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国学课 | 抛弃偏见,向君子的气节靠近

南怀瑾国学课 | 抛弃偏见,向君子的气节靠近

00:00
05:59




孔子很喜欢把君子与小人放在一起比较,也许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让我们努力做君子的同时也能识别小人的嘴脸。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一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我们知道“不善”方能“行善”,所以也只有知道小人是什么样子才能做好君子。


“君子周而不比”是什么意思呢?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君子做人处世凭借一颗正直的心,他不会厚此薄彼。“周”就是包罗万象,“比”就是比较。一个君子的胸怀应当是这样的:某个人道德高尚我们要敬重他;某个人道德还没有修炼到家,我们也不必要去苛责,而应当去设法感化他,这也符合孔子做人的原则。


就像是天地万物,对于上苍来讲它们都一样,没有谁比谁高贵,谁比谁低贱之说。有时候我们说蚊子和苍蝇很讨厌,青蛙很好,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都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去看,这样的思考难免有些自私,这是“小我”。如何做到“大我”呢?就是要舍弃心中的偏见,万物本来是平等的,如佛家所讲的“众生平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人对事就会有另外一番大的眼界,就不会仅拘泥于自己的小天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自己有恩惠的就是好人,对自己没有恩惠的就不是好人,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很不客观,在孔子那里一定是通不过的。但是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些是人类的通病,而且这个毛病不好改,在所有人身上它的“病毒”都存在,只不过有没有发作的区别和是否蔓延的区别。因而,我们还是要时刻警醒自己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有人大概会问成就大我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把功利主义色彩放在心里,那么你就不可能做到“大我”的境界。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其实孔子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君子对待德行好的人钦佩,对待德行不好的人也不会去打击。


接下来转到小人这里的风景就截然不同了。“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做事情都喜欢“比”,怎么个比法?就是以他自己为中心,凡是对他有利的就是好的,凡是对他不利的就是坏的。这句话我们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人甚至会说人都是自私的,谁做事情不考虑自己呢?那么无私的人哪里还有啊?


不要小瞧这样一句话,在平时这样的小人还看不出来会有怎样的破坏作用,到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的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了。比如一个民族到了危亡的时刻,小人就会凭借这一点依据去选择眼前的小利而不会顾及民族大义,所以他们就跑去做汉奸了。


因此,做人当然不能做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像这样的人我们也会对他敬而远之。所谓“敬而远之”,就是对小人不能不理睬,这样你就没有办法自保了,“敬”就是要你对他表现得很恭敬,态度上不能让他觉得你瞧不起他。“远”就是要你疏远并远离他,这样的人不能深交。这才是孔子要表达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为的是找到与他们怎么相处才能相安无事的方法,而在内心又要向着君子的气节靠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海潮明月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一个李漫漫

    姐姐我好喜欢这个声音的图片,就是那座山,好美能给我发发吗

    海潮明月 回复 @一个李漫漫:

  • 92785528

    人生如何才能常乐?

    1850152uizq 回复 @92785528: 知足

  • 元元cyh1972c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