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家转向佛教:攀登新的高峰

从儒家转向佛教:攀登新的高峰

00:00
11:20

课程金句

第165集 从儒家转向佛教:攀登新的高峰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上次我讲到,儒家的学说虽然在诸子百家当中影响极大,但是放到生活当中,到了秦汉两朝,它在实际上已经边缘化了。我讲到,秦统一中国的时候主要用了法家,而在汉建立以后,一开始用的是道家的思维;后来董仲舒提出要“独尊儒术”,他这个和经典儒学的区别就非常大。


学术新动向:汉代道教的兴起与魏晋玄学

严格讲起来,董仲舒的儒术,一个是通过阴阳五行的方式来倡导君权神授,这是汉武帝非常喜欢的一个思维。为什么皇帝掌握那么大的权力?因为有天地授予他,有神授予他;所以,建立了一种叫做谶纬神学的一种思维,把自然现象神秘化,变成社会安危的决定性的因素。其实,董仲舒这个思维已经和早期的道教的一些思维有点关系了。后面,到东汉和魏晋的时候,真正地创立道教以后,大家发现这里边已经有一点有渊源了。


你看,创立这么一个思维,就独尊儒术的思维,董仲舒对于经典儒学已经采取了不一样的态度。更不走儒学的道路的人,还有一大堆,譬如,像我们都知道的刘安。刘安他和董仲舒倒是同岁,一样年龄的,他是汉王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参与者,刘家的一个政权的参与者。他主持写了一本我们现在都知道叫《淮南子》,这个书它的最早的名字应该叫《淮南鸿烈》;鸿,江鸟鸿;烈,轰轰烈烈的烈,有的时候干脆就叫《鸿烈》。他讲得比较多的是自然天道,道家、法家、阴阳学家连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对中国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一派。他建立这个思维的时候,是在现在安徽寿县,那个地方有八公山,在八公山里边集中了一批哲学家——我在我的著作当中,把这几个哲学家的名字也就列在那儿了——创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系统,这个思维系统,对中国后来影响是相当大。


对于《淮南鸿烈》研究比较深入的,现代是还有一个安徽籍的教授叫刘文典,文章的文,典范的典。他在北大教过书,后来又到西南联大去了,这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但是又非常怪异的一个教授。我看了很多材料,觉得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候,有一点让我当时觉得很好玩,他非常看不起我们所喜欢的小说家沈从文。有一次日本人轰炸的时候,他居然拦住沈从文说,我们到防空洞是为了保存国学,孩子们是为了保存国家前途,你为什么要逃?这很不礼貌,沈从文很老实,支支吾吾地,就被这么一个态度比较嚣张的教授欺负了。但是,这个态度那么嚣张的刘文典教授,他在研究《淮南子》的时候,水准是非常高,就光曾凭这么一本书,就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大学者,这个随口一说了。


在汉代,可见已经有新的学术的发展了,里边有很多这样的一种动向出来了。在东汉,后来直到魏晋,道教就慢慢起来了。这个道教,往往以老子、庄子作为自己的创始人,其实老子和庄子的道学,既可以成为他们的创始人的某一部分,但是实际内容不太一样。所以,我后面讲的时候,把老子、庄子的道学思想,和真正的道教,我是分开的。


道教,有东汉时候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这是让道家、道教定型化了;还有魏晋的时候,茅山的道教,一直到东晋的时候,葛洪。葛洪,屠呦呦教授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时候专门提到,她说到葛洪的著作的一个早期的影响。葛洪的著作《抱朴子·内篇》,非常宏大的规模,又把他的道教思想传达的比较完整。这里边又产生了我反复地讲过的,我所喜欢的魏晋名士的玄学,譬如像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这么一些人,其中又有我们所注意到的竹林七贤,他们也已经不太讲这个派那个派了,他们突破传统思维,包括突破原来那个经典儒家的思维,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和风度仪表。因为讲了很多了,所以我在这个问题上不重复了。


了解佛教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史

在这么个过程当中,我们终于迎来了佛教,这个问题是个比较大的问题,我要非常认真地来说说佛教的问题了。佛教,我不是一般地说,我会把它作为我们这个课程的一个艰难的重点,来一点点地来讲述。因为不管放到古代还是现代,研究佛教历来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有一些佛教研究者,他居然可以用几年的时间讲一部经,听的人一直安安静静在听,不管听的清楚还听不清楚,他处于一种宗教的归附思维,大家都在听。所以,佛教的里边的内容是非常复杂。


我在讲这门课的时候,最早列我提纲的时候,我就想到把这么艰难的一座大山放到我的课程里边,大家在接受上是不是有一点障碍?后来我想,如果不讲中国的佛教思想的话,我们很难完成中国文化史这门课。这是一座高峰,这座高峰我们避不开它,我们也不能在山脚上走一走,山脚下走一走,这不能的,我们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攀登它,攀登它以后,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真正了解了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艰难的部位。


所以,我认真地想告诉大家,我必须从儒家文化转移到佛家文化。如果说儒家文化的人格典范是君子,佛教文化所要的人格典范,是觉者,觉悟的觉,终于觉悟了,这叫佛家所需要大家能够做到的。


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讲佛家难度比较大。由于我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写了一些书,特别是我写了有一篇叫《解经修行》,我是非常仔细地分析《心经》它里边的内容。这文章发表以后,我受到国内很多很多佛教协会的一些研究者们的邀请,希望我能够给国内很多地方的僧侣,认真地来讲讲佛教。我不太有时间到这个庙、那个庙,到这个协会、那个协会去讲,不太有时间。所以,我也希望对这个问题研究有一点深入的僧侣们,一些很好的佛教研究者们,我们一起在喜马拉雅里边,一起我们来听一听,我们一起完成一个交流。


对佛教的问题的深入,是这次我们中国文化必修课,也是我的博士课程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高点。我希望我的博士研究生们,在这地方再多用一点心力。如果说前面有的地方你们听起来用比较平和的方式来听,这儿要多做一点笔记,认真地来想一想。因为佛教的典籍浩如烟海,能够认真地找到一条概括的路途,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一起来做。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白兔的影子

    期待,我一直就想听听佛教的课程了,我观察过,信佛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段经历,因为他们把佛教信得那么苦,而仅只是停留在烧香拜佛这个层面,希望佛能替他们实现愿望。我没有加入任何的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世界一切真善的事物。

    雨牛牛的太阳 回复 @小白兔的影子: 入教和不入教生活方式会发生变化,但是研究佛学就没那么复杂了

  • 撒伊穆恩_高

    秋雨老师好,祝您神清康健,课程一直能上到千万期,是吾辈之福也!中国传统文化在十年中散佚,亟需大儒以大众可接受的方式重新拾掇,而秋雨老师就是这位拾贝人,带领有识之士一起研究本国文化瑰宝,幸也!

  • 华Liu

    佛,西天,极乐世界。出家,行者,化缘,戒律。看破红尘,皈依佛门。念经,有心,无心。走向极简,“人间佛教”。“星云大师”,“说好话”,“行好事”。

  • 就是可伊

    多谢先生将讲佛教。近一年时间以来,我已开始接触学习佛学,在喜马已听多位老师这方面的课程,颇有收获。但还是很期待先生的讲解,谢谢~

  • 动动月亮

    我在2017年2月9日读到秋雨老师的《写经修行》时,所有的疑问至今没有得到解答。非常感谢秋雨老师和喜马拉雅,让我有机会倾听秋雨老师讲解佛教。

  • 孙悟实1

    这么好的内容,竟然是免费的。感谢余秋雨老师。感谢相关付出者。

  • Angelayjy

    儒家文化的人格典范是君子,佛教文化所要的人格典范是觉者。余秋雨老师翻译的心经通俗易懂。色与空没什么差别。色就是空,空就是色.

  • 1883583ekpn

  • 徐丹若

    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领略中华文化的浩如烟海。而佛教,是跨不过去的必经之路。

  • 石头谈情

    神圣的佛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