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14.1∣包伟民:国史凡几修:历史记载“真”与“假”

【第二季】14.1∣包伟民:国史凡几修:历史记载“真”与“假”

00:00
12:53



包伟民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历史学是人们研究过去的社会活动——历史,并试图从中有所受益的一门学问。但往事已逝,我们不得不利用一切可能保存了某些历史信息的资料,来复原历史,认识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这主要依靠历史文献。


我国历史从隋唐、经五代进入到宋代以后,在历史文献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由于印刷术的普及,人们不再靠手抄,而是通过雕版印刷,就可以批量印制书籍了。书籍的数量大增,它们被保存到今天的数量比唐代多了好几倍,存世的关于宋代的历史信息,也就比唐代的丰富了许多。我们想要观察唐宋之间的社会变迁,应该首先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雕版)


不过存世历史文献的增多,却使得另一个多少有点令人“心烦”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来。那就是:那些文献所记载的内容(“历史”),是不是都可靠呢?


《齐东野语》的启示 

让我们先来看南宋周密(1232-1298)留下来的一则文字记载。


周密是宋末元初的临安(今杭州)人,他擅长诗词,著述繁富,留下了好几部记载当时街谈巷语、琐闻佚事的“笔记”,其中有一部叫《齐东野语》。周密的祖籍在齐,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齐东野语”大致就是指一个乡野齐人的杂谈的意思。他在这本笔记的序言中记道:

(南宋临安城地图)


余世为齐人,……曾大父扈跸南来,受高皇帝特知,遍历三院,径跻中司。泰禧之间,大父从属车,外大父掌帝制,朝野之故,耳闻目接,岁编日纪,可信不诬。我先君博极群书,习闻台阁旧事,每对客语,音吐洪畅,纚纚(sǎsǎ)不得休,坐人倾耸,敬叹知为故家文献也。余龆(tiao)侍膝下,窃剽绪余,已有叙次。尝疑某事与世俗之言殊,某事与国史之论异,他日过庭质之,先子出曾大父、大父手泽数十大帙,示之曰:“某事然也。”又出外大父目录及诸老杂书示之曰:“某事与若祖所记同,然也,其世俗之言殊,传讹也。国史之论异,私意也。小子识之。”又曰:“定、哀多微词,有所辟也;牛、李有异议,有所党也。爱憎一衰,论议乃公。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而吾家乘不可删也。小子识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初他的曾祖父随着南宋高宗赵构(1107-1187)南下,一直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后来,祖父也替皇帝起草诏书,日常见闻,了解很多朝廷政事、典故,并留下了记载,因此都是真实的。他的父亲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对祖上留下来的那些记载相当熟悉。平时人来客往,侃侃而谈,大家都赞叹他的博闻多识。周密当时还是一个孩童,陪侍父亲身边,但是已经能听懂一些大人们的谈话。有一次周密问父亲,为什么他说的一些事情,与人们所传闻的不太一样?父亲就拿出了家里所藏的高祖、祖父的遗墨给他看,告诉他:哪些事世间传闻没错,与祖上的记载相同;又有哪些事,世间传闻与祖上留下来的记载不一样,那或者是人们以讹传讹,或者是官方史书的记载有意歪曲,并不可信。然后,父亲又特别慎重地对他说:那些官方史书都是修了又修,改了又改,它们所记载的内容也就颠过来,倒过去,任人摆布(“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我们自己家里这些文献所记载的都真实可靠,所以一定要小心保存。

(《齐东野语》)


当然,历史上的文字记载因人因事而异,不一定都“真实”,这是普遍现象。不过到了宋代,由于保存下来的文献相对丰富,让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例子,来具体认识“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的现象。这对于我们了解宋代历史,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迷雾重重的宋史 

宋代历史上有一些所谓的迷案,关于开国历史的就有不少,例如反映宋太祖赵匡胤推翻后周、创建宋朝的所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反映宋太宗赵光义取代其兄登基继位的所谓“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的故事等等,一向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由于历史记载扑朔迷离,许多史实现在已经无法知晓。不过有一点十分清楚,那就是相关记载必然是经过有意修改,历史真相都被人为地掩饰遮盖掉了。

(陈桥兵变)


例如公元994年,宋太宗在取代其兄长当上皇帝的17年之后,关心官史对本朝开国的记载,他对当时史官所编写的《太祖实录》不满意,明确指示说:太祖取代后周,创立赵宋,“固非谋虑所及”,没有事先策划,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司马懿等人蓄意的谋权篡位,不可相提并论。当时的那些事情,史官记载不够详细。因此他任命了几位史官来重新编纂那一段史事。史官们当然也就心领神会,完全按照皇帝的意思,重新改写了赵匡胤发动兵变、开国登基的故事。


五修的实录 

史书不断修改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到不少。不过最为典型地反映了宋代“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现象的,应该是记载宋神宗一朝史事的《神宗实录》,随着国家政治的反复而不断被重修一例了。


宋神宗赵顼(xū,1048-1085)于公元1067年以虚龄20岁登基继位,成为北宋第六个皇帝。他决心重振国威,在宰相王安石的帮助下推行新法,改革了国家不少的制度,史称“熙宁变法”。但是当时赵宋朝廷里政见不一,包括神宗母亲高太后在内的许多人,并不赞同宋神宗、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1085年宋神宗不幸去世,他年仅9岁的儿子赵煦(xù,哲宗)继位,由祖母高太后垂帘,主持国政。从此,北宋政治进入“翻烧饼”时期。高太后按自己的政见,推翻了新法,恢复旧法。后来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赵煦亲政,他不满祖母所为,将国家制度改回到了父亲的新法。七年后宋哲宗去世,他的弟弟赵佶继位,也就是宋徽宗。徽宗起初还想调和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不过很快就完全转向新法。随着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方另建朝廷,史称南宋。南宋君臣反思北宋亡国的教训,出于君臣之义,他们不能责备当时已经被女真人虏掠北去的宋徽宗,于是怪罪于蔡京和由王安石所推行的熙宁新法。赵宋国家的政治气候再次转向。

(宋高宗)


记载神宗一朝史事的《神宗实录》,就是在国家政治气候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被编纂出来,再被不断重修改写的,前后总共编修了五次。如果仅仅是那些史官被换来换去,当然不是什么大事,关键在于他们笔下所记载的关于宋神宗时期的“历史”,也被写过来,改过去。后来元代所编纂的正史《宋史》,记载到宋神宗时期,主要依据的就是这类史书,这就使得今天我们想要去认识当时的历史真相,更加麻烦了。

(《宋史》)


当时留传下来的其他历史文献,大多存在着类似的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距离。南宋思想家朱熹(1130-1200)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受好朋友张栻之托,为张栻的父亲,也就是南宋初年名臣张浚((1097-1164)写传记,因为太信任朋友了,完全依据张栻提供的资料来写,后来才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实之处,以至于后来朱熹都不敢轻易为人写传了。

(朱熹)


所以,我们研究历史的第一道“工序”,就是要从复杂可疑的历史资料中找出真实的历史信息,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对于宋代历史更应当如此。当然,其中有一些问题相对专业,一般读者不太容易辨别,但是对文字信息持警惕之心,是所有阅读活动的前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晓露ing

    这个老师比第一季的游老师说的好多了

    纱纱_an 回复 @晓露ing: 请求游老师看到这条评论的心理阴影面积

  • 光哥后面不知道加什么

    #对文字信息持警惕之心# 这句话太重要了

  • Yjlshirley

    真长知识,👍👍老师!

  • hotkey818

    跟上一季游彪老师宋史的念搞比,这季开篇听起来舒服多了。

    据说明天晴 回复 @hotkey818: 游教授急着下班喝酒呢别说他了

  • 真正的挽世先生

    嘲笑游老师的人,自己先报名讲一讲再说

  • 五块钱的小饼干

    第一集大概讲了文字历史的真实性存疑的现实。(要对文字有警惕之心) 但是提及了一段之前游彪九集都没有讲的内容: 神宗朝,王安石变法。 哲宗朝,太后摄政旧法,亲政新法。 徽宗朝,调和不成偏新法。 然后就靖康了。 还提到了前面五代史讲到的“活字印刷普及”,导致文字资料的数量增长,从而允许我们通过互相佐证来找到一个较准确的结论。

  • 来福小宝

    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

  • 敢战能赢

    历史~人物~事件

  • 文戈中平

    好!

  • 13761319bqo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