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收尾,回首这一年,小布陪伴着大家见证了西安的种种感动、惊喜、自豪和温暖,也致力于用一篇篇的生动报道,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更清晰的大西安图像。在这些图像里,我们挖掘那些美丽的灵魂,展示他们可爱的面孔,让他们用最生动的口述、最真实的故事勾勒出身边的世界,也还原出大西安的“成长”故事。
口述者:李尚俭,河北涿县人,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空气动力专业。曾先后在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西安市第二十七中学任教并担任校领导,历任西安市教育局职教处副处长(兼任西安市第四十中学校长)、西安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西安市教委副主任(兼任西安市广播大学党委书记)、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其后任西安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现任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西安市教育系统,对于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教育环境的巨大改变有着最深切的感受。经过改革开放40年,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中国教育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
今年9月份,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教育继续深化改革的大方向。我相信十九大以后,西安市教育和全国教育一样会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加速实现教育软硬件现代化。看到今年的成绩,想到原来我在教育上的情况,真是天壤之别!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西安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通过,西安市按照中央决定精神,对全市基础教育发展非常重视,当时我在教委从事教育行政工作,有幸对临潼七个乡镇进行了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1984年-1985年间,农村有一个说法叫做“土台子,泥孩子”,农村学校的破旧不堪,危房比比皆是,严重地危害了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比如说,临潼县斜口镇高沟小学有两间教室,每间教室里有二三十名学生,没有桌子,而课桌凳就是“土台子”,凳子都是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我记得调研当时是一个早春天气,天气还比较冷,教室的窗子,只有窗框,没有窗玻璃,为了御寒,全部都挂着塑料布,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陕西省对西安各区县进行了区划调整,蓝田、临潼由渭南划归到西安,户县、周至由咸阳划归到西安。在1983年以前,西安市的教育基本属于城市教育,后来这几个县到西安市以后,西安市管理的人口和教育范围变大,据统计,当时全市学生大概100多万人,小学一个年级10万人,初中每一级10万人,西安市大概拥有120万人的学生队伍。
怎么破解农村学校办学困局呢?根据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全市落实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法。具体来讲,就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三级办学就是县办、乡办、村办,把农村小学办学责任放到村上,乡镇办中心小学,乡上办初中,县上办高中,而办学管理权归县和乡,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办学的积极性。
所以,当时提出要解决“一无两有”,一无是“校校无危房”,两有“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后,村办小学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在库房里,树底下,空场上上课,经过集资办学,老百姓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集全村之力办好村办学校,基本解决了危房问题,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学习场所。
八十年代末,为了更好的改善初中办学条件,连续五年全力抓好乡镇初中校舍建设,市上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设法拨出专款予以补贴,调动了县、乡的积极性,经过五年,大体完成了五十万平方米的校建任务,为之后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到2000年以后,西安全市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了,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提出“校校通”工程,工程总目标是5至10年间使90%以上独立建设的中小学都能够上网,共享网上教育资源,这项政策的提出对提高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到2005年“校校通”工程在西安市取得突破性进展,西安市2274家中小学随着该工程的建设完成,全面实现校园间信息化联网。
2006年后西安市教育经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就更多了,能到今天的状况,不能说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是我们目光所及之处,比如,“校园网”,“新风系统”,“电气化”,“现代化”的教育规模比原先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在2005年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回顾西安市教育,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5年这段时间是我亲身经历,我深切地感触到改革开放焕发了群众的办学活力,改革开放为西安市的教育创新提供了动力,西安市的教育也是在创新和改革中发扬壮大起来的。
文/左海茹 图/受访者提供
视频: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琉璃视频”出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