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3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00:00
16:22

本集文稿 

上一周我们把《史记》三十世家的前半部分讲完了。这一讲我们开始讲《史记》三十世家的后半部分,从《陈涉世家》讲起。

 

记性好的听众朋友应该还记得,我们这门《史记》课的大纲,在把三十世家分为上下两卷时,两卷还各有一个题目的,上卷叫“站远了看,他写的都是贵族”,下卷叫“翻盘之后,别有一番模样”。取这样两个题目,是想说明,《史记》的三十世家,虽然名号上都叫某某世家,其实写的,并不是同一性质的家族史或区域史。通俗地说,上卷里我们讲的那些世家,因为历史延续长等原因,已经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贵族或者准贵族,而下卷里我们下面要讲的,大多只能算是暴发户,个别的,还是爆了却没有发的光荣户——像《陈涉世家》的主人公陈胜,就是这样的人物。姓陈名胜,为什么司马迁写的篇名不直接叫《陈胜世家》,而要叫《陈涉世家》呢?那是因为古人的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出生时就取好的,字则要到二十岁左右男性“及冠”(也就是戴帽子)时才取的。男人的字是一种社交工具,按礼貌,叫人不能直呼其名,应当称字,所以《史记》篇名里,用的是陈胜的字——陈涉。

 

暴雨如注,九百个仅仅因为都住在乡里大路左边,就被秦朝官方统一征用,去遥远的北方服兵役的汉子,因道路不通,被困在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估摸着,肯定不能按时赶到目的地渔阳了。而按照秦朝的法律,不能按时赶到,就得死。陈胜和吴广,这两位河南老乡,就合计着,逃跑也是死,造反也是死,不如打个恢复楚国的旗号,造反吧。


陈胜脑子好,会说话,就由他给各位穷兄弟们分析形势,作思想动员报告。他说了不少,但最动人心魄的,应该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称王封侯,做大将做宰相的人,难道天生就是贵族坯子吗!这话太有煽动性了,加上陈、吴两位合谋搞了点神秘气氛,再带头杀了秦朝的押送官员,下面就跟着翻了天。

 

《陈涉世家》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文字,因为一直被收入中学课本,而为中国人民熟知。不过,近年我们从网络新闻上可以看到一种很流行的说法,说考古发现证明,《史记·陈涉世家》里写的,“失期,法皆斩” (意思是不能按时赶到,按秦律,就都得死),和陈胜号召众人起义时所说的“失期,当斩”,是编造出来的,其实秦律很温和,赶不上,迟到了,根本不会被要了小命,顶多罚点什么而已。标题党因此打出的标题,叫“我们被骗了两千年”,而那骗子,要么是陈胜、吴广,要么就是司马迁。


证据呢?据说是1975年在湖北考古发现的著名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因为云梦秦简的《徭律》部分里,有明文规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的:

 

朝廷征发徭役,如果你耽搁了,没去,那要罚做两副铠甲。去了,但迟到了三到五天,那要接受一顿臭骂;迟到了六到十天的,罚做一个盾牌;而迟到且超过十天的,则罚做一副铠甲。地方政府得到徭役的任务,要立即遣送服役人员到达指定地方。但如果下大雨的话,可以暂停此次徭役征发。

 

有人就据此说,你看,秦律里根本没有“失期,法皆斩”的话,司马迁是站在汉朝统治者的立场上,对秦始皇进行污蔑,才让陈胜说了那样骗人的鬼话。

 

但那样的证据,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云梦秦简抄录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行使的法律,而《陈涉世家》所记,是秦二世时代的情形。秦二世时代的法律条文至今没有发现过,司马迁的时代又离秦比较近,所以反而应该是《陈涉世家》可以补二世时期法律现存未见之遗憾。


其次,退一步说,就算是这些由喜抄录的秦律,一直沿用到秦二世时期,但云梦秦简并不是完整不缺的秦律全文。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被引用来作为证据的那段云梦秦简的法律条文,属于《徭律》,而不是《戍律》,它并不适用《陈涉世家》里描写的场景,因为戍守边疆、服兵役的《戍律》,和一般服徭役的《徭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再次,再退一步说,就算是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所引的秦律,确实延续到了秦二世元年,并且某种程度上可以涵盖戍守边疆服兵役的情况,也不能就此肯定,放之全国而皆准的法律条文,在传统的集权统治环境里,在具体的执行阶段,都丝毫不会走样。要是某位大司寇心血来潮,大笔一挥,“做好保密工作啊”,某些法律条文形同虚设,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所以,考古发现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当然是具有极高价值的中国早期法律文献,但用它来证明《陈涉世家》相关记录不可靠,是不合适的。

 

跟上面我们讲的这个引起当代人讨论的公案一样有意思的,是《陈涉世家》在古今学者间引发的另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司马迁为什么要给为农民出身的陈胜写传记,并把它列入《史记》的世家里。


最早也是最有名的质疑派,都出自唐代。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史学理论家刘知幾,一位是大家都应该很熟悉的《史记》注释家司马贞。


刘知幾的意思,是陈胜“起自群盗”,也就是从强盗窝里出来,而“世家”是专门用来记录世家大族功业的。那么像陈胜那样典型的“无世可传”、“无家可宅”的人,也就是既没有世系可以传承下来,也没有家可以待着的人,凭什么可以进世家?


司马贞没有刘知幾那么直截了当,他说得比较温和,一方面替司马迁解释了《史记》列陈胜为世家的理由,是“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以其首事也”,意思是陈胜手下的那些称王称侯的人最后灭了秦王朝,而最早挑头的是他陈胜;另一方面,他又觉得陈胜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起事的时候还假托鬼神,做的尽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所以应该把《陈涉世家》降格为列传——顺便说一下,各位现在看到的三家注本的《史记》里,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是被删节过的,所以他对于《陈涉世家》的上述意见,只有前半段,没有后半段。


当然,到了二十世纪,也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意见。最现代的评价,是司马迁同志和革命群众心连心,两千年前就把农民起义领袖写进了正史。所以在一些特殊的阶段,中国的中小学课本里很多中国古典作品都没有了,但这篇《陈涉世家》却总是在那里。

 

其实,无论是质疑还是高调肯定,上面列举的三种说法,都没有完全弄懂司马迁的写《陈涉世家》真实本意。

 

司马迁把陈胜列入介乎“本纪”和“列传”之间的“世家”,是有周密的考虑的。


一般人看《史记》的世家,最容易看懂的,是贵族世家,是一脉相承、一成不变的血统。而《陈涉世家》写陈胜,写陈胜的搭档吴广,还写了跟陈胜、吴广同时的一帮绿林好汉,葛婴、武臣、张耳、陈余、周文、韩广、邓说,等等,想告诉你的,其实是贵族他大爷,或者大爷的大爷,还有大爷的大爷的老朋友们,原本也是送外卖的。套用一句时髦的学术话语说,就是社会虽然是分层的,但社会成员的层次,应该是可以向上流动的。


当然,社会层次向上流动以后,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如果有幸重逢,会发生怎样的戏剧性变化,《陈涉世家》里也写到了。这故事放在世家这一体裁里,还别有一种隐喻的味道。


说是陈胜发达之前,在乡下受雇给人耕地,暂时歇息的时候,曾深情地吩咐身边的穷兄弟们:“苟富贵,无相忘。”意思是今后谁要是发财做官了,可别忘记兄弟们啊。穷兄弟们一听这话,都嘲笑他,说:“你就是个帮人耕地的,哪会有什么发财做官的机会?”陈胜呢,听了这么不理解他的嘲笑话,倒也没有气馁,回应得还挺有志气,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你们这些在地上打转的小燕子小麻雀,哪里看得懂我鸿雁高飞、黄鸟千里的豪情壮志呢。


理想还真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后来陈胜振臂一呼,做起了大王,还果然富贵了一阵子。当年一起耕地的那些穷兄弟们中的一位,就真的跑去找他了,因为一时见不到,还大胆地在半道上拦了陈胜的专车。陈胜呢,一看是老相识,倒也大度,就让这位老朋友上他的车,一起回宫。但这穷兄弟没修过社会分层理论的课啊,开心了就乱说话,把陈大王老早老早的事情,都广而告之,结果自然只能是肉体消失了。


俗话说:“一阔脸就变。”这变的根源,就在于一方身份地位的改变,打破了原本同一社会层次中人的平衡,新的分层就此出现。


我们看陈胜在《史记》三十世家里的位置,会发现,他是司马迁身处的汉代和汉代以前,两批世家的分水岭。他因为很早就被反叛的司机杀害,而没有后代,但他以后的那些得以在三十世家里占一席之地的人,大多是跟随着他的号令,或者在他的影响下,在秦楚动乱之际,趁机上位的暴发户,以及暴发户们的妻儿老小、三姑六爷、三代四代们。令人无限怅惘的是,那些新派世家及其后人,大概很少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幸福生活,追根溯源,其实是一位在雨夜大泽乡的旷野里,振臂呼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汉子开创的。当然也有例外,我们看《陈涉世家》纪事部分的最后,写了汉高祖特批安排三十户人家,专门守护陈胜的坟墓,可见刘邦终究还是个明白人。

 

说白了,任何时代,都没有天生的贵族。贵族都是从暴发户变过来的,暴发户又是从平民变过来的。不发不贵,而当贵族不再具有爆发户的气息时,他被架空乃至扫地出门的时代也就来临了。贵族的对头,就是期待做新暴发户的平民。


从来贵族都带着一份天生的傲慢。但他不知道的是,平民也有傲慢。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典型的平民式的傲慢,他的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其实也是。贵族的傲慢跟平民的傲慢,这两种傲慢突然碰撞,就诞生了足以地动山摇的革命。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讲《外戚世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ByronSir

    陈老师,在项羽本纪里,范增曾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我一直不明白”楚最无罪”的逻辑,难道其他几国就有罪就该亡吗。如果这是当时一种流行的说法,那么其后的原因是什么?另外,陈起事时以项梁扶苏并称,虽然是收取人心之举,但与其假项梁,为什么不索性假立一个楚王之后,难道在陈胜的故乡楚王的影响力还不如项氏一族,所以项梁会在他的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最后,还想请问陈老师,陈涉世家的结尾为什么不是传统的太史公曰呢?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ByronSir: 至于陈涉世家最后不是传统的太史公曰,从《史记集解》起就有“褚先生曰”应该作“太史公曰”的说法。目前的文本,应该是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异文。但因为没有其他版本依据,谨慎起见,所以就还保留着不改。

  • 浪子中华

    1.陈老师把爱家和爱国阐述的非常到位,目前狭隘的爱国或者说民粹气氛太浓郁~真是太过了~2.每一次答疑都成了陈老师的"认错课",陈老师这种"悔过自新"的态度,把自己放的很低,不得不佩服这是国内少有的大家风范。3.陈老师您建个群是极好的事情,甚至可以考虑见一个APP。这样能让大家找到一个归宿或驿站,和你们这样有学识的人在一起一不小心都被"润物细无声",想想都是幸福的事。大家小年快乐。

  • 琉璃小世界

    请问陈老师课堂提到的课程大纲在哪里可以查询?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琉璃小世界: 请在喜马拉雅我的节目的首页,点击“简介”,就可以看到彩色海报形式,总共十二卷的课程大纲。

  • 纯心皓洁

    哎呀,陈老师的解读真精彩。读史记和陈老师的解读让我这样的屌丝有了一丝平和与淡然,自卑感消失了,多了一份睿智。所谓的贵族,往前翻,谁不是平民呢。而贵族的傲慢,不过是没有历史感的无知和自我感觉良好。而如果我富贵了,切记也要多一份平常心,可能就是运气好而已。因此读历史有个作用,让我处于低谷时不气馁,处于高峰是不骄傲。对祖国和人民多了一份温情和理解。

  • 唐永忠_3r

    请问老师:司马迁是肯定农民起义吗?

    苏老师的语文课 回复 @唐永忠_3r: 司马迁时代不注重阶级,他肯定的是抗争精神

  • 来去归饭

    对傲慢的定义似乎草率了

  • 听友217788199

    写一篇讲的太好啦,赞赞赞

  • 亦凡_cj

    听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 听书一知

    大赞陈老师,客观严谨又带有浓浓的情感请教陈老师:古代的社会阶层流动靠的是血腥暴力,您如何看待“血酬定律”?现代文明社会应该是公民社会、民主政治,您赞同吗?谢谢您🙏

    复旦陈正宏教授 回复 @听书一知: 我当然赞同。至于您说的那个“血酬定律”,我个人觉得,对于历史现象的感性描述,如果用普通词汇就能说明,就不必另造生词。

  • 枫林骏马

    以后造反的,心里想的都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