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启蒙于大洋彼岸的文明和天皇的雏形——女王卑弥呼

02. 启蒙于大洋彼岸的文明和天皇的雏形——女王卑弥呼

00:00
10:50

喜马拉雅的各位,大家好,我是樱雪丸。

上一章,我们讲到日本文明的起源,和日本第一次跑到中国来搞外交。话说倭奴国使者在公元57年的时候访问中国,拿了封号跟金印之后,就一去不复返了。这种感觉就跟不远万里跑过来,特特地地骗一块金坨子一样。

就算今天再回过头来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也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当时要跑到洛阳来讨这么一个名分。毕竟太虚了,没有什么大用。一个尚且处在石器时代的部落,又远在海外,你封他一个王,不当吃不当喝,能干什么。但当时的倭国人并不这么认为。

首先,他们和大汉中央朝廷搭上了关系,这是一个大事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大事。当时中国有一样东西叫做邸报,就是朝廷会把各种大新闻定期写在小册子上,然后发给各个地方机构。始于西汉,到了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了,换句话说,这回差不多全国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倭奴国,然后还被封王了。

那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有什么用?用处就是你今天在九州的博物馆里,能看到很多汉朝的铁器。

在见过刘秀之后,虽然不再有明文记载的官方交流,但是中日两国民间的往来却变得非常频繁。中国这边也知道有倭国这么一个地方,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心理隔阂。就这样,当时大量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先进技术被带去了日本。

日本这个国家,它是不存在历史意义上的青铜时代的,他是一瞬间,几乎在一瞬间,从石器时代一下子穿越到了铁器时代。

然后公元106年的时候,倭国人又来了。这一次他们的场面非常大,浩浩荡荡200多个人,每个人都是光着膀子光着脚,然后纹着各种刺青花纹,走在洛阳的街上。就有一种黑社会巡街的感觉。

当时汉朝在位的是汉安帝,年仅13岁,照前例接待了这帮人。见面的时候,带头的,也是刺青最大的——当时日本人根据脸上以及身上的刺青面积大小来论地位高低,面积越大,地位越高。然后地位越高刺青最大的那位,自我介绍说,我叫帅升,元帅的帅,升旗的升,是倭国王。

这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个有名字的日本人。但他真的就是谎话张口就来,然后都不打草稿的。当时日本虽然是飞速进入了铁器时代,然后生产力跟战斗力大大增加,因此加速了部落之间的兼并速度,但半个世纪过去之后,依然是有存着大概四十个左右的小部落,所以什么跟什么,你就称倭国国王了。事实上帅升只是倭国一个称之为面土的,就是迎面而来的面,土地的土,面土这样一个部落的首领。

但当然汉安帝肯定不知道,他一个13岁小朋友,出了皇宫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哪里知道你九州岛北部的部落动态。然后汉安帝边上坐着的是他母亲,邓太后。毕竟少主年幼,得有亲妈垂帘摄政。但邓太后说白了就是一中年妇女,也不知道海外的事情。所以,帅升是得手了,他很成功地让大汉天子和太后相信,他是代表整个倭国的国王。

这件事情弄完,然后开始在说正经的东西。第一件,就是帅升说我这次来是为了上贡,然后我们带来了我们国家最好的东西——生口。生活的生,一口饭的口。当时倭国的社会阶级呢,就是社会阶级和社会制度已经分化得相当细致了。部落最高的叫大王,百官称大夫,普通群众叫下户,比下户更低贱的奴隶叫生口。就不带牛字旁,以区别于牛马驴羊之类的牲口。

倭国当时一个部落总人口推测也就两三千,一口气带过来一百六十个劳动力当礼物送,这绝对是大手笔了。所以这个礼肯定不能是白送的,送完之后,帅升就开始提要求了。他要技术和人口。当然,最好是合并在一起,就是技术人口。具体操作就是我不是带了一百多生口过来吗,大家等价交换一下,你们也给我一百来个汉朝懂点什么生产技术的人,然后我带着回日本。

邓太后的意思就是——滚。你要再不滚的话,更难听的话就要骂出来了。所以这一次完全没有任何结果的外交往来,在后汉书上就一句话带过:倭国王帅升,献生口百六十,愿请见。

然后帅升回去没有多久,大概十来年左右吧。整个地球赶上了一场全球寒冷化,一场很大的饥荒降临在了日本。所以从公元150年左右算起,倭国内部再次陷入战乱,被打败的部落往往会选择集体逃荒,要么往西走,逃到本州岛,或者四国,要么就是往北跑,去朝鲜半岛。

《新罗本纪》就记载,在公元193年时候,有一千多个倭国人来到朝鲜半岛,求一口饭吃。这绝对是一整个部落集体跑路了。在这个时候,得益于盘踞在九州岛的各个部落的迁徙,使得日本各地都出现了铁器文明,比如奈良的天理市,就出土过汉朝的铁剑。

死的死,逃的逃,还剩下在九州,大概是有三十来个部落,大家也不打了,然后自动组成了一个联盟,然后又推选出了一个部落做盟主,这个部落叫做邪马台。邪也可以读yé,日语读作ヤマト,后来大和民族的大和,读音就源于此。

邪马台有一个国王,是男的,平日里处理各种政务,但同时还有一个女王,地位类似于大祭司,主管问天求卦,呼风唤雨。需要说明一下的就是,这俩不是夫妻。女祭司的名字叫做卑弥呼,据说是真的有神力,能够窥探方圆百里,然后同时也能与天地万灵对话。这种怪力乱神的事情中国史书一概称之为鬼道,但日本人则称之为神道。其实就是后来的神道教。

卑弥呼跟中国的关系很好,当时已经是魏蜀吴三国时代了,然后卑弥呼在239年遣使者来到洛阳,拜会了当时魏明帝曹睿。同时献上贡品,小鱼干,生口,木棉布。这里的重点是木棉,你要知道中国东汉的时候尚且没有普及棉花,也没有棉布,或者是木棉布。说白了,日本当时已经可以生产出中国没有的东西了。然后曹睿回赠过去的,除了金银财宝之外,还有铜镜百枚,宝剑数把。

日本天皇有三种神器。三神器分别是:草薙剑,八尺勾玉还有八尺铜镜。剑和镜子都是那个时候中国给的。然后,曹睿还赐给邪马台国的卑弥呼金印一枚,刻有“亲魏倭王”四个字。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在于,中国承认了神道教教祖卑弥呼,是日本唯一合法统治者。

然后就是使者来了,倭国使者来了之后,照例设宴款待,在款待的时候,宴会的时候,曹睿也就多问了一句,说你们倭国人里面,可有什么上古先贤?这其实是一句很客套的话,想探讨一下两国历史,但又不能很直白地说你祖宗是干嘛的?结果日本人一句话让曹睿虎躯一震,日本人就说,我倭国国民,乃太伯之后。

中国一部《二十四史》,从《三国志》开始,到后来的《晋书》,《梁书》等等,提到日本人,总会跟上这么一句——断发文身,自谓太伯之后。断发文身就是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个刺青,这是为了方便下海抓鱼,是春秋时期典型的吴越地区——尤其是吴国男儿的风俗。

太伯,周文王的大爷。日本人自称太伯的后人,其实并非是说自己是太伯的孙子的孙子的或者哪个孙子,而是指自己的祖宗是太伯子民,也就是吴地人。或者换一种说法,日本文明,是传承自太伯吴地的。

话说在1999年的时候,东京博物馆组组立了一个科技攻关小组,取名为“江南人骨日中共同调查团”,团长叫山口敏。这帮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横跨中日两国挖坟,把尸骨弄出来之后,带回实验室做调查。

他们在一个月之间,跑到江浙沪一口气挖了60座古坟,其中28座为新石器时代, 17座春秋战国时代,还有15座西汉时代。他们详细调查了墓主的头骨、大腿骨以及从牙齿中抽调出的DNA,并且跟福冈县以及山口县出土的弥生时代日本人尸骨进行了对比。

结论按照山口敏本人的话来讲,叫“酷似”。此外,在位于江苏省的另一次科考调查中,一处遗迹中所挖出尸骨的线粒体DNA配列,也跟福冈县太宰府某处遗迹中挖出的尸骨,配列几乎一致。

弥生时代日本的政治文明中心,主要都是在集中在北九州,这个话我们已经说过很多遍了。而北九州人的DNA配列,如果跟同时代吴越人的配列极为相似的话,那就很说明问题了。

事实上除了对比DNA之外,还有几样东西也能作为证据,第一个就是是稻作,日本的稻作本质上是吴越移民给带到日本来的;第二个,是文献。日本有个地方叫香椎,就是出土了那枚刻有“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地方。在上古时代,香椎的正确读法是こし(koshi)。而こし(koshi)在日语中,对应的汉字除了香椎之外,还有一个“越”,穿越的越。同时也是吴越的越。

你可能是以为是牵强附会,对吧?其实不是的。根据《古事记》等一批古籍记载的说法,元明天皇曾经将北九州的一个地方称之为“越”。这个越,是吴越移民的居住点。然后日本其实有一个地方叫做越国的,曾经居住的都是吴越一带跨海而来的移民。但它存在的时间不太久,很快就被再度分割,划为三个新的行政区域——越前,越中,越后,统称三越。

如果对日本史稍微有了解的话,我相信对上述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尤其是越后。战国名将上杉谦信,外号“越后之龙”。也就是说上杉谦信的祖上很有可能是江浙沪一带过来的移民,搞不好是温州人。

最后要说的是,在史书中,“太伯之后”这四个字之前,一般还会跟两个字,叫做“自谓”。自谓太伯之后,就是自称。在那个尚且还没有自己文字的岁月里,一代一代的日本人靠着口口相传,说着自己的由来,从秦汉到魏晋到南北朝,几百年间众口一词地告诉下一代,自己是良渚伏羲后裔,吴越太伯子孙。这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谢谢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渔西西

    语速语调挺对胃口,有种信手拈来的感觉,这应是来自于熟识度,不同于念别人的文章

  • maddie中英绘本馆

    难道没有人觉得语速太快了吗

    赤炘_修一 回复 @maddie中英绘本馆:

  • 拉琴的物理学家

    明治维新,怎么突然停更了

    不是二一 回复 @拉琴的物理学家: 历史部分是60期,接下来就是讲文化部分了 。

  • 請花開滿城

    我生长的地方是古代江南太湖片区域的,说的方言很多时候被别人认为是在说日语。原来根据语言的进化历史的考究确实有些渊源在呢!

  • 立横刀向天笑

    你别读了 找晨风来读 听不清

  • 醉冰

    现代日本人的基因其实很北,跟吴越人关系非常远

  • 东京莎莎

    第一枚金印在福冈的博物馆。 那么第二枚赐予 卑弥呼的现存何处? 请哥哥赐教。

  • 1385053ofpp

    语速太快听着无味!

  • 阿弥壳

    剃发可以理解 为什么刺青方便下海抓鱼呀qwq

  • 听友251498223

    从最新的DNA研究上看,贡献最大的应该还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韩国人”,当然我也更倾向于相信在更早的吴越时期有跨洋的直接文化技术交流,但其中的几个尚待回答的问题:1、为什么青铜器没有传过去?2、如果一直到唐代与日本交流都需要辗转朝鲜半岛的海上路径,以周代吴越时期的航海技术来说,交流会有多频繁?能有多少人过去是个问题。当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吴越人有相当遗传关联的波利尼西亚人层航越整个太平洋。3、我们看到跨越整个新石器时代,朝鲜半岛山东江苏沿海都存在基因交流,而在距今4000年前后开始的中华民族加速融合的背景下,需要当时朝鲜山东和江浙地区的文化面貌,骨骼以及基因差异来佐证“九州和江浙关联”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