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从六识到八识、九识乃至十三层识

58.从六识到八识、九识乃至十三层识

00:00
16:55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了佛教发展史上曾经发生的空有之诤,并且提出了,其实中观和唯识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同。无论中观,无论唯识,最后都共许真如平等,认可空有不二,这其实也是佛祖时代就是这样说的,我们以前就已经提到过,在《杂阿含经》中,就曾经开示:


“有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恼苦。得真如法。”


其实,这个真如平等,空有不二,说的就是我们以前所说过的判定佛法的标准三法印、一实相印。真如平等,讲的就是涅槃寂静,而此空有不二,空,正是涅槃寂静,此空是相对于假有而言,此有则是因缘有,是无常有、无我之有。


在佛教发展的历史上,虽然曾经存在各种各样的诤论,有着各种各样的干扰和阻力,但是,佛教仍然发展至今,而且弘播得越来越广大,这源自于佛法慈悲智慧的原则,仲然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却犹如中观唯识圆融无碍,法性一味,无有高下,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令真正的佛教徒,内心充满喜悦、和平、和谐。


而历史上,确实也曾经一定程度空有诤论不息,这个“诤论”的意思,按照《阿毗达磨杂集论》讲,就是“互相违反所立言论”,但是实际上我们通过很多的讨论,已经非常明白空有二宗其实并不真正互相违反,所以,这种诤论本身,讲到底,是欠缺对教相的深研细究,对教法的实修实证造成的。


我们有些学佛的朋友喜欢辩论,实际上,佛法虽然也有关于论议抉择的教授,但是,也说明了作为一个修行人,一旦兴论,要避免许多的过失,比如辩论的时候还能够善护他心、善护自己的定心、不作不应时语、不作粗恶语、不生烦恼……如此等等,都非常的不容易,所以辩论也是要非常小心,辩论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度化众生,因此辩论的很多条件中也有一条,就是如果对方非器――所谓非器,就是不会从不善的境界,通过辩论就达到善的境界的,那么这样的情况下,也是“论出离”,论出离,就是不辩论了。所以,佛法的宗旨始终只有一个,度一切苦厄,自度度他,除此以外没有其它了。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佛教的发展,虽然佛教是起源于古天竺,但是现在佛教在印度已经流传不是那么广大了,而这个现状产生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所谓的印度法难,而这个劫难,一方面固然是有外在的原因,但是,也就是因为内部出现了不讲实修,过尚辩论的错误倾向,诤论不息,是非不断,引起教团支离破裂。所以作为一个历史的借鉴,真正不可以忘失。


现在我们继续回到“照见五蕴皆空”,我想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讲得比较透彻了,就是对于五蕴中的识,我们曾经留下了一个话头,所以,我们这一讲,就专门地来讨论一下识这个问题。


在以前的分享中,我曾经介绍过:


“各个不同的佛教流派,因为他们各自不同的教相、事相、戒相、圆相的差异,对识的研究也有不同程度的深入,说一切有部的心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识体;唯识法相宗则以六识加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列为八大心王,各有识体,另外还有在八识之上再加一个庵摩罗识第九识。而在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在前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之上,还有第十识乃至第十三层识,第十识名阿弥陀识,第十一识叫阿尼米塔识、第十二识叫阿尼拉泊雪、第十三识叫阿拉卡丝那,对心灵的净化要求非常精微。”


这段话本来听起来是比较抽象的,但是经过这么多次的分享,我们应该已经对前面的八识或者说是前面的九识,已经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


 我们已经介绍过佛法中有一个“六窗一猿”的说法,无论大小乘佛教,都是立有六识的,就是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托,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外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的这样一些了别作用,这个就是前六种心识,是我们与外面的世界接触最为直接的六个窗口,我们已经知道前五识也叫五色识,而第六识就是我们一般人都经常讲到的意识,这个意识的活动,我们往往是能够自我观察到的,当然,可能对于一些人来说,因为相对缺乏内省的习惯,所以也是经常会忽略自己的意识活动。像我在学校里上课,提问我的学生问题,有一些学生就是只回答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是”、“不是”,或者“好”、“不好”,但是WHY,为什么呢?问他为什么说“是”、“不是”、“好”、“不好”,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不知道”。那我每次都要告诉他们,我说其实在你的内心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思维的过程,一定有个为什么的答案的,否则就不会产生这个他说出来的好或不好,但是,因为对自己内心的省察不够细致,所以他忽略了,或者说是认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所以,对意识的认识,也是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内省的。


而这个第六识,后代根据它的特点,给了它不少其它的形象的名字,所以就形成了所谓的“六识十名”,这所谓的十个名字,就是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各有它的观察角度,我们从这些名字,大概地能够猜出一些它的特点。


 前六识是能够清晰地识别各种不同的,所以也叫作了别境识,这里,了别就是分别。但其实,我们讲的“分别”,里面也是包含了不同的类别,有自性分别、计度分别、随念分别,而自性分别,就是直接地认识对境的这样一种直觉作用,这个是当下的;而计度分别是用慧心为体,进行判断推理,随念分别就是以念这个心所为体,回想、追忆之类,有对过去和未来的认知,这三种分别,都可以是意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记住了,自性分别是前五识的作用,而第六意识可以有三种分别作用。自性分别和计度分别、随念分别显然是不大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候就说,前五识是无分别,而第六意识是有分别。


而到了唯识宗,除了小乘本来就已经建立的六识以外,还另外立了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建立了八识说。其中,前七识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所依,以他们各自的所缘之境转而生起,所以,也叫作七转识或转识。但是第七识和前六识肯定是不一样的啊,第七识按照经书中的说法,是常恒思量第八识而计度实我实法,这个我们以前已经说过了,就是执着分别于实有之我的,所以也就叫作思量识。


第八阿赖耶识又称异熟识,因为作为种子集合,能够引生善不善的种种异熟果报。


根据唯识学说,特别是护法论师一系的讲法,八识中间的第六识和第七识,都是会把虚妄的对境,执着为实有的我或者是法的,所以,有一句话就是说“六七能遍计”,而这个前五识,我们不是说过它们也被叫作无分别吗?所以这个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就因为没有我、法二执,就被叫作“五八无执”。至于关于这八个识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一体的,是不是体性各别,又各有各的说法,我们在这里就暂时不去讨论了。


上次我们讲到南北朝时候的天竺僧人真谛菩萨,他还在八识之外另外立了一个庵摩罗识,庵摩罗识还有一个名字叫无垢识,或者也可以叫真如识、真识,也就是所谓的净识。阿赖耶识呢,就被理解为是妄识或者是真妄和合识。真谛菩萨也是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师之一,和鸠摩罗什、玄奘、不空齐名。在他涅槃以后,他的弟子们分别立说,继续了真谛立第九庵摩罗识的理念,形成了中国的摄论宗。


一般都说玄奘大师所说的唯识是八识说,所以觉得玄奘大师的说法不如九识说究竟,但是我个人一直对此颇有异议,因为实际上,玄奘大师也提到了无垢识。


而这个庵摩罗识,跟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如来藏,讲的是一回事。


具体的,我们等下一次分享中再继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50797bpmp

    法师,58是最后一集吗

    师红长老 回复 @1550797bpmp: 不是的,课程每周四/周天更新, 至少有100讲,甚至更多

  • 1550797bpmp

    法师,后边没有了吗

    师红长老 回复 @1550797bpmp: 以后还有

  • 奕海寸心

    对六识以上难予理解,只听到需内心请净十分精微的话。

    师红长老 回复 @奕海寸心:

  • 如是000000

    请老师多加一点自己实证的经验就更佳

    师红长老 回复 @如是000000:

  • 杨捷1

    类似三层脑假说,本能 潜意识 意识,ego我执是智人们生来的副作用。

  • 1376881yrxd

    一直在听,感觉喜欢,但听不太懂,可能自己太无明了,还有就是希望师父以后能多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在通俗一点就更好了

  • 奕海寸心

    59讲反复听了四遍,感觉其精微不可想象,听书如此绝无仅有!

    师红长老 回复 @奕海寸心:

  • 水晶球品质

    感恩长老!

  • 奕海寸心

    内心清净写错了是净化

  • 1800169ztsn

    小乘立六识,唯识法相宗立八识或九识,圣密宗在九识之上还有第十识乃至第十三层识,对心灵的净化要求非常精微。作为一个修行人,一旦兴论,要避免许多的过失,辩论的目的,是为度化众生,我们自己平时还是要守好语戒,做好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