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课】 新零售2018年终盘点

【福利课】 新零售2018年终盘点

00:00
12:49

福利课|2018年零售行业盘点


转眼又到了年底,到了很多公司要开年度总结会,很多职场人士要给自己做一个年终总结,也辞旧迎新,送上祝福的年终岁末。

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2018的零售行业。


过去的2018年都有些什么?有多少特别值得关注的行业事件,特别值得留意的行业动向标志,还有些值得特别记住的关键词。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伴随着中国多年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面貌,零售在中国每年都会有全新的风景。


如果总结2018年的话,在我看来,2018年最主要的特点是,中国的零售正在进入一个转折期,正处于上半场和下半场切换的幕间休息。


我们都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零售,中国的电商,中国互联网的相关业态,就好比一台台开在快车道上的高速汽车——拼速度、拼规模、拼流量。

过去几十年中国零售,不论民营零售,连锁零售,以及电商,他们的核心追求,就是能更多的满足消费者从无到有的购物需求:试图向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商品选择,更便利的购物环境,更优惠的购物价格……

解决消费者从无到有的购物需求,基本概括了过去几十年的行业发展特点,这是中国零售发展最大的一个主旋律。


现在,我们提出新零售,我们提出全渠道零售的融合。我们看到很多全新的零售现象。在我看来,我们其实正在走入零售的下半场。而这个下半场的主旋律就不再是从无到有,它要解决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从有到好的消费需求。

所谓的从有到好,就是你仅仅有商品,有销售渠道,甚至仅仅靠低价经营,都不再有脱颖而出的胜算。你的商品是否与众不同,你的包装你的成分,你的设计你的款型,你的渠道,在哪个方面有优于别人的地方,这才是你能打动消费者的机会。

换句话讲,行业进入拼经营特色,拼个性化的年代。


如果一定要给2018年整个中国零售行业找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幕间休息。行业正处于一个上下场的转换休息期,幕间调整和幕间休息。转型期就是从一路高歌猛进的上半场,转向更为精耕细作的下半场。

这个转换期在我看来还会再持续2到3年的时间。


这个转换意味着什么?

固然意味着挑战,但更多的其实是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零售商如何围绕精耕细作,围绕追求效率,围绕对用户ip更好的锁定,来构建自己的零售生态。也会有很多新的表现形态涌现,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社交电商,网红电商,线下体验式零售,以及越来越多自有品牌的兴起等等。

这些都是在零售走向精细化经营过程中,正在涌现出来的新模式。


2018年就零售行业来讲,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2018年我们看到有新的公司上市了,也有很多公司倒闭。有双11海量交易,也有不少公司开始裁员,资本寒冬悄然降临。

如果总结2018年的几个大事件,我觉得有有这么八个事件值得我们记录:


第一,上市公司纷纷破盘。2018年是电商相关的创业公司上市集中度比较高的一个年份,有几家体量很大的企业都在2018年上市。小米,美团,拼多多,结果呢,全部破发。小米2018年7月在香港上市,小米上市的开盘价是17块,上市当天就破发了。它从7月份的历史的最高点21块到今天,只有差不多13块钱,从市值来讲,只有最高点的60%。美团也是在香港上市,9月份上市的时候开盘价是69港币,今天(12月份)只有49港币,也只有开盘价2/3的价格。在美国上市的拼多多7月份上市开盘价是26.5美金,到现在22美金。这三家都是属于在中国电商行业特别受追捧,特别受关注的行业。他们在上市当年,无一例外都破盘破发,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在上市时为了捞金,定价过高。这将对它们后续的经营会带来很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日后其他公司上市路演难度加大。


第二,京东市值腰斩。我们都知道京东曾经是中国互联网市值前五的企业,京东2018年的市值跌得非常惨。2018年1月份,京东的市值达到每股50美元,到了今年底,以12月17日为例,只有21美元,基本上只有年初最高估值的40%,这里面有很多内部原因,例如创始人的负面新闻,自身发展速度受阻,盈利面上没有好的表现等等,都对这家公司的市值造成压力。


第三,共享模式终被唾弃。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狂热于共享模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婚纱,共享包包,共享玩具,貌似只要戴上一个共享的帽子,就能尽享受新零售的风头。我在年初出版的“零售的变革“书中比喻到,共享单车就好比民间故事里的皇帝的新衣,因为它的商业运营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一个高估值。


第四,无人超市,一地鸡毛。 无人超市也是过去两年火爆一时的怪现象。有几百家类似企业完成融资,不论是办公室的无人货架,或者商业场所的无人超市,几乎没有一家脱颖而出,基本上都无果而终。


第五,生活服务类电商的竞争趋于激烈。伴随着美团的上市,以及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形成两大阵营的对抗,补贴战硝烟再起。我们都知道,以国内消费者的整体消费比重,生活服务类和实物类的消费大概是各占50%,而目前电商的表现,服务类电商远远落后于实物类电商,这将是一个新的激烈厮杀的战场。


第六,开始出现一个名词叫做新电商。所谓的新电商,就是有别于当年的阿里,京东,唯品会,那些都属于只是靠简单的圈用户造流量卖低价的营销来创造销量的,如今被称为老电商。现在的新电商包括什么?像内容电商,靠内容发布来吸引流量来提高转化率,像网红电商,依靠KOL做粉丝经济,还有像拼团电商,给用户的诱饵就是:你想买的便宜点吗?那就帮我多拉几个人头来一起买。 这些新电商的共同点,就是试图在流量成本越来越贵的情况下试图寻找新的流量洼地,通过内容分享,通过大咖效应,以及通过多人组团的模式来创造新的流量入口。


第七,节庆销售再创新高。电商特别擅长于无节造节,618,双11,双12,都是试图在一个销售比较低迷的月份,利用网络强有力的营销渗透能力,以及它的瞬间销售爆发力去形成单一日子的巨额销售。今年双11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仅仅阿里系就完成了2100多亿的交易,估计那天整个线上的成交应该超过3000亿,如果把线下也加一起的话,零售业当天估计有将近5000亿的交易额。将近5000亿的零售交易借助互联网的影响力,在短短一天内完成。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事件,就是自有品牌异军突起。例如网易严选不仅在线上构建十一个品类,差不多1万种商品的自有品牌平台,也开始往线下做实体店,小米把产品线从最早的手机延伸到整个米家系列,而且开出线下实体店,同时我们还看到名创优品,瑞信咖啡,都不约而同的致力于零售自有品牌的发展。行业数字显示,中国零售总额自有品牌占比约7-8%,远远低于欧美市场30-40%的市场占有率,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


放眼2019年,期待更多的零售精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07750xmxd

    谢谢老师,我每节都听了,都很好,认真学习了,请问有群吗?微信吗?如何加您?联系您?

    黄若观察 回复 @1807750xmxd: 感谢🙏 欢迎关注 微博 黄若观察

  • King__ej

    .”

  • 顺为99

    感谢黄老师的干货分享,受益良多~未来会边实践边体悟~

  • 大军孙

    谢谢老师,我每节都听了,都很好,认真学习了,请问有群吗?微信吗?如何加您?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