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宣传这一工作板块格外受到重视。然而,在一些地方基层,这种重视正在“变质走味”:口头上说的是重视,实际上让宣传部门的人员参加与其工作并不相干的各种会议、活动,陪着走形式。
本来不相关,一说“重视”就得到场
可曾想到,重视也会沦为另一种“形式”。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一些地方一说重视宣传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宣传部门的人陪着参加许多与其工作内容不相关的会议、活动。
西南某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县里面说中央要求重视宣传工作,于是县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突然变得跟宣传有关,一有会议、活动,宣传部门都要派人参加、出席。
“各种例会、临时会议要参加,上级来检查县里各类工作,也要派人陪同,日常工作时间被各种会议占据。”该工作人员表示,有时候部里领导在同一个时间段里要参加好几个会议、活动,且每个会议都点名要求部长或副部长参加,经常出现“人少会多,到处赶场”的情况。
不少基层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对半月谈记者说,重视宣传工作不应采取这样的方法,现在一些地方规定宣传部门必须参加这会那会,但会议往往对宣传工作并没有什么布置,只是泛泛要求“加强宣传”。
“参加这些会,就是坐在那里等散会。”华南地区一位宣传部干部吐槽,平时大凡有会议,就有宣传部门的影子,看似宣传部门很重要,其实可有可无。
不少基层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对半月谈记者说,上班工作时间是用来开会的,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才是用来办公的,加班、熬夜也成了常态。
重不重视,看参会积不积极?
不少基层宣传干部反映,宣传工作是重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说重视,都在抓,层层落实,到了基层,重不重视这些工作,往往不看别的,就看相关工作部门参加各种会议、活动是否积极。
走歪变形的评价标准,逼出了基层宣传干部的形式主义“虚招”:基层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本来不多,日常工作也纷繁复杂,时间不够用,还不得不全员分头参加会议、活动,最后只能“以会议落实会议”。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宣传工作之所以变“重视”为“形式”,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考核压力传导等原因所致。
“很多地方或部门有思想误区。比方说,有些认为宣传就是宣传部门的事,自己单位搞宣传,是在帮宣传部的忙,没有主人翁思想和主体责任意识。”一位基层宣传干部说,一些部门没有认识到,思想宣传工作其实就是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
一些部门甚至认为宣传工作是务虚性的文字工作,看不到实际内容。华南一名宣传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遭遇直言:“有些部门认为宣传就是耍嘴皮子,是虚功,没必要实做。”
除了思想认识不到位,还有部分原因是人才的欠缺。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虽然很多部门设置了宣传组,但是没有太多真正懂宣传的人才,一些宣传人员就是挂名摆样,只能做一般的日常性工作,遇到事情只会联系宣传部门,没事就搞搞台账,等着检查。
此外,一些地方形式上重视宣传工作,则是为了应付考核压力。“有些部门搞宣传,就是为了应付检查,避免在党建考核时被扣分,工作仅限于做台账。”华南地区某宣传干部说。
真重视,要形式更要内容
基层宣传干部说,只要是干工作,就离不开宣传。但重视宣传不应该停留在宣传部门的“陪同”上,需要认真筹划,群策群力见实效。
“如果各部门真正重视宣传工作,就应当不断培养宣传人才,依靠部门力量做好日常宣传。”江苏省江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燕表示,遇到全市性的重大活动,宣传部门肯定要参加,但是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宣传工作,宣传部没必要全都参与,而且宣传部也没那么多人力、物力和精力。
吴燕建议,宣传部门也要与各职能部门多沟通,加强指导,科学考核。“应激励各部门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宣传,开动脑筋做好宣传工作。”
许多基层宣传干部认为,宣传工作的好坏,不应该由是否及时参加各类会议来评定,而应该以结果为导向,给予宣传部门更多的工作自主权,让专业的人真正高效地做专业的事。
不少基层干部呼吁,在切实精简会议数量、文件数量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突出会议质量,要格外注重参会的实效性,避免“一次会议,各部门均需派员参加”。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建议,地方应该转变思维,对基层宣传工作的考核,切莫只看形式外表,而要看宣传工作的实效。民众亲身感受、社会满意度是最实在的宣传成绩。
借宝地宣传一下我的《阿木聊考公》,和您的客不冲突,我只是分享一些经验和参考的注意点,以及后期的面试技巧,出发点一样,谢谢支持。
好的领导,实干的下属
真希望这样的好节目能多做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