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2:罗国祥 | 平民男女的爱情保卫战

《费加罗的婚礼》2:罗国祥 | 平民男女的爱情保卫战

00:00
20:35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武汉大学的罗国祥。今天由我给你讲一部法国文学作品,叫《费加罗的婚礼》。作者博马舍,他的原名叫傲居斯坦·加隆(Pierre-Augustin Caron),后来发了财就改名为博马舍,而且在前面加了一个“德”,表示他出身贵族。他实际上出生在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个钟表匠,他13岁就辍学去学习钟表制造,赚钱,勤奋,才20岁的就有了一项发明,受到法国科学院的表扬。


博马舍还精通音乐,特别是在竖琴和横笛演奏方面也很有才华。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还曾把他召到王宫里,给几位公主当音乐教师。不但如此,博马舍在金融方面也很有成就,当时的著名金融家巴利士·杜威奈(Joseph Pâris ditDuverney)很欣赏他,同他结交为好友。


博马舍靠着与宫廷和金融家的特殊关系,勤奋地积累财富,25岁就成为了法国最富有的财主之一。发了财的博马舍就是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姓氏改成贵族姓氏的。


这个改贵族姓氏的行为,是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逐渐上升的时期,把国家经济带动起来了,当然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就逐步上升了。与此同时,宫廷十分腐败,以至于许多官员以卖官职和贵族爵位捞钱。叫做Venalitegeneral,就是“卖官鬻爵”的意思。所以那个时候,很多有钱的平民流行花钱买贵族爵位,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尊贵一些。




那博马舍是什么时候和因为转成为了剧作家呢?


博马舍虽然少年辍学,但是他喜欢读书学习,尤其喜欢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和当时的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比如拉伯雷的《巨人传》和伏尔泰的哲理小说如《老实人》,还有狄德罗的《百科全书》等。


1764年,博马舍为了姐姐的婚事到了西班牙,在那里听说了许多从一般老百姓到王公贵族家庭的笑话、丑闻、和黑暗腐败的故事。而且由于他买来的贵族头衔总还是常常受到真贵族们的戏弄和蔑视,所以他就萌发了把他听到的那些故事写出来,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腐败堕落,同时也歌颂像自己那样的平民的勤劳节俭和机智勇敢。


1767年,他写了第一部剧本《欧也妮》,就是以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的戏剧思想为指导写成的一部正剧。正剧的意思是,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二者兼而有之的,而且是具有批判和和教育意义的戏剧体裁。


博马舍说过一句话“观众看完戏后比进戏院的时候更加高尚的戏剧才是好喜剧”,而狄德罗在他之前也说过:“小偷看过后就不再去偷的戏剧才是好戏剧”。所以,和当时许多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一样,博马舍的作品基本是批判封建社会黑暗,启迪人们民主思想的作品。


我们这次讲的《费加罗的婚礼》就是他最享誉世界的一部作品,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这个剧被莫扎特改编成歌剧,演给奥地利皇帝看的时候,据说这位看戏常常打哈欠的皇帝居然只打了一个哈欠,之后就兴致勃勃地看完了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话剧。


为什么呢,我认为,这部剧的女主角苏珊娜在全剧结束的一段诗歌形式的道白中说出的道理,让皇帝很欣赏:


这一部快乐狂欢的作品,


里面包藏着某些教训;


若你欣赏这个剧本的噱头,


那就请你接受它的道理。


那么,是什么道理呢?能使挑剔的皇帝对这个戏如此感兴趣呢?


那我们先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然后再回答上面的问题。


话说啊西班牙有个塞尔维亚镇,镇里有位伯爵,叫阿尔维瓦,是位开明的贵族。戏台上的幕布一拉开,费加罗,也就是府上的男仆和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在欢天喜地布置新房。费加罗对苏珊娜说,他十分感激伯爵赐给他这美好的婚姻,而且还送给苏珊娜一份嫁妆和新房。可苏珊娜马上提醒他,说:


“告诉你吧,给那份嫁妆,是要我偷偷答应单独和他在一起呆一会儿,就是以前贵族权利的那一会儿。”(初夜权)


费加罗开始还不相信,因为伯爵和夫人结婚时费加罗帮了大忙,作为回报,伯爵亲口对费加罗承诺放弃对苏珊娜的初夜权。


什么是“初夜权”呢?,在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封建农奴制度下,平民和贵族的关系是一种所属关系;平民,特别是依附贵族生活的平民,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都属于贵族,初夜权只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野蛮的权利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这本书写于公元前五世纪,是西方第一部称为“历史”的著作,内容主要是作者周游列国的见闻。其中提到古代利比亚的部落中有一种习俗,就是把马上成为新娘的女子首先献给部落的首领。


不过在西欧最早提到这种特权的,是法国一位名叫让·帕蓬(JeanPapon)的律师,他在1556年提到过这种特权,并且用文雅的法语命名为:“Droitdu Seigneur”,直译成中文就是 “领主的权利”,把古希腊那位学者十分粗俗的命名变得文雅了许多。因为“初夜权”在希腊文和拉丁文里的意思是“大腿的权利”)


但文雅的名称并没有改变这种特权的野蛮性质,所以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大文豪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把这种特权和另外一种叫做“横躺权”的贵族特权相提并论,进行批判。“横躺权”更加野蛮和血腥得令人发指,据说那时奴隶主在冬天脚冷了,就可以把奴隶的肚子破开给他暖脚!


我们继续讲苏珊娜是如何应对初夜权的?


果不其然,伯爵趁夫人不在,对苏珊娜说只要答应要求,就能在结婚的当天得到那笔嫁妆费。然后就下命令,要苏珊娜在那天晚上的婚礼之前到后花园去等他。


又气又急的苏珊娜这时突然想起,伯爵夫人这段时间正在为伯爵对她不再像以前一样而闷闷不乐,于是她就把伯爵要收回初夜权的事告诉了夫人,求夫人救救她。


伯爵夫人当然很生气,就对苏珊娜说:“你和我,我们交换衣服,我穿上你的衣服去花园。你现在写个条子,就8个字:良辰美景,栗子树下。”


费加罗也知道了,但是并不知道未婚妻和伯爵夫人的妙计。气得咬牙切齿,悲痛欲绝,他以为苏珊娜变心了,决心报复伯爵和苏珊娜。


于是他就请来伯爵府上的几个杂役,和准备来参加婚礼的朋友,在晚上举行婚礼的小广场旁的树林边准备几堆干柴。对大家说:“听到我的信号你们就点火,然后一起跑到栗子树那边去,如果看不到什么热闹,你们就狠狠骂我。”


这里我要多说一下,西班牙人呐是一个很乐观的民族,他们性格开朗,喜欢热闹,喜欢看人笑话,喜欢打打闹闹,所以一些西班牙语国家的狂欢节就尤其地疯狂,比如巴西,就常常举行各种各样的狂欢节,吃喝玩乐,打闹嬉笑,非常疯狂,不过也非常好玩儿。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舞台上的栗子树林的另一边,还躲着一个年轻人,他是伯爵的侍从(也是贵族出身,在大贵族身边当侍从是为了“实习”,也就是到了十五六岁,贵族出身的男孩子就要选择到名望高的贵族家里学习贵族的言行举止、上流社会的礼仪,还有包括骑马射箭,就是打仗的本领等等,因为那个时候,一旦有战事发生,上前线的全是贵族,所以他们也常常被称为骑士,比如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中就讲过许多贵族骑士的爱情和战斗传奇故事,比如《特里斯坦与伊瑟》不过那个时候的贵族骑士都被写得知书达理、武艺高强、忠君爱国,而且爱情专一),这个小贵族叫薛吕班。他情窦初开,暗恋起伯爵夫人了,想趁婚礼多看夫人几眼,有机会的话就挑逗一下。


伯爵夫人和苏珊娜换上了对方的衣服,穿着苏珊娜衣服的伯爵夫人躲在约定好的栗子树下,苏珊娜穿着伯爵夫人的衣服躲在了另一边。


伯爵兴冲冲地来了,急急忙忙向那个假苏珊娜表白。


假苏珊娜模仿苏珊娜的声音说:


“那,您不再爱夫人了吗?”


“我很爱她,但是三年了,我们婚姻关系只是相敬如宾了。”


“那你以前喜欢她什么?”


伯爵急忙说:“喜欢现在在你身上发现的东西啊……


这时他们看到有火把亮了起来,就躲到了亭子里。费加罗和大家陆陆续续来到小广场上,过了一会儿,伯爵一直没能得逞,只好从从亭子里出来。现在火把已经把整个小广场照的通亮,伯爵夫人和苏珊娜就在这个时候双双出现在大家面前,摘下各自的带帽长袍,费加罗这才恍然大悟。伯爵夫人当着大家的面给了费加罗一个大红包,还给了苏珊娜一枚钻石戒指。大家欢呼、歌唱,狂欢起来,祝贺这对新人。伯爵呢?崩溃了……


故事落幕了,我现在回头来说说,为什么作为贵族之首的皇帝,在看到贵族遭到如此戏弄没有发脾气,反而非常感兴趣呢?


原来啊,这位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思想比较开明,在位25年之久,他一直致力于废除农奴制,其中也包括废除初夜权之类的贵族特权。


而莫扎特呢,也是和费加罗、博马舍一样,也是平民出身,但他是位音乐天才,8岁就开始登台演出,可是他的天才和出身经常遭到贵族的嫉妒和蔑视。莫扎特也是一位很拼的、同时也是和费加罗一样具有强烈民主诉求的青年,所以他选择了《费加罗的婚礼》,将其改编成歌剧,并且通过音乐界朋友向表现出开明思想的约瑟夫二世去推广,这就有了我前面说的皇帝看他的歌剧只打了一个哈欠的事儿。


我们现在看到的《费加罗的婚礼》大多数是由莫扎特改编成歌剧的,因为博马舍的原著只是一部很长的话剧。太长的话剧一般老百姓是没时间慢慢看的哦。至于莫扎特为什么要选择它进行改编,这里先留个悬念,我下面再讲给你讲。


《法国费加罗的婚礼》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戏歌颂的是平民,反对的是王公贵族,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所有的欧洲宫廷都禁止演出。


不过有一位君主就是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他的思想比较开明。不过虽然他有意改革贵族专制制度,但是为了某种政治平衡,还是下令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于是莫扎特请自己的好友,一个很受皇帝赏识的宫廷诗人—彭特,他多次出面争取,皇帝答应让莫扎特御前讲戏,莫扎特手舞足蹈地向皇帝陛下介绍《费加罗的婚礼》这个平民曲折的爱情故事。皇帝终于口头同意他们在维也纳歌剧院彩排一次,演不演再说。


莫扎特精心准备,在彩排时,皇帝竟然只打了一个哈欠便认真看戏了,而且直到四个小时的戏演完了还意犹未尽,足见这个剧本艺术魅力之强烈啦。当然了,也是因为这部剧想表达的思想内涵与约瑟夫二世的政治主张相吻合,所以他才如此感兴趣。


你是不是在想,那这部戏剧的故事呢,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我讲讲我自己的感受吧。1980年,我在法国第一次看这部歌剧时,对博马舍只闻其名,尚未品其作品。当幕布拉开,看到开头那两个青年人布置新房,并且伯爵说想收回初夜权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新奇,以为又是蹩脚作家布置的噱头。


然而当看到苏珊娜和伯爵夫人互换服装,并以苏珊娜的名义给伯爵写了那封约会的信,开始觉得有戏了,情绪有点紧张起来。紧接着,妒火中烧的费加罗和伙计们在准备大栗子树旁的火堆时,我也和不少观众一样,心里更加紧张:无辜的假苏珊娜会不会被费加罗和众人辱骂?假伯爵夫人会不会被伯爵认出来呢?再如果伯爵事先发现了是假苏珊娜,跑到真苏珊娜躲着的那片树林,将计就计假戏真做,可怎么办?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那种感受就是文学艺术家用高明的创作手法,带给读者观众设身处地的感觉。为剧中人物的处境而激动、紧张、担心,这其实就是审美心理学上制造紧张感的美学技巧,美学上叫做“张力”,也就是吊读者观众胃口的技巧,为的是让你和剧中人物一起哭一起笑。


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费加罗的婚礼》的作者博马舍,也知道这部喜剧其实是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的。但其实,《费加罗的婚礼》它更是一场平民青年男女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爱情保卫战。


因为在当时的那种野蛮制度下,人们要保卫自己爱的权利十分艰难。可是为什么费加罗和苏珊娜却能完胜伯爵,成功保卫了自己的爱情和做人的尊严呢?


我们下期再讲,我是罗国祥,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iumiu_20

    背景音乐是啥?

    LiXia_94 回复 @miumiu_20: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 序曲

  • Stingley

    老师讲得太好了!太喜欢了!罗国祥教授我太喜欢了💕!

  • tdbrnqo8ad3lwebie0a2

    我想问问背景音乐是什么

  • 阿赖耶识nobody

    弱专制国家,国王倾向于保护农民利益,为的是削弱贵族。比如:法国、西班牙、奥地利。

  • 在玩圣斗士

    事实证明,笔杆子行的不一定能上喜马拉雅,听的这个费劲!

  • 宇子_h7

    老师讲得真好

  • 落霞与孤鹜齐飞Liu

    片尾不应该配个《西风颂》吗?

  • 听友210772152

    讲的好

  •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_si

    讲的很好哦

  • 墨愚若愚

    为罗老师打call,罗老师讲课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