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14.2∣包伟民:东坡知贡举:取士当世多异才

【第二季】14.2∣包伟民:东坡知贡举:取士当世多异才

00:00
12:52


公元1088年,宋哲宗元祐三年,当时担任翰林学士的苏轼(1037-1101)奉命“知礼部贡举”,也就是被任命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那一年,全国经初试后来到京师开封参加在礼部举行的“省试”的考生共计4732人。


(苏轼)

苏轼“舞弊”

关于由苏轼主持的那一次科举考试,后来流传下来一则故事,我们下面摘引的还是南宋临安人周密对此事的记载:


元祐中,东坡知贡举,李方叔(按:李廌)就试,将锁院,坡缄封一简令送方叔,值方叔出,其仆受简置几上。有顷,章子厚(按:章惇)二子曰持曰援者来,取简窃观,乃《扬雄优于刘向论》一篇。二章惊喜,携之以去。方叔归,求简不得,知为二章所窃,怅惋不敢言。已而果出此题,二章皆模仿坡作,方叔几于阁笔。及拆号,坡意魁必方叔也,乃章援。第十名文意与魁相似,乃章持。坡失色。二十名间一卷颇奇,坡谓同列曰:此必李方叔。视之乃葛敏修。时山谷(按:黄廷坚)亦预校文。曰:可贺内翰得人,此乃仆宰太和时,一学子相从者也。而方叔竟下第。坡出院闻其故,大叹恨,作诗送其归,所谓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者是也。其母叹曰:苏学士知贡举而汝不成名,复何望哉!抑郁而卒。(《鶴林玉露》卷十五)


故事大意讲:作为主考官的苏轼试图帮助自己的弟子、太学生李廌(zhì)(1059-1109),悄悄地派人向他送条子透露考题。当送信人来到李廌在太学里的宿舍时,李廌外出不在,仆人就将苏轼的信放在了书桌上。恰好同为太学生的章持、章援两人到李廌宿舍来串门,偷走了苏轼送给李廌的密信。章持、章援是苏轼的政敌章惇(dūn,1035-1105)的儿子。苏轼犯规作弊,结果反而使得二章考中高第,李廌却不幸落第。李廌的母亲对他说:苏学士当主考官,你都考不上,看来这辈子没希望了。最终,他的母亲抑郁而死。



章惇


李廌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年有才名,为苏轼所知,列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代表作《虞美人》等多篇,有“碧芜千里思悠悠”等名句,词句淡远清疏,意境动人。他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


宋代科举怎么考 

这一则故事涉及到了当时科举考试的一个关键性的制度,叫做“锁院”,就是考官在考试开始前住到试院,被隔离开来,不得回家,不准与外面的人联系。这是宋代采取的、针对科举考试的一系列防范措施中的一项。它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往今来,如何选拔优秀人才来当官治理天下,一直是世界上各民族共同的难题。我国在早期推行父终子及的世袭制,秦汉时起由地方长官向中央推荐、选拔官员,称作荐举制。隋唐时期开始采用考试的形式来选拔人才,分进士、明经等不同的科目,“以诸科举(选拔)人”,简称科举。通过地方初试(即“发解试”)的应试者叫做举人。官员选拔制度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过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还不太成熟,留有不少荐举制的痕迹。进入宋代以后,科举制度趋于成熟,成为了国家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为了保证科举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除了锁院之外,还有其他几项重要内容。

首先是殿试


科举考试从地方州县到中央省部逐级举行。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在朝廷大殿上亲自主持省试之后的复试,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殿试。后来武则天也主持过殿试,不过唐代殿试还没有制度化。到了宋代,公元973年(宋太祖开宝六年),因落第举人徐士廉控告主考官李昉不公,宋太祖赵匡胤遂亲自主持复试,自此才确立了科举的地方发解试、尚书省礼部的省试,与皇帝主持的殿试这样三级考试制度。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公元108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苏轼主持的那次考试,总共录取进士508人,状元是李常宁。



赵匡胤


殿试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要确立皇帝对于官员选拔的绝对权威,清除贵族政治的残余。所以宋初还特别规定,举人们不允许像唐代那样,与考官之间形成“座主”与“门生”的私人庇护关系,所有中举之人都是“天子门生”,用以加强皇权。


其次是糊名(也叫弥封)与誊录


公元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有一个叫陈靖的地方官提出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糊名就是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等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公元1008

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人说:今年的科举考试,举人们都很惧怕糊名,不过真正有才学的却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考官们无法徇私作弊,批改考卷也就相对公平了。到公元1033年(宋仁宗明道二年),赵宋朝廷又在地方发解试中推行了糊名之法。



宋真宗


不过考生们的姓名等虽然被封住看不到了,他们的笔迹却仍然可以辨认。有一些考生甚至在试卷上做标记、写暗语,向阅卷者透露自己的身份。于是赵宋朝廷更进一步,推行了誊录法,将考生的试卷全部誊抄过录一遍,考官们批阅时只给看誊录的复本,堵住了这个漏洞。公元1015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誊录法行于省试,后来又推广到发解试等。


其次是别头试


所谓别头试,就是应试者与考官有亲故关系或其他原因,为避嫌疑而另设的考试。唐代后期曾实施过,到北宋形成专门制度,士人应考,有亲戚在当地为官,或者因为奉侍当官的父祖等在外地,无法回到本籍的,可以参加由路分监司转运使主持的专场考试。由于宋代转运使别称漕司,因此别头试又称漕试”。


其他还有一些与之相配合的制度细节,不过上面说的最为重要。


随着锁院、殿试、糊名誊录、别头试等规定的实施,科举考试虽然不能说可以保证绝对的“一以程文定取舍”,至少在程序上已经相当规范。前面所说的苏轼向李廌透露考题的故事,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至少不会像故事中所说的那么轻松。我以为这可能是政敌们演绎出来污蔑苏轼的。


无功名,不完美

科举的规范化,为皇权国家选拔天下优秀人才为官,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两宋时期社会发展,文化繁盛,科举在其中功不可没。例如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都既为文学名家,又在政治、思想等领域卓有贡献,真可谓人才荟萃,群星灿烂。这与到了帝制后期科举制度僵化以后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



(欧阳修)


不过,我们说到宋代科举成为了国家选拔官员的主要渠道,并不是因为宋朝的绝大多数官员都由科举出身,而是指科举成为了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选官途径。事实上,当时中高级官员们的子弟可以依据“门荫”特权而直接入仕为官,这些人甚至占到了全部官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在官员选拔领域,世袭制的残余是长期存在的。但是门荫入仕者地位不高,所以不少人即便通过门荫入了仕,依然会去参加考试,试图得到科举功名,以便在官场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例如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的沈括,就是如此。



沈括纪念邮票


此外,我们这里介绍的宋代科举制度,还只是介绍它“怎么考”,另一方面它“考什么”,也就是考试的具体内容,也很重要,这里还没有涉及到,只能以后再作介绍了。


总之,随着科举制度在宋代的全面发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入仕为官,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对社会产生无以复加的、全方位的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kingli06

    点赞👍🏻很棒,谢谢老师

  • 历史学习者

    老师,能不能请冯尔康教授讲讲清代制度史,社会史方面的内容,谢谢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历史学习者: 我们先记下来~~

  • 宇宙冰块

    公元1088年是宋哲宗元祐三年,文中有处似误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宇宙冰块: 确为元祐三年,感谢您的指正!

  • 无一之音

    讲的好

  • 13761319bqo

    谢谢。

  • 五块钱的小饼干

    第二集讲了宋朝的科举制度的几个特征: 1. 锁院,跟今天中高考出题组出题前就进山里关起来一个意思。 2. 殿试常态化,天子门生加强皇权打击规则。 3. 糊名和誊录,约等于“密封线内不准答题”和“机读卡取代手写abcd” 4. 漕试,约等于“异地高考”

  • 苏打饼干5

    也许苏轼当初任主考官的时候说不定就是想要助章家兄弟上位呢?

  • 来福小宝

    科举考试起于隋唐,成熟于宋。 锁院 殿试—中的都是天子门生,加强皇权。 糊名与誊录 别头试

  • 牧野之鹰

    第二季更棒!

  • 阿褔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