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王桂庵(下)茫茫人海,苦苦寻求

196 王桂庵(下)茫茫人海,苦苦寻求

00:00
28:3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欢迎听马瑞芳讲聊斋。我们继续讲《王桂庵》,古代小说典型的一见钟情故事。


王桂庵爱上邻船的绣花女,开始长达两年的苦苦追寻。终于追到一个梦。在江边小村,见到日思夜想的绣花女。美景如诗,美人如画,难道它仅仅是黄粱一梦?不,这是个预示性异梦。又过一年多,王桂庵终于在和梦境一模一样的地方与绣花女重逢。怎么回事?


王桂庵到镇江,这个地方有位父执父亲的朋友,徐太仆,太仆,原是周朝的官职名,九卿之一,明代仍然有这个职位,正三品,清代已经没这个官职。


王桂庵看望徐太仆,信步走到一个江村,道路上的景色,仿佛曾经历过。有家门内有棵马缨树。景象也跟梦里一样。王桂庵惊奇地把马拴到门外,直接进了那家,进院后种种景物和摆设,跟梦境一点儿差别没有。


再往里走,房子也跟梦境见到的完全一样。他惊愕地看到自己深藏心中的梦境变成了现实,他直接跑到南边小房子,绣花女果然在里边,远远地看到王桂庵,惊奇地站起来,半掩上门,躲在门后训斥“哪儿来的男人?”王桂庵半信半疑,以为还是做梦,继续往前走。女子见他凑近,“砰”地一声,把门关严了!


真情感动上帝,想念的人终于出现,王桂庵却吃闭门羹?王桂庵转到梦中到过的窗前,困惑地问当年的绣花女:“你不记得丢金钏的人啦?”然后,诚恳地叙述两年相思之苦,如何到处找你,把做梦见到她的事说出来。


绣花女谨慎地隔着窗子对王桂庵来了番严格“政审”,仔细询问王桂庵身世,王桂庵如实相告。绣花女听说他是世家子弟,很不理解地问:“您既然是官宦人家子弟,家里必定有佳人为妻,为什么一定找我?”


王桂庵回答:“如果不是为了您,我早就再娶了。”


绣花女这才说:“如果真像您说的,那就看得出您的真心了。我的情况很难跟父母说,但我已经为了您拒绝好几家求婚,我相信对我钟情的那个人,丢金钏的那个人一定会来打听我的消息。现在我的父母偶然到亲戚家去了,马上就回来,您先回去,赶快派人来说媒下订礼,大概父母不会不同意。如果你想不经过正式婚姻跟我苟合,就打错了算盘了。” 


王桂庵听了绣花女的话,心花怒放,扭头就走。绣花女远远地叫他说:“王郎,我叫芸娘,姓孟,我父亲字江蓠。”王桂庵默默爱好几年,苦苦找三年,直到这时才知道他爱的女子叫孟芸娘。


我非常喜爱好莱坞名片《魂断蓝桥》,大名鼎鼎的明星费雯丽主演。我尤其喜欢里边那段优美异常的“友谊地久天长”插曲,《魂断蓝桥》男主角柯洛宁直到要申请结婚才问女主角玛拉“哎,你姓什么呀?”被看成经典爱情故事的趣笔和典范,是好莱坞的发明创造,影迷朋友和听众朋友哪儿想得到,这样有趣的细节,三百年前蒲松龄早就写过了,他笔下的灰姑娘直到追求者要正式求婚,才告诉了他,我叫孟芸娘。


富家公子王桂庵对不知姓名乡里的贫家女一见钟情,虚嫡妻位以待,苦苦寻觅三年,“情痴”二字,当之无愧。无独有偶,他钟情的闺中弱女也在等待,还为这无望的等待数次抗婚。为了偶然的惊鸿一瞥,为了电光石火般的感情交流,为一个没留下地址的人,为一个几乎不可能再见的人,忠心耿耿,殷切翘盼,茫茫人海,冉冉岁月,真诚纯净,坚如磐石,其情足以感天地、惊鬼神。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人见面述相思、定终身,本是意料中。蒲松龄却不落窠臼,他让二人喜相逢进一步触发出真情怀。两人第一次见面,芸娘靠自己的魅力,把王桂庵对女色的猎艳导引为对终身伴侣的寻求;两人重逢,芸娘又郑重声明:如果您确实钟情,那就一定得“倩冰委禽”,决不同意“非礼成耦”,把两人关系明确定位于平等婚姻。


当心花怒放的王桂庵连心上人的芳名、父亲名字都忘了问时,又是芸娘细心地告诉他求婚必须知道的一切。蒲松龄把这段恋人长江边的“敖包相会”,写得曲折有趣,面面生风!


一对恋人,男的像毛手毛脚的莽张飞,只知道向女方倾诉思念之情,在获得芳心、允诺可以求婚时,连对方的名字和父亲名字都不问!女的却像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既弄清对方的身世、弄清对方确实是情痴,还郑重声明:必须要平等婚姻,想桑中之约?没门儿!两个年轻人,同样是痴情,表现完全不一样。


芸娘告诉王桂庵的是父亲的字----倘若见人叫名字,就是极大不恭----仅从这一点看,“榜人女”肯定不是榜人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恋人“述衷情”一直是隔着窗户进行的。芸娘连手都不让王桂庵碰一下,王桂庵也没有提出丝毫要求比如说,让我进门,让我握一下你美丽的小手,给我一件信物,等等,统统没有,除了痴情,还是痴情。芸娘自重,王桂庵对芸娘的尊重,通过“隔窗”细节写活了。


王桂庵的爱情这下子不是瓜熟蒂落、大功告成?居然还有波折,求婚被拒绝了。为什么?因为他有钱。


王桂庵以百金到孟家求婚,以为胜卷在握,没想到碰了钉子。孟江篱说:我的女儿已经许配他人了。王桂庵说:我调查得很清楚,您女儿还待字闺中啊,您为什么谢绝我?孟江篱冷淡地说:我说的是真事,不是开玩笑。


王桂庵回到住处,百思不得其解。听众朋友肯定也如堕五里雾中,两个青年人,一个未嫁,一个未娶,郎有财,女有貌,男方苦苦追寻好几年,女方为了男方拒绝数次议婚,为什么王桂庵求婚反而碰钉子?他不得不冒着娶“榜人女”的羞辱求身居高位的父执出面斡旋。


小说原文这样写:“当夜辗转,无人可以媒之,向欲以情告太仆,恐娶榜人女为先生笑;今情急,无可为谋,质明,诣太仆,实告之。太仆曰:‘此翁与有瓜葛,是祖母嫡孙,何不早言?’王始吐隐情。太仆疑曰:‘江蓠固贫,素不以操舟为业,得毋误乎?’乃遣子大郎诣孟。孟曰:‘仆虽空匮,非卖婚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谅仆必为利动,故不敢附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无错谬。但顽女颇恃娇爱,好门户辄便拗却,不得不与商榷,免他日怨远婚也。’遂起,少入而返,拱手:‘一如尊命。’”


这时,王桂庵才从一位朝廷高官嘴里知道,他误认为“榜人”的孟江篱原来不是船夫,是隐士,读书人,还跟朝廷高官有很近的亲戚关系。徐太仆说孟江篱是祖母嫡孙,应该是嫡外孙了,因为如果是嫡孙,他应该姓徐。所以孟江篱跟徐太仆是表兄弟。


王桂庵不得不把自己跟芸娘如何在几年前因为偶然的机会相遇,他如何苦苦找好几年,一一告诉父亲的老朋友,王桂庵肯定得硬着头皮厚着脸皮说这些,因为在那个时代,男女私相授受自订终身是封建道德所不齿的行为。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桂庵不能不实话实说。老爹的朋友也通情达理,帮他解困。


王桂庵由此知道了自己被拒绝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太有钱且动不动拿钱说事!孟江篱说:我虽然穷,但不是卖女儿的。还说,我女儿相当任性,给她说过好几个好门户,她都不同意,我得听女儿的意见!有清高的父亲,才有自重自珍的女儿。父亲许婚还要征求女儿的意见,一位多么疼爱女儿又通情达理的父亲。


听众朋友,我们已经讲了很多聊斋婚恋小说,假如哪位专家“高屋见瓴”来段理论分析:聊斋爱情总是青年男女反抗父母之命,青年男女为了争取爱情自由,跟封建家长进行斗争……你千万不要相信,至少,不要全信。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古今父母心。聊斋婚恋故事中的老爹们,虽然是封建家长,却并不那么可怕,那么头脑僵化,那么不通情理,那么不以儿女爱情幸福为念。有时,恰好相反,他们是儿女婚姻恋爱中的护法神,定海神针。


像孟江篱这样的家境贫寒的隐士,他挑选女婿,绝对不看你是不是有地位有钱。你太有钱,你拿钱说话正好起反作用,因为那样老头儿会认为你是纨绔子弟,不会善待他的宝贝女儿。


小说家和思想家喜欢批判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而在《王桂庵》中,“父母之命”呈现出健康、圣洁、审慎的特点。芸娘的父亲孟江篱对于女儿婚事,抛开贫富的选择,注重人品的要求,表现出清高的情操,正派的为人。聊斋老爹如何呵护儿女?对今天我们这些做爹做妈的,都有启发意义。


徐大公子回来向父亲复命,王桂庵准备了丰盛的彩礼,到孟江篱家下聘。借了徐太仆的房子迎亲,跟芸娘洞房花烛。住了三天,王桂庵辞别岳父回北方。晚上睡在船里。问芸娘:“过去我在船上遇到你,一直怀疑你不像是船家女儿,你们当日撑船做什么?”


芸娘说:“我叔叔家住江北,我们借条小船去看他。我们家境不宽裕,但对意外金钱从不看重。可笑你两眼如豆,动不动用钱打动人。我刚听到你吟诗的声音时,知道你是风雅之士,又怀疑你是轻薄之人,把我当荡妇挑逗。假使让我父亲看到你丢的金钗,你死也找不到地方啦。我怜惜人才的心是不是很急切呀?”


王桂庵笑笑,说:“你很聪明,然而也掉到我的圈套里啦!”芸娘问:“什么事?”桂庵住了口,不说,芸娘固执地追问,王桂庵才编谎说:“家门一天一天接近。这事也不能总对你保密。实话告诉你,我家里早就有老婆,是吴尚书的女儿。”


芸娘不信,王桂庵故意一本正经坚持。芸娘脸色大变,沉默一会儿,突然站起身,跑出船舱。王桂庵鞋都来不及穿,赶紧追上去,她已经跳到江里了。王桂庵大叫,几条船上的人都给惊醒,一起喧闹,但是夜色昏蒙,只看到滔滔江水上泛着星星微弱的光茫。


有情人终成眷属,芸娘情重愈斟情,王桂庵乱开玩笑,一句“家中固有妻在”,芸娘毫不犹豫投进滔滔江水!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决不做富儿玩物,宁死不做妾,宁死不与轻薄儿为伍!追求平等的爱,不平等毋宁死!在严酷考验下,柔弱婉妙的芸娘表现了高尚的胸怀、刚烈的品性,其个性魅力熠熠生辉。


王桂庵害得芸娘投江之后,以为妻子死了,在悔恨中度日,有次因下雨到一家借避,主人家老太太抱的娃娃突然叫他“爹”。原来还真是他的儿子!原来,一年多前莫老夫妇到南海拜佛,回来的路上把船停到江边。芸娘投江后随波而下,恰好碰到莫老头的船。莫老头让人把她捞上来。芸娘渐渐醒过来。莫老夫妇一看,是个美丽端庄的女子,认为义女,带她回家。


莫老想给她挑女婿,她不同意。过了十个月,芸娘生下个儿子。因为寄养在别人家,取名寄生。王桂庵到莫家避雨时,恰好周岁的寄生做出了“襁褓认父”的奇事。王桂庵解下行李,进去拜见莫老夫妇,将他们认为岳父母。住了几天,莫老头全家随王桂庵一起迁回大名府。


到了大名府,孟江篱已在家里等了两个月。孟老头刚到王家时,看到仆人们总是语言吱唔,非常怀疑,等他见到女儿,才欢喜、宽慰。大家一一叙述自己的经历,孟老头才知道,仆人们吱唔其词,原来真有原因。


一位大名府贵公子梦寐以求一个镇江边的“榜人女”,地位悬殊却爱如铁石,是这段痴恋特别动人的地方。也是王桂庵这位富家公子特别可爱的地方。而出身贫寒的芸娘既风姿韵绝又自珍自重。


蒲松龄用几个细节写她。她在船上对王桂庵示爱的严肃自重态度,王桂庵找到她后,她像政治委员一样对王桂庵搞所谓“政审”,非常谨慎,听到王桂庵开玩笑说家中固有妻在后,毫不犹豫跳江,都生动画出了芸娘柔美而坚强,聪慧而果敢。


蒲松龄人物命名非常讲究。芸娘,“芸”为香草之名,也叫芸香,是有驱虫作用的药草。《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芸始生”。芸娘为人正气凛然,她与王桂庵一见钟情,却拒绝苟合,一定要明媒正娶。她不与轻薄儿为侣,宁死不做妾。


“芸”又有花草枯黄之貌,《诗·小雅·苕之华》:“苕之华,芸其黄矣”,孔颖达疏:“及其将落则全变为黄,芸为极黄之貌”。心志高洁的芸娘嫁王桂庵后随之乘船还家,王开玩笑说“家中固有妻”,芸娘当即投江,香草枯萎。蒲松龄用这一个“芸”字,把人物性格的两方面,命运两方面都概括了。实在高明。次要人物芸娘之父一个拒婚细节写活了。


跟精彩的人物相辅相成,《王桂庵》的小说技法非常棒。“矢矫变化,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模”(但明伦评),故事既丝丝入扣、环环相生、又“不险不快,险绝快绝”(冯镇峦评),时而如山路崎坎,惊险迭出,时而如小溪潺潺,平静温馨,真是“平江恬静之际,复起惊涛,远山迤逦而来,突成绝壁”(但评)。


令王桂庵心旷神怡的美梦,会因“女父适归”惊醒;眼看成功的婚姻,又因芸娘父亲无中生有地宣布“息女已字”半路搁浅;“积数载之相思,得三日之好合,一句戏言未了,满江星点共含悲”(但评);二人劫后相遇,蒲松龄也不让芸娘遽然出现,而以寄生认父布成疑阵,再让芸娘出来交待投江后的经历。一对恋人历尽磨难,终于团圆。




写完父亲的恋情,再写儿子的婚姻,听众朋友,下次请你们判断王桂庵儿子寄生的婚姻故事是对父亲的故事锦上添花还是狗尾续貂?


原文 

王樨,字桂庵,大名世家子。适南游,泊舟江岸。邻舟榜人(1)女,绣履其中,风姿韵绝。王窥瞻既久,女若不觉。王朗吟“洛阳女儿对门居”(2),故使女闻。女似解其为己者,略举首一斜瞬之,俯首绣如故。王神志益驰,以金锭一枚遥投之,堕女襟上。女拾弃之,若不知为金也者,金落岸边,王拾归,益怪之;又以金钏掷之,堕足下,女操业不顾。无何,榜人自他归。王恐其见钏研诘,心急甚;女从容以双钩覆蔽之。榜人解缆,顺流迳去。王心情丧惘,痴坐凝思。时王方丧偶,悔不即媒定之。乃询诸舟人,皆不识其何姓。乃返舟急追之,目力既穷,杳不知其所往。不得已,返舟而南。务毕,北旋,又沿江细访,并无音耗。抵家,寝食皆萦念之。逾年,复南,买舟江际,若家焉。日日细数行舟,往来者帆楫皆熟,而曩舟殊渺。居半年,资罄而归;行思坐想,不能少置。


一夜,梦至江村,过数门,见一家柴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篱,意是亭园,迳入之。有夜合(3)一株,红丝满树。隐念:诗中“门前一树马缨花”(4),此其是矣。过数武,苇芭光洁。又入之,见北舍三楹,双扉阖焉。南有小舍,红蕉蔽窗。探身一窥,则椸架当门,罥画裙其上,知为女子闺闼,愕然却退。而内已觉之,有奔出瞰客者,粉黛微呈,则舟中人也。喜出非望,曰:“亦有相逢之期乎!”方将狎就,女父适归,倏然惊觉,始知为梦。景物历历,如在目前。秘之,恐与人言,破此佳梦。


后年余,再适镇江。郡南有徐太仆(5),与有世谊,招之饮。信马而去,误入小村,道途景色,仿佛平生所历。一门内,马缨一树,梦境宛然。骇极,投鞭径入。种种物色,与梦无别。再入,则房舍一如其数。梦既验,不复疑虑,直趋南舍,舟中人果在其中。遥见王,惊起,以扉自幛,叱问:“何处男子?”王逡巡间,犹疑是梦。女见步履渐近,閛然扃户。王曰:“卿不忆掷钏者耶?”备述相思之苦,且言梦征。女隔窗审其家世,王具道之。女曰:“既属宦裔,中馈必有佳人,焉用妾?”王曰:“非以卿故,婚娶固已久矣。”女曰:“果如所言,足知君心。妾此情难告父母,然亦方命(6)而绝数家。金钏犹在,料钟情者必有耗问耳。适父母偶外戚,行且至。君姑退,倩冰委禽,计无不遂;若望以非礼成耦,则用心左矣。”王仓卒欲出,女遥呼:“王郎,妾芸娘,姓孟氏,父字江蓠。”王诺,记而出。


罢筵早返,谒江蓠。江逆入,设坐篱下。王自道家阀,即致来意,兼纳百金为聘。翁曰:“息女已字矣。”王曰:“讯之甚确,固待聘耳,何见绝之深?”翁曰:“适间所语,不敢为诳。”王神情俱失,拱别而返,不知其言信否。当夜辗转,无人可以媒之,向欲以情告太仆,恐娶榜人女为先生笑;今情急,无可为谋,质明,诣太仆,实告之。太仆曰:“此翁与有瓜葛,是祖母嫡孙,何不早言?”王始吐隐情。太仆疑曰:“江蓠固贫,素不以操舟为业,得毋误乎?”乃遣子大郎诣孟。孟曰:“仆虽空匮,非卖婚者。曩公子以金自媒,谅仆必为利动,故不敢附为婚姻。既承先生命,必无错谬。但顽女颇恃娇爱,好门户辄便拗却(7),不得不与商榷,免他日怨远婚也。”遂起,少入而返,拱手:“一如尊命。”约期乃别。大郎复命,王乃盛备禽妆,纳采于孟,假馆太仆之家,亲迎成礼。


居三日,辞岳北归。夜宿舟中,问芸娘曰:“向于此处遇卿,固疑不类舟人子。当日泛舟何之?”答云:“妾叔家江北,偶借扁舟一省视耳。妾家仅可自给,然傥来物(8)颇不贵视之。笑君双瞳如豆,屡以金资动人。初闻吟声,知为风雅士,又疑为儇薄子作荡妇挑之也。使父见金钏,君死无地矣。妾怜才心切否?”王笑曰:“卿固黠甚,然亦堕吾术矣。”女问:“何事?”王止而不言。又固诘之,乃曰:“家门日近,此亦不能终秘。实告卿:我家中固有妻在,吴尚书女也。”芸娘不信,王故庄其词以实之。芸娘色变,默移时,遽起,奔出;王躧履(9)追之,则已投江中矣。王大呼,诸船惊闹,夜色昏濛,惟有满江星点而已。王悼痛终夜,沿江而下,以重价觅其骸骨,亦无见者。邑邑而归,忧恸交集。又恐翁来视女,无词可以相对。有姊婿官河南,遂命驾造之,年余始归。途中遇雨,休装民舍,见房廊清洁,有老妪弄儿厦间。儿睹王入,即扑求抱。王怪之,又视儿秀婉可爱,揽置膝头。妪唤之,不去。少顷,雨霁,王举儿付妪,下堂趣装。儿啼曰:“阿爹去矣!”妪耻之,呵之不止,强抱而去。王坐待治任,忽有丽者自屏后抱儿出,则芸娘也。方诧异间,芸娘骂曰:“负心郎!遗此一块肉,焉置之?”王乃知为己子,酸来刺心,不暇问其往迹,先以前言之戏,矢日自白。芸娘始反怒为悲,相向涕零。


先是,第主莫翁,六旬无子,携媪往朝南海。归途泊江际,芸娘随波下,适触翁舟。翁命从人拯出之,疗控(10)终夜,始渐苏。翁媪视之,是好女子,甚喜,以为己女,携之而归。居数月,欲为择婿,女不可。逾十月,举一子,名之“寄生”。王避雨其家,寄生方周岁也。王于是解装,入拜翁媪,遂为岳婿。居数日,始举家归。至,则孟翁坐待已两月矣。翁初至,见仆辈情词恍惚,心颇疑怪;既见,始共欢慰。历述所遭,乃知其枝梧(11)者有由也。 


【注释】

(1)榜人:船夫。


(2)洛阳女儿对门居:语出王维诗《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桂庵借此诗向船中人示好。


(3)夜合:马樱花的别名。


(4)门前一树马缨花:语出元代诗人虞集《水仙神》:“钱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樱花。”


(5)太仆:太仆寺卿,掌管皇帝舆马。


(6)方命:抗命。


(7)拗却:执拗地拒绝。


(8)傥来物:意外得的钱财。


(9)躧履:拖着鞋,来不及穿鞋。


(10)疗控:对落水者的急救。控,将溺水者覆身,控制头部,使之吐水。


(11)枝梧:语言搪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8022无求

    “实告卿:我家中固有妻在,吴尚书女也。”王桂庵是不是开心过头脑子突然坏特了?或者就是骨子里世家子优越富贵病发作?竟然莫名其妙地作玩笑语,差点弄出人命来!世上善辩多言者戒之! 料蒲公断不会因曲折为文而杜撰,实乃世上确有爱甩嘴皮子而好滋事者!戒之戒之!

  • 呵笑死我了

    王贵安吃饱了撑的

    马瑞芳 回复 @呵笑死我了: 纨绔习气

  • 仙鹤香草

    聊斋里的女子每个我都好喜欢!或奔放或柔婉或神秘,每个都可爱得让人欲罢不能

    马瑞芳 回复 @仙鹤香草: 女性画廊

  • 林子202001

    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纯洁、优美,这才是聊斋先生成熟爱情观的体现。虽然还有些世家子的优越感,但瑕不掩瑜。是很好的影视剧剧本,像马老师说的,根本不需要改什么,按原作拍就行了。

  • 深圳湾小兔

    “芸娘”的父亲“江蓠”做出抗婚的举措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名字本就是香草名,这和他作为隐士的清高以及他女儿的名字更加完美和谐。“扈江蓠以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深圳湾小兔 回复 @深圳湾小兔: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我是书生q

    真为他们捻了把汗,由此可见,对真心人不能打诳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马瑞芳 回复 @我是书生q: 很投入

  • 高凹凹

    看看人家云娘,再看看那个窦女,就是家教不好

    马瑞芳 回复 @高凹凹: 一点不错!

  • 老班长Yi

    生不为王郎,何处寻芸娘。

    马瑞芳 回复 @老班长Yi: 妙思

  • 仙境兔灵

    🌹🌹🌸~梦境成真~蒲松龄写得太美好了~也说明~梦想成真~是真的啦~(*∩_∩*)~只要意念够强大……

  • 在其板屋

    马老师:我想了很久,想不通王桂庵那么爱芸娘,又为什么要和芸娘开玩笑,说家里有妻子了。类比现实中一类男人,喜欢开些玩笑吓唬妻子,看妻子当真、慌张、可怜的样子他偷偷乐。这是优越感的体现?爱的另类方式?人性中残忍的一面的不经意暴露?我不太懂。总之不喜欢。

    马瑞芳 回复 @在其板屋: 纨绔子弟习气+小说构思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