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 喜马讲书

《古代社会》| 喜马讲书

00:00
26:28

想听更多好书解读?请直接搜索关键词 “喜马讲书”


社科界的《物种起源》,人类社会进化理论第一书。




听书笔记 




方法:从印第安人习俗,反推原始社会

 

《古代社会》由四大板块组成,摩尔根以扎实的经验材料为基础,从人类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财产制度这四个角度,展现出早期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一、生产方式的演化。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分可以为蒙昧阶段、野蛮阶段和文明阶段。

 

1、蒙昧时期:它从人类学会采集水果开始,一直持续到弓箭的发明。

1.1在这个起步阶段,人类刚从动物变为人,他们毫无知识,没有任何生产技能。没有尖牙利爪的人类,只好靠采集水果维生。

慢慢地,人类学会了捕鱼,也学会用火了。

1.2最后发明了弓箭,发明弓箭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事件了,它既提高了人类捕猎的效率,又增加了打猎时的安全系数。弓箭的出现,就类似于枪炮对我们近代社会的影响,它让人类社会又往前迈了一步。

 

2、野蛮时期:从制陶技术的发明开始,一直持续到铁器的出现。

2.1陶器是一种牢固得多的容器,它能用来储存食物,也更耐高温,可以用来煮很多东西。陶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也为定居生活铺好了道路。

 

2.2定居生活的关键,就是人类学会自己种粮食,养家畜,保证有稳定的食物来源。

 

2.3随着铁器的发明,野蛮时期步入尾声,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和制陶技术一样,铁器意味着人类对火的掌握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铁的铲子、斧头和锄头,这些工具大大提高了开垦农田的效率,有了更多食物,生存不再是个迫切问题,抽象的字母也被发明出来,人们学会用文字来记载历史,从这时起,人类慢慢告别古代社会,开始步入更加多姿多彩的文明时期。

 

二、史前人类的政治组织。

1. 如果一个集体里,所有成员都供奉着同一个祖先,依靠着血缘关系团结起来,那么这个集体,就叫作氏族。

 

2. 氏族的另一个特点,是早期氏族成员只认母亲为祖先,具体来讲,早期的氏族成员,就包括一位女性祖先和她的子女,以及女性后代的子女,整个血脉是按母系来继承,女性因而也有了更高的地位。

 

3. 氏族的政治生活:

 

3.1对氏族成员来说,头等重要的就是权利参加氏族大会。

大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选出一个人来当酋长。酋长作为氏族的首领,要参加行政活动,要指挥战争,要作为代表跟其他氏族谈判。但首领职位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一旦酋长去世,人们就开会再选一个。

 

当然,有权利的地方就有义务。氏族成员最重要的义务,就是要相互支援。在文明社会里,国家扮演着保护人的角色,政府有义务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在古代社会,由于氏族承担了国家的功能,所以人们就得寻求亲属们的力量。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成员在生活或经济上有困难,所有成员就要帮助他渡过难关。更重要的,对某一个氏族成员的侵犯,就会等同于侵犯了整个氏族。

 

 

3.2随着氏族成员的流动,家族的扩大,各个氏族越来越疏远,到最后,团结它们的纽带只剩下语言。这样,说着同一种语言的几个氏族结合起来,就成了部落。

 

在部落与部落之间,还能结合出一个更高级的组织,那就是联盟。如果几个部落有着相邻的领地,为了抵御外敌,他们发现彼此团结起来的好处,要比相互内斗大得多。一旦认识到这种好处,它们就结合成为了联盟。

 

一旦某个地区出现了联盟,那就离文明社会不远了。在联盟阶段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为了方便打仗,人们在原先的酋长外,又设置了一个领袖来指挥作战,也就是开始区分文官和武官。经常打仗的联盟,就不会轻易更换军事领袖。慢慢地,军事首领就夺取了整个联盟的最高权力,氏族大会所具有的民主色彩,也就慢慢褪去。往后各个时代的独裁国王,就是从军事领袖这个岗位演变来的,它也是文明社会里政府的雏形。

 

 

三、婚姻家庭制度

 

1、婚姻家庭的变化,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血亲婚姻制,接着是群体婚姻制,再后来是偶婚制家庭,最终才发展到专偶制家庭,从大的趋势看,就是从多夫多妻的不固定形态,演变到一夫一妻的固定形态。

 

2、在人类社会的蒙昧阶段,流行与自己的同胞结婚。近亲结婚的弊端,是不能为家族补充新的生存技能,或者新的技术手段。为此,人们就想办法把近亲排除出结婚对象,于是就有了群体婚姻制。在这种制度下,婚姻关系没有严格约束于一夫一妻,除了禁止近亲结婚外,结婚和离婚都相当自由。

 

再往后,人类社会走向了由一男一女组成的小家庭模式,这就是偶婚制。偶是配偶的偶。顾名思义,所谓的偶婚制,就是说这段婚姻只有一对男女结婚,他们共同生活,生儿育女。但夫妻关系还很松散,并没有严格的同居义务。

偶婚制被一夫一妻制替代,跟氏族的蓬勃发展有关。随着氏族规模的壮大,禁止近亲结婚,让能够结婚的对象越来越少。其次,有的男性通过抢夺或者购买,从其他部落那里获得妻子。这样一来,婚姻需要花力气,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跟别人共享了。

 

在人类历史上,偶婚制更像一个过渡阶段。直到野蛮社会的晚期,偶婚制才发展为今天熟悉的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这种婚姻里只能由一男一女组成,丈夫在家庭生活中取得主导地位,他独占了与妻子同居的权利,严格要求妻子的贞洁,所以,摩尔根把它叫做专偶制,就是专属配偶的意思。专偶制的特点就是男性的支配。

 

 

四、财产。于是,《古代社会》这本书的第四部分,就聚焦在财产观念的变迁上。

 

1、史前人类有三种继承财产的方式,第一种是由共同体内的全体成员均分,第二种是只分给有血缘关系的人,第三种是只分给亲生子女。遗产方式变迁的背后,本质上是史前的财产公有制,慢慢演变为文明时期的财产私有制。

 

2、在蒙昧阶段,人类靠采集水果和狩猎维生,劳动产品马上就消化掉了,谈不上有什么积蓄。

 

自从人类学会饲养家畜和种植粮食,劳动产品就多起来。而且武器装备也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弓箭的出现,它把人从集体劳动中解放出来,就算一个人也能够打猎。这样,私有财产渐渐变多,遗产继承问题也就摆在人们面前。在野蛮时期,财产公有依然是主导原则,不仅土地、生产工具、粮食都属于集体,就连遗产也是分配给全体成员。只是人们对这种做法越来越不满,所以就把继承人的范围缩小,只有跟死者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有资格继承遗产。

 

直到野蛮时代晚期,人类解决了粮食问题,不仅能吃饱,还有大量的剩余,这样就激活了商品交易。有些人光通过买卖就能够获得财富。于是,贫富差异就出来了,追求私有财产的欲望也正式出现。在遗产继承上,这时候就不是整个家族都有份,只有那些代表自己生命延续的亲生子女,才有资格获得财产。


解读 | 马维

播音 | 秋安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11894365

    古代社会揭示了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制度出现,都是遵循着前因后果的原则,任何一个先进发达的出现,都曾经过发现突破的萌妹时期。这个理论套用到普遍的现实生活中,就是说,没有突如其来的收获。

  • 春山青

    难怪关于私有制和阶级的观点如此熟悉,原来是因为这本书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 圆堡

    很棒啊

  • xyj_yj

  • xyj_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