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集 玄学-有生于无观念的启示

第61集 玄学-有生于无观念的启示

00:00
18:40


如何找到潘毅老师:①购买本课程《中医文化必修课》②添加正安答摩景天微信号【damotiaoli】,发送数字666 ,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潘毅老师也会进群答疑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上一讲我们说过,玄学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玄,就是总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主张「祖述老庄」,以道家为主来调和儒与道,玄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玄学家们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它的主旨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 当然,玄学家们的观念也不仅仅只有这一家,但这一家对观念对中医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今天就讨论这一家。

 


《道德经》之中的「道可道,非常道」之言,以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隐隐约约有了天地生成,难以言明,或者「有」生于难以言说的「无」的感觉。

 


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段我们前面也讲过,但是「道生一」是如何实现的,在这里倒可以展开一下。如果说,道就是那个先天地而生的难于形容的存在,那么一就是气,然后一气分阴阳就是一生二,二生三就是对立的阴阳两者在一个统一体之中,以一统二,二在一中,就是三。从一生二之后的那几句,我们前面解释过。

 

 


 

现在我们细化一下「道生一」这个过程。

 


这个过程,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后人对宇宙生成所分的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这先天五太,这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万物前的五个阶段。

 


《列子》说:「太易,未见气也。」

 


是指,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寂静无形,这就叫做太易。是神的起始,但气尚未可见。

 


下一阶段,《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

 


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注意,在这里,太初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元气,混而为一,所以,太极就是气,太极拳就该是气之拳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下一阶段,《列子》说:「太始,形之始。」

 


这个逻辑很简单,既然太初就是气,那么气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当它聚而成形之后,就是太始,就是形的初始阶段。

 


下一阶段,《列子》:「太素者,质之始也。」

 


汉·班固《白虎通·天地》解释:「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从太始到太素,无非讲的就是从有形开始到有质。

 


以上从太易到太初,再到太始、太素(其中太初与太极接近同意思),这四个阶段,大概表述的就是宇宙万物有生于无的过程。

 


我们以上面的四个过程来对比人的生理、病理过程,还挺有启发的。

 


 

 

《黄帝内经》有一句:「百病生于气。」怎么理解这一句呢?我们举个实际例子:

 


比如,现代女性比较容易得乳腺增生这个病。它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中医的设定,一个健康人,他的气应该是充裕的,同时它的流通度是好的。

 


但假如一个人老是心情不好……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心平则气和」,倒过来推——心不平则气不和。所以,心情憋屈,气也会憋屈,这在中医就叫做肝气郁结,它的表现是沿着肝经循行路线,两侧腹、两胁跟乳房出现胀闷感。

 


而我们前面也讲过,气属阳,阳主动,它是人体之中无形的、流通度很好的一种类似于能量的东西。如果气的运行不流畅了,那么属阴的物质,比如血、津液就容易凝固起来,形成有形的结块;这些有形的结块最容易停留在哪里?自然是在肝经,比如肝经所过的乳房,那就容易形成乳腺增生。

 


如果乳腺增生再进一步发展,有少部分是可以变成乳腺癌的。

 


我们回溯一下刚才整个过程,一个健康人,他的气的流通度是很好的,这个时候我们并没有太明显地感觉到有气的存在,可以把它类比为未见气的太易阶段;

 


下一步,当气的流通度不好,阻滞在肝经,就很容易出现胁肋、乳房胀,这个时候就叫做气之始,类似于太初阶段;

 


气的流动都不好,再进一步,痰瘀成结,乳腺增生,这就类似于形之始的太始阶段;乳腺增生再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质变,变成了乳腺癌,这就类似于质之始的太素阶段。

 


那么倒过来,我们怎么能让这种有形的病变不发生呢?

 


首先不要让无形之气发生病变,当无形之气没有流通的问题,没有虚衰不足的问题,就不会有下一步的变化,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百病生于气」。

 


或者我们倒过来理解,当体内的气既是充裕的,也能够一气流通的时候,就百病不生。

 


这样,疾病的产生实际上是有生于无,又或者说无中生有,所以,防治疾病的最上游,就是不要让它产生有,就是从气开始着手调理。

 


再进一步上推,什么情况最容易引起气的失调?

 


那就是情绪。在中医里面,七情太过,或时间过久,最容易导致气的病变。比如,怒则气上,喜着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着气下,惊则气乱。

 


那么反过来,假如情绪稳定,情志不太过,那么,上述这种导致气机紊乱失调的情况就不容易出现;还有,有适当的形体劳作,或体育锻炼,让气血流动起来,只要气不病,往有形的疾病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就自然会大大减少。

 

 


 

从上面的思路,就引出了中医防治疾病的一个大原则,既然有生于无,那么就从「无」处开始着手,就是治未病。也就是说,在疾病还没发生前,就要防患于未然。

 


而其中治未病,又包括两个原则,一个是未病先防,第二是既病防变。

 


而未病先防之中,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就是调整体质,因为人从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发展,大致会经过体质偏差、亚健康这两种状态,如果能做到先调整体质偏差,也几乎等于说在调养上抓住了上游,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既病防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说的是邪气在表的时候,就应当积极治疗;若表邪入里,由轻转重,病情就较为难治了,甚至愈后不佳。

 


这本质上就是说:病,该向浅中医,病越浅越好治疗,不要错过了治疗时机。

 

 

 


既然崇尚「无」,那么在认识或行为上,就自然趋向于无为、无知、无欲,以至于无心。

 


《道德经》就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就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内外影响。这样,万事万物并行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无为的心态,直观地观察到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与本质。

 


这是老子告诉世人求道的方法。何为「道」?道是客观世界运行规律,是自然而然的。

 


那么,什么是自然?就是以那么一种不假人为、没有情绪干扰的心态,去观察大道,是最容易把握大道的。

 


而这种「致虚极,守静笃」的体悟「道」的方式,放到了中医,就成了另外一种表达形式,那就是「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里的恬惔虚无,就是虚极静笃,再回应我们刚才讲的情绪对气的影响,那么在恬淡虚无、虚极静笃状态,人体之气是最不受干扰,处在最有序状态,这就是「真气从之」。

 


既然「百病生于气」,那么当「真气从之」的时候,还会有病吗?还会引发出下来的一系列病理的变化吗? 

 

 

 


而「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在中医学,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中医粉能经常听到过的「内视」。

 


内视现象,古代从不乏记载,其中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最有影响。

 


严格来说,这种描述并不是内视功能,而是透视功能。因为内视是看自身,透视是看别人。

 


另一例子是李时珍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中提到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反观而照察,这种表达,就很像老子所说的「玄览」。

 


《道德经》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就是览鉴,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之镜,能照察事物。

 


举一个客观的事实:虽然经络不能在解剖学上找到完全对等的结构,但几乎所有从古老的、实践的到时行的研究都显示,无形可见的经络是人体内的客观生命现象。关于经络的研究,我们在讲到经络的那部分内容的时候,更具体地展开。

 


如果立足于经络存在这一事实前提,那么,在活体身上,实体结构研究的方法就有着很大的局限,它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真实存在就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所以,内证或内视作为体察人体的方法之一,就存在极大可能。

 


或者可以作这样的假设:人在有欲望状态中,他的感知或被分散,或被干扰,或由于某部分兴奋而致某部分抑制,一些潜在的感知功能未必能完全显现。

 


内证或内视中,自己是研究的主体,也是被研究的客体,借助内修之类的入静修练,处在虚极静笃或恬惔虚无状态,促使机体形神的高度协调,在物我相融、物我同一的境界中进入老子所说的「玄览」状态。这个时候,对潜在感知功能的干扰或抑制被抹去,而潜在的感知功能,尤其是对体内的感知功能就有可能发挥出来,然后直参造化,捕获到奇特的生命现象。

 


「内景返观」可能就是这类现象之一。这应该是对经络体内路线来源比较合逻辑的推测之一。当然,这还不能说这是确解。确解,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可求得。


 

这或许就是老子《道德经》里面讲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Ken.Wilber) 对未来科学有着以下期许:「研究深度神秘体验时,可以像研究地质学一样行得通;研究道德理想,可以像研究生物学一样有成效;研究诠释学,也可以像研究物理学一样可资信赖。这些领域,不再需要化约在其他领域里,委曲求全地迁就某些‘新典范’,或为了‘适应’某些整合宏图,让自己面目全非。每个领域将如实呈现,获得自身应有的尊严、自身的逻辑、自身的建构风格、自身的形态、结构与内涵,同时,借由直接的体验与明证——深层的经验论,每个领域亦得以互通声息、相互契入。于是,所有的知识皆以体验为根据(体验不只有感官方面的,还有心智体验、灵性体验),任何主张无不以可检证性为基础。」这段话或可作参考,其中的一些论述更可作学科如何发展的思考。

 


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生与印证,或可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感悟、归纳,但观念的进一步提升,实赖主体在恬惔虚无状态完全放开怀抱,自觉地浸融于天地万物气气相感之中,以体会《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相融、物我同一的境界而「直参造化」。

 


不难看出:圣人「尚无」而能不行而知,不见自明,不为而成,并且功成弗居,宠辱不惊,以至于「无心」。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青阳_oi

    咱们这文化,想不自信都难。

  • 糊糊_jh

    无中生有的逐步生成本节一一解释出来,这可运用于万事万物之生成幻灭,真是至理大道啊

  • nnggd

    妙不可言!听罢周身一气流通舒畅至极!聆听潘先生之妙论,有养生的功效。

  • hellotwobabies

    潘老师对经典真是信手拈来,真是可惜以前从没接触过这些经典除了听过名字外,所以听起来很紧张,有时候很难理解,似懂非懂状态。但是能听出来,潘老师讲课的前后内容真是环环相扣,佩服佩服,崇拜!

  • 静默儿

    真气从之,致虚极守静笃。

  • 席一清一

    气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散则为气,聚则成形,当它聚而成形之后,就是太始,就是形的初始阶段。

  • 朱丽华_dv

    无即有呵

  • 宗岳太极

    收益匪浅!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