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如何回归本来

52.如何回归本来

00:00
17:06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会拉大家进课程微信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通过前面几讲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唯识三性,要达到真正的三无性,从遍计所执性超越出来,看到依他起性,最后圆满地臻至圆成实性,这是需要有智慧有般若的。而如何才能逐渐进入到这样一种实际修行的阶段呢?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心经》中正在学习的“照见五蕴皆空”。

首先,作为一般的凡夫,他是把这个身体当作实在的,而且,我们的第七识也总是在发挥它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总是说“我的身体”“你的身体”……但我们前面已经知道,其实这个身体完全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它是瞬息万变的,所以,我们首先就要遣虚存实,看到遍计所执性的不真实,对身体的执着完全是一种幻觉,它不是实有的,而必定是依他起,而且是圆成实性的。这就叫作遣除了虚假的、如幻的,而谋求了一定的真实。

其次,我们前面也已经说了,依唯识的观点,你所见的一切,用现代语言来说,都是一种心灵的投射,无论是理论概念还是具象的事物,就犹如“见五蕴”,都不能离开识的作用,而这个内识,有境有心,心的生起,必定是要依托于境界,也就是真正的五蕴――请注意我说的这句话:“心的生起,必定是要依托于境界”,这说明“唯识”并不是表示外在的境界没有了,事实上,我们内在的心识所见的,虽然是一种内在之境,但实际上也是通外在的境界的,之所以说“唯识”,是起到一种强调的作用,因为一般无明的众生,总是迷执于外在的境界,认为那些都是真实的,所以不知道通过观照自己的内心来求取出离之道,佛菩萨们因为悲悯众生的无明,所以就特别强调唯识,令众生能够观照自心,但这,并不是说只有内境,外在的事物也都没有了。

这个概念,在《成唯识论》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阐述,《成唯识论》中说:

“但言唯识非境。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或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沈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哀愍彼故,说唯识言,令自观心,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

这段话所讲的,就是我刚才的意思。我们讲中国的唐朝,以丰满、肥硕为美,自信张扬,但是到了明清时代,仕女图则完全变了风格,都是像红《红楼梦》里写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有的人就分析啦,说这是大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民众充满自信的缘故,尤其唐皇室本来就有少数民族的血脉,所以审美观就偏于这种风格,但是到了后代,也是因为时代的缘故,这种开拓性的风尚逐渐变化,慢慢地向精致发展,审美观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这里面实际上说的也是一种识的作用,因为心态的变化,所以对美这个概念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落实到每一个生命个体,也是一样的,同样一个女孩子站在我们面前,有的人觉得好看,有的人可能就觉得非常一般,我们讲起来是每个人的欣赏品味不同,其实所谓的欣赏品味,就是每个人的心灵投射不同,识里的种子现起的显现不同。但是,尽管这叫唯识,我们能不能说面前的女孩子其实不存在呢?当然,不是不存在,只不过是强调了,我们对这个女孩子的观感,是带上了我们自身过去到现在的心灵投射,隐含有我们过去的许多信息积累,所以我们在看这个女孩子的时候,并不完全就是这个女孩子本身,而是带有了我们自己“水印”的一张“照片”。所以,我们看到一个事情好或不好,先不要急着归因于别人,而要先问问自己的眼光有没有问题。这就是《成唯识论》里这段话所要告诉我们的。

所以,看一个事情怎么样,全在自己的角度、高度、广度和深度。

从对外物的执着,回归到心灵的矫正,可以说,正是“舍滥留纯”。

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心内所取的境界,我们现在已经很明白了,这是识的产物,那么,能取的心的作用呢?我们要明白,这个能取的作用,其实也是依识而有,是识体的起用,没有识这个体,也就没有相应的用,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心的作用,也是心的产物。当有了这个认知,我们也就报末归本,回归到了问题的根本。


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问题,既然心所显现的影响是根境识三和合的结果,我们学习过缘起法了,知道了因缘和合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可以导致结果的改变,那么,如何从遍计所执性改变而成为圆成实性,根、境、识,这三者而言,我们最容易把握、最能够把握的是什么呢?

很显然,所观察的境,在这里是没有可变的因素,而我们的器官和身体虽然也是可以改变,但是远不如心的改变可能更大,我们有一个成语,叫作“心猿意马”,就是说人的心思不定,这颗心就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忽而上忽而下、忽而左忽而右,非常难以控制,这已经说明,心,最是善变。“心猿意马”,讲的是心不能控制,如果我们明白了相关的道理以后,如何更好地把握和控制我们自己的心?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在《维摩诘经》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是这样说的: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这颗心能够安置好,让它更为明彻,那么,我们也就能够令自己从烦恼之境华丽转身而变得自在,我曾经遇到一对大学生恋人,现在大学是允许谈恋爱的嘛,所以有恋人也很正常,这个女孩子找我,跟我说男孩子跟她吵架了,她很烦恼,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其实,这么折腾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你现在在这里痛苦,很可能人家早就已经不生气了,完全不必拿着当时的情景苦自己,要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用变化的思路想现在,何况,你如果那么在意和他的关系,也可以自己给他打个电话,事情的结果不就改变了吗?


其实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听心经课的同学马上就知道了,我不过是讲了一个佛法中无常的观念,让他不要把心停留在过去,而要安住当下,用了一个缘起法中改变缘起的办法,通过改变缘起而改变结果,所以这里面并没有更多的诀窍,但是如果利用起来,却可以令我们生活的世界瞬间从焦躁不安提升到平和宁静。所以,佛法最大的妙处,就是,它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但是,这样实用的方法却常常被我们忘记,将它束之高阁。这就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说明我们的心创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决定了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里,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调整自己的心,让我们的心变得美好一些,于是,我们周围的一切,也变得美好了。人都是趋利避害,都是求乐救怖,希望自己能够过得更好的,所以,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隐劣显胜,也就是一个很自然的本能的向往,只不过,我们很多人不明白这种目标的达成,原来真正的最大的转机,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而现在,我们都成了智慧的人,明白了五蕴之如此能够像我们前面几讲中说的,从负面的五蕴转而为佛的胜妙之身,也是在于心的转变。

当然,更进一步地要真正达到佛的法身,像前面说的仅仅能够驱除一点小小的烦恼还是不足够的,更进一步地,还要“遣相证性”,因为识本身是具有理和事这样的两面性,理,就犹如我们平时所说的本体,而事就是具体的现象,事为相取,所以遣而不用,理为性体,应求作证,所以这个时候,才是依唯识宗义修行的宗义,真正的目的,那就是回归真如法性,这一点,应该说和中观又是殊途同归。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潇洒_01f

    我们有一个成语,叫作“心猿意马”,就是说人的心思不定,这颗心就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忽而上忽而下、忽而左忽而右,非常难以控制,这已经说明,心,最是善变。“

    师红长老 回复 @潇洒_01f:

  • shtzoomq8563ruwqx09v

    从遍计所执性超越出来,看到依他起性,最后圆满地臻至圆成实性

  • 课程助理之一

    我的身体不是我的身体,颠覆了我原来的思维

    师红长老 回复 @课程助理之一:

  • 意境映相

    通过前面几讲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唯识三性,要达到真正的三无性,从遍计所执性超越出来,看到依他起性,最后圆满地臻至圆成实性,这是需要有智慧有般若的。而如何才能逐渐进入到这样一种实际修行的阶段呢?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心经》中正在学习的“照见五蕴皆空”。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佛法最大的妙处,就是,它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

  • 1800169ztsn

    唯识学在现实中落实的五个阶段:遣虚存实、舍滥留纯、报末归本、隐劣显胜、遣相证性

  • 七彩霓虹华

    我们的心创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决定了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还是生活在一个痛苦的世界里,但是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去调整自己的心,让我们的心变得美好一些,于是,我们周围的一切,也变得美好了

  • 水晶球品质

    感恩!

  • 1389873mmbr

    心内所取的境界是识的产物

  • 杨捷1

    每个人都戴着各自的有色眼镜(习性)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