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李山 | 齐桓公的霸业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2.14 李山 | 齐桓公的霸业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00:00
11:49

大变局粉丝群

加入历史爱好者的沙龙,聊天说地,共同学习吧!凡是已购本节目的朋友,添加小助手微信(jpgxsfxzs),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历史大变局微信群,有机会获得一系列福利。同时,欢迎大家关注“姜鹏历史沙龙”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谈古论今,遨游上下五千年。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和观乎文化共同制作的《中国历史大变局》。今天我们就讲一讲齐桓公“尊王攘夷”的霸业,“攘夷”就是抗击夷狄,主要是北狄。这个事情呢,实际上孔子在评价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时候,在《论语》中有一句话,叫“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注),这个“谲”就是“诡诈”的意思。实际上对两代霸主做了德行上的评价——就是齐桓公是正派的,并不耍心眼、诡诈;那么晋文公就有诡诈了。孟子说过什么是霸道,有些文献讲说把持别人的权力叫霸道。那么“以力假仁”(注),这就是孟子说的,就是说什么?骨子里边是行的是掠夺,侵略别人的权利,名义上打着仁义的口号,这就是实际上就是“谲诈”的意思。这种谲诈现象,在晋文公身上,实际上看得非常清楚。后来的霸主,实际上某种程度上都有这个色彩,包括齐桓公实际上也有,但是基本面,齐桓公还是遵循了一种所谓民族大义,就是华夏意识。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论语·宪问》)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孟子·公孙丑上》)


这个事情实际上是发生在鲁闵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61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很大,这就是狄从太行山一带,把一个邢国就围了。这个邢就是在今天河北省邢台这一带。结果这个消息就传到了齐国,也就是有使者来求援。这个时候齐桓公在位25年,实际上管子在前期的改革已经实施完了,也开始奏效了。然后齐桓公拿不定主意,就问管仲,我们救不救?管仲说了一句话,他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注)。注意这十六个字非常重要。“戎狄”就是指当时的异族,和“华夏”相对,他们是豺狼,这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里边有比较狭隘的东西,这个我们应该指出。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救邢。 (《左传·闵公元年》)


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古代人跟现代人一样,他就有这样一种民族意识,但是这里边包含的是一种族群意识、文化意识,就是非我族类的意识。“诸夏亲昵”,诸夏就是华夏,华夏的这些国家,我们是亲人。注意,这实际上就说起了一个封建所造成的这种“一家人”的感觉。像这种东西,对后来中国人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通过这句话我们也看出来,管仲是第一个利用这种民族亲近感办大事的人。也可以说他挑破了沉闷,讲我们是诸夏,我们跟戎狄不是一类人,这就是古代人所讲的民族大义,举大义之旗,办大事。这样的话,实际上使齐桓公的行为就有了一个纲领,所以“攘夷”必须大家联合起来,而攘夷必须要有一个中心人物,一定要尊王,这属于尊王攘夷。于是齐桓公就派人去给这个邢国解围。同时呢,把这个邢就迁走了,因为那儿危险,迁到夷仪,这个夷仪这个地方,学者有不同说法,一般说认为是山东聊城这一带,就是靠近齐国了。而且在《左传》记载一段事情的时候说(注),齐国的军队还有诸侯的军队在帮助邢国迁移的时候,邢国宫廷里边的宝贝,青铜器、珠宝一件都没有丢,也可以说当时的诸侯军队救亡,一家人嘛,什么叫一家人?我帮你搬家,我拿你东西,那不叫一家人。这就是一种在遭受灾难的时候,人们的那种严肃,那种诚心诚意,这是这个地方是很感人的。


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左传·僖公元年》)


所以邢国的形势基本上就稳定下来,但是刚刚稳定不久,到了第二年,卫国就出事了(注)。北狄从太行山各条通路下来了。这是冬天,也就是鲁闵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60年,戎狄就开始进攻卫国。这个卫国就是黄河北岸安阳这一带,这个国家是西周初期封建的周公的弟弟、文王的儿子——康叔,也是个老牌国家,而且加起来还有这种殷商老历史的背景,在春秋之前,应该是一等大国,很亲贵的国家。结果卫国这么多年“荒于吾辈”,而且那个卫懿公好仙鹤,然后把仙鹤当自己人,让仙鹤坐战车,招摇过市,就得罪了国民,什么国民?就是有资格穿上铠甲去打仗的这些人,结果战争来了。战争来了以后,国人能穿甲的说,仙鹤坐战车,仙鹤能打仗,你去找它吧。那么这种情形出来,卫懿公这个人还是不错的,然后就临时凑巴凑巴,组织了一支军队,得应战呐,然后呢,把这个政权交给两个大夫,然后跟他夫人就说,你听他的,我去打仗。大概就是自己感觉到凶多吉少,于是在荣泽,就是在卫国的北部吧,和敌人遭遇,结果大败。大败了以后呢,结果北狄一窝蜂把他围了,然后把他杀死了。这是正史上这么记载,就是《左传》是这么记载。有些史书像《吕氏春秋》讲得更惨(注),说狄人就把他吃掉了,吃得还剩一片肝,最后他这样死,死得很惨烈,也很悲壮,虽然平时不好,但是守土有责,也算是忠于职守,为国尽忠了。这样的话就有一个叫弘演的,“弘扬”的“弘”,“演出”的“演”,弘演一看君主这样死,我们不让他白死,他走上战场,找到他的一片肝,就把自己的肚子剖开,然后也就等于给他一个尸首,死了,很惨烈。这个是见于《吕氏春秋》。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甯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去其旗,是以甚败。(《左传·闵公元年》)


狄人至,及懿公於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於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bó本意是绣有花纹的衣领,引申为暴露)。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吕氏春秋·仲冬纪•忠廉(之三)》)


所以呢,在这个卫国军队打了败仗以后,有两个史官,一个叫华龙滑,一个叫礼孔(注),他们两个就说不行,我们得回去报信,然后他们俩被抓了以后,就跟那个狄族的首领就说,说我们两个是史官,我们掌握着他的祭祀大权的,也就是说国民听我们的,我们先去报信,让国民开城。结果狄人就放了他们了,他们两个就先回去了,放了以后,这俩人就向本国就传达了一个消息,什么消息呢?就说这城不能守了,不行了!这一下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结果国民就一窝蜂似的就逃离了城市,向东南跑。这一下北狄过来以后,你想,民众连个依托都没有,也没有组织地撤退,被北狄砍瓜切菜,所以这是历史的惨状。那个时候,人们向东南渡黄河,渡过黄河数一数,一个几百年的老牌国家,主要还剩了七百三十号人,这是非常惨痛的。


狄人囚史华龙滑,与礼孔,以逐卫人,二人曰,我大史也,实掌其祭,不先,国不可得也,乃先之,至则告守曰,不可待也,夜与国人出,狄入卫,遂从之,又败诸河……宵济,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 (《左传·闵公二年》)


这个时候就盼星星盼月亮能够诸侯伸手,也恰在这个时候,齐桓公遵循着“诸夏亲昵”这样的一个大原则,就率领诸侯沿着黄河一岸布防,实际上他只能守什么?就是黄河的东南,黄河西北岸基本上就沦陷了。所以那次北狄入侵是一次很大的异族进入中原。有学者探讨这个,说北狄为什么跑到平原上来肆虐呢?这和晋国应该有关系,因为晋国在山西境内剿灭这些戎狄,扩张领土,可能他们就过了太行山,向华北平原复仇,这个它是有原因的。


而齐桓公他们这些人就沿黄河东南岸防御,这样的话,北狄才没有进一步泛滥,就是孔子所说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抗击夷狄,讲的是这个。


那么在《左传》中记载(注),这个齐国还给了很多门材,木材,鸡鸭,还有这些,你要复国,你盖房子,盖房子其他材料好找,像门这个材料是比较难得的。另外君主出门得坐车,尤其是君夫人,大概逃离的时候也是慌里慌张,所以又给这个君夫人涂有色彩,涂有图画的车。另外还有君夫人一些礼服,所以这样的话,卫国人算是得了救。


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所以《左传》记载说“刑国如归,卫国忘亡”(注),讲什么呢?就是齐桓公把这个局势安定了以后,先在曹这个地方,给这个卫国建了个临时都城,这个时候,卫懿公死了,然后是戴公即位,接着戴公也死了,然后就卫文公即位,这临时不行,于是就在今天河南滑县,齐桓公又组织诸侯,过了几年,就把这个都城给建成了,建成了以后,卫国人住进去以后,很高兴,就是丧亡之痛就忘掉了。这就是那句话,说刑国如归,说邢国人搬到夷仪以后,好像回了家一样。卫国人因为有了新的城市,这种伤痛慢慢平复了。后来卫文公又非常勤奋,发奋努力,国家若干年就恢复了,但是整个来说,一个老牌国家差点没亡了国,这就是齐桓公的霸业。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左传·闵公二年》)


这个霸业使中原诸侯看出来了,齐桓公是帮忙的,他是能够拿出四两半斤去保护大家,所以大家都听他的。但是对管仲而言,他所以一开始改革就打造一个强大的齐,实际上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就是什么?匡正天下。你看他在葵丘之会公布了这么几条,其中有说什么?不要动不动就是把立好的这个太子,因为有了小老婆生了儿子,像褒姒一样,然后就废掉他;另外就是不要,“毋曲防,毋讫籴”(注),什么叫曲防?曲防就是以邻为壑,我们都是周文王之后,大家闹洪水,你不能说我修个沟专门往邻国修,让洪水流到邻国去。总而言之就是不要用灾害伤害其他邻国。“毋讫籴”是什么意思?“毋讫籴”就是邻国发生灾荒了,你就囤积着粮食,你不往外放,这都是不好的。另外不要专杀大夫,要尊重贤人等等。这个实际上是应该周天子来公布的,可是就在这个事情上,周天子家里边正在闹小老婆生的孩子夺权的问题,所以齐桓公霸业攘夷可以,真正要匡正这个天下,他是办不到的,所以说齐桓公、管仲在这个意义上是悲剧性人物。


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材,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毋忘宾旅。四命曰:仕毋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毋专杀大夫。五命曰:毋曲防,毋遏籴,毋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葵丘之会天子禁令考》)


总而言之孔子看的这个,我觉得还是看的比较真的,就是当时如果没有一个人伸出手来,那戎狄泛滥,可能华北地区的诸侯就沦陷了。沦陷了以后,孔子说“吾其被发左衽矣”,也是中原华夏的这种文明的生存方式,建立在城邑、农耕这样基础上的这种文明生活,可能也就丧失了。


这就是齐桓公的霸业,所以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就是齐桓公争霸,主要是“存邢救卫”,显示了某种大义。好,今天我们就讲这么多。


世界变幻莫测,历史教你选择,谢谢大家的收听,下回见。


今天我们的问题就是: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却没能真正匡扶天下,那么你觉得齐桓公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或者关注我们公众号——姜鹏历史沙龙,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栀子的风铃

    李老师,新年快乐

  • n8k8mwyv0c5aogp0spcc

    2022年元旦快乐!各位听友万事如意!俺第二次听此精彩的音频!

  • 1587715jsjg

    讲得太好 不舍得一回听太多 一是消化不了 二是跟不上更新——

  • 在路上家纺

    华夏与夷狄之分是不是与西周通婚有关,华夏都是亲戚,夷狄不是亲戚

  • 在路上家纺

    华夏与夷狄之分是不是与西周通婚有关,华夏都是亲戚,夷狄不是亲戚

  • 豆丁_mw

    有收获,老师讲述时间再长点就好了,总是意犹未尽。

  • 饕餮鸸鹋獬豸

    应该是公元前660,说成公元660年,请修改。

  • 日耀江河

    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孔子直接说管仲是仁人,听李山老师这么一讲,茅塞顿开啊!

    forspirit 回复 @日耀江河: 时间紧张,李老师没展开讲,管仲其实在实现齐公的称霸目标,而仁义是最好手段。若不搞不清这点就无法理解齐国所做所为

  • Evelynn0

    唉,无法成就自己内心的最终目标

  • 1365758sjnc

    管仲讲华夏亲昵,不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八王之乱的时候纷纷和异族结盟,打自己国家里的人,打自己的兄弟……哈哈,历史也真有趣。什么奇葩人都有。

    Xpy_ 回复 @1365758sjnc: 现在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