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神仙开年会,谁能站C位

【试听】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神仙开年会,谁能站C位

00:00
12:32

本期主要画作 


【作品】《八十七神仙卷》

【作者】吴道子

【年代】唐代

【材质】绢本白描



大家好!我是徐骥。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幅画,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的登峰造极之作,也是徐悲鸿一生为之疯狂的一张收藏——《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一生中曾经先后两次花重金买下这张画,还评价说,“世界所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这幅画究竟有什么传奇经历,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接下来我就用两节课的时间,和你一起穿越时空,走到这幅画的背后去看一看。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绢本白描人物画,它的画面长近3米,高33厘米,是横幅画卷。这么长的画,都画了什么呢?


画面上87位神仙列队行进,有3位是自带光环的“主神”。在画卷靠右位置,是“南极天帝君”;画中占C位的这位面色圆润,有飘髯的胖先生就是“东华帝君”。你如果看过前不久火热的连续剧《三生三世》,可能会对这位帝君有印象,他乃是天地之间男仙之首。但画里的“东华帝君”的长相可没有电视剧里面那么帅;第三位主神是“扶桑大帝”。他们三位率领7名武将,10位男仙,以及67名金童玉女要参加重大的仙界活动,出发朝见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这八十七位神仙由画面右端向左端行进,姿态丰盈而优美。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拼接 主神位左起扶桑大帝、东华帝君、南极天帝君)


这件作品到底出自谁之手呢?这就要从这幅画和徐悲鸿的相遇说起了。1937年的时候,徐悲鸿应邀前往香港举办个人画展,由于他酷爱古书画是出了名的,友人将一位德国夫人介绍给他认识,这位夫人的父亲去世了,她继承的几箱中国字画正在寻找买家。徐悲鸿也很好奇,想一看究竟,在翻看这些字画过程中,突然他被一幅很长的人物画卷吸引,两眼顿时放光并叫喊道:“我只要这一幅!”。最后,徐悲鸿用一万元现金加上自己的七幅作品,换得了这卷画。


买下这幅作品之后,徐悲鸿就开始日日夜夜地研究起它来,他也觉得很困惑,这么好的一幅画,作者却没有留下署名,它到底是出自什么朝代,又出自谁的手笔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徐悲鸿邀请了他的两位挚友,画家张大千和谢稚柳一起来鉴赏。下面我们就跟着大师的眼光,从风格和手法来一点点揭开这个谜团。


首先说说这幅画卷的风格。唐代因其国力强大,其统治者特别注意利用绘画为巩固政权服务,歌颂王朝的威德和表现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大场面的人物题材成为创作最重要的内容。张大千打开《神仙卷》后大吃一惊,他一看整个画面的气场,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人物的比例结构精确、表情灵动、线条劲键、粗细有致,当时就鉴定它应是唐代的作品。


徐悲鸿请来的另外一位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他在分析了神仙卷的绘画技法和线条之后,认为这幅作品繁而不乱,线条流畅,衣带临风飘扬。人物仪态不同,头饰仪仗各异,表现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用笔、画法极具隋唐人物画的典型特征,接近唐风神韵。他大胆考证此卷就是“唐人”的手笔。


有了时间的线索之后,咱们再来看看这幅画的细节。刚才我说,这是一幅绢本白描人物画。白描顾名思义,就是指仅仅用墨色线条,勾勒出要想要画出的物象,不用色彩,也不去强调墨色的轻重——这是一种看起来非常简约朴素的绘画手法,但实际上却不简单。因为这位画家只靠线条勾勒,就将每一位神仙的素净和仙气“画活了”,仿佛展开画卷就有“仙气”扑面而来似的,这是要有非常深的功底的。所以说,神仙卷的作者,非常擅长线条的运用,当时张大千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他说这种笔法,非常像吴家样的摹本,有“吴带当风”的感觉。


这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你可能在其他地方听过这种说法:曹衣带水,吴带当风。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其实“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对服饰及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曹衣带水又叫“曹家样”,指的是南北朝的时候,画家曹仲达笔下的人物。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



青州龙兴寺如来立像(曹家样)


“吴带当风”又叫“吴家样”,它是指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这种特点最精湛的表现是在人物和衣服上,吴道子笔下的人物,衣袖和饰带总是在迎风起舞,让人觉得特别地灵动。于是人们就用“吴带当风”来形容吴道子的风格,用这种手法画出来的人物服饰,也叫“吴装”。


回到画面上来看,这八十七位仙人在云朵之中的圣洁与灵气跃然纸上,画家一定用了不同寻常的绘画方式,要不是画功最杰出的画家肯定是画不出来这样的“仙气”。于是张大千推测,这幅画很可能是出自吴道子之手。


这吴道子呀,可不得了。他在20岁的时候,画画就出了名了,一传十、十传百,结果让皇帝知道了,于是被诏入皇宫,为唐玄宗作画。有一次玄宗皇帝游嘉陵江,吴道子一起随行,玩回来了,唐玄宗一高兴就让吴道子把那山水的模样画出来,吴道子不需要任何稿子或参照,直接把记在心中的山水画出来了,而且只用了一天时间,而其他的宫廷画师要数月才能完成。深得皇上赏识。


我们知道,吴道子经常被宣进皇宫作画,按说如果是有他的作品,也应该是存在皇宫中,即便是在战乱中从宫中抢走失窃了,那总该会有几句文字是关于这幅作品的吧?而这幅《八十七神仙卷》画卷却流落到民间,还被一个德国人收藏,,它没有任何的文字解释,也没有开头结尾,这一点让徐悲鸿等人非常困惑。


这些仙人到底是什么模样?其实,没有人见过。佛道题材在唐以前非常盛行,人们认为修行可以成仙,死后可以去往西方极乐世界,而到了唐代,吴道子把这样的风格流传下来,又吸收了外来的西域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作为画家,也没有见过仙人,都是出于对神仙们的想象,吴道子从社会大众的民间神仙信仰中,吸收了很多接地气的东西,并从中再进行艺术加工,形成了独特的吴道子画风,也就是“吴家样”。吴道子用色简淡的人物线描画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光辉一页,他强调线条的表现力,使白描形式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趣。


话说回来,徐悲鸿得到了圈内好友一致“点赞”后,又想到画卷可能是经历了1200多年的沉浮来到他面前,于是激动万分,日夜端详这些住在画卷里缥缈意境的“神仙们”,给它正式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 还为此特别刻了“悲鸿生命”的印章。


为了保护好古卷,徐悲鸿特意到香港中华书局,使用“刻版金印”的方式,复制了一套高清版的神仙卷用于平日的研究和学习。而原画就保存起来以免损坏或丢失,并随身携带不离左右。


虽然徐悲鸿处处小心谨慎,后来神仙卷还是出事了。1942 年,徐悲鸿从南洋返回国内,住在昆明XX大学。当时,昆明虽未在抗日战争中沦陷敌手,但是敌机轰炸极为频繁。在一次空袭中,徐悲鸿与其他人一起躲在了防空洞,警报解除后他回到住所,他发现存画的箱子全被撬开,珍藏的画作一张不剩,而最宝贝的那张“神仙卷”也一起丢了。这幅画的失窃,对徐悲鸿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因此他血压急剧上升,好长一段时间卧病在床,无法再进行创作和教学工作。


就在两年之后的1944年,一个极为意外的消息震惊了徐悲鸿。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学生卢荫寰从成都给老师徐悲鸿来信说,她见到了一幅古代人物画卷,和丢失的《八十七神仙卷》完全一模一样。徐悲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决定连夜前往成都找到了这幅画,此时画上的 “悲鸿生命”的印章和题跋已经被割掉了,不过八十七位“神仙”都安然无恙,看着还是肃穆,优美,仿佛没有受过任何惊扰。


徐悲鸿果断地以二十万重金再加自己的几十幅作品购回了这卷画,后来,他请齐白石先生给“八十七神仙卷”题了画名,还请当时鉴定欣赏过此作的张大千先生和谢稚柳先生写了跋。这件作品一直陪伴在徐悲鸿身边。



张大千、谢稚柳题跋(局部拼接)


徐悲鸿先生逝世之后,这幅画就被收藏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里,尘封了很多年。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100周年校庆,徐悲鸿做为央美的首任院长,他的大型回顾展隆重举办,我们也是费了洪荒之力,才把“神仙卷”请出来展了2天,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观众,有些人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只为看上这幅画一眼。没有看过展览的朋友们也不要着急,如果有机会,我会在馆里做一个专场直播,让你对这幅画有个更直观的感受。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首先介绍了吴道子的“吴家样”和“吴带当风”,然后我们又讲了《八十七神仙卷》被发现至今经历了什么样的惊世奇缘。其实,一张唐朝时期的作品可以流传到现在,可能就不到10张了。大家熟悉的千里江山图啊,清明上河图啊,因为都在皇宫里,所以一直保护的很好,那能在民间、经历了这么多动荡,还能展示在世人们眼前的,真的不多。所以,《八十七神仙卷》与收藏家的精彩故事,我也是一定要分享给你的。


其实《八十七神仙卷》还有一卷临本,也叫子母本,就是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这幅作品是宋代道教壁画的稿本,以画卷的形式流传至今,现藏于美国王季千家族手中,也是一张道教帝君诸神仙朝圣的队仗行列图。在下一期我将对比两幅长卷,重点讲讲两张同题材的作品,当中又有那些不同,里面住着的神仙有哪些?千万不要错过哟!


谢谢你的收听,我是徐骥,一期一画作,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朱耷拉

    老师内容讲得很好,但能不能稍微练习一下普通话,吞字现象特别严重,无意义的口头禅“啊”非常多,最要命的是语速太快,没有停顿,节奏感很差,人耳听着很容易疲惫。(不好意思,没有恶意)

  • 二亩茶田

    术业有专攻,徐骥老师不是播音专业……但凡听这种专业领域人士的知识型专辑,哪个不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口播问题,相比之下徐骥已经很好了。

    米_多莉 回复 @二亩茶田: 赞同。觉得有口音的可以绕道,认为语速快的自己调慢

  • 自在玉

    清晨宁静的听着徐老师的讲解,令人感动,通过听讲开阔了视野收获满满……谢谢老师。

  • 沁园春华峰

    讲的很好。就是语速太快了。有的时候一呼栾过去了了。

  • 3rmiw8tq9ztnpkoyg5oy

    讲的太棒了!一直寻找欣赏国画的大师。感谢

  • 一只不爱鱼的猫

    我一个在读美术生,自我感觉老师讲得太好了!

  • 一个素人SQ

    为什么一直啊

  • 听友30963523

    老师,有配套的书购买吗?

  • 佚名散人

    配合“中华珍宝馆app”一边看画一边听讲,好!

  • 宸辰麻麻

    老师,有配套的书购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