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00:00
27:26

亚里士多德探讨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何为善,何为德。



听书笔记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伦理学是研究人类道德现象的科学,主要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也讨论有关人生意义、价值和幸福的问题。


尼各马可是亚里士多德的儿子,他把亚里士多德上课的稿子整理编纂成书,所以《尼可马可伦理学》用他的名字命名。《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开山之作,它里面对道德、幸福等问题的探讨,带给我们一种不同的感受,它告诉我们:持久的幸福来自灵魂的善,道德就是把事情做到适度,做一个明智的人。


一、善,及其与幸福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是灵魂的善。善从形式上,分为手段的善和目的的善两种。最高的善不再是手段,只是目的,那就是幸福。


善按照内容分为三种善,身体的善,外在的善和灵魂的善

身体的善就是拥有健康的体魄;

外在的善和身外之物相关,如财富、出身、人脉、运气等;

灵魂的善就是道德上的品格,如节制、勇敢、公正、明智等。


灵魂的善是人独有的,因为像是节制、勇敢、公正、明智,是遵循理性的结果,而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拥有理性的动物。所以,最高的善是灵魂的善,因为它体现了人的独特性。


既然如此,幸福就和灵魂的善有必然关系,也就是说,幸福就是按照灵魂之善的要求去生活,而且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这样去做,让灵魂的善成为一种习惯,幸福才会源源不断。


灵魂的善其实体现的是人的道德性,按照灵魂的善生活其实就是过有德性的生活。


二、美德或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按照理性的要求去生活。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智德性,如明智、理智等,它们是理性的要求。

一类是道德德性,如慷慨、节制等,它们是欲望顺从理性要求的结果。


道德德性的实质是,我们的欲望选择顺从理性的结果。但人除了理性还有感性,我们的欲望大多时候会选择顺从感性,所以,道德德性需要操练,需要引导和教育,不然,我们的道德德性会被淹没。但操练和培育道德德性必须遵循一个度,避免过度和不及,否则好事儿可能做成坏事儿。可问题是,度的标准由谁来定呢?这就需要讨论一下理智德性。理智德性就体现在实践知识中,为道德德性提供标准。


三、实践知识


道德德性就是按照理性的标准去生活。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理性为道德德性,或者说为道德活动提供的标准有什么特点?它和其他标准有什么不同?为解决这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把理性知识分为三种:科学知识、技艺知识和实践知识。


科学知识,就是关于不变事物的知识,例如数学,逻辑等。

技艺知识,就是制作某个东西的知识,如盖一座房子,做一张桌子,演奏一首乐曲等等。

实践知识,就是知道怎样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智。


道德德性就是做到适度,度的标准由实践知识提供。


四、实践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知识就是明智,就是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明智是美德的本质。


实践知识的特征


实践知识与前两种知识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知识是与行动不分开的。实践知识是美德的标准,换句话说,实践知识知道什么是美德,但是,知道美德与知道一个物理学定理,或一门技术不同,知道美德,同时意味着知道怎样把这个美德做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知识就是明智。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明智时,反复强调,明智是一种与人的善相关的、求真的实践品质。”“与善相关就是说,明智知道什么是最好,实践品质就是说,知道如何把这个最好做出来。


实践知识是怎么为道德提供标准的?


美德有它自己的标准,只不过这个标准不是哪里都可以用的死标准,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判断的活标准。能把这个活标准提供给我们的正是实践知识,当我们按照这个活标准去做,我们就是明智的,我们的行为就能体现出美德。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实践知识就是知道以适当的程度,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做适当的事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虛幻浮生

  • 道H谋

    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