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虫之美展区

赏虫之美展区

00:00
02:44
游客您好,现在我们开到的是赏虫之美展区,在这里我将着重为您介绍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鸣虫与斗蟋蟀。 斗蟋蟀和畜养鸣虫是两项极有趣味和吸引力的民俗活动,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远古时代,人类对鸣虫即有认识。蝉声叫,意味着夏天到了,蟋蟀叫意味着秋天来。从唐朝开始,人们开始把鸣虫畜养在各种笼器,聆听其独特的韵律。这些鸣虫有油葫芦、蛐蛐、金钟儿,蝈蝈、纺织娘等等。从宋朝开始,斗蟋蟀已经成一项相当普遍的娱乐活动。时至今日,玩虫、赏虫已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陶冶身心、亲近自然、愉悦心智的一项活动。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这种赏虫文化,展示了人类如何从大自然中追寻、实现心灵的宁静和精神上的愉快。 斗蟋蟀讲究公平竞争,就好比现在的拳击比赛,分不同重量级。斗蟋蟀也分重量级,毫戥秤就是用来在格斗之间称量蟋蟀体重用的。而斗格也就是战场,两个蟋蟀在里面决斗,胜者为王,主人会悉心照顾,而败者常常被仍在地上,再跺上一脚,多么的悲惨。一些斗蟋蟀者还将他们喜欢的蟋蟀死后装入红木做的小棺材内,保存在家中,取意升官发财。 此外,昆虫与地名、姓名、成语也有关联,早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人统计,中国以虫为地名的地方30多个,中国虫字旁的姓氏已经有46个,这些姓氏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士,如汉代的功臣“虫达”,后魏平东将军“蛾青”等等。与昆虫有关的成语、谚语也不少,典型的如:“螳臂挡车、朝生暮死、蜻蜒点水、等等。关于昆虫的词牌名有蝶恋花等,乐器中有蜂鼓等。这一切都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长廊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昆虫细微构造,可以在我们的昆虫实验室利用实体显微镜进行观察。好了,昆虫的室内讲解到此为此,谢谢您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