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为什么越来越难
主播:小陆
每到年初都是骚动的跳槽季,大家免不了要聊聊前途与机会,再加上职业病,毕竟天天研究各行各业的前途与机会,下意识会研究下自己所在行业的机会。而基金经理们一致都反映,越来越难了,不是指对行情的把握,而是指这个岗位,被生存环境扭曲的难受。
前几天看到一个数据,大概2015年至今的这四年,公募行业发行了主动股票类基金1.5万亿。可尴尬的是,2018年4季度,公募的主动权益规模只有1.2万亿,是亏掉的吗?肯定不全是,何况我说的是过去4年的增量有1.5万亿,那2015年之前还有1.5万亿呢,按说公募权益规模现在应该有3万亿左右,就算净值下跌20%,也不至于只有1.2万亿。
这其中的蹊跷,就在于基民都是在卖旧买新,前面的基金一解套就卖了,转而去申购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新基金,存量其实一直就那1万多亿。
如果再考虑到,2018年底的这1.2万亿里,有超过一半是保险等机构持有的,意味着个人持有的公募权益规模可能只有5千亿左右。而2007年底的3万多亿公募权益规模里,机构持有甚少,个人投资者持有仍有3万亿。
十一年过去,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从3万亿萎缩到0.5万亿,公募权益这个行业为何被客户抛弃了?总结成一句特别刺耳的词,就是“供给端坏,需求端傻”。
供给端坏在哪呢?投资分为选股和选时两件事,股票基金基本上只能帮客户解决选股的问题,而选时的权利或风险仍然在客户手里,但基金公司宣传的时候,基本上假装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在这个问题上,一部分公司是真糊涂,大多是是装糊涂。
需求端呢,则傻乎乎地以为基金公司真的解决了选股和选时,每次都信基金公司销售人员说的,还能涨。真心希望投资者们,可长点心吧。
所以,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在产品经营上,走的是分散布局的思路。各个风格、行业的基金产品都布局齐全,然后等风。市场的风来到了医药,然后就使劲卖医药基金,规模到手就好了,至于后面基民是否赚钱,先是看基金经理,能力强的基金经理还能不给人亏钱,剩下的就只能看运气了。
从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的关系来说,基金公司在一茬茬收割基民的同时,也顺便收割了基金经理。在基民面前不断宣传专家团队、稳健理财、海参炒面,结果端上来一看,海参呢?被基金经理吃了。一个本应备受尊敬的特殊职业,就这么一直被收割、抹黑。
这就是小伙伴们为什么感觉越来越难的原因
作者:肖志刚
链接:https://xueqiu.com/3638360312/121161906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老鼠仓太多
666
是因为不能建老鼠仓了吧
2020.10.21 打卡
人民还没行从房子里解脱
天弘的肖志钢?哈哈哈
很多只看短期利益,长期很难!
人不好忽悠了
中国都是短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