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忆:不问来历、着眼此刻

少忆:不问来历、着眼此刻

00:00
11:08

本周优质评论 

恭喜籣_cp这位听众,你的留言被选为本周优质评论。同时你将获得一本余秋雨老师的亲笔签名书,请你联系课程小助手微信:xmlyfm2018,愿你再接再厉!同时也欢迎其他小伙伴在每一集后的评论区分享你们听课的观点和感悟,下一个优质评论可能就是你!


课程金句 


187集  少忆:不问来历、着眼此刻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我上次讲到佛教对我的三个帮助,讲佛教又给我划出了我继续努力的空间,一个空间要少分,第二个空间要少忆,回忆的忆。这个分和忆,都不是负面词汇,我故意把它拿出来,就说明我脑子当中本来当作正面现象的东西,随着修行的进入,我们应该渐渐地减少,分是一个,忆也是一个。

少忆:着眼此刻,关照现今而 

所谓忆,就是回忆追思,大多是强化了时间的序列,拉入先祖的坐标,加重历史话语。这一切看上去很好,其实和佛教思维正好背道而驰。佛教主张当下,着眼此刻,关照现今,而不喜欢时间的侵入、历史的霸道、遗产的作态、传统的强加。这句话我一定要再说一遍,佛教主张当下,着眼此刻,关照现今,而不喜欢时间的侵入、历史的霸道、遗产的作态、传统的强加。


我们在学佛的时候,佛学大师老是关照当下、当下、当下,很难听佛学大师老在讲历史,讲传统,讲过往,讲这个庙宇的各种各样的一个经历,很少讲,更不会讲自己的经历,他已经出家了,他更不会讲自己的家谱,不会讲自己的爷爷、祖父,都不会这么讲。这是一个佛教精神,不是他们不知道,是他们把它放弃了。我以前在历史研究当中,已经比较重视古今之通,比较看淡前后之别,比较珍惜千古诗魂,特别冷淡断代之学。我过去已经有这个灵感了,这个灵感就是我过去对于古今相通的东西,我特别重视,对于前后有别的东西我不太重视;对于千古以来共同相通的诗魂、文脉我比较重视,对于断代之学,这是什么朝代的前期的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学派,我不太重视。尽管我已经有这个优点了,但是有的时候由于教育和专业的影响,经常让自己匍匐在时间的魔杖之下、历史的魔杖之下走不出来。


有着漫长历史的佛教从来不炫耀漫长,而总是急切地呼吁当下。这个事实让我一次次反思,叹息自己修行还不够。即使我们现在倾注巨大的学术力量,我们去追求所谓历史真相,说到底,其实都是疑点重重的空相,不存在永久执守的理由。我们老说历史的真相,历史真相是不是真相呢?我想很难找到真相,很少很少。有的时候可能看到一些记录文本,以为这是真相了,我觉得不对,因为记录文本也未必记录了真相,当时记录就可能有错误。


我看到有几个历史学家拿出一个当年的笔记本,你看这当时怎么记的?这就是历史吗?未必。写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的?用什么心境写的?写的时候是为了炫耀,为了被迫,为了回避,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你认为这个就是真相吗?我自己的体会,比如,我现在有的时候偶尔还翻翻所谓文革历史的各种文本,那些书,每次看我总觉得佛教英明,因为在文革时期我亲自的经历和我全家的血泪代价,但是那么多的文革的书,为什么和我和我全家的亲身感受完全不同。那写的人又是谁呢?他当时又做了什么?重重叠叠的错误,最后就不能去责怪,也不能去出来说明了。


我后来想,错在何人?错在写的人吗?错在我们自己对历史过于依赖,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明,就是明白的明了;“无明”,脑子不清楚。其实《心经》说了,因为这个连“无明”也说不上,更无所谓“无明”的断灭。既然这样,我们就明白我们盼不来有明的那一天。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如挥去时间,我们不去考虑这些东西了。你再讲历史,你再讲古代,我们也听听就可以了。应该把一切文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而且是不受过去干涉的当下,不受历史骚扰的当下,就是我前面讲的,不喜欢时间的侵入,不喜欢历史的霸道,不喜欢遗产的作态,不喜欢传统的强加。


我这样说,还可以得到国外的证明,就连黑格尔,黑格尔不仅仅是美学家、哲学家,他还写了《历史哲学》这本书,他非常懂得历史。写出了皇皇巨著《历史哲学》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他最后也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无法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有点幽默,有点绕口,最后再说一遍,“人类从历史学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在历史当中学不到任何教训”,黑格尔的这个判断已经比较靠近佛教。我们应该比黑格尔更懂得佛教,但是总是那么热衷于历史真相、历史教训,细细一想,历史的重压扭曲了多少活生生的今天。时间本来是可以穿越的,当下才是重心。


把记忆换成良知:不问来历,不算因果 

我们现在传播媒体当中突然涌出了大量回忆祖辈、回忆家乡、回忆门庭、回忆姓氏、回忆宿儒、回忆名角的内容,我看了一些,因为我上了年纪,知道他们所说的那些内容,我可以断言,多数都在夸张、想象、造假。那些走出来的人说着这个地方的传统,我一看他的年龄,你看他外貌,比我年纪还轻的多,你怎么知道呢?完全不对。我见到过我们的亲戚里边也有这样一个人,所有的婚丧喜事他就讲出了传统当中的很多很多细节,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遗憾的是,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比我小的多,他怎么会知道?这是想象出来的,一套又一套,有的是听来的,又不准确。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已经有了许许多多虚假,一直很难摆脱,现在又加进来那么多号称回忆的虚假,历史的虚假,这实在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重大的误导。


我们应该把记忆换成良知,把沧桑感换成菩提心,来什么就接受什么,不问来历,不算因果,不查恩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爱之心来处置,这就是大雄精神。


这是我还要继续努力的,就是少忆。我因为研究历史,特别研究文化史,有好多忆的东西,有的是根据历史资料,有的经过自己的考察,我们的思维要明白,我们尽管回忆一些东西,但是我们的重心是当下,回忆也是站在当下的需要和当下的立场上去忆的。我们对于传媒当中那种细致入微的那种节目,把过去的事情讲得头头是道的节目,我想大家看了应该笑一笑,不要过于相信。


司马迁,写《史记》的司马迁,那么多年前他就讲了,他觉得非常奇怪,越是古代的东西,材料越详细,越是现代的东西,材料越省略,他觉得非常奇怪。我相信越是古代越详细,就是加入了太多太多的想象、传说,加入太多太多,因为已经没有证人了,大家就把自己的艺术构思放进去,古代的东西就变得非常详细了,我们现在生活当中也是这样,我们要防止。


我今后在修行的时候,努力地把历史全部回归到当下的这个思维,我还是要继续努力,再继续努力。在现在社会上的所出现的所谓的回忆热、传统热,这毫无疑问要进一步的遏制,这一点我已经明确了。好,今天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华Liu

    少记忆不是不要记忆,而是把记忆换成良知。时间总是分分秒秒过去,有实际意义的永远是当下;有争议的历史怎么能让带偏见的人在当下霸道;再多再好的遗产也不是当下之物,当下的创新怎能容忍它们的忸怩作态;优良的传统也只能继承和与时俱进,更不能强加于当下。

    失控列车 回复 @老熊孩子: 说得对!

  • 动动月亮

    每次收获到一点感悟,都由衷感恩秋雨老师,他用自己的坦诚一次次引导我们活好当下。之前,总是听到长辈说:“过去我们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领导说:“当年我们如何如何……”,听得多了久了,我也沿用这种惯性思维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今天,我知道自己彻底错了!当下的我们,即便要回忆,也要站在当下的需要和当下的立场去忆,始终要明白,当下才是重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的年轻人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充满活力,他们有着无数创新的可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记忆换成良知,把沧桑感换成菩提心。

    徐徐的风中的鱼 回复 @动动月亮: 站在当下的需要和当下的立场去忆,忆出来的一定是扭曲的历史,你需要的历史。就像我们看到的历史,是修史的人在当时的当下需要和立场。

  • 琴声依旧70

    进了寺院,总会见到“大雄宝殿”,不知什么意思,原来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爱之心。立足当下,不问来历,不算因果,不查恩怨。若这样的大雄精神与儒学结合,我们就不会陷入回忆和传统热吧。当所有的回忆和历史都立足当下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无疑会获得一种全新的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生命力。谢谢老师!当下,听老师讲文化,我就在文化的喜悦之中。

    向陽院子 回复 @琴声依旧70: , 14

  • 林圣野

    余老师对历史真实性的解剖太好了!历史书只是象现代人招工填写的简历一样,真实性是随缘而化的。要真想了解历史的真象,只有到童话和神话中,其次是评书中,再次是读《西游记》和《红楼梦》。实实在在的说,历史的真相就是神话,历史的真象就是梦,历史的真象就是诗!

    老熊孩子 回复 @林圣野: 您也是大师,向您学习

  • Angelayjy

    今天回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我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判断。听了今天的课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发现回忆是有选择的,是一些断章取义的片段,自己受到了历史的骚扰,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希望自己将来的每一天,都像新出生的婴儿一样,没有过去,只有此刻。

  • 13聆听

    无忆,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 一个被以血泪代价,家破人亡的大灾难降到身上的那时,在当今以一“无明”来诠释且释怀,这样的余老师,已然超脱凡俗,这难道不是“活佛”吗?

  • 兰之声声

    我觉得,余老师讲课最可贵的是,有独特的、深刻的个人见解。敢于亮剑!给人很多茅塞顿开的启示。

    妮可NICOLE 回复 @兰之声声: 是的,角度宏大且独特,常常颠覆我们贯常的思维模式,使人茅塞顿开!

  • 冯虞彬

    持空相心态,过实在生活。继续努力追求,但绝不纠缠,继续人生总结,但不悔恨难堪,继续做梦,但该醒时要醒,活出精彩,那怕百病缠身,每天都当做成佛前的那一天过着,最后便权当花絮翻飞……

  • 天十襄

    余老师的“三少理论”,少分和少忆之后,是不是该说少吃了?😜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尽可以的延缓人类绝灭的时间,节俭节俭再节俭,少吃少吃再少吃吧。

    老熊孩子 回复 @天十襄: 正解,人类都出家,然后星星统治世界就合了和尚们的心意了。

  • 聪明岛益智故事

    你自己在前面的课程中也讲了不少历史上和你们家族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