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解 | 第二十三章:入道你会见到谁

精解 | 第二十三章:入道你会见到谁

00:00
19:27




【经典故事】


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走在一条偏僻的路上,若是有个人跟在你后面,你快他快,你慢他慢,你停他停,你会害怕吗?哈哈,遇到这种情况时,估计很多人的心理会崩溃的。是啊,这实在是有点恐怖啊!


你想过没有,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不是我们一个人独行,总会有人与你相伴。这当中既有你喜欢的,也有你厌恶的;很多时候,是不期而遇;不少的时候,也会离你而去。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的生活现象。


让我们再往深处想一下: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时常会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一直跟随着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如影随形般又像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不离不弃的伴侣。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在世界上,《道德经》被誉为“东方圣经”,又有“万经之首”之美誉。


以道看世界,生命就如同一个容器。


可往里装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任务。


糊涂的生命,如同一个垃圾桶,生命中装进了很多负能量!


人生的痛苦与挫败,不是自我的哀鸣,而是心灵垃圾散发出来的臭味!


觉醒了的生命,就是懂得了将历经千年检验的圣人智慧装进自己的生命中!


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看看人生中是什么一直陪伴着我们吧!


【学经先读开经偈】


太上玄深众妙门,如影随形难见真。上善若水藏智慧,虚极静笃安心魂。


【现在我来把经文诵读一遍】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在这一章中,借助于自然现象给我们讲解了


1、【 希言自然。】这说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客观世界其实是很少向外表达它的意旨的。再深一层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道”是不需要去多“言”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啊,你是什么人,不在于你怎么说,而在于你怎么做。在我国古代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到天地被形容为一个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总是默默地、冷冷地、暗暗地观察着世间百态。


2、【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飙biāo风乱刮也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可这些又是谁在操作主宰呢?是天地(也就是自然)。“飘风骤雨”是破坏式的,而“和风细雨”是建设式的,而“道”是“利而不害”的,“德”是讲“好生之德”的,所以“飘风骤雨”是不符合“道”和“德”的,当然就不能让它持久。与天地相比,人类的力量真是微乎其微了。因此,那些不符合“道”和“德”的逞强施暴的事情,人类就更加做不长了,这是一个简单的推论。


3、【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以从事道(顺其自然)方面修炼的人,就能和道融为一体同于道,从事于德方面修炼的人,就能和德融为一体同于德,失去道德的人就要被道德所抛弃。同于道的人,就会得到道的支持促使道能很容易接受他;同于德的人,就会得到德的支持也促使德能很容易的接受他;失去道德的人,就会得到失德人的接受(同时也会遭到道德的惩罚)。你做的事情符合“道”这个层次的要求,“道”就会来到你身边,给你“道乐得之”的待遇;你做的事情符合“德”这个层次的要求,“德”就会来到你身边,给你“德乐得之”的待遇;你做的事情符合“失”的条件了,“失”就会来到你身边,给你“失乐得之”的待遇。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在这一章中,主要讲了两个核心要义:一个无常,一个恒常。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所面对的、无法回避的两个事实。


先来说说第一个“无常”:借着飘风不终朝这样一个自然现象,来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变化的,人要懂得,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能凌驾于规律之上,当然,即使你想凌驾规律之上也是徒劳的。因此,人要学会顺应,而不是用自己的主观愿望与自然规律相对抗。老子关于“无常”的思想是在告诉人们:别离开规律自己去想什么美事,一切都会变化的,想用狭隘的自私念头让自己的好变的永恒是不可能的。


天地掀起的暴风骤雨都不能够长久,老子借自然规律来阐释人生规律,因为人生就在自然中:一个人得势时,不要欺凌弱者,因为在位的人也都有下台的时候。一个人强大时,不要瞧不起不如自己的,因为任何强大都很难永久。修道有德,一切的善良和慈悲,形式上是对别人好,事实上是在播下自己未来的善种和丰收。这就是生命价值的时空观,是在现实和未来两个时空维次上进行思考的智慧啊。


再来说说第二个核心要义——“恒常”:虽然说一切都在变化,但也有一个不变的力量一直跟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恒常的规律,就是大道。你看不见它,但它却像个忠实的伴侣一样陪伴着人的一生。


由此可见,老子才是现代人很熟悉的“吸引力法则”这一思想的最早的阐释者。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到他身边,人生所遇到的,都是与自己类似的人。你自己有道,就会有有道的人来到你生命中;若是自己缺德,也会遭遇很多缺德的人;若是家族修行有德,不仅仅福泽子孙,也会遇到很多贵人。总之,你所遇到的,看起来是一个个的别人,实际上,都是心中的自己。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论断:你所遇到的不是别人,都是自己,只是你并不认识全面的自己。也许有的人看不懂,觉得身边出现的人跟自己不相似啊?实际上,这不是看不懂别人,而是看不懂自己,是看不见自己身上的问题,来到身边的人只是一面镜子,在来映照自己身上的问题。正如道德心经中所说的:“万物皆为镜,万般皆为镜中我”。


正所谓“行得善事,善神随之;行得恶事,恶鬼伺cì之”,“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真正修道的人,道就会加持与他;顺应道的规律做事的人,就会得到大自然的恩惠,顺天则昌;以卑鄙品质做事的人,不好的信息就会与之共振,渐渐地周围就会聚集很多类似的人,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一个人身上负面的信息吸引了一群相类似的人的时候,也就注定了自己的失败。


这些观点,有的人相信,有的人半信,有的人不相信。还有的人认为是宿命论,这哪里是什么宿命论啊,这不就是像“照镜子”一样简单的规律吗?想想看,当你站在镜子面前时,你能看见谁?当然,当着面镜子变成了人间的事和走进你人生中的各种人时,你就可能只看到外部的事和一个个的人,而不知道那些都是镜子里的自己,这就是“镜中我”的理论。若是能够明白这一点,也算是一份开悟吧!


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道理:一切修行的正道法门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一切的变化都围绕着你自己,你自己就是一切的核心,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让你遇到的人,都是对自己的映射。莫要外求,遇事自观,自省改过,自强不息,感恩一切,悦纳众礼,读懂天书。


有个小例子可以告诉我们,不懂得上述规律的人是如何陷入迷茫的:一个人被骗了,就会说自己是受害者,骗他的就是坏人。实际上,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他之所以会被骗,要么是因为自己轻率,要么是因为自己贪婪,要么是因为自己愚蠢。可是,人都在被骗之后,一定会忙着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极力把对方丑化成坏人,就是不说自己的贪婪加愚昧。


由此可见,几乎每个人都会玩一种游戏——人生苦肉戏:欺骗自己,美化自己,丑化别人,让过去那个愚昧又贪婪的自己得到维护和加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够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这句话的深意和哲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唯有自省,自修,自我完善,超越过去的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和做法。你若想在未来有更好的命运,就从现在开始勇敢的面对自己内心中的缺点并加以改正,积极主动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嫉妒和疏远,真诚地借鉴别人的教训而不是幸灾乐祸。


圣人老子的思想,是让我们从愚昧走向智慧的礼物,朋友,你收到了吗?


让我们将老子在本章中的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希言自然,事实胜于雄辩。

自我表白,就是自我出卖。

悦纳变化,一切都是营养。

自强不息,命运就在自己。

你是中心,所遇都是自己。

懂得观照,遭遇就是礼遇。


人类的文明成就,让人的主观越来越强大,当然离道越来越远。于是,不管物质多么富足,人生还是充满苦难。


老子在第二十四章中就对人类比较典型的背离大道的想法和做法进行了提醒。


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第24章的智慧,看看我们的主观是如何犯错和如何纠正的。


谢谢您的聆听和陪伴,咱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问鼎喜玛
  • 南方嘉木_sh

    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我很生气,埋怨儿子不努力,老公不尽心,其实问题在自己呀。他们如同镜子,照出我的懈怠和不服负责任

    乐乐_54i 回复 @南方嘉木_sh: 我也是这个状态,我发现自己做事情没有常性

  • 练荣斌

    我怎么听每一集都是一样的感觉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战争精讲君 回复 @练荣斌: 你的后台在听,你放心的睡吧,哈哈

  • 东阳阜阳毛毛

    再次提醒小编,请转告齐老师,不要再说“感谢聆听”了!聆听,是听者对讲者的恭维。大师不要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问鼎喜玛 回复 @zhgm369: 您好!仪式感需要文字来承载,读经、诵经一方面为了颂赞圣人把智慧留给后人,一方面表达自己的敬畏和虔诚。也许,圣人并不需要后人的仪式,但表达这样的形式和仪式,是为了让人们心中升起对文化和智慧的敬畏心、感恩心、学习心,也是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供您参考,欢迎一起讨论!

  • 1886759qrsz

    讲得太啰嗦了经文本身讲的太少,太简洁,感受讲得太多了。经文很难应该好好讲一下,就滑过去了。感悟应该留给学经的人自己体悟。齐老师都替我们感悟完了北大的王岳川老师讲大学中庸讲得很好,精讲,重点一个字一个字的讲。齐老师这样讲,听的很累,原文却滑过去了,

    问鼎喜玛 回复 @1886759qrsz: 谢谢建议!

  • 圆融徐菁

    镜中的我,我是一切的根源这二句话太好了,对我很有启发,感恩齐教授,感恩您

    问鼎喜玛 回复 @圆融徐菁:

  • 13735666tro

    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理解的人理解,悟到的人悟到,反正我听了齐老师的讲解,好似品尝美味!

    问鼎喜玛 回复 @13735666tro:

  • 听友192285561

    喜欢老师的讲解

  • 听友79382673

    我想修行,就遇见齐善鸿老师,感恩的不行不行的,听到精彩处会倒回去重听,每天把听齐老师讲课当做特别温暖的事儿,想到订阅了老师的课,心里就美滋滋的特别踏实。

  • _半卷残书_

    第五遍,写下感悟,自省自修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