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教育模式决定孩子的性格
 5734
试听180

《教养的迷思》- 教育模式决定孩子的性格

00:00
26:41

你好,这里是《粤语听书》,我是周庆文


今天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教养的迷思》,副标题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可以说,这本书是过去这十几年里,在儿童发展与人格方面,最为畅销的著作。著名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评价这本书时说:“十年来,这本书在心理学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更是极佳的读本。”这本书一经出版便畅销不衰,而书中另类而大胆的观点,也引起了巨大的震撼和争议。

 

本书作者是“乔治·米勒奖”的获得者朱迪斯·哈里斯。“乔治·米勒奖”是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给杰出心理学论文的奖项。1995年,朱迪斯·哈里斯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心理学评论》上发表论文,论文一开头,就是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久的影响吗?

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两年后,朱迪斯·哈里斯凭借这篇论文获得了“乔治·米勒奖”。1998年,朱迪斯将那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发展成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那就是《教养的迷思》。

 

在这本书里,作者朱迪斯·哈里斯在书中向传统上的“教养假设”发起冲击。所谓的“教养假设”,就是那种强调父母对子女影响很大的传统观点。《教养的迷思》却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在孩子走出家门,去适应社会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就是社会化这一方面,家长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正如斯蒂芬·平克在为本书做的序里说的,这是一本“反直觉”的书。然而,对于那些担心自己稍有不慎就会毁了孩子的家长们,这本书不啻为一剂缓解焦虑的良药。而对于那些喜欢把一切心理问题都归咎于父母的成年人,这本书也能带来启发。

 

那么,如果家长的教养对孩子影响甚微,又是什么塑造了孩子的人格?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教养的迷思》的主要内容。本书共有28.8万字,共15章,我们将通过四个问题、步步深入:

 

第一,为什么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

第二,如果父母的教养并不特别重要,那为什么当今社会主流的育儿观念,会特别强调父母的作用?

第三,如果父母的教养不是特别重要,那什么比较重要?

第四,在明白上述这些道理的基础上,为人父母应该做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为什么作者会认为,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


作者在书中表示,这个观点并不是她的标新立异。只要我们愿意去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子。

 

比如,一对父母,永远把家里收拾得纤尘不染,为什么他们却养出了不拘小节、甚至邋里邋遢的子女?为什么父母一再强调“男孩女孩一个样”,不同性别的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都会迅速表现出强烈的性别意识?再比如,为什么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兄弟姐妹、甚至同卵双胞胎,长大后会拥有迥异的个性?还有,为什么移民二代的说话口音,和他的同学们相同,而不是更像他们的父母?

 

作者还指出,这种差异也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英国早期上流社会的父母对孩子的典型态度就是:不要听到孩子说话,最好不要见到他们。

 

如果你看过英剧《唐顿庄园》,你一定记得这样的场景。“大表哥”马修车祸离世,留下大小姐玛丽和他们的儿子乔治。按理说,玛丽对这个儿子应该是宠爱备至、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抱在手上。结果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在剧中看到,这位乔治少爷绝大部份时间都是被家庭教师带着的,他要找人玩耍只好找楼下的佣人们。只有每天的下午茶时间,他才能和妈妈相处一个小时。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贵族家庭的孩子都是由保姆或家庭教师抚养到8岁。在家中,他很少跟母亲在一起,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则更少。等他长到8岁,就会被送到寄宿学校,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回家度假。

 

然而,当他离开伊顿公学或哈罗公学等私立贵族学校时,他的谈吐和行为既不像学校的老师,也不像小时候带他的保姆或者家庭教师,而是更像他的父亲。

 

作者认为,这些男孩会有“乃父之风”,显然不是父母教养的结果。因为他的父母几乎没有陪伴过他啊。他之所以更像他的父亲,应该归功于教育和环境。因为他和他的父亲,以及所有的英国贵族男性,都从小接受类似的教育,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也类似,而这些教育和环境,把他们塑造为一个英国绅士“应该”有的那种样子。

 

以上是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作者认为,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影响孩子的人格。比如英国贵族家的男孩子,虽然从小是在保姆、家庭教师的陪伴下长大的,成年后他们的谈吐和行为还是会更像自己的父亲,而不是保姆。这说明,孩子的教养,与是谁在长期陪伴他们成长,并没有关系。

  

那么,为什么,现在流行的育儿观点,都特别强调父母的影响,认为父母的教养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呢?这是本书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父母在孩子塑造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扮演了最大、最重要的角色。”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育儿书籍都在说,只要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与尊重,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快乐并且充满自信的人。还有,孩子一生的根基都建立在你与他的关系,以及你对他的教诲之上。

 

本书作者则指出,这类过度强调父母对子女影响的观点,也就是所谓的“教养假设”,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观点。

 

今天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就是他的核心家庭,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必然影响深远。所谓核心家庭,就是由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成员是一对夫妻,和他们未成年的孩子。但事实上,核心家庭只是现代社会的发明,它的历史其实很短。

 

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文明之前,孩子必须生活在一个大家族中,与很多兄弟姐妹共享一个父亲。并且,由于以前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一个孩子还极有可能在没有父亲或没有母亲的情况下成长。对大多数古人来说,童年往往意味着苦难和危险,而不是安全和乐趣。

 

当然,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但只有到了当代社会,父母才对孩子倾注了强烈的情感。今天的家长,尤其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他们会仔细阅读当代育儿专家的建议,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建议。

 

这些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还会积极参与一些支持“教养假设”理论的科学研究,来证明专家的建议是对的。但他们忘了,那些建议只是我们这个文化和时代所特有的;它们远远谈不上是真理,有的甚至如同空中楼阁,理论基础并不扎实。

比如,本书作者指出,有一些育儿理论会强调,父母对孩子影响至关重要,其中有一个特别著名的理论,叫“母子联结”,大意是在婴儿出生后的很短的时间以内,如果母亲与婴儿有肉体上的接触,就会立刻产生母子联结,让母亲疯狂地爱上自己的婴儿。

 

这个理论在上世纪70年代被提出,马上像燎原的烈火一样蔓延开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来得正是时候。当时的一个社会思潮是呼吁让家庭生活更自然,于是,专家们就开始向大自然取经、从动物那里寻找育儿经验。

 

但问题在于,母子联结这个理论是基于对山羊的研究而提出的,人真的和山羊一样么?别说人了,连鹿的产后敏感期都和山羊大相径庭。

 

这种对于“母子联结”的推崇,当然和人们关于“原始”社会里母亲的联想有关。在现代人的想象中,那个原始部落中的母亲,在森林中蹲在地上,淡定地把孩子生下来,用牙齿咬断脐带,用树叶擦一擦孩子的脸,把孩子抱在怀里,然后继续采集草根或浆果。但作者说,这其实是一派胡言。在所有的社会里,生孩子对于妇女来说,都是一件痛苦和艰难的事情;很少有妇女单独分娩,生产之后,产妇与婴儿也不会单独呆在一起。

 

再来看一个例子。今天的专家说,父母必须为婴儿提供适当的刺激,使得他们的大脑正常发育,使神经元突触更好地形成。你应该跟他们说话、给他们读书,让他们看有趣的东西。这样一个建议基于两种数据,一是基于对动物的研究:当老鼠、猫或猴子小的时候被严重地剥夺了感官刺激,这会给它们的神经带来永久性的伤害;第二个数据是基于相关性研究,这些相关性研究说,那些给孩子读书和在婴儿摇篮上挂上漂亮风铃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更聪明。

 

但是,让我们想一下,如果人的大脑需要诗歌阅读和漂亮的风铃才能发育完善,那我们的祖先的大脑可就必然有缺陷了!传统社会中的婴儿,没人给他们读书,甚至都没有人跟他们说话,他们在生命的头两年里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最终他们还是自然而然学会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作者认为,之所以父母给孩子读书,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是因为这些父母也很聪明,孩子聪明是因为他们遗传了父母的智力。关于这个基因遗传的问题,我们在下面还会继续提到。

 

话又说回来,人们会觉得,即便“教养假设”可能不是什么真理,但起码没有什么坏处。毕竟,它会让父母变得更加温和,让他们在对待孩子时少一点严厉、多一点谨慎,这不是好事儿么?

 

但是作者指出,这种“教养假设”非但没有好处,而且还有个明显的坏处,这个坏处就是让今天的父母非常焦虑。


想象一下,如果一对父母接受了“教养假设”理论,认为自己的任何差错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他们一定整天都担心不已,战战兢兢,怕自己是不称职的家长,怕自己没有给孩子“有品质的陪伴”,怕自己的一个字或一个眼神都会毁了心肝宝贝的一生。最终,如果他们的孩子不够快乐、聪明、适应性不够强、或者自信心不足,父母就会背上负罪的十字架,陷入深深的内疚与自责,还要承受外界的轻视和指责。

 

以上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的内容。作者认为,那种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的观点,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观点,并且经不起多少推敲。不仅如此,这种“教养假设”还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让家长们忧心忡忡、非常焦虑。

 

那么我就来到第三个问题,一个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是什么对他的人格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呢?作者认为,是群体,尤其是这个孩子所接触的同龄、同性别群体。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人类漫长的演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人类祖先群居的历史长达几百万年。在当时,一个人也只有生活在群体中,靠着群体的力量,才有可能在豺狼猛兽横行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因此,一个原始人必须从小就努力让自己被群体所接受。

 

作者认为,尽管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群居,但这种习惯依旧深植在我们的基因里。换句话说,人们从“骨子”里就更渴望群体的接受,而不只是父母的肯定。

 

其次,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社会化”。一个人从生下来,到他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这当中除了生理上的发育,还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语言、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更具体的来说,对于儿童,社会化就是他使自己的行为更像身边的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让自己的行为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为此,他必须去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学习都是自觉自愿的。社会化不是大人对小孩做的事情,而是小孩对自己做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自觉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并不认同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大人,而孩子认为自己和“大人”不一样的。如果有足够多的男孩和女孩形成群体,那么他们就会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群体中完成社会化。

 

一个孩子受“同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可能有些极端的例子。上世纪三十年代,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洛格和他的妻子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抱了一头七个半月大的雌性黑猩猩到家里,这个黑猩猩的名字叫“瓜”,就是“西瓜”的“瓜”。他们用相同的方式抚养“瓜”和自己十个月大的儿子唐纳德。凯洛格教授这么做的目的是想看看,在人类家庭环境下长大的黑猩猩,能否获得人类特有的能力。

 

当瓜来到凯洛格家里的时候,只有七个半月大。凯洛格夫妇给她穿衣服,穿鞋,没有把她关在笼子里。她跟唐纳德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尿片、在同一时间洗澡,还要刷牙。在某些方面,“瓜”比唐纳德学得还要快,比如她能更快地掌握工具拿到食物。然而,在模仿方面,唐纳德明显比瓜要厉害得多,与大家的想象相反,人类模仿黑猩猩远比黑猩猩模仿人类的情形多得多。

 

最终的结果呢?在“瓜”16个月大时,这个试验被终止了,她被送回了动物园。因为凯洛格教授夫妇意识到,黑猩猩对唐纳德的影响,远大于唐纳德对黑猩猩的影响。那个时候的“瓜”,已经把善于模仿的唐纳德“同化”成了一只黑猩猩。唐纳德爱咬墙、会在进食时大叫。唐纳德在14个月的时候,会手里拿着橘子,嘴里喊着“唔哈唔哈”地奔向父母。等他长到19个月,他还是只会说三个英语单词,但能与黑猩猩很好地交流。而一般的美国小孩,19个月的时候已经能说50多个单词了。

 

在作者看来,这个实验证明了,对于“人类幼仔”来说,“同类”的影响要远大于父母的影响。

 

此外,人类天生就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人们会以为,一个孩子在家里怎么样,在外面也会怎么样。但其实,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体验。一个孩子在家里的行为,几乎肯定和他在学校的行为不一样。在面对不同环境的时候,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无助,恰恰相反,他们坚强而灵活。

 

作者在书中重点论述了移民家庭孩子的双语能力。比如生活在美国的移民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家里说母语,在外面说英语。哪怕他们并非出生在美国,他们只要在美国待上一年,就能很容易地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说英语的能力会不断提高,而他们的母语能力则停滞不前,只能应付和父母的日常交流。也就是说,当“外面的文化”和“家里的文化”不一样时,最终的赢家往往是“外面的文化”。

 

当然,除了群体和环境之外,基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和遗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这里讲的是生物性的遗传。人们除了遗传父母头发的颜色和鼻子的形状,还会遗传到父母的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相像,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第二、孩子与父母同属于一种文化或子文化。

 

以上是第三部分的内容。作者认为,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而是被同辈社会化的。同辈的作用,再加上演化和基因的作用,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这本《教养的迷思》的主要观点——父母及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环境并不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对于人格发展起作用的是父母基因和孩子所属的文化;其次,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被家庭以外的、与同辈在一起的体验塑造的。

 

听到这里,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会冒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去抚养他们的孩子呢?难道父母不管怎么做,都是毫无用处的么?

 

作者哈里斯表示,当然不是,她并不是说家长不重要,家长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不过他们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的确影响有限。并且,父母可以为孩子做许多有益的事,让他们更快乐、更幸福,更容易被他们所在的群体接受。

 

对此,作者具体给了几项建议:

 

首先,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帮助孩子在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


如果孩子在家里学到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或意见,被实践证明是有用的,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将它们保留下来。比如说,家长尽管自己不懂音乐,但也可以坚持让孩子上钢琴课,并确保他花一定的时间练琴,这样,孩子就有希望成为一个音乐家的。即使孩子没有成为音乐家,至少家长也能培养起他对艺术的喜爱。再比如,在家里学会说英语的孩子,跟同伴交流时,可以不必从头再开始学英语。

 

其次,父母可以帮孩子更好地被群体接受。


比如,孩子的一些特征可能会让孩子被群体排斥。如果孩子的外形上有些问题,父母可以考虑给孩子做一些改变,让孩子看起来正常、有吸引力。比如,带有皮肤问题的孩子去看皮肤科医生,带牙齿不整齐的孩子去矫正牙齿,带脸部畸形的孩子去做整形手术。同理,作者建议最好不要给孩子起一个很奇怪、或者很土的名字。

 

而最重要的一条是,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同辈群体。至少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他们的同伴是谁。

 

哈里斯在书中的原话是:“你只要搬到一个不同的社区,或选择一所不同的学校,你就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轨迹。”

 

她认为,孩子在聪明孩子多的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会多一些;在犯罪率低的社区,就不大会惹事生非。所以,作者说,如果是她的孩子,她“一定会冒着孩子被排斥的风险,把孩子送到一所最好的学校,一所有聪明、用功学生的学校,一所没有人因为你爱读书或拿A取笑你的学校。”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明白,这不就是“孟母三迁”嘛!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这本书的内容。


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也不会对他们走出家门后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真正对孩子的人格产生影响的是孩子所在的群体。但父母可以帮孩子选择他们接触的群体,帮他们融入群体。

 

《教养的迷思》最为积极的意义,是能帮助家长从“我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的罪恶感中解放出来。

 

《时代周刊》的记者罗伯特·赖特就这样评价这本书:“哈里斯向读者传递了一个核心、令人信服的信息,即许多父母极大地高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在这个人们对父母教养产生高度焦虑的时代,该信息有助于缓解人们紧张的情绪。”

 

哈里斯的初衷是,她的这本书可以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点,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但她也清楚,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家长们仍然在焦虑的情绪中抚养孩子,甚至哈里斯的女儿成为母亲后,也被焦虑所困扰。

 

对此,哈里斯幽默地表示:“我为什么指望我能影响自己的女儿呢?”

 

最后,作为这本书的解读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抚养孩子,确实是一件耗费极大心力的事情,需要极大的爱心、智慧与韧性。哈里斯的这本书,可以帮助我,在我神经崩得太紧的时候,舒缓一下神经。毕竟,我们并不真正拥有孩子;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

 

好,《教养的迷思》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精华笔记在音频下方。


精选用户评论
  • Luck610

    内容不错,听粤语很舒服😌

其他用户评论
  • 今鹿鹿

    不认同,外国人比较有边界。中国的家庭不一样,影响是深远的

  • lvdeward

    收益匪浅,谢谢老师,还有白话听起来真是很舒服吖

  • 一晚螺蛳粉

    声音真的很好听哎,是我喜欢听的类型,一开始试着听了一下,结果就一直听下去了,嘻嘻,不过要收费,但是为了听下去还是狠心购买了,里面会听到很多经验,挺不错的,

  • 1331671egjj

    学粤语,内容不苟同

  • 1331671egjj

    买了,学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