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车琳。
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包法利夫人的短暂一生:她出身于一个富农家庭,自幼失去母亲,在修道院学校里读过书,喜欢浪漫的幻想。在小说中,她的故事前后延续了九年时间,一开始因为父亲治病而遇到乡村医生查理•包法利,不久嫁给了他,在婚后八年中,爱玛过了四年半的沉闷家庭生活;之后遇到了浪荡公子罗道耳弗,二人来往了近一年,最后是爱玛被人抛弃;后来,她又与年轻的大学生赖昂在鲁昂重逢,两人过了将近两年的偷情生活,而爱玛为了这份婚外恋倾其所有,债台高筑,最后服毒自杀。
这便是故事的结局,读完之后,让人唏嘘不已,感觉到人生的悲剧滋味,这滋味从作品的书页中延伸出来。而其实,爱玛是一个有生活原型的人物。1848年,鲁昂报纸报道了一条社会新闻:德拉玛尔夫人看不起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也是医生),与人私通,并暗地里借债,结果债高如山,陷入困境,加上第二个情夫与她绝交,于是服毒自尽。
这个现实中的故事或许成为福楼拜创作的来源,而如今已经无人记得当年这个鲁昂女子的姓氏,但是包法利夫人已经是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之一。我们需要感谢生活,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同寻常的事件看上去匪夷所思,像小说里的故事,可它的确是真实的,而且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泉之一。另一方面,文学创作的力量便在于此,虚构人物被塑造得如此鲜活和生动,以至于比现实中的人物更让我们感觉真实和印象深刻。
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中,你认为哪个人物最为悲剧?
有人会说这当然是爱玛•包法利,其实查理•包法利的结局同样令人悲伤。我们现在来分析和总结一下这两个人物。
有人说,爱玛是个农家姑娘,不应该读书,不应该有非分之想。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是完全如此。再平凡的女子也会梦想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每个人都会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而爱读书本是一件好事。
遗憾的是,爱玛读书只读一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言情小说,在她的价值观和爱情观还没有形成的少女时期,这种单一的阅读产生的影响把她带离了现实生活的轨道,所以,作为文学老师,我不是特别赞成学生时代只读言情或只读武侠小说,阅读面还是要宽广一些,历史题材、人物传记都是可以增加我们对现实感知的读物。
回到人物本身,爱玛的问题就在于沉溺于幻想与梦境,总以为爱情在另外一个男人身上,“生活在别处”,因而忽略了真实的生活,厌倦了现实。我们需要梦想,但是在梦想没有替代现实之前,还是需要接受现实的。其实,无论是爱情还是日常生活,我们经常会说平平淡淡才是真,而爱玛是不能接受平淡的人。
查理恰好相反,他是一个脚踏实地、安分守己的人,爱玛便是他的梦中情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幸福的。不幸的是,他可以以全部的热情去疼爱爱玛,却无法满足爱玛的精神世界,两个人是错轨的平行线,难以相交,只有在婚姻的最初以及爱玛临死之前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相知。
另一方面,爱玛也并不真正了解查理,或者说是她不屑于去了解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平庸的男人。其实,查理也是一个颇有浪漫情怀的人,只不过一般人觉察不出来,而福楼拜不止一次地给了这个男性人物最浪漫主义的描述。
第一次是他初见爱玛时的情形,我们会发现这个男人尽管本分和谨慎,但是完全被爱玛不同于凡家女子的容貌和气质所吸引,所以他本来答应三天之后再去探望病人卢欧老爹,结果第二天就去了,而且之后每个星期就去两次,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二次,是在爱玛去世后,他把自己关在诊室里,呜咽了很久,然后提笔写了一段这样的文字:“我希望她入殓时,身穿她的新嫁衣,脚着白鞋,头戴花冠。头发披在两肩。拿一大幅绿丝绒盖在她身上。这是我的希望。”操办葬礼的药剂师和神甫都觉得这个是包法利的“浪漫观点”,劝他说绿丝绒显得多余,而且花销大。而查理很生气地说:“管你什么事?走开!你不爱她!”可见,查理并不是不懂爱玛,他如此妆点爱玛的遗体,固然是爱的因素,要永存爱人与他最相爱时候的形象,但是也说明他知道只有这样浪漫的妆容最符合爱玛的心意。
第三次是福楼拜把爱玛之死写得那么凄惨,让这个女人遭受到严厉的惩罚,却把查理之死置于一个最为温馨浪漫的氛围,他这样写道:“第二天,查理坐到花鹏底下的长凳上。阳光从空格进来;葡萄叶的影子映在沙地;素馨花芬芳扑鼻;天是蓝的;芫青环绕开花的百合蓊蓊在飞。”等女儿来叫他,其实他已经坐在长凳上离开了人世。
都说福楼拜在写作中是不动声色,可是无论是悲怆的爱玛之死还是浪漫的查理之死,我们都能够感觉到作家的动心动情。查理平庸的现实主义外表其实严严实实地包裹了一颗浪漫的心,只是很遗憾,爱玛没有真正去感受他含蓄的浪漫。这是两个人共同的悲剧,正如查理所说,“错的是命”。
那么,造成爱玛悲剧人生,除了她的性格,还有别的原因吗?
上面是从人物性格来分析爱玛悲剧人生的原因,她似乎是一个自作自受的女人,当然这是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了《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还有一个副标题,就是“外省风俗”,可见福楼拜非常重视社会环境因素。
《包法利夫人》的故事发生在穷乡僻壤,在过去的法国,外省被认为是精神和文化生活贫瘠的地方,是平庸生活的代名词,所以爱玛会觉得她被生活的平庸包围了,她的梦想不能满足,她总是需要追求一种别样的新鲜和刺激,所以频繁地去鲁昂省城与情人约会,会面对地图发挥对巴黎的想象。
而另外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正如译者李健吾先生所深刻剖析的那样,“贵族与浪漫缅想,不是穷困所能担负得了的。金钱是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可以为爱情而死,但是对于一般人(爱玛是其中的一个)说来,死在债台高筑上,却更合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作品的第三部分,福楼拜每写一次爱玛与赖昂的爱情生活,就掉转笔头描述一次高利贷者勒乐的钻营行径,勒乐就是一个把“幸福就建筑在逼死邻居的高利贷手段上”的资本主义商人。爱情的破灭和金钱的债务这两股力量拧成了一根绳子,束死了已经没有力气挣扎的爱玛。
药剂师郝麦是一个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和因素的资产者,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他排挤医生,卖药的竟然当上江湖郎中,挣了不少钱;他还利用地方上的事件进行舆论炒作,与一切可以交往的官员名流打交道,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固然不是像商人勒乐那样直接逼死了包法利夫人,但是也是和其他永镇居民一样围观爱玛堕落而不施救的自私自利者。当包法利夫妇越过越惨的时候,他越过越滋润。
回到“外省风俗”这个副标题,我们在作品中的确看到了大量关于风俗的描绘,其真实程度堪与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库尔贝故乡主题的作品相媲美。这是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即在时代与环境中叙述人物活动和描绘特征。在《包法利夫人》中,刻画成功的不仅是包法利夫妇,如上文所提,郝麦和勒乐以及地方官吏、旅店老板娘、乡间农妇、男仆女佣等各色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都是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个人因素加上社会因素,爱玛•包法利迅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不甘心平淡生活的外省女人的堕落悲剧。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女性人物为题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女人的短暂人生。爱玛不够自重,她的悲剧命运似乎是咎由自取。
那么这个人物形象是否也有一些积极意义呢?
我认为还是应该辩证地看待包法利夫人。首先,即使是出身卑微的女子,也应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爱玛毕竟是一个有一定文化的女性,这当然是当时法国乡村阶层希望社会晋升的结果,但是具体到一个农家姑娘身上,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其次,爱玛欺骗丈夫,不忠于婚姻,但两次婚外感情,她并不是为金钱而出卖自己,相反,是两个男人缺少付出;即使在最后落难之时,爱玛去找本镇的公证人借钱,公证人要她以身体交换,爱玛大怒,说“我可怜,可是我并不出卖自己”,可见,爱玛并不是唯利是图的女人。
最后,爱玛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一些女权主义意识,或者说是福楼拜赋予了这个人物女权意识。爱玛在生孩子之前,就希望有一个男孩,她的想法是,“男人少说也是自由的”,可是“一个女人,就不断受到阻挠,(……)还要处处受到法律拘束”。她意识到女性所受的社会局限,向往像男性那样更加自由的生活。当她走投无路去找人借钱时,识破了公证人企图占有她的嘴脸,这时书中写道,“她起了战斗的心思, 她还真想打男人们一顿,唾他们的脸,踏成粉碎”。可见,爱玛到最后从对男人的幻想过渡到对男性社会的反抗。
这让我想到了福楼拜长期保持通信的文坛挚友、法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与爱玛的相同之处是,她也是出身于乡村农家,接受了一些文化教育,少年时酷爱文学阅读;同样是追求爱情自由的女人,与爱玛完全不同的是,乔治•桑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女人,为了写作和发表作品,她给自己取了男性化的名字,此外还创办报刊杂志,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是法国女权主义的先驱。
总之,通过《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我们了解到一个生活在法国19世纪偏远外省的普通妇女的生活,她不愿接受的现实和她触摸不到的天堂,她的激情和她的失望,她的爱和她的恨。我们当中可能很少会有人喜欢她,但是我们也恨她不起来,面对包法利夫人,我们能够表达的的可能更多是一种怜悯。
福楼拜用了五年时间写作《包法利夫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包法利夫人》的问世在法国引起怎样的反应?
1857年,法国文坛有两部后来流传广泛而深远的作品遭到拿破仑三世政府的审判,一部是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一部便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遭受指责的理由也都相似,就是有伤风化。确实,小说中描述了不道德的通奸行为,要知道在当时的法国,通奸是一种罪行;而且,作者因为没有直接表示对这种行为的批判而受到公诉人的谴责。
我们知道,福楼拜的写作风格就是尽可能的冷静和客观,他自己也曾说:“我希望我(在创作中)做到不爱不恨,不怜悯不愤怒。(……)不偏不倚的描绘可以达到法律的庄严和科学的精确。”福楼拜确实因其客观性写作而表现出一定的现代性。
不过,我们前面也提到,福楼拜尽管希望隐匿作者自身,但是文字本身仍然会显示出立场,爱玛不是遭到最严厉的惩罚吗?所以福楼拜的律师塞纳尔这样辩护道:“你读这样一本书以后是爱好不道德的行为呢,还是害怕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受到可怕的惩处,难道不是引人向善吗?”最终,判决书对书中某些段落加以谴责,但是承认《包法利夫人》是一部认真而严肃的作品,并且宣告作者无罪。
这样,福楼拜以《包法利夫人》继续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小说传统,即发掘现实、忠于现实,而福楼拜在艺术上更追求完美。马克思的女儿爱琳娜在其1886年英译本导言中对这部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作家观察和分析深入细致、人物刻画真实生动、具有诗意和完美的风格。当时,福楼拜刚刚去世八年,在英国知道他的人还寥寥无几。
如今,《包法利夫人》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2017年,我国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被拍成电影,在引进到法国时,片名被译为《我不是包法利夫人》。这个译法有一定道理,首先是因为这两个东西方女性人物形象存在共同点,她们都是不忠女人的转喻,尽管她们之间也存在诸多差异;之所以没有把“潘金莲”原样搬到法语片名中,另外一点就是翻译的时候有意采用了归化方法,即用目的语(这里就是指法语)的语言和文化元素来代替陌生的来源语(即中文)的语言和文化元素,以减少法国观众理解上的差异和困难,而“包法利夫人”在法语片名中的出现足以说明这个在法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的经典性。
最后,我们还要回到开头提到的“包法利情结”这个词,来探讨一下它的涵义。Bovarysme这个词出现于1865年,也就在《包法利夫人》出版后不到十年。正如我们在前面的作品导读和人物分析中所发现的那样,包法利夫人代表了这样一种人格,就是由对现实的不满产生逃避心理和行为,总是想象自己是另外一个人,容易生活在想象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中。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都会存在,美梦总比现实美好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包法利情结”,只是这种分裂性在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身上格外显著。典型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来具有一定普世性的人格,这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所创造的价值。
好,前面几期我们针对故事情节进行了详细分析,这次又分享了一些对《包法利夫人》中人物形象的个人理解以及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故事。很高兴与你一起走进了包法利夫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这个人物就像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揭示出一些共同的人性特点。
非常期待你与我一同交流对这部文学经典的阅读感受!我是车琳,感谢你的收听!
车琳老师用“资产阶级”这样的话语来评价《包法利夫人》,是不是有点糟蹋了人物?用阶级分析法解读文学作品,或者一切社会现象,这恐怕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的思维体系。福楼拜曾经说:艾玛就是我。当他把艾玛写死的时候,大哭不止。可见,福楼拜对艾玛这个人物的爱。他理解她,怜惜她,甚至崇拜她。只是,在福楼拜的年代,艾玛必须死。所以,如果把“资产阶级”这样的称谓放到艾玛的头上,这个世界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人物之一,就失去了她的复杂性和她超越时代的人性。
1322607eqct 回复 @vividshine: 解读中不仅讲了是女性的悲剧,也分析了是普遍人性的悲剧,需要仔细听。
读了这本小说,我感觉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眼前对你好的人。正如老师所说: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都会存在,美梦总比现实美好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种“包法利情结”,只是这种分裂性在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身上格外显著。典型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来具有一定普世性的人格,这就是经典文学作品所创造的价值。12.17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珍惜眼前。说:看看人家车都好车啊,看咱家车,说:咱家车,为咱们立下汗马功劳,别人家再好,来回接送过你吗,自己家车最好,安安全全最好。转:这个世界是有分工的,即使再平凡的个体,也会有人将你视为“英雄”。
觉得解读很普通
欣然晚晴 回复 @骨灰级路过: 内容就占了两讲,而且细节方面还有点小出入
所以,名著的讲解老师,首先一定要自己尤其熟悉和喜欢自己所讲的这部名著,才能保证带着深刻的感情讲出最好的效果,
特别同意车琳老师对少女不能只读言情小说的建议,否则容易摔跟头
爱玛的可悲固然跟她自己脱不开关系,但是更该负责的是当时的社会,如果爱玛生活在现代,那她必然会直接跟自己的丈夫离婚,再去寻找她的爱情。毕竟如今的婚姻自由已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而是诸多人追求完美爱情的信仰吧。12-17
行到水穷_坐看云起 回复 @嫻靜待花開: 换一个人就能幸福吗?
爱情最终是要回归到平淡的生活中的。仰望爱情,面对现实,拥抱生活中的一切一切。
我就是艾玛。有点浪漫,幻想,情绪化。往往一件小事便轻易让我觉得现实生活丑陋乏味,俗不可耐。唉!包法力情结!
目前,车林老师和复旦大学的李宏图老师讲的《呼啸山庄》,质量特别高,能够讲到听者的心窝里,因为他们两个对所讲的著作都了然于心,这是前提,讲的特别好……
无声的雪_8b 回复 @欢欢喜喜大自在: 我觉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的也很生动,把孩子的心理讲解的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