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一点都不孤单,还很有趣
有次去东京找一家店要买球鞋,花了不少时间找路,等我找到这家店时,店刚好不巧已经到了打烊时间,我当然不死心,上前询问正在关店的店员。我不通日文,只好用英文问。
“今天已经关门了吗?”
店员苦笑地用手比了个叉叉,她的英文不太灵,回答很生硬。
“今天关门了。”店员用英文说。
“那么,明天呢?”我问。
店员又比出叉叉的手势。
“明天,关更多。”她说。
我愣了一下,推测她想讲的意思是:“明天,也关店。”只是她把“也”的英文,跟“更多”的英文弄混了。
这是个有趣的文法错误,使我一直记得“明天,关更多”这个说法,觉得耐人寻味。
门呢,要不就开着,要不就关上,关上以后,还可以“关更多”吗?
我有个朋友,是个明星。虽然漂亮,但很烦人,吐不完的苦水,所以她约我吃饭,我都是能免则免。某天,她传信息来。
“今天一起吃饭吧,好久没聊天了。”
“今天关门了。”我回。
“那么,明天吧?”
“明天,关更多。”我回。
“什么叫‘明天关更多’?你也太不把女明星当回事了。”
“你也不该把明星当回事。真正野生鲟鱼的鱼子酱很难得,但野生鲟鱼也没把自己当回事。”我回。
“啧。我就想找你陪我骂几个烂人啊!”
依据情商的原则,我不应该把爱吐苦水的人,称为“负面的人”,这种说法等于根本地否定一个人。应该说成:这人并不负面,只是常用负面的态度,看待别人与自己。(有点啰唆,但这就是跟自己抬杠的精神啊。)
但不管我用什么说法,我就是提不起劲陪她骂人。倒不是我不爱骂人,而是她的骂法重复没创意。她很喜欢泡在自己的苦水里,仿佛苦水是她的热水澡。
我以前以为心理医生在医治忧郁症时,是把忧郁给拔除,再把患者用正面力量给武装起来。这是一个误会。
心理学家赫什菲尔德(Hal Hershfield)与阿德勒(Jonathan Adler)一起调查了四十七位忧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他们很意外地发现,这些患者并没有减少忧郁,只是变得能够面对自己的忧郁。也就是说,本来丧失胃口与味觉的人,渐渐尝得出苦与甜,而不是被弄成只尝得出甜,却尝不出苦。
培养情商时,怎么面对各种负面情绪,会写在这本书的其他地方。这里我想先跟你一起试试,要开始面对自己的感觉的第一步:练习关门。
我们常听人劝别人:“你要把心打开。”却从来没听过有人劝别人:“你要把心关上。”
这不合理,门要是随便打开,岂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跑进来?
别忘了有时要选择把内心的门关上,这是一种能力,说穿了,就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
如果有门,却只开不关,那要门做什么?直接挖一个洞就好了。我们的心灵,不是通道,任由各种信息与感觉穿过来又穿过去。关上门,空间才会出现。这是要安放重要记忆与感情的地方。
独处的能力,是使我们与别人不一样的关键能力。
跟别人相处时,别人会带来各种随机的刺激,迫使我们用各种情绪去反应。不管是在咖啡厅听到播放的音乐或隔壁桌客人的聊天,还是在马路上逛或网络上逛得游目四顾,我们的情绪都会有反应。当我们开着门,就任由各种杂乱的事,来占用我们的注意力,耗费我们的情绪反应。
或许就有人喜欢被包围在这些杂讯里,因为这样就不必去辨识自身的情绪,不必面对自己。像张爱玲在《封锁》这篇小说里的描述:交通被封锁的电车乘客们,手上有报的看报,没报的看名片、看招牌,以免脑子会活动起来。
如果害怕脑子会动起来,却竟然还幻想要做自己的人,那很可惜这本书不是为你写的,你应该去找教人制作木乃伊的教室报名。因为你要做的,不是活生生的自己,而是一个幻想中的自己的标本。
跟自己相处,并不孤单。反而是跟无聊的人勉强鬼混,才容易感觉孤单。独处不是要我们面壁打坐,我们可以挑选自己感到好奇的书或电影,当成我们跟自己相处的催化剂,类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里面的“明月”吧。
为什么一本好书、一部好电影,常被称赞“启迪人心”?因为当我们心灵贫乏,没办法自行产生能量时,藏在书里、电影里那颗丰富的心灵,会不断催化我们,对生命诞生想象。
很多人都说过这些话:“我其实搞不懂我自己。”“不要说别人不了解我,连我都不了解我自己。”
这话听起来是烦恼,但其实是乐趣。我们相处最久的人,一定是自己。如果我们一出生就附着操作手册、易拆易懂如吸尘器或果汁机,会是何等无聊?
网络上有很多题目有趣的心理小测验:“走进古堡,桌上有盆花,你看到的是什么花?”“进了空的电梯,你会站在哪个位置?”“在森林遇到一只动物,是什么动物?”不少人会顺手做一做这些小测验,看看准不准。有时还真被说中一点,就顺水推舟地心中小小一惊——“原来我是这种人”“原来我有这一面呀”。
人最有兴趣,又最没把握的,就是自己。
我们对自己有最多的要求,也同时有最多的猜疑。
而独处,是我们好好跟自己相处的唯一机会,借由所看、所读、所想、所问,一步一步地明白自己。
现在就来想想,你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话,你想邀的,是来自哪个人生角落的哪个人物呢?最好选一个人物,是你觉得跟你某方面有点像,或是这人竟然做了某些你很想做但还没做的事。你想到了谁吗?某位侠客?某个运动员?某个很宅的巫师?还是某个八面玲珑的妈妈桑?
把这个人物邀来,在你与你自己相处时,可以聊这个人物哪些地方跟你很像,或是这人做了什么事,是你想做还没做的,为什么对方做了,你却还没做呢?就当作聊八卦吧,聊你自己跟那个人的八卦。当成功课就容易疲倦,用聊八卦的心情,反而比较起劲。
对了,除了对照那个人物,来探索你自己之外,你应该还会注意到,为什么故事里的人物,比我们这些现实世界的人,效率高那么多,言出即行、说做就做?原因很简单:第一,他们比我们专注,他们背后的编剧,不会让他们没事就看手机、费神评断天下大小所有事。
第二,他们存在的时间,比我们短很多,一部电影大概九十分钟,就算《哈利•波特》连拍八部,也就存在不超过二十个小时,所以他们必须高效率地说做就做,然而,比起他们来,我们存在的时间,难道就是无限的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小声,听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