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金句
课程文稿
1
《社戏》,是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大家都很熟悉,中小学语文课本经常会选到这一篇。
《社戏》主要写一群小孩子,写他们幸福的童年。其实鲁迅很喜欢描写小孩。《呐喊》一共14部短篇小说,至少有11部写到小孩。但鲁迅笔下的小孩,一般都很悲惨。
《狂人日记》《风波》里的小孩被父母打骂的很凶。《孔乙己》里的学徒被掌柜欺负得很厉害。《药》和《明天》里的小孩都病死了。《阿Q正传》里的小孩当了假洋鬼子的替罪羊,被阿Q骂作“秃驴”。《故乡》里的孩子们饱受小伙伴的分离之苦。闰土的几个孩子更是可怜。
面对这么多不幸的小孩,难怪《狂人日记》最后要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呐喊》最后这篇《社戏》,画风大变,大写特写幸福的童年,这大概就是鲁迅本人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吧。
一部《呐喊》,是以《狂人日记》“救救孩子------”的呼喊开篇,再以《社戏》中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结束。鲁迅笔下的中国故事,因为《社戏》,就有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2
《呐喊》最后,紧挨着《社戏》,还有《兔和猫》《鸭的喜剧》这两篇,也是写小孩,也是写快乐的童年,显然是一个整体,而且鲁迅所署的写作日期,也都是1922年10月。
1922年得鲁迅日记丢失了,只有许寿裳的抄稿。这是现代文学史的一段佳话。鲁迅的老同学许寿裳非常崇拜鲁迅,连他的日记都要抄。可惜他只抄到片段,因此看不出这三篇小说的写作时间究竟谁先谁后。
但不管怎样,总之,《社戏》被排在了最后。我猜想,这大概是因为《社戏》在最后这三篇中实出类拔萃,《社戏》中孩子们的幸福指数也最高,所以不管《社戏》具体写作时间是否最靠后,用它来做《呐喊》的收工之作,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3
但《社戏》也有问题。这问题就出在它最后的一句话里面——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所谓“那夜似的好豆”,是说《社戏》里那群孩子那天晚上看完戏,回来的路上偷吃了村子里“六一公公”的罗汉豆,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所以豆是好豆,这个确凿无疑。但戏是不是好戏,就值得商榷了。不信就请看小说所提供的几个细节。
细节一,看戏的孩子们最喜欢“有名的铁头老生”,但他那一夜并没有“连翻八十四个筋斗”。“我”最想看到的“蛇精”和“黄布衣跳老虎”也未上台。唯一激动孩子们的是一个穿红衣服的小丑绑在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人用马鞭抽打。仅此而已。所以孩子们哈欠连天,最后“骂着老旦”,离开戏台。这样的戏,能说是好戏吗?
细节二,“我”的母亲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能看几回”。所以就戏论戏,那个晚上“我”在赵庄看到的戏,不可能是一生当中最好的。
4
既然如此,为何小说结尾,作者“我”偏偏要说,他再也没有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这就要看我们如何理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到底什么是“好戏”。对大人来说,评价一出戏好不好,只能看这出戏本身的质量。但孩子们可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关心的“戏”不在台上,或主要不在台上,而在看戏的全过程。从听到演戏的消息开始,那些根本还不知道名目和内容的戏,就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上演了。这是孩子们看戏特有的前奏。
《社戏》的戏台,不在“我”的外祖母家,而是五里之外的“赵庄”。因此村民们如何合计,如何请戏班子,如何搭戏台,戏班子来了如何排练,如何轰动全村,全省略了。其实这些细节也能带给孩子们极大的兴奋与满足。
对“我”来说,看过戏的小伙伴们“高高兴兴来讲戏”,也让我无限神往。这当然不是神往于具体的戏文,而是似乎已经从远处飘来的“锣鼓的声音”,以及“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的热闹场面。
再有一大开心之事,就是好事多磨,却又得遂所愿。
原来那天晚上,船,这水乡唯一的交通工具,突然特别紧张。外祖母家没雇上船,眼看去不了,几乎绝了望,却终于发生大逆转,村里早出晚归唯一的“航船”居然回来了,而经过小伙伴们一再“写保票”,外祖母和母亲居然同意由他们带“我”去看夜戏了。这种幸福无法形容,但鲁迅居然把它给形容出来: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接下来,就是读者熟悉的一去一回的沿路风光,特别是回来的路上大家在月光底下煮罗汉豆吃,以及多少年后仍然无限深长的回味。
这才是“社戏”真正的内容。这才是“社戏”的主体和高潮所在。
孩子们的赏心乐事,跟大人们张罗的戏台上那出不知名、也并不精彩的戏文,其实关系不大。所以,并不不是大人们张罗的那台戏,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快乐。恰恰相反,是孩子们的快乐,是孩子们自己在台下不知不觉演出的童年的戏剧,赋予台上那出戏以某种意义和美感。
孩子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在天地大舞台演出自己的人生戏剧。至于看大人们张罗的简陋无比的戏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5
但要说大人们毫无功劳,也不完全对。大人们张罗的戏剧虽然简陋,毕竟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由头,孩子们可以借助这个由头,来上演他们自己的戏剧。大人们的功劳,也就到此为止。如果因为提供了这么一个由头,就说自己给孩子们创造了莫大的幸福,那就太夸张了。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应该特别地感谢三位大人。
首先是“六一公公”,孩子们回来的路上偷吃了他的罗汉豆,他非但不生气,反而问孩子们“豆可中吃吗?”更了不起的是,他居然关心“昨天的戏可好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许多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完全不了解,只晓得忙忙碌碌、怨气冲天的父母们,是肯定提不出来的。“六一公公”的两个问题,有助于孩子们再次重温和确认刚刚过去的那些赏心乐事。
其次是外祖母,她见“我”因为没有船去看戏而焦急失望,就非常“气恼”,怪家里人为何不早点把船给雇下。她一直为此絮叨个不停。晚饭时见“我”还在生气,外祖母的安慰也非常到位:“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如此关注并且理解小孩的心理状态,这就不是一般的外祖母了。
最后是母亲。表面上她对“我”的看戏并不热衷,对“我”的生气更不以为然,甚至让“我”不要“装模做样”的“急得要哭”,免得招外祖母生气。
其实这主要因为是在娘家,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母亲”也是客人的身份,必须处处小心,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母亲很想让“我”去看戏。一旦得到机会,稍稍犹豫一番,她就同意了孩子们的计划,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自己坐航船,去五里之外的赵庄看夜戏。这可不是一般的母亲所愿意、所敢做的决定。
可以想象,母亲在孩子们出发之后肯定一直在担惊受怕。航船刚回平桥村,“我”就看见母亲一个人站在桥上,等着儿子归来。而且已经是三更了,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就开始站在桥上。母亲虽然“颇有些生气”,但孩子们既然平安回来,她也就没再说什么,“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换一个母亲,黑暗中在村口的桥上独自等到三更,她接到自己的孩子,第一反应,大概就是抱怨,怪罪,训斥,甚至辱骂吧?但小说中“我”的母亲并不是这样。
母亲还有一个值得感谢之处,就是她既没有请别的某位大人跟孩子们一起去,也没有亲自陪着孩子去。她宁可自己担惊受怕,也要顺着孩子们的合理的心愿。她没有自以为是地介入孩子们的世界。她尊重孩子们的自主权。如果那天母亲自己去了,或请某个大人帮助照看孩子们,还会有孩子们那么多的开心之事吗?还会有这篇温暖而美好的小说《社戏》吗?
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没有。
为了孩子们的独立,为了孩子们的幸福,有时候,大人们真的不能事事冲在前面,而必须退居幕后,甚至作出必要的让步,必要的牺牲。
鲁迅杂文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个意思,应该就是小说《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吧。
现在才读懂了鲁迅,也才真正佩服起了他的文字功夫: 深不可测又回味深远。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二十年来,父母给我的最珍贵的就是“自由自主”,是困惑时候的一两句提点,是好朋友总向我表达的羡慕,是现在回想起来的不可思议和本该如此,也是幸运至极幸福至极。⭐️
在郜元宝老师的带领下,再次捧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在这一次的阅读中,我读出了喜悦,那种很纯粹,又弥足珍贵的喜悦。那段儿时的看戏的经历,是一段一波三折、没有大人陪伴的一段冒险或者可以说是“狂欢”的经历。我在体会“那夜的戏”和“那豆”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体会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那至真至纯快乐。这些也唤起了我对自己童年的回忆,那些傻事趣事如今看来是那么珍贵。我深切的感受到,深切地感受到,孩子永远是我们的老师。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可以充满童心,像文中的孩子们一样快乐,笑对困难。如此,回过头来,是不是可以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当下的生活,是不是可以更加从容地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呢。
原来以前从来没看懂过《社戏》,听了大师的讲解,才恍然大悟!
鲁迅杂文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个意思,应该就是小说《社戏》所要表达的思想吧。
我也是听了这次讲课,才明白社戏是讲述温馨的童年生活;而整个呐喊小说集是为中国的小孩发声。长知识了,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也不太可能明白这么多道理。
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了新认识,是该拿来看看
好喜欢六一公公啊
文学精粹
听着郜老师的讲解渐渐的回忆起自己童年类似快乐的事……现在我就要晋升外祖母了,所以更加清晰明白了郜老师所说“为了孩子们的独立,为了孩子们的幸福,有时候,大人们真的不能事事冲在前面,而必须退居幕后,甚至作出必要的让步,必要的牺牲。”暖暖的提议……谢谢郜老师,特别喜欢听郜老师讲解及那暖暖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