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朋友,您知道大熊猫是怎样被发现的吗?这其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首先要说的,大熊猫的发现者不是中国人,而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J.A.P戴维,戴维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传教士。他一生酷爱动植物研究,在中国从事科研和传教活动达12年。1869年春季的一天,他离开传教的穆坪邓池沟教堂,深入山沟里采集植物标本时偶然发现山民家里有一张非常奇怪的兽皮。这张兽皮的颜色黑白相间,这是作为生物学家的戴维从未见过的,通过询问得知这种动物名叫“黑白熊”。这张兽皮立即引起戴维浓厚的兴趣,他断定这种动物很有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新种类。经过努力,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的“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在天主教堂里为“黑白熊”做了一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里面饲养、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戴维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品种,满怀希望地要把“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展示这种新的动物。养熊猫...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可惜我们已经错过了那个时代...可是,由于“黑白熊”离开了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又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在启程运往法国的途中就得病不治身亡。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了多篇关于“黑白熊”的研究文章,托人带回法国,交给当时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戴维的论文很快在法国一家有影响的自然历史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爱德华兹馆长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科目种属的分类关系,并根据戴维的论文将这种动物的学名定为“猫熊”。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国人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大熊猫的外国人。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依然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