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武黎嵩 |“快递”维系着的古代大帝国

3.12 武黎嵩 |“快递”维系着的古代大帝国

00:00
21:37

大变局粉丝群 

凡是已购本节目的朋友,添加小助手微信(jpgxsfxzs),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历史大变局微信群,有机会获得一系列福利。同时,欢迎大家关注“姜鹏历史沙龙”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谈古论今,遨游上下五千年。


你好,我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欢迎收听由观乎文化和喜马拉雅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快递’维系着的古代大帝国”。其实我要讲的是,秦汉帝国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管理体系和管理体制的。


我们可以说,汉代是一个文牍国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递与行政的管理这种文书化的形式,将庞大的帝国管理起来。那么汉代有多少个郡国呢?我们知道汉代有13个大的省级的这种行政区划叫做“州”[①],加上中央的所在地——司隶校尉部,一共是14个这种省级的监察区,然后有103或105个左右的郡,每个郡又有若干个(小的有七八个,多的有三十几个)县级的行政单位。


汉代的官员有多少呢?汉代的官员,定编,根据西汉末年的统计,定编的官员从最低级的左使到中央的丞相,一共是12万人上下。这12万人如何管理,如何让他们晓知皇帝的意志和中央的政令,以及这12万人又如何把国家的政令传递到每一个老百姓头上?它如何实现这种管理方式?那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通过公文、文件、文书,一个,由上而下地把中央的政令贯彻下去;再一个,就是由下而上地把地方的情况向中央汇报,把地方上所有的相关事务向中央做出统计的表达。


汉代有所谓的“上计制度”,所谓“上计”就是每年的开始之前,因为西汉初年是以10月为每年的开始,也就是在9月底的时候,地方的郡国要派官员或者是官吏,向中央政府汇报这一年地方的工作情况,这个叫“上计”。除了上计之外,比如说地方的行政案件,要以文书的形式,尤其是像死刑案件,向中央报备。遇到了疑难,不知道该如何判理的案件,要向中央奏谳,由中央批复。所以,通过文书就实现了这种上传、下达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文书是一种信息交换的机制,中国古人很早以前就发明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文书系统来管理国家。


也就是说从中央(咸阳、长安、洛阳),到地方的州(刺史)、郡(郡守)、县(县令、县长),乃至到普通的乡、亭,这样一个庞大的、有着若干层级的帝国,它一层一层地管理和控制,它依靠的是什么?它依靠的是文书来传递信息、下达管理指令,通过庞大的公文交换系统,联系着帝国的管理命脉。


这个文书传递系统,它依赖于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交通因素,第二个因素就是文字的使用,第三个因素,就是文书的传达和管理的体制。那么我们就来一一分析秦汉帝国这个文书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在《史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秦始皇是非常勤政的。他为了勤政,每天他批的公文要重达120石(这个“石”是一个重量单位)[②],这就可见这个公文来往是非常的复杂和繁多。那么我们就要问,这么多的公文是如何传递的呢?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来看战国以来的交通系统。可以说战国以来,因为战争的需要,需要调动军队、需要运输补给而修建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设施。比如说在中原的黄土大道上,大家夯筑、打筑了这种道路;在相对偏远的山区,或者是道路不太方便的地方,人们沿着山谷和峡谷修建了栈道。可以说战国以来,这种道路的修筑,已经成了联系各国之间军事、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的桥梁。


到了秦建国以后,秦刻意地修筑了很多驰道。这个驰道是国家专用的“高速公路”。根据史书记载,秦的驰道有50步宽——这个“步”不是我们今天一步两步这个步子的意思,它这个“步”指的是一种计量的宽度——两边还要种上树。为什么要种树呢?一个是标志道路和一般的农田、和一般的其它设施的界限,最关键的是,国家遇有重大的事故可以直接砍伐驰道两边的树木,作为战略物资,同时叫“隐以木椎”[③]


这个“木椎”,有的学者把它解读成为一种武器。我想,这个木椎大概就是相当于削尖了的栅栏,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高速公路旁边的防护和隔离的设施。为什么要这样呢?秦汉时代规定,驰道的使用是由国家专控的,一般人是不可以使用驰道的。这个驰道可以是皇帝的车马走,也可以是传达中央紧急文书的驿使在走。所以驰道是保证交通高速实现文书传递的一个重要的一个物资基础。


第三个,在驰道上,它要有管理驿递的一些机关和设施。秦汉时代建立了从中央到郡县普遍驿递的一个机构,我们把它叫做传(zhuàn),有的学者把它读作传(chuán),我们读作传(zhuàn)。汉代的文书传递方式有这样几种形式,一种叫“以驿行”,所谓以驿行就是以驿站(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这种机要文书)传播;第二种叫“以邮行”,这个邮就是像发邮件一样,这种民用的传播方式;第三种叫“以亭行”,所谓以亭行,就是一个一个政治单位、政治单元之间相互传递。


汉代的文书传播过程当中,尤其是物质传播和文书传播过程当中,由国家设置了所谓的驿站,这个“驿”就类似于我们今天不同的行政区,或者是不同的地理单位之间,它设置这样一个供传播物资、传播文书的这样一个单位。这个驿,它在传播的过程当中,它分等级,根据重要性,根据物资的缓急程度,国家规定,这种驿统称为“传”(“传”就是单人旁一个“专”,就是“传”)。


这种传又分为置传,驰传、乘传和轺传四个等级,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普通快车、特快车,然后动车和高铁,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它是速度上的比喻,但是在当时不是这样。当时规定,四个马挂的车,这是高速的传播工具。如果是四个马,这个马的腿比较长,就意味着这马跑得比较快,叫四马高足,称为置传;四马中足,四匹马,腿稍微短一点的,称为驰传,“奔驰”;四马下足,四个马,但是腿比较短,这个马匹比较矮小,这个称为乘传(乘车的乘),这个“传”就是这种交通工具;如果是一匹马、两匹马,它拉的车是比较轻的小车,被称为叫轺传。


不管是置传、驰传、乘传和轺传,只要动用国家的公共的交通工具来传递文书和物资,都要持有中央或地方专有的印信,被称为叫传信。如果是中央发公文,要由中央的御史大夫(就是副宰相),把公文上面加上御史大夫的印章,用意一个是保密,再一个,标志在传递的过程当中,各级的驿传都要给予一定的保障。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保证了通过高速的公路系统,公文能够迅速地传播。


公文的传播,还有赖于各级官吏对于文字和文书的掌握,这里面我们就要强调一个新的小问题。您想一想,汉代的人,识字多不多呢?或者普通的汉代民众认不认识字呢?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汉代的基层的老百姓识字率是非常高的。这是如何看到的呢?就是有学者从汉代的简牍文书当中发现,就是一个烽燧——在中国边境上,沿着长城有所谓的烽燧。什么叫烽燧呢?这个所谓的烽燧,就是在长城边上有若干的据点,每隔一定的距离,它设置一个烽火台,我们俗称叫烽火台,在汉代叫烽燧,“烽”就是烽火的烽;“燧”就是火字旁,一个遂心了的“遂”字。这个烽燧,它就是一个戍守长城的一个单位,它相当于一个小队,一个小规模单位,它里面有一个燧长,就是我们讲的主管业务的一个小官,同时,底下有很多的屯卒(就是士兵),这样一个烽燧,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军事堡垒,一个最基层的军事单位。


一个烽燧居住着一支小的队伍,驻扎下来戍守这样一个小的安全点。这个点上的士兵,基本上都是识字的,因为这些士兵的来源都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学者们就普遍判断,汉代的普通民众,识字率是非常高。汉代一般的民众,9到12岁之间,要利用冬天农闲的时候,根据闾里(就是乡里)的一般认字的官吏学习文字。学多久呢?三个冬天。所以汉代的基层官吏,比如说三老[④],比如说相关的啬夫、有秩[⑤]、里长[⑥],包括一些在县衙或者是在郡守府服务的小官吏,都是认字的,而且认字的年龄都比较低。


大家知道有一首汉代的乐府诗叫《陌上桑》,《陌上桑》里这样提到罗敷的丈夫,说“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这个15岁的“府小吏”,要认多少字呢?根据汉代的法律规定,试史学童(就是担任书写的学童)要能讽诵,就是要能背诵9000字,这当然这个背诵9000字也就意味着能够书写9000字。这个9000字不是说9000个生僻的汉字,而是说能够背诵9000字的文书,他就可以到县衙里面,或者是到郡守府,去担任一个下级的小官吏,或者是一个书办[⑦]


汉代民间流传着教一般民众识字的课本,叫《急就篇》。《急就篇》除了教大家认字之外,还包含了一般官僚文书的书写格套。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的底层老百姓,他也是识字的,因为识字就可以接受国家的管理,同时也可以把民间的情况通过文书制度反馈到上一级。汉代的帝国通过文书规范民间生活,到了东汉时代,就形成了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叫“五曹诏书题乡亭壁”。所谓“五曹诏书”,就是由中央的尚书台发布的诏令。普通的老百姓在哪里获知中央的诏令呢?这个诏令会专门抄写、悬挂在乡、或者亭的办公衙署的墙上。所以老百姓就通过乡、亭墙壁上的文书,了解和认识国家法令。


而且汉代规定,这个法令要由乡官一点一点地讲给老百姓听,让老百姓获得解释。在甘肃省悬泉这个地方的一个驿站,出土了一块墙壁,这个墙壁上就书写着西汉末年的《月令诏条》,就是每个月农民要做什么事,《月令诏条》就是写在墙上的、写给老百姓看的。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一般老百姓的识字率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刻有《四时月令诏条》(源于中国孔子网)

第三个,就是汉代的文书是什么样子?汉代的文书,一般都是以“简牍”的形式实现。所谓的“简”,就是把一根一根的竹片或者是木片,把它编在一起,这个叫做简;所谓的“牍”,就是一个单独的一片木板,叫做牍。简外面要用封套,就是用丝织品把它包起来,打上结。在这个结上挂上封泥,把它封印起来;而这个牍,外面要有一个像信封一样的一个函套,叫检署,把检署卡在牍上,用绳把它扎起来,绳打结的地方用封泥把它贴起来,在上面盖上印章以示保密。这些就是我们所谓的保密文书。


汉代简牍(源于“每日甘肃”网)

而汉代还有一种叫做一边传播一边宣讲的文书,叫做“觚”,又叫做“露布”。这种“觚”,它是一个六棱体的一个木牍、一个木棍,把它削成六个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写上文书的内容,然后负责传递文书的人拿在手上,一边传播,一边奔跑。这个时候,他嘴里喊,或者是每到一处,由所在官员抄写。这种传递的过程当中,也是一个宣传国家政令的一个过程。在今天甘肃就出土了一个画像砖,砖上有一个驿使图,这个驿使就是一个人骑着马,手里拿着这样一个觚传递文书的形象。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驿使图画像砖

而文书的传递,根据出土的文献可以看到,要在落款上写明这个文书是由谁主发(就谁起草)或者是内容。同时,这个文书要在什么时间内到达什么地点,它有传播的时间限制。所以,因为这种文书制度,使得汉代国家管理井井有条。汉代每个老百姓还有所谓的户板,就是他自己有一个户口本。每年8月份,由官员到县、乡去核查老百姓的户口,9月份由县向郡汇报这一年这个郡、这个乡、县它的人口的增长或者是减少相关情况。然后,由郡向中央上计(就是把一年的统计报表报到中央),也就是通过这种文书,实现了国家对于广大地域上100多个郡国的管理。可以说,不但官员熟悉文书,就是民间的老百姓也非常熟悉文书,这种文书对于民间生活是影响非常大的。


比如说我们知道后来的道教——道教萌芽于东汉末年,而道教的很多用语其实就来自于汉代的文书。比如说大家知道的道教里面最后一些咒语会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三句话就是我们讲的汉代文书一般结尾的格套。“太上老君”是这个文书颁发的人,“急急”是表示这个文书它传递的速度,汉代的文书有“急”、有“急急”标志这个文书的不同等级,“如律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除了文书所描绘的内容,其它文书没有描绘的按照律令来执行。所以我们知道,道教的这个用语“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其实是汉代文书结尾的一个常规格套。


不仅如此,在民间的生活当中,人们也会用官文书的形式来描绘民间生活,甚至形成民间的一些风俗。我举个例子,从汉代到明清时代,中国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封建迷信的文书,一般叫做买地券、镇墓券或者叫做买地莂。它是刻在砖头上,或者刻在铅板上,有的是书写在木牍上,是和人下葬的时候一起埋驻地中,是告诉地下的这些鬼神,这块葬地已经有主了,有主了呢,你们就不要来侵犯。这个买地券很多时候就是汉代文书的一种迷信的翻版。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出土的文献当中,有一个孙成的买地券。他是东汉的建宁四年过世之后,他安放在墓里的一张券。这张买地券中就说,“田东比张长卿,南比许仲异,西尽大道,北比张伯始”,这是告诉大家他买下来这个墓地,四邻各是谁家的;“根生土著毛物,皆属孙成”,就是这个买地券当中所标明的地理位置里面的填土,所出生的任何物质都归孙成;“田中若有尸死,男即当为奴,女即当为婢,皆当为孙成趋走给使”,就是他买的这块地里面,如果还有其他的死人,男的就是孙成的奴隶,女的就是孙成的奴婢,都归他驱使;旁边还列了樊永、张义、孙龙等人作为他的见证人。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孙成买地券》拓本

这样一张买地券看起来好像真的是汉代的一个买地文书一样的。其实是不是啊?根本就不是。它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买地文书,给死者带走,好像告诉死者,这个墓地你就永远拥有了。这是汉代的官文书在民间生活,乃至丧葬用品当中的一种翻版。


可以说,文书管理是汉代国家管理的一种普遍形式,这种信息的交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实现了国家意志对于民间的管控、民间的信息向中央的汇报,通过信息传递,通过驿站和驰道传播信息。所以说,古代中国这么庞大的幅员,这么辽阔的疆土,就是靠着这种形式把它管理了起来。我们用一个不大恰当的比喻,秦汉帝国是靠什么维系的呢?可以说它是靠文书来维系,也可以说,秦汉帝国就是靠着“快递”在维系着这么庞大的疆土。


好,感谢你收听今天的《中国历史大变局》,我们下次再见。


今天的问题是:你的家乡有哪些古老的丧葬习俗?


欢迎大家积极回答问题,或者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助手们会挑选问题,在微信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中统一作答。被选中问题的朋友,还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




[①]大致是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和194年分的雍州。

[②]“石”作为计量单位,读本音(shí)较多,也可读作(dàn)。

[③]“隐”即“筑”的意思。

[④]主要有县三老和乡三老,乡三老类似于乡长,主要负责当地的教化和税收,是当地的“精神领袖”。刘邦是县三老的创始人。

[⑤]三老、啬夫、有秩、游徼、乡佐都是汉代乡官的名称,是汉代农村和中央政府直接沟通的重要桥梁。

[⑥]又称“里正”,即“里”的行政长官。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一里大约有80-100户人家。

[⑦]即管办文书的属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毛毛牛bj

    很多东西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户口。现在有人提出取消户口,不那么简单。上计制度,现在各级官员每年有述职。大一统,统治起来不容易,没这一套不行。不知那时的一石有多重,秦始皇辛辛苦苦搞苛政,百姓哭“苛政猛于虎。”

  • 阳光老头_yv

    怎么没有文稿呢?

  • 积木神殿

  • 覺岸無邊

    快递并非是今天的发明创造“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出处在于秦汉时期的官方文书用语!道教蛮滑稽哦

  • 1375714xllv

    讲解清晰

  • 徐颖_e8

    古代田里有什么

  • 徐颖_e8

    您小名是什么

  • 徐颖_e8

    您几十岁

  • Xpy_

    文字,空间,时间。

  • 唐永忠_3r

    请问,置传是高铁还是轺传是高铁?

    白羊晓舟 回复 @唐永忠_3r: 当然是置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