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第3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00:00
14:39

3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推进乡村振兴,帮你从顶层规划到落地实施。


2018年1月2日,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中央1号文件发布,这是我国2004年以来第15个以“三农”为主题的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介绍,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既管全面、又管长远,是相比此前14份1号文件最大的不同。


只有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才能抓住乡村振兴的风口;而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必须要紧抓2018年1号文件的政策脉络。



中央1号文件开篇,做出一个总结、指出一个矛盾、指明了未来方向。


一个总结,总结了五年来我国在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农村民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农村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与“三农”工作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矛盾,是指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供求矛盾问题、农业供给质量不高、农民生产力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职业农民队伍缺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农村基层党建薄弱、乡村治理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


未来方向,文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实施的战略。


一、确定目标——实施“三步走”


中央1 号文件提出分2020 年、2035 年、2050 年三个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每个阶段需要达成的成效。文件指出到2020 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生产能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等10 个方面实现基本的发展目标。这个阶段是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阶段;也将是乡村振兴规划的主要探索期,是摸索规律、形成模式的主要时期。所以,这三年是百花齐放、共同探索的阶段。这一时期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到县域、乡域、村庄规划层层布局,在规划中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从而真正实现科学规划、从容建设。


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个阶段要求脱贫致富、城乡融合、乡村治理、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更加完善。这个阶段也是乡村振兴主要的实施阶段,是规划落地实施重点阶段。


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个阶段是乡村振兴成果提升和巩固阶段。


二、确定重点——五大方面构建有机整体


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曾提出过“五句话、二十字”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那时,我国刚刚实现总体小康、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的新征程,现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1号文件对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做出了新的概括,实施乡村振兴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新的“五句话、二十字”总要求的深刻内涵。


1. 产业兴旺是重点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承载要素平等交换,只有大力发展农村产业,才能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均衡配置、平等交换。贫困地区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支撑。而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如何发展乡村产业?文件强调要农业发展质量提升、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并提出五个发展路径: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也意味着下一步乡村振兴将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主攻方向。


除了强调农业产业是基础产业之外,文件坚持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仅仅依靠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附加价值,力度是有限的,更核心的是要通过延长产业链和调整产业结构来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恰恰就是通过二产与三产的导入,实现一产本身升级与产业综合发展效益的有效途径。绿维文旅认为,体验化、品牌化、原产地模式以及市场主体的充分参与,是突破原有产业发展瓶颈,形成较强产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2. 生态宜居是关键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到2050 年,农村美全面实现的实现实际就是要依靠生态宜居。生态宜居是“村容整洁”的进阶版,文件指出未来乡村宜居发展的路径和渠道:山水林田湖的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农业生态的产品和服务、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可以说,乡村振兴的目标,本质上就是实现和谐发展的乡村生活方式,未来乡村的发展核心,是构建呈现现代化田园生活方式的产居融合综合区。


其中,对于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央1 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由此可以看出,充分利用乡村绿色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共赢途径。


3. 乡风文明是保障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中央1 号文件从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公共文化建设、移风易俗行动四个角度,阐述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提出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建设要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做好乡风民俗的传承和保护。2018 年中央1 号文件中也提到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文化将与乡村产业升级、社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等要素互为表里,共同完成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


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中央1 号文件指出,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并要求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 治理有效是基础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中央1号文件指出,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并重点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内容。


中央1 号文件从村民自治、乡村法治和德治三个方面,对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


自治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新乡贤作用、开展村民自治试点工作、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等多项举措,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法治方面,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


德治方面,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5. 生活富裕是根本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中央1 号文件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农村教育、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基础设施、社保体系、健康问题、人居环境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中,中央1 号文件首次提出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文件指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乡村地区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可以看出,乡村经济多元化为乡村发展开拓了思路,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意义。


(三)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措施


市场化的、高效的要素配置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源动力,要想打造乡村理想生活方式,资本与生产要素的可流动性是前提。城市化与工业化恰恰就是依靠了社会资源资本要素的有效流转,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1号文件围绕土地、人才、金融进行了重要部署。


1、土地制度改革


如果乡村土地使用权不可流转、附着在土地之上的不动产不可流转,生产要素的价值就不能进入资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无法形成融资的支持条件与资本杠杆,无法吸引社会资本的大规模参与。那么,乡村将始终面对政府的不断投入与市场的不断抛弃之间的矛盾。土地制度方面1号文件给出了指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和探索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对于农村承包地经营制度,中央1 号文件明确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 年的政策;二是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是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


针对农村宅基地,中央1 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认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是借鉴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在总结有关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改革探索任务,但必须守住底线,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是让城里人“下乡”去买房置地。


2. 强化人才支撑


空心村的问题如何解决?乡村如何吸纳人才?中央1 号文件从五个方面,对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提出了要求。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二是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三是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四是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此外,文件中明确支持工商资本下乡,提出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


五是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3. 开拓投融资渠道


中央1 号文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问题,有着全面的规划,提出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财政方面,文件强调,要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资金筹集方面,文件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金融方面,文件指出,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据透露,根据部署,下一阶段还要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起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办法,要通过这些政策性文件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谢谢大家收听本期节目,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斗米sdm

    断句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