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论语》在英美的影响

189| 《论语》在英美的影响

00:00
15:00


本集文稿

意大利法国德国主要都是通过传教士的活动来了解接受中国文化的,英国也不例外。


1807年第一位来华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不但编了有名的《英华字典》这是一部六大卷近5000页的大书,是马礼逊耗时16年变成的,还在返回英国时,带去了1万卷的中国书籍。后来他又到过中国,前后在中国呆了27年,最后死在中国,葬在澳门。


他对儒教有很高的评价。他说,孔子所创立的儒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道德哲学体系。因为它的学说与人们崇拜的上帝并无什么关联。孔子主要采取道德格言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思想。孔子不同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主要采取问难的形式来教导弟子,而孔子则鼓励弟子向他提出关涉道德政治和文学的所有问题,以探寻他的思想,他是中国最受欢迎和尊敬的圣人,他的名字具有崇高的威望,他的言论家喻户晓,他的著作是每个私塾学堂的教材,他的思想原则也是每一位官员自觉实践的原则。而在中国多年的传教士理雅格,更对儒家经典的研究与宣传不遗余力。


他在中国呆了30年,相继翻译了论语孟子尚书诗经左传周易礼记孝经。也就是说他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过半数的儒家经典。这里有个问题顺便说一说。听过我们课的朋友都知道,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是礼记里的两篇。理雅格先翻译了大学和中庸,后来又翻译了整本的礼记,而中外有不止一本的书写道他,说他翻译了十三经中的十部儒家经典,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是把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当作了十三经当中的另外两部。他一共翻译了八部,当然这已经是极为了不起的成就。


他在翻译时得到了著名的晚清名士王韬的帮助,他的译著总名《中国经典》,一共出了28卷,到现代人很受学者的推崇,他也因此被牛津大学聘为第一位汉学讲座教授。他赞颂孔子是古代著作与事迹的保存者,中国黄金时代的箴言的诠释者。过去他是中国人的代表,现代他又以最好的和最高的身份代表着人类最美的理想。


除了翻译,他还写了多种研究著作,如《孔子生平及其学说》《孔子:中国的圣贤》,并要求新教传教士,要他们透彻地掌握中国人的经书。在理雅格之后,翻译论语的名家,还有生于1889年的亚瑟韦利,他没有来过中国,却以"没有来过中国的中国通"闻名,他出版了20多种关于中国的著作,尤其是他的翻译,从论语翻到诗经楚辞,翻到白居易的诗歌,翻到西游记,都深受学术界的推崇。


在中国非常有名的英国人中,当然还有当做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老师的庄士敦,他在中国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紫禁城的黄昏》,非常有名,国内出过不止一个译本,因为是了解那段历史的第一手材料,而他还是伦敦大学的汉学教授,对中国儒教有深刻的领会,著有《儒教与近代中国》《中国宗教之将来》等著作,据他当年观察,中国政教文化的基础是孔教,外国宗教无论多好,也不可能跟孔教在中国分庭抗礼。


而四书五经在中国教育上的地位,就如同希腊与拉丁文在英国教育上的地位一样,就跟粮食是一天也离不开的。而现代中国人最熟知的研究中国文化的英国学者,大概得属李约瑟博士了。他是1900年生的,活了95岁。他本来是生物化学家,由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史产生了兴趣,投进去了自己的大半辈子研究生涯,主持编撰了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成为全世界名声最响的这一领域里的权威著作。


而研究中国科技史,当然要研究它的思想背景。所以在他的书里,关于儒家关于道家都有很多的论述。他在书里写道,儒家学说是一种重视现世关心社会的学说。"要了解孔子,应该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孔子所关心的是井然有序地管理一切事务,这似乎令人觉得枯燥乏味,但是他是生活在一个大动乱的环境里。诸侯国之间开战,小国沦为大国的战场,法纪荡然,人们只是靠个人的力量、武装的随从和阴谋诡计来自行其是。


贵族的娱乐、狩猎、战争和骄奢的生活,使得平民不堪负担,人命不能得到保障,各个阶层都是如此。对于孔子所处的时代来说,他的思想是革命的。论语中的许多言论在今天说来,犹如是对贵族和统治者们的迂阔的说教,但只要我们了解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就会懂得这是针对当时的缺点、姑且不说这是针对当时的暴行的中肯的指责,而孔子矛头所向的那些人物,是可以像打死一只苍蝇那样将他置于死地的。"


儒家文化走向美国的时间稍晚,因为美国建国的时间本来就短,19世纪初美国的传教士来中国,中国文化典籍大量输入美国,从美国国会图书馆到各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很多很好的中国古籍。美国传教士中非常著名的杰出人物是卫三畏,卫三畏是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也是根据他的原名的谐音起的。三畏就是论语中孔子说的"君子有三畏"的三畏。


他生在1812年,死在1884年,21岁就来到中国,他对中国文化有全面的把握,对孔子思想有深刻的认识。他的名著《中国总论》现在已经出版了中文译本。他说比起希腊和罗马的古代哲人的语录,孔子教导的总的旨趣是良好的,而在社会上的应用程度则远超西方哲人的语录。


四书五经不仅文字隽永,引人入胜,而且还对千百万人的思想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这些书的影响是圣经以外的任何书所无法匹敌的。卫三畏后来成了耶鲁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学讲座教授。美国著名的传教士、著名的汉学家都不少,而文学家中也有对孔子和论语很感兴趣的,如美国的顶级大诗人庞德,他是1885年出生、1972年逝世的现代诗人,他的一位艺术批评家朋友通过日文的翻译读了四书,觉得很有意思,就推荐给庞德。庞德读了以后就着迷了,这引发了他对中文的兴趣,特地学了中文,对中国文字的构造方式,他也非常着迷。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把独特的理解、过人的想象结合在一起,翻译了论语,他在自己的诗里也时有讲到孔子、引到论语的地方。有一位在耶鲁退休的女学者叫金安平,他是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的夫人。史景迁的书,大陆和台湾都翻译过十多种。金安平近年专门研究孔子和论语,写了《孔子:喧嚣时代的孤独择人》,也用英文翻译了论语。论语的英译本本来就很多,这是一个最新的译本,被收入了著名的企鹅经典书系,2014年刚出版,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马上要出版金安平写的《论语的生命史》,就讲论语在海内外传播的历史。


她三个月前刚来上海做过演讲,讲到他翻译论语的体会,就称他自己要踏这理雅格和庞德的足迹前进,由此也可见庞德译本的地位,比庞德晚生七年、1892年出生的美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赛珍珠,在中国生活多年,写了多部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对孔子当然也不可能陌生。她活到1973年,1972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纽约出版了她的最后一部着作《中国过去和现在》,他在这部书里通过孔子和耶稣的对比,认定二人有着相似性。她说,虽然孔子生活在耶稣前500年,但孔子跟耶稣一样,也是四处周游,"他在每一个地方寻找他的追随者,他是贫穷的,受到傲慢者和得势者的拦截嘲笑,但他不屈不挠,绝不改变他的信念。


他的一些言论是基督教式的。是他第一个说出了后来基督才用的金句,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用之来告诫他的弟子"。而对现代反对孔子的言论,赛珍珠也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她说"孔子的伦理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基础,尽管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冲动的青年改革者和革命的否定,当革命过去之后,秩序恢复时,这一秩序总是基于孔子的教义和哲学之上"。而她更认定和谐是中国文明的关键词。"一个人与他周围的人与自然相处和谐、自然,那么这样的人就是有教养的人。"赛珍珠是对人性有着深刻体察的文学家,也是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文学家。因此她的判断包含了他自己的切身体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gslgs

    傅杰老师的论语课不仅仅是在讲论语本身,而是对孔子和儒学的综合思考和评价。特别是对东西方国家关于孔子和儒学的影响的研究非常有价值。这就是非常难得的研究型学者。

  • 何振兴0

    已读文稿

  • 兼明

    致敬傅老师!!!

  • 和_vvv

    不屈不挠,坚守信念

  • 艾总爱喝茶

    紫禁城的黄昏和电视剧日落紫禁城有关系吗?

  • 艾总爱喝茶

    传教士在文化的传播中真的意义很大,李雪健电视剧为了一句话中的传教士看的我很感动

  • Crystal刘娟

    赛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