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

恶心

00:00
29:11

《恶心》是法国作家萨特的小说成名作,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萨特被誉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伟大榜样”,20世纪思想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38年,萨特出版了《恶心》,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年轻学生洛根丁的内心世界,这本书不仅为萨特赢得了极高的文学声誉,也呈现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轮廓。


一、萨特为什么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领奖,理由是他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他拒绝接受任何官方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说,任何荣誉都会约束人,而他一辈子追求的就是自由。

 

二、萨特哲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总的来说,萨特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有这样几个主要观点: “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以及 “自由选择”。

 

首先是“存在先于本质”。颜色、重量、形状、光滑度等等,这些变动不定的物理特征意味着“本质”,我们一般是通过“本质”来认知事物的。但萨特认为,人们在认知“本质”的同时,却忽略了被这些“本质”所遮蔽的“存在”。 存在才是事物本身,是第一位的;而本质是第二位的。“存在”在“本质”之前。人的存在空无所有,因而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本质则是人通过后天的行为慢慢形成的性质。在小说中,主人公洛根丁觉得感官接触到的任何东西的本质都是无法把握的,他因此而觉得恶心。


其次,与存在的虚无相应的,是生存的荒谬。萨特认为,人生活在时间之中,但是,人们通过开端和结束、过去和现在这些概念,所把握住的只是时间的本质,而不是时间的存在。由此就产生了人生存的根本性焦虑,在个体的存在和外部世界之中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在小说中,主人公洛根丁本想搜集资料,为一位侯爵写传记,最后却发现他是在按照时间顺序凭空塑造出侯爵的一生,他所书写的侯爵的生平和他的真实生平很可能是两回事,他的历史研究只不过是在编故事。


第三,面对这种生存的荒谬,我们应该做的是自由选择。萨特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刻,那时,他眼中的世界没有任何名称、规定、象征或者标签,那时的人只是单纯地被世界的本来面目所震撼,也就是被世界的存在所震撼。但是之后,人就越来越多地接受事物的特征和现象,用语言描述事物的本质,而越来越远离存在了。在小说中,洛根丁意识到恶心,就迈出了从本质中解放出来的第一步。他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完全出于偶然,人也应该把自己的存在交给偶然,这样人才能够感到自由,人也应该运用自己的自由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三、为什么这部八十年前问世的哲理小说至今依然意义深刻?

 

因为《恶心》触及了我们生存焦虑的根源所在。只要我们觉得活着很焦虑,那么《恶心》就是为我们而写的。萨特让我们明白,焦虑跟没钱、跟工作太忙、跟家庭负担重等等无关;焦虑是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它来自我们降生的那一刻,来自最初的陌生感,来自完全偶然的、存在性的相遇。萨特认为,在这一片混乱无序的世界上,我们必须首先摆脱本质的束缚,确认自己的绝对自由,然后,我们要接受自由选择带来的责任,我们要懂得,不管是痛苦的体验还是欢乐的体验,我们都是在创造自己的本质,创造自己的人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脚狗

    希望多更点,这是最好的文学,尽管少人听!!!

  • liibun

    诺奖获得者的作品值得认真学习和思考!

  • 洛亚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