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14.4∣包伟民:民诉失蔬圃:茭葑藻荇竟成田

【第二季】14.4∣包伟民:民诉失蔬圃:茭葑藻荇竟成田

00:00
14:19



被偷走的地 

南宋人吴曾编写的笔记《能改斋漫录》,记载有一则民众到县衙告状,说自己的一块菜田被人偷走了的故事,相当有趣,值得讨论:


国初范质《玉堂闲话》云:广州番禺县尝有部民牒诉,云前夜亡失蔬圃,今认得在于某处,请县宰判状往取之。有北客骇其说,因诘之。民云:海之浅水,中有藻荇(xìng)之属,被风吹沙与藻荇相杂,其根既浮,其沙或厚三五尺处,可以耕恳,或灌或圃故也。夜则被盗者,盗至百余里外,若桴筏之乘流也。以是殖蔬者,海上往往有之。《杨文公谈苑》云:两浙有葑田,盖湖上有茭葑,所相缪(按:古同“缭”)结,积久,厚至尺余,阔沃可殖蔬种稻,或割而卖与人。有任浙中官,方视事,民诉失蔬圃,读其状甚骇,乃葑园为人所窃,以小舟撑引而去。余乃知葑之为田为圃,广、浙皆有之矣。



(《能改斋漫录》)


吴曾的记载说:据北宋初年范质《玉堂闲话》所载,广州番禺县有一个乡民,跑到县衙告状,说前天晚上自己家里的一块菜园地被人偷走了,现在找到某处,认出就是自己丢失的那一块地。伏望青天大老爷明鉴,恩准自己前去将那块地要回来。县老爷是北方人,见到这个诉状,大表惊奇,菜园地怎么能被人偷走呢?一问,那位乡民解释说,海滩水浅之处,有藻荇等水草,长年缠结成片,泥沙淤积在一起,厚达三五尺,故此可以在上面耕作,种菜植稻。但是这种菜园浮在水面上,就像竹筏一样,所以半夜被人用船拖到了百里之外。一块田地就这样被“偷”走了。这样的菜园“土地”,沿海各处都有。这使得吴曾记起另一本笔记《杨文公谈苑》里,也记载有类似的故事,那是在两浙,应该是在今天浙北的水网地带。也是有乡民上诉,说自己的田被人偷走。原来那被偷走的是湖面上缠结淤积成片的茭葑等水草,人称“葑田”,半夜里被人割下一块,用小船拖到了别处。所以吴曾说,我这才明白,水草缠结成块的葑田,种菜植稻,原来在广东、两浙等地都有啊。



(《葑田行犊图》)


边缘地的开垦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趣,同时,它作为历史资料也很重要,因为它反映了唐宋之际,随着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开发加速,局部地区的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已经开始紧张,所以此前不被重视、难以开发的一些“边缘”型土地也开始被人们开垦利用起来。


人类农业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一般总是先开垦那些相对容易耕作的土地。我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虽然在新石器时期都发育形成了不少成熟的早期文明,但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多低地,土壤粘湿,不易耕作,不如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平原,土壤疏松,易于农作,所以在早期黄河流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明显优于长江流域。及至唐代中后期,由于在当时技术水平之下人们对黄土平原土地资源的利用已接近饱和,加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大量人口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黄河流域,到了两宋之际,可以说,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到北宋末年,即十二世纪初期,在以秦岭——淮河为标志的南北方分界线两侧,人口的比重从此前的北方地区占全国的

60%,变成南方地区占60%。人口天平的重心从北方转向了南方。经济重心的聚焦点就在长江下游,此后千余年,太湖流域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安史之乱)


国家经济地理格局的这一变化具有基础性意义,政治地理、文化地理等等多方面格局都随之改变。例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都城,此前近千年一直位于河、渭流域的关中地区,从唐代中后期起逐步向黄河下游的洛阳地区转移,五代进一步东迁至开封,南宋迁至杭州(旧称临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全国的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都基本吻合。入元后都城北迁,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从此分离。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从唐末起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生命线,宋代以后更是如此。全国文化中心也从陇右迁移到江左,即便都城北迁以后也是如此。



元代河运及海运


两宋时期,自湖北、湖南及至沿海,习称“东南”,经济显著发展,尤其以太湖流域及其周边的丘陵地带为其重心。这个地区在行政上隶属于当时作为监察行政区的两浙路,以钱塘江为分界线,分浙东与浙西两部分,包括今天的浙江全境及苏南地区,人口尤其聚集。南宋文人叶適(1150-1223)就曾说:“民聚而多,莫如浙东西。”



(叶适)


人口聚集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当相对容易利用的平原被开垦殆尽之后,人们不得不转向那些不太容易开垦利用的土地了。这就是为什么从唐末到两宋,我们可以发现各种边缘型土地类型在文献记载中大量增加的原因,包括梯田、湖田、滩田、涂田,还有前面那个故事中提到的葑田等等。当时的文人描写丘陵地带开垦的梯田,百级山田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福建地区“层山之颠,苟可置人力,未有寻丈之地不丘而为田。”群山之上,只要能够施展人力的,即便是很小的一块地,也被人们开垦成为了梯田。徽州山区的梯田,一块块的都很小,“层累而上指十数级不能为一亩”,十几层梯田都不能凑成一亩地。可见土地资源之可贵与农作生产之艰辛。

圩田概览 

不过,由于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区大多为低湿地,所以在当时许多新开垦的土地类型中,以开发沼泽低地的圩(wéi)田最为重要。


什么是圩田?北宋沈括在他那著名的《梦溪笔谈》中有一则记载,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启示:


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1057-1063),人有献计,就水中以蘧蒢刍藳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为一墙,亦如此。漉水中淤泥,实蘧蒢中,候干,则以水车畎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梦溪笔谈》卷18240)。


据沈括所说,从当时的苏州到昆山60里路程,都是“浅水”,也就是沼泽水荡,没有陆路可走,交通不便。多年来人们一直想造一条陆路沟通两地,但是苏州地区“皆泽国,无处求土”,都是沼泽水荡,连建造陆路的泥土都无处可求。到了宋仁宗后期,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在沼泽水荡中相去六丈左右各树两道篱笆墙,用泥巴把它们糊结实了,可以挡水,再将其两头挡住,用水车抽干其中的水,这样它下面的泥土就露出来了。接着在其一侧挖沟,形成一条河道,并将挖出来的泥土在另一侧堆起来形成一条长堤。每过三四里建一座桥,使堤两边的水得以流通。就这样,才将从苏州到昆山的长堤造成。


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将这样的长堤建成一个巨大的圆圈,再将里面的水抽干,露出来的土地不是就可以耕作了吗?


(圩田)


用这样的办法在沼泽水荡中一圈圈围起来开垦出来的农田,就叫圩田。圩田形制不一,大型圩田周长可达数十里,小的数里,甚至更小。小型圩田,像衣柜一样,俗称“柜田”。文献中有一则关于江东地区(今皖南)的记载:“堤河两涯而田其中,谓之‘圩’。农家云: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故有丰年而无水患。”河高田低,相当形象地描绘了圩田的形制。江南地区大规模围垦的圩田,是人力(“民聚而多”)、经验(“人有献计”)、技术(龙骨水车等)等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圩田田土肥沃,尤其适合种植水稻,是开发湖荡沼泽地区的绝佳形式。


圩田一般不畏旱而畏涝,每遇天灾多雨,农民就得日夜排水,相当辛苦。117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1125-1210)被任命为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地方官,坐船从山阴(今浙江绍兴)经运河前去上任。六月初七日,他出嘉兴城北上,记下了运河两边村民辛勤劳作的情形:“运河水泛溢,高于近村地至数尺,两岸皆车出积水,妇人儿童竭作,亦或用牛。妇人足踏水车,手犹绩麻不置”。相当生动。



(陆游)


就这样,经过江南劳动人民数百年的努力,江南绝大多数低湿地被改造成了优质农产区。千百年前大量的圩田工程形成了许多被称为“××圩”的地名,一直保留到今天。同时,丰饶的江南地区从此也就成为了帝制国家征取财税的最重要地区。


明清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土地开垦殆尽,农业开发的重点向两湖等地区转移,其所带来的经济与生态的结果,也与长江下游有所不同。这当然是历史的后话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baoziabc10abc

    老师是真专家,学到了知识

  • 王敏的书斋

    听到苏州这一段,了解脚下这片土地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莫名有种亲切和感动。

  • 来福小宝

    唐宋之际,经济中心南移。唐后期大量人口南迁,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经济发达。 宋之前,国家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都是重合的,元以后开始分离了(跟周边民族入侵有关),这时候大运河就很重要了。 人越多,需要的田地就越多,就开始了各种开垦边缘型土地,梯田,湖田,滩田,涂田,圩田等。

  • 宇宙冰块

    “可以耕恳”似为“可以耕垦”,对吗?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宇宙冰块: 经确认,确实应该是“垦”这个字,感谢您的指正!

  • 雪山飞多

    文本质量底下,到处都是错别字

  • 我感恩每一天

    老师讲的真好

  • 蒋聿德

    你们家的音质真的和人家学学 看看名著那几个专辑怎么录的

    Viviandq 回复 @新亚人文书院: 音质挺好的,就是一集15分钟太短了。嘻嘻

  • 1853908fnef

    A

  • 1853908fnef

    A

  • 1853908fnef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