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知耻而后勇,自我否定,改革图强,俄国不愧是强国

18.知耻而后勇,自我否定,改革图强,俄国不愧是强国

00:00
17:13

【正文】
  上一讲我们讲到,亚历山大二世继位后,面对的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俄国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如果处理不好,罗曼诺夫王朝就面临统治危机了。当时俄国的情况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情况很相似,所以清朝要进行洋务运动,俄国要进行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
  敏锐地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是优秀的政治领导人的共同特点,亚历山大二世就是一位优秀的政治领导人,他在俄国历史上是和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齐名的皇帝。
  但是农奴制已经存在几百年了,这个制度下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者群体,主要就是封建地主,沙皇拥有绝对的专制权力,可以把这个群体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流放西伯利亚,但是面对这个群体整体的反对时,沙皇还要好好考虑,因为沙皇政权的基础就是地主阶级。如果皇帝依靠专制权力,强行推行改革,哪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改革,也很可能会出乱子,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个例子。改革太急太快,导致六镇起义,北魏灭亡。
  所以亚历山大二世采取渐进的方式来进行。1856年3月,他就向贵族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1857年1月,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的问题。参加委员会的大多为大贵族地主,让他们参与进来,可以很好的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同时在报纸上发布政府初步的改革纲领,引起人们讨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让人们有思想准备,另一方面也让沙皇政府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更好的制定改革的具体措施。
  1858年,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改组成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领导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筹备阶段。农民事务委员会仍由大贵族地主组成,所以我们才称这次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人们对改革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大部分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在主要的农业区,地主不愿意解放农奴,也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因为农业是他们的主要产业。
  在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仍然需要农民服劳役。
  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自由劳动力,因为俄国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搞工业革命了,有一部分地主已经向资本家转变了,这些地方的贵族地主希望通过解放农奴来得到自由劳动力和赎金,发展工业。
  这三个地区当中,农业区的贵族地主最保守,草原地区的贵族地主居中,工商业地区的贵族地主最开明。
  我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纠结的问题都是利益问题,不是人品问题。工商业地区地主主张解放农奴不是因为他们人品好,而是因为解放农民符合他们的利益。农业区地主反对解放农奴不是因为他们道德恶劣,是因为农业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收入,解放农奴,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
  沙皇政府就要在各派利益之间搞平衡,不过大家可看出来,基本都是贵族地主在决定改革方案,农奴是没有发言权的。
  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拟定了改革方案。
  186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主要内容是:
  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是个巨大的进步,国家也增加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农民可以去当个体户和打工仔,这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你只能自己种,不能送给别人或者卖掉。农民获得份地的时候,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50%,其余款项向政府贷款,农民在49年内逐步还本付息。只有当还清本息后,农民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农民支付的赎金可以作为发展工业的资金,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规定村舍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农民必须的到村舍的同意才能脱离村舍,如果一个农民希望到外地找活干,也必须得到村舍的书面许可。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我们的课本通常把一个政策或者一个政治派别所具有的妥协性当做负面的东西来批判,认为妥协是软弱的表现。其实政治的最高艺术就是妥协,妥协就是搞平衡。事实证明,如果你一味的用武力去彻底打倒你的反对派,那即便你真的把反对派打倒了,在你原来的阵营内部也会分化出新的反对派,你能再把他们打倒吗?一直这样斗争下去你会发现到最后你就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要想着去和自己的反对派妥协。
  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贵族地主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这也是正常的,这次改革是统治阶级主持进行的,统治阶级怎么可能自己把自己的权力给改掉呢,像戈尔巴乔夫和蒋经国那样的人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没有几个。况且这是一个阶级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就算沙皇本人想放弃权力,贵族地主阶级也不会答应的。
  农民获得了自由,获取了份地,但需要支付巨额赎金,就像列宁说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这使得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以及各种苛捐杂税的重压。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这当然是很悲惨的,我我问一句,农民还愿意回到改革以前去当农奴吗?我想应该所以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这次改革是个进步,进步多大多小,大家可以见仁见智,但是个进步,而不是倒退,这是很明确的。
  尽管如此,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毕竟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所以列宁认为,“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农奴制改革给了农奴自由,为发展工商业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大大促进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农民阶级发生分化,一方面分化出少数富农,他们这帮人抓住了改革的两级,富了起来。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产的农民,这帮人没混好,在改革的时期,有危有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他们成为农村的无产阶级,只能进城打工了,十九世纪末,俄国雇佣工人大约已有1千万。农民的分化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农村和市场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布匹、生铁、钢、煤等工业物资的产量都大大增加。
  所以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是俄国历史的一大进步。
除了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在其他诸多方面都实行了近代化改革。
在交通运输方面,火车和轮船等新型交通工具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865到1895年这三十年间,俄国的铁路里程增加9倍。
  在军事方面,开始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建立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禁止了军队中的体罚,说是禁止,军队中的体罚一直都存在,直到现在俄罗斯军队里面也有体罚现象。
  在司法方面,在全俄罗斯推行陪审团制度,所有案件审理改为开庭制度,而且被告获得了雇佣律师的权利。诏书同时规定了法官的不可侵犯,并且取消了贵族阶层在法律诉讼过程中的一切特权。
  在教育文化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在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自治机构权力有限,地方政府的实际权力仍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
  改革以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改革确实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俄国的国力。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并且随着国力的发展,俄国在国际上也走出低谷,继续开始进行对外扩张。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英法遏制住了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方向上的扩张,俄国就把扩张方向转移到了中亚和东亚。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1864年至1865年间,俄国先后征服了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国1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基本确立对中亚的统治。中亚就是现在那五个斯坦。
  在1864年俄国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加索战争,将高加索地区彻底并入俄罗斯版图。
  1867年,俄国把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世界上大多数货币都在贬值,当时的720万美元可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俄国还是亏大了,今天中国再有钱,给美国多少钱美国都不会把阿拉斯加卖给中国。国土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且不说在阿拉斯加地下发现了很多资源,现在很多国家都在争夺北极,美国正因为有阿拉斯加才和北极接壤,才有理由参与进来。
  那俄国为什么要把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卖给美国呢?
  1.担心守不住,这个理由和拿破仑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基本一样,俄国出卖阿拉斯加的想法是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就有了,当时俄国正在和英国打仗,俄国担心英国从加拿大那边打过来,占领阿拉斯加,就想与其守不住,不如卖给美国,捞一笔钱,这个事儿在俄国内部有争议,沙皇也在犹豫,俄美双方也在讨价还价,一直拖到1867年,才最终确定,720万美元,甩了。后来不管是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肠子都悔青了。
  2.这个时候,俄国已经占领了广大的中亚、西伯利亚、远东和阿拉斯加地区,这么多地区俄国开发不过来,就把阿拉斯加卖掉,集中开发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3.俄国政府财政困难,着急用钱。但是不管怎么说,出卖国土都是败家子儿的行为。
  在欧洲方向上,俄国是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俄国看到有机可乘,在欧洲又再度活跃起来,现在德国和法国结下了血海深仇,俄国因为克里米亚战争,也和法国有仇,那俄国和德国就有共同利益,1873年俄国、德国,又拉上了一个奥地利组成了“三皇同盟”。 1877年,俄土战争再度爆发。这一次英国和法国就没有再干预了,法国刚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这个时候还没缓过来呢,英国一个国不可能和俄国对抗,再说俄国这个时候还有德国和奥地利两个盟友呢。英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军很强大,陆军不行,英国和欧洲国家打仗一般都是拉一个打一个,至少得有一个盟友。拿破仑战争的时候,拉上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一起打法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时候是拉上法国一起打俄国。一战的时候又是拉上法国、俄国一起打德国。
  1877年这一次俄土战争,没有其他国家帮忙,土耳其当然是战败了,俄国的势力重新进入巴尔干地区。
  亚历山大二世对内改革,对外扩张,确实是一个有为君主,他被称为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但改革这种事情是很容易惹是非的,保守派认为沙皇改的太多了,改革派认为沙皇改的太少了,民粹派就是激进的改革派。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暗杀。
  亚历山大二世虽然死去,但他的改革没有终止,俄国近代化进程没有终止,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在继续发展,但是不管国家怎么发展,社会怎么发展,俄国的专制统治者很难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中的专制权力,既然改革不能改造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那就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了。最终沙皇的专制统治在1917年二月革命的时候被推翻,沙皇全家也在1918年被布尔什维克全部杀掉。
  我们讲了这么多国家,可以看一下,法国国王被杀,后来成了共和国,德国原先是假君主立宪,一战以后,皇帝逃跑,后来也成了共和国。俄国沙皇被杀,现在也成了共和国。中国对待清朝皇室的态度算是好的,溥仪最后总算是保住命了,但也成平头老百姓了。想来想去,还是英国王室聪明,早早地放弃了国家权力,保住了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有舍才有得,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人生大道理呀!
  好,最后再多说几句,我对俄罗斯挺感兴趣的,对日本也挺感兴趣的,下一讲我们就讲日本了。俄罗斯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最起码国土面积大,风景不错的,大家有想去俄国旅行的,我们可以组团呀。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下次再会。

【更新时间】每周一周五周六
【更多节目】打开高考必备APP—贴心电台—学习—历史音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79596sdiq

    可以讲一下中国古代史嘛

  • 鲁忠仁

    这套音频真心好,希望播主能把这节的音频换成正确的

  • 鲁忠仁

    这节的音频弄错了,还是上节的。 文字部分是对的。

  • 1388838kyln

    还有其他内容吗?

  • 听友187216543

    音频不对呀,能否换回来

  • 放生一米阳光

    滴滴

  • 涅槃China
  • 一只向IU靠近的雪喵

    ????这不是重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