智慧出现了,虚伪也会伴随而来;

家庭不和睦了,孝敬和慈爱才会值得称颂;

国家陷入混乱,才会出现所谓的忠臣。


【解读二】

大道废弃了,自然会有仁人义士出现;

智慧出现了,就可以让虚伪无所遁形;

家庭不和了,自然会有孝敬和慈爱的人;

国家一旦有事,必然有忠臣挺身而出。


【详解】

这一章我们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


第一种解读认为仁义、孝慈、忠诚这些是表面功夫,偏离了大道时,才会出现。


在上古时期,人们淳朴简单,过着吃饱穿暖、无所欲求的生活。社会进步了,财富多了,欲望就大了,争斗也变得多了。这才显出仁义、智慧、孝慈、忠诚的宝贵。


如果遵循大道,顺其自然,就不需要所谓的仁义;

如果没有机巧智谋,也就没有虚伪欺骗;

人人都相亲相爱,孝敬和慈爱就没什么好夸耀的;

国家井然有序时,都是忠臣,就没什么忠臣、奸臣的说法。


这种解读认为,越发展、越发达,社会是退步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如保持淳朴自然、小国寡民的状态。


第二种解读:总有好人出来力挽狂澜。这种解读比较容易接受,因为看起来比较积极。事情变糟糕了,就会有仁义、智慧、孝慈、忠诚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出现来力挽狂澜。


从道德经全文的思想来看,第一种解读比较可能是老子原本的意思。对儒家宣扬的仁义、智慧、孝慈、忠诚的品德进行批判,与“不尚贤”、“绝圣弃智”前后呼应。宣扬这些品德,不如返璞归真。儒家倡导的价值观,无论是仁义、还是智慧、孝慈、忠诚在老子看来都是大道末流。只有在大道不行,乱到不可收拾时,才需要这些品德来收拾局面。


而第二种解读,更像是支持儒家思想。


老子的本义究竟是哪一种,留给大家自行思考和判断。不管是哪一种解读,这一章里面表达的事物两面的对立与统一,是毋庸置疑的。


更深一层意思,对和错、正与邪,它们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晰了。其中的深意,没有足够的阅历,怕是无法体会。这也是道家思想不能作为主流教育的原因之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