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集 艺术-琴棋书画韵入医

第62集 艺术-琴棋书画韵入医

00:00
21:02


如何找到潘毅老师:①购买本课程《中医文化必修课》②添加正安答摩景天微信号【damotiaoli】,发送数字666 ,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潘毅老师也会进群答疑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中医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那么,与同样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古典艺术,肯定有不少相通,或者相互启发之处。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琴、棋、书、画」这中国四大古典艺术与中医的相互交融关系,以及它们的养生效应。

 


琴、棋、书、画,可以说是古代文人文化素质的显现形式,中医虽然不属于艺术范畴,但它包含的艺术性也是挺高的。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处理,处方之中的君臣佐使以及加减,用针的烧山火、透天凉、白虎摇头、青龙摆尾等手法,还有推拿按摩的不同手法、不同操作;治则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些权变处理,都显示出了一定的个人医学功底跟技艺性。

 


与西医相比,西医十分重视规矩,而中医则是在一定规矩之内,允许有个人的创造性发挥。比如,我前面某一讲讲到的蒲辅周老先生治疗乙型脑炎,167例无一死亡,他说: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一人一方,千人千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中医诊治疾病既充满了智慧,也饱含着可以不断提高的技艺,就像琴棋书画一样,永远有着更高的境界可上。

 


正如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说:「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又想深刻领会医学内容,难度就大了。

 

 


 

下来,琴棋书画,我们先说琴。

 


琴就是古琴,又称瑶琴,是汉民族传统的拨弦乐器。

 


在四大古典艺术「琴棋书画」中,琴位列第一,如果用来养生治病,这个位置也应该挺高的。因为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具有感化的力量。《史记·乐书》说:「音正而行正。」

 


我们知道,中医有七情致病之说,七情太过或时间过久,都有可能导致人体产生疾病。比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闲时抚琴或听琴一曲,琴声可以和应心境与情志,抒发相应情感,使人心绪安宁,消愁、解闷、散郁,该对情志类疾病的调养大有助益。

 


我们又可把琴声外展为音乐。在中医,本来就有五音对应五脏的学说。五音就是角、徵、宫、商、羽,以这五音为基础,参以五调式来分类,就可以构成五音疗法。

 


琴中五音对应人身五脏,具体是这样的:「角」音属木,与「肝」相通,可以疏肝解郁,制怒;「徵」音属火,与「心」相通,可以调畅血脉,振奋精神;「宫」音属土,与「脾」相通,可助脾健运;「商」音属金,与「肺」相通,可宣降气机;「羽」音属水,与「肾」相通,可以宁志内守。

 


这样就有了相应的五音疗法,以对治相关的脏腑疾病;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利用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进行调理。

 


它的原理或在于,音乐产生的音频振动可以与人体内的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生理振动产生和应、共振或共鸣。那么,相应的音调,可以对相应的情志和脏气产生共鸣或互动,从而产生调治作用。

 


《说文解字》解释医药的「药」字,为治病草,从艸,樂音。它的繁体「藥」字,上面是草字头,底下就是「音樂」的「樂」字。用药目的是使人身心和谐,音乐不但可以洗涤人的心灵,更由于它源于五音的组合,就如同用药的君臣佐使配伍一样,所以,也可以将它理解为药之上品。

 

 


 

下来,琴棋书画的「棋」,这里主要是指围棋。当然,我们把它外延到中国象棋也可以,因为这两者实际上也具有相通性,但下来我讲的例子还是主要围绕围棋的。

 


围棋用的是黑白子,就是寓意阴阳,所以围棋的黑白世界,本质就是阴阳世界。



吴清源先生在谈围棋的时候,一再提倡一种最根本的理念,就是「平衡」。棋盘上下出最佳的一手,就是「中和」的一手,这种「中和」是中和了阴阳,包含棋盘上的各种因素与势力。

 


还有,棋中蕴含的很多国学知识,比如围棋的棋子是圆的,棋盘是方的,这就有天圆地方的意思。棋中还蕴藏着太极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含义,对奕起来,变化无穷,既可以体现治国方略与兵家谋略,当然也可以引申出中医的治则与治法。

 


下棋,对手是对方的棋;医者,对手就是疾病。

 


古代有「围棋十诀」,我们就挑几条对医学有启发的来说说。

 


比如第三诀,就四个字:「攻彼顾我。」说的是,攻击对方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弱点。在医疗行为上,攻击病邪一定要注意病人的身体,是否能耐受这种功法,如果是虚实错杂,就该攻补兼施,又或者是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关键是要衡量好邪气与正气之间的比例。

 


第四诀,是「弃子争先。」说的是,有些子该放弃就要放弃,不能成为自己的累赘。比如在治疗上,病人症状说了一大堆,假如我们每个症状都面面俱到,有可能就抓不住重心,处方起来会药力分散。所以中医治疗,要抓住主要病机,针对病人目前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下手,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样效果会更好,也可以说是争了先。

 


第五诀,「舍小就大。」这是顾全大局,不一定在小枝节上零敲碎打,这有点像刚才的第四条,抓住主要病机,病情复杂的时候,不纠缠在太过细节的地方。免得兵力不集中,或者失去了对全局整体观的统御。

 


第七诀,「慎勿轻速。」就是不要随手大意、随随便便就走棋。下棋关乎输赢,不该随手下子,医学更关乎生命,所以临床上要慎之又慎,更不能随手大意。

 


第八诀,「动须相应。」围棋要注重整体,全盘的子要相互呼应。应知医学,治疗脾的病要考虑到肝,治疗肝病要考虑到肾,中医学讲究整体观,牵一发动全身,治疗一个系统,要考虑跟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还不够,还要把它放到天地之中去考量,是处在春夏秋冬、昼夜晨昏的哪一个时段?又或者处在中国的东南西北哪一个区?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时时刻刻都有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感觉存在。

 


 之前我们讲过的兵法内容,就有「用药如用兵」的说法,棋理通兵法,诊疗之术亦通兵法。

 


围棋作为一种游戏,最接近战争状态,最适合拿来作为沙场演兵、锻炼临床诊疗思维。

 


清代围棋国手,施襄夏的「化机流行,无所迹向,百工造极,咸出自然」强调的是围棋之道,该自然而然。

 


怎么才是自然而然?

 


就是「棋之止于中止」,说的就是「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每一步都是最合理的、假如做医生的,用药、用针也能做到这个境界,就上乘了。

 


下围棋除了战略战术之外,对心神的开发也很有帮助,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分析力、判能力、控制力以及各种思维的综合能力。

 


那做医生是不是都该学围棋了?不一定!医者不一定要精于棋艺,但通晓棋理可以帮助破医学中的困局。

 

 


 

下来我们聊书法。

 


唐代虞世南《书髓》是这样说书法的:「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而成形。」

 


我们看看:篆书古朴,典雅;隶书圆融,和美;楷书庄严,格式;行书潇洒,自然;草书奔逸,狂放。

 


不同的书体,不但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跟雅致,也与书写人的个性、审美、修为状态等相关。

 


书法,不但能使人在艺术审美、胸襟、修养、气质上得到升华。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养生行为,养的既有浩然之气,也有从容淡定宁静之气。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剧烈,在这充满工作、学习、家庭压力的大环境下,书法,无疑是一剂很好的舒缓情绪良药。习练书法时凝神静气,一切杂念全抛开,心神不被外界事务所牵扰,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负性心理对于生理的干扰。

 


比如恼怒时,专心写写字,可使人平抑肝火,心平气和;忧郁时,写写字,可时分散精神,以散胸中之郁;过思时,写写字,能使人转移情绪,抒发情怀。人在那一刻是处在恬淡、少欲甚至纯净状态,既合于老子《道德经》的「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守静笃」,也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志闲少欲,精神内守」的状态,自然就能「气从以顺」。

 


可见,书法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是防治身心疾病的有效方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写书法跟玩太极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形神并练、心身并养的效果。我们看,书写时,心态闲适,全神贯注,意在笔先,以神驭气,以气驭指、臂、肩、背、腰;执笔时,腕平、掌虚、指实的姿势;书写中的悬腕、悬肘,不断地左撇右捺、上折下勾、前落后顺,动作舒缓,如行云流水,真的很有太极气韵,养生该有的精、气、神都涵养在其中了。

 


或者说,书法跟古代的各种导引所起的作用异曲同工。周星莲在《临池管见》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古今书法家多长寿,比如,楷书四大家的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赵孟頫,平均寿命78岁,请注意这个寿命是在古代,现代书法加苏局仙110岁,孙墨佛103岁。

 

 

 

 

 

下来我们聊聊中国画。

 


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国画,是用墨与色经营出来的形象,以表达绘画者心中的意蕴,这正是《易经》里面讲的「立象以尽意」,中国传统绘画历来重视立意问题。

 


立意就是心中主题的确立,是构成一幅画的灵魂。主题确立后,整幅画构图的布局,笔墨色彩的运用,用笔的干湿浓淡,形象的处理,留白的安排等,都受「立意」的统筹。

 

这一点跟中医很像,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搜集到病人的资料,就是各种的病象,然后形成一个病理的意象。比如肝气郁结,肺气虚,肾精虚等,这就是据象而得意。

 


治病开方的时候,治疗方法,就是组方的意向,我们叫做方意,再根据方意,选择不同的药物排列组合,并有君臣佐使的合理分工,来贯彻这个组方的意图;针灸也一样,我们先明确一个目标:我想干什么,也就是我的意向。针灸,也有配方,它不是只选一个穴位,它的配方跟方剂的配方是一样的,是由不同的穴位,或不同的选经选穴原则来形成。

 


绘画中的意境是由画作体现出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境界;医学中的意境,是由医疗行为体现出的医学家水平以及技艺境界。

 


绘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完美和表达。中医组方的原则,也是根据病人病情,产生的治疗意象的完美和表达。

 


具体而言:国画尤其重视用墨。墨,经过不同的用笔方式以及水的渗化,可变化出浓、淡、干、湿、枯、润、黑、白等不同层色的墨感。中医用药,也很类似,比如黄连一味药,它的基本功效是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但假如你用不同的炮制方式,它的功效跟走向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泻心火,生用;火在上,酒炒;火在下,童便炒;火在中,姜汁炒;伏火,盐水炒;火在气分而痛,吴茱萸拌炒;食积成火,黄土炒;止泻,壁土炒;肝胆火,醋炒或胆汁炒;热结于下,朴硝拌炒;血中伏火,干漆拌炒。」

 


国画讲究布势,讲究阴、阳,向、背,虚、实,疏、密,浓、淡,干、湿等表现手法或位置经营,充满阴阳变化的韵味,尤其是虚实的经营,对构图有着很强的调控性。所谓「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样,可使画面更得空灵变化意境。

 


中医处方,也讲究经营布局。君臣佐使的搭配,就是各自担负不同的使命跟责任,而且相互协同。更具体一点,一个组方是攻还是守,还是攻守兼顾,还是攻多守少,攻少守多,是全面兼顾还是直捣中军,全在医生心中的经营。

 


在绘画,是「笔以达气,墨以生韵」。在医学,却是针以贯气,药以生效。

 


当然,绘画与书法有相近之处,当全神贯注于其中,以手运笔,同样具有行气畅神、愉悦情性的功能,而观赏绘画更使人赏心悦目,身心愉悦。

 


绘画者,通常还要师法天地,与自然为友,游走于名山大川之间,「搜尽奇峰打草稿」。不但身体能得到不断锻炼,心胸自然也平和开阔,挥毫之中又能一舒胸臆,畅情而怡神。

 


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养生。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梦无情_n8

    琴棋书画都是道之延伸,而中医也不例外!

  • 心中一点绿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 静默儿

    师法天地,搜尽奇峰打草稿!

  • 静默儿

    圣人尚无。

  • 伊滴水_m2

    喜欢弹古琴的路过

  • 新时代德辉

    小编,您好。宫商角徵羽的代表音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