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秦与汉》- 西方最新中国历史研究成果

《哈佛中国史·秦与汉》- 西方最新中国历史研究成果

00:00
35:19

大家好!我是李沛聪。


今天为你介绍的书,是《哈佛中国史》的第一卷,标题是《秦与汉》,讲述的是秦汉帝国的历史。这本书33万字,我将为你解读书中精髓: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时代,秦汉帝国是怎么出现的,他们经历了哪些政治社会变迁?正是这些变迁,塑造了当时的中国,并对未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时期的大体轮廓:秦汉帝国,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开端,从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开始,到公元220年曹魏接受汉献帝禅让结束,前后绵延四百多年。秦朝终结了周朝持续了800多年的“封建制”,开启了后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制”,不过,开创了 “帝制中国”的秦朝,却很快灭亡了。但是,秦的成果被它的继承者汉朝接受,并且发扬光大。

我们讲这本书,要分5个部分来说。

第一部分,秦国为什么能成为最终一统天下的那一个?秦国究竟做对了什么?

第二部分,强盛一时的秦朝,为什么在一统天下十几年之后,就迅速灭亡?消灭秦朝的刘邦,对秦始皇的政治遗产,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第三部分,在世界历史中,秦汉时期的中国究竟和其他文明相比,处在什么位置,它又在当时的世界文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四部分,从秦朝到东汉,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对后面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五部分,我详细的说一说,在秦汉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哪些变迁?

我们首先来说第一部分,为什么秦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算得上是前无古人的伟业。但是,这里就有个问题,如果往前倒几百年,你会觉得秦国是最没资格统一天下的诸侯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秦国,第一,它根基浅薄,东周建立时才受封立国,不像其他诸侯国,源头都在西周早期,晚了快300年;第二,秦的地理位置不好,在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当时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地瘠民贫;第三,秦国文化相对落后,春秋时期秦国比较有名的君主秦穆公,居然让一百多人殉葬,其中竟包括被称为“三贤”的重臣,因此,其他诸侯国都看不起秦国,认为他是夷狄。所以,如果从头来看,谁也不会想到,最后统一天下的会是秦国。

那么秦国为什么能成为最大的黑马呢?具体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核心与两次改革有关。第一次改革,是我们熟悉的“商鞅变法”,第二次则是后来的“范雎改革”。为什么这两次改革很重要呢?因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完成了比较彻底的军事组织化。通过”范雎改革“,秦国则率先实现了中央集权。

我们先来看看商鞅变法。

我们都知道,商鞅是卫国的公子,这个卫,是保卫的卫。当时的卫国,实力早已衰弱,商鞅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辗转来到秦国,一到秦国之后,他和秦孝公一拍即合,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扩大生产,第二是鼓励军功。先说扩大生产,前面我们说过,秦国的地理位置在当时不是很好,因此就有两个后果,第一,人口不多,第二土地开发不够充分。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手段的时代,这两个后果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致命的。

那么商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他鼓励人口发展,例如如果有别的诸侯国人来秦国定居,秦国政府会白给田地和住房。同时,他又强制一家如果有超过一个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这样既可以鼓励生育,又能扩大耕种。


另一方面呢,商鞅又鼓励生产,凡是耕种或织布产量超过一定标准的,可以免除部分赋税和差役。相反,产量不达标的家庭,则会被罚当奴隶。

有了人,有了粮之后,商鞅就设立了军功奖励制度,鼓励秦人参与战争,为国家服役。要知道在春秋中期以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战争的,战争是少数贵族才能玩的游戏。参战人数十分有限,主要作战人员只有几百上千。

而战争形式也以礼仪和竞技为主,杀伐气不重,所以,那时候的战争一般都很短。有一次齐国和几个国家的联军作战,齐国君主在作战之前说了一句话,叫“灭此朝食”,就是把敌人消灭了再吃早饭,可见战争的烈度之低。

但是,商鞅破了这一规则,他要更多的人参与战争,并且从战争中获得好处。商鞅规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完全由他的军功所决定,即便是有血统的贵族也不行,最极端的时候,秦始皇的儿子,没有军功,也只能和老百姓一样,不可能自动取得身份。

军功一共分二十等,从最低的公士,到最高的彻候,每一级都有不同的待遇,不能逾越。这实际上就产生了两条效果,第一是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壁垒,平民可以变成新贵,旧贵族的利益则被削弱。第二,让秦国所有人都热衷于战争,把秦国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十足的虎狼之国。据统计,秦昭王在位的五十六年间,秦国消灭的军队的数量高达九十六万,可见,秦国人响应战争的积极态度。

除了商鞅变法之外,在《哈佛中国史》里还着重写到了另外一次变法,也就是“范雎改革”。范雎是魏国人,魏蜀吴的那个魏。因为仇家报复,他躲到了秦国,得到了秦昭王的赏识。“范雎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君主集权。在当时,秦昭王虽然是秦王,但是大权却在一些姻亲手中。这些贵族手里分有兵权和领地,等于削弱了秦国的力量。于是,秦昭王在范雎的协助下,把他母亲宣太后在内的贵族全部打倒,把大权集中在自己手里,成了一个真正的集权君主。

范雎改革的第二点,是改变秦国的战略方针,以前秦国战略目标并不十分明确,不仅扩张效果不明显,还吃了很多败仗。范雎制定了一个战略,叫远交近攻,也就是和不直接接壤的国家,就尽力搞好关系,安抚他不捣乱。而对于附近的几个国家,则往死里揍,一直要打到爬不起来,最后被消灭为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商鞅让秦国有足够的战争资本和意愿,而范雎则让秦国有了统一的指挥和正确的战略。这就是,原本羸弱的秦国,最终在秦始皇手里一统天下的原因。

统一天下之后,在秦始皇的想象中,秦朝可以从他开始,一世、二世,永无尽头。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死后,几年时间内,秦朝就天下大乱,最终走向灭亡。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消灭了秦的刘邦,对秦始皇的政治遗产,又有着怎样的态度?这就是我要给你说的第二部分内容。

关于秦朝的灭亡,我们听过最多的解释,就是统治手段太残暴。像什么,修阿房宫,修长城,修秦始皇陵,动不动就调用几十万人。不仅如此,当时的刑法也非常残酷,像陈胜吴广,就是因为遇到大雨,耽误了行军期限,本来是不可抗力,但还是要被处以死刑。

这些事在历史上确实都发生过,但是原因并不是秦始皇性情残暴那么简单。秦始皇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把原来治理和管理秦国的方式,原封不动的拿来治理全天下。

在原来领土只有两三个省那么大的秦国里,军队按时达到指定地点并不是困难的事,所以才会有失期当斩的规定。但是,当统治范围从小小的秦国变成全天下时,这种律法规定,自然就不合时宜了。但是,秦朝人却没做出任何改变。

至于,大兴土木之类的事,并不是为了骄奢淫逸,而是为了将之前那种军事化组织进行到底。《哈佛中国史》中说,秦国有一个令人震惊的观念,就是国家内部任何多余的人,最后都会变成自我放纵的寄生虫。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时刻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国家事务中,也就是战争和生产,而且不能有多余的财物。

在秦国,多余的人力和物力可以投入战争,去消灭六国的军队。但是,当天下统一之后,除了匈奴和百越,就没有其他的战争要打了。那多余出来的人力和物力怎么办?那就投入到大型的建筑工程中去。

所以,将管理秦国的经验直接拿来管理全天下,是秦始皇和秦朝大臣所犯的最大的错误,这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时代观念的冲突,大家不认可新产生的帝国制度。

我们习惯上把1912年以前的中国历史称为“封建”时代,以至于“封建”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这是对“封建”这两个字的误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时代”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主要指周代。而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帝制时期”,也就是说,秦始皇的功业,并不是消灭六国那么简单。他终结了“封建制”,开创了“帝国制”。

那么,什么是“封建制”?什么又是“帝国制”呢?

简单来说,封建就是“封土建国”。我们都知道,武王伐纣,灭了商朝,成了天子。可周王虽然是天子,但天下太大了,他一个人管不过来,于是就把土地封给亲族和功臣,让他们当诸侯。但诸侯的领地也有点大,所以诸侯就会把自己的领地也封给自己的亲族和功臣,这些人就是大夫。大夫的领地一般不会再封分了。

注意,诸侯和大夫在自己的领地上是有全部权力的,包括军权、治权和财权。而且,天子、诸侯、大夫都是世袭制的,我死了传给我儿子,我儿子死了,传给我孙子。其实,就相当于独立王国,只不过对上一级尽点义务罢了。这是封建制,这种状态下,一个国家的权力是松散的,搞不好处处都是山头。

而帝国制呢,则刚好和封建制相反,它不是分权而是集权。以前地方上的诸侯和大夫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级地方官员,和诸侯相比,地方官员只有治权和部分财权,也就是主要负责管理地方,而不是统治地方。

而且,地方官全部是由中央政府指派,随意调任,不能世袭。全天下能通过世袭来继承的职位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这样一来,不仅打破了以前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而且,原来的天子、诸侯、大夫、士,这条通过血缘连起来的贵族之路,也全部消失了,真正的贵族只剩下皇室。

那你可能会问,秦始皇为什么要把封建制改为帝国制呢?原因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大势所趋”。因为,到了战国末年,无论是治理黄河,还是抵抗匈奴,都必须要一个更强大的国家和政府才行。

不过啊,人的观念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当时,很多人并不认可秦始皇的“帝国制”。原因很简单,第一,封建制已经运行了将近一千年,帝国制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第二,以前我是楚国人,而且是贵族,现在怎么一下就成了秦国的平民了。

所以,我们看到,陈胜吴广和后来的起义者,并不是想推翻秦朝、取而代之当皇帝,而仅仅是要恢复从前的六国。因此,有人自称楚王,有人自称齐王,有人自称赵王等等。项羽则把这种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在灭了秦国天下初定之后,项羽一口气封了十几个诸侯王,而自己只做西楚这个地方的王,天下又恢复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样子。

不过,这种形式没有维持多久,后来刘邦打败了项羽,取得了天下之后,采取的政策不是项羽的分封制,而是秦始皇的帝国制。他自己当了皇帝,然后设置各级政府官员,所以我们说,刘邦实际上是秦始皇的继承者。

当然,刘邦的时代,彻底实现帝国制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刘邦采取的半帝国,半封建,他也分封了一些诸侯王,直到后来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极力打压诸侯,通过削减和拆分的办法,把越来越多的地方收回中央,成为直辖的郡县,封建制才彻底没落下去。

这就是我给你讲述的第二部分内容,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迅速灭亡,刘邦为作为秦始皇的继承者,采用了帝国制,这个制度成了此后两千多年历史的主流。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个地大物博,国力和文化都很昌盛的帝国,在欧亚大陆的东部建立了起来。如此强大的一个文明,不仅引起了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注意,更用自己的方式,影响了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部分内容,如果我们放眼世界,当时的秦汉帝国处在怎样的位置,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们刚才说到,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了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化圈,那秦汉帝国所在的那个世界,当时是个什么样子呢?

几乎与秦汉同时,在欧亚大陆的东边,位于欧洲的罗马也逐渐强大起来,最后也形成了一个帝国。两个帝国一东一西,再加上这一时期控制了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安息帝国,三大帝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欧亚大陆的秩序。

了解了秦汉时期的世界格局,我们再来看看当时中国对周边世界的探索,说探索,倒不如说是军事对抗更为准确。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下汉朝的头号劲敌:匈奴。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因此对土地和气候有一定要求,太贫瘠,或者太干旱的地区,都在我们的兴趣之外。

中华文明在很长时间里是以长城为界限,以长城以南为主要活动区域的。这并不是一个巧合,长城一线差不多就是气候上的400毫米等降雨线。越过长城,就是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场所,而秦汉时期,生活在那里的游牧民族就是匈奴。

匈奴本来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一群分散部落,并没有强大的政治组织,他们常来中原进行掠夺。所以,在战国的时候,北方的诸侯国就要抵挡与自己临近的匈奴部落。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对匈奴进行了一次集中打击,让他们退却七百里,不敢南下牧马。

但是,就在秦末天下大乱的时候, 草原上出了一位冒顿单于,单于是匈奴首领的称号。这位冒顿单于非常狠辣,为了权力不惜杀死自己的爱妾和父亲。他当上单于之后,迅速壮大匈奴的实力,先吞并了东胡,后降服了西域,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草原帝国。

就在冒顿单于统一草原的时候,刘邦也在长城以南建立了汉朝,刘邦为了讨伐背叛他的诸侯,一路向北,终于遭遇了匈奴的挑战。刘邦敌不过冒顿,在白登山上被围困了七天七夜,虽然最终用计策走脱,但从此以后,汉朝对匈奴就只能屈服。

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一百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才重新向匈奴挑战。汉武帝和他的后继者们数次出击漠北,最终将匈奴击溃。失败的匈奴分裂成南北两支,南匈奴进入长城以南,投降汉朝。北匈奴,则被迫离开东方草原向西迁徙,引起了一连串骚乱,甚至几百年之后,在被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的带领下,横扫欧洲。

不过,在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战胜匈奴,他听说在匈奴东边有一个叫月氏的民族和匈奴有深仇大恨,所以想和他联合,共同对付匈奴。但在当时,没有人知道月氏具体在什么地方,于是汉武帝派一个叫张骞人前往西域寻找月氏。 张骞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但这次西域之行,意义远在打压匈奴之上。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络是相对薄弱的,虽然有一些商业往来,但都是零星交往。所以,同样是强大的文明,但罗马和汉朝并不知道对方的多少信息。所以,张骞出使西域,出使中亚,也带回来许多当地的使臣,来到中原,这样一来一往,不仅让中原人知道了其他文明的存在,也让其他文明知道东方还有一个强大的汉朝。

后来,汉朝又组织了第二次西域之行,这一次汉朝的使臣直接穿过中亚地区,差一点抵达非洲。因此,张骞开拓西域,推动了一种欧亚各个文明之间的强联系。罗马帝国甚至先后几次专门派使者出使汉朝。所以,我们可以说,张骞开辟的西行之路,不仅仅是商业之路,更是欧亚文明之间的枢纽。

除了开辟向西的丝绸之路之外,在东方,汉朝更是逐渐成为了文明中心。


匈奴被击溃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都臣服于汉朝,接受汉朝的封赏。现在的朝鲜半岛、越南地区也基本都处在汉朝的控制之下,中原文明在这里广播和发展,对这些地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在当时也处在文明建设的前期,还专门派使者前来汉朝进贡,接受了汉朝的赐封。那颗刻有“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至今仍然收藏在日本的福冈市博物馆。


在当时的汉帝国的周边,西南的羌族,和东北的乌桓,还有南边的诸多民族都开始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在了解了汉帝国在当时世界影响之后,接下来,我将为你讲述第四部分内容,秦汉帝国内部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政治社会变迁,这个变迁又对后来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我们刚才说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终结了“封建制”,消灭了从前的贵族阶层。像刘邦本人只是一个小小的秦朝亭长,而相国萧何则是一个小官,曹参就是一个看管监狱的。但一种变相的贵族体制,却从这里开始慢慢形成。

首先,是这些开国的功臣们,他们对国家有功勋,有世袭的封地,在政治上即便没有明面上的世袭规定,但是他们的子孙依然会被优待。汉朝有位开国功臣叫周勃的,高居丞相之位,他的儿子周亚夫,后来也做到丞相,这就相当于贵族了。

第二种变相的贵族,就是刘氏宗亲,前面说到,刘邦在打败项羽取得天下之后,迫于形势,只能采取半帝国半封建的模式。先是把一部分功臣封分为诸侯王,随后又想办法把他们干掉,用刘氏的兄弟子侄代替。

这一部分刘氏宗亲封分出去之后,就跟周代的贵族没什么两样了。这些人的后代在汉朝社会上也享有很大的经济和政治特权,例如我们熟悉的三国时期的刘表、刘璋都是西汉诸侯王的后裔,这个身份在两百多年后依然好使。刘备也是顶了个“汉室宗亲”的名号,才能行走天下。

不过,这两种贵族,差不多在汉武帝的时候,就不再是皇帝的威胁了。首先,在中央政治上,汉武帝一方面任用公孙弘这样完全平民出身的人,打破了之前不成文的功臣特权,另一方面汉武帝又大肆启用他夫人们的家里人,也就是外戚,像卫青、霍去病和后来的李广利与霍光,建立了“平民政府”。

其次,对于刘氏贵族,汉武帝更是尽可能的打压,他颁布了推恩令,要诸侯王把领地平分给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单个诸侯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小。另外,汉武帝还找各种借口,来剥夺诸侯的爵位,例如他就曾用贡献黄金的成色不足为借口,削了一百多个人的爵位。《三国演义》中解释刘备为什么那么落魄,就说他祖上因贡金的成色不足而没了爵位的。

所以,无论是变相的功臣贵族,还是刘氏宗亲,都逐渐淡出了舞台的中心。与之相反,影响最大的反而是第三种变相的贵族,叫豪族,也被称作世家大族。

什么叫做世家大族呢?就是在地方上,至少是郡一级的行政单位里,有很强大的势力,在政治圈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家族。顺便说一下,汉朝的郡的大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而这些世家大族的势力,有时可以和中央政府派来的地方官对抗,甚至还可以在对抗中占到优势。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和他的功臣们,实际上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他们在天下大乱开始的时候就有相当的财力和人力,自然就比其他的起义军有优势,所以最终能取得天下。这些人既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地方财力和人力,就必然会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干出侵占土地、隐匿人口赋税的勾当。

那么,这样一个阶层究竟是怎么出现和兴起的呢?这就要说到汉朝选拔官员的制度。我们都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很熟悉,就是通过层层考试,考过的就可以获得当官的资格。但是,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才出现的制度,而在汉朝,选拔官员用的是“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负责发现各种人才,如果他觉得一个人品行很好,或者在某一方面的能力特别突出,就可以推荐他做官,之后在经过一些简单的考察,就可以正式进入官场。这样一来,一个人能不能当官,核心要素就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有没有推荐,什么人来推荐,也就是关系。

所以,再到后来,就形成了另外一套逻辑。首先,作为一个有资格推荐人的官员,我肯定首先推荐我的亲人,其次是学生朋友,然后才是其他人。而那些被我推荐的人呢,在进入官场之后,自然对我是感恩戴德,会对我进行政治回报。这样一来,汉朝的政府,虽然名义上不是通过血缘来世袭的,但实际上还是会被一群人这么世世代代给垄断了。

这些人就成了世家大族,也就是一种变相的贵族。例如,东汉末有一个很有名的人叫袁绍。他们家就是四世三公,也就连着四代人做过宰相一级的高官。在“四世三公”的后面,还跟着一句话,叫“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也就是说被袁家提拔过的人,数不胜数,你想他们家的政治势力有多大。

这些还只是大的豪族,各个地方比他们实力小的,更是不计其数。这种变相的贵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发展,就像我们在下一本书中会要讲到的,汉朝的灭亡和晋朝的衰落和他们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一支势力,直到唐朝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通过刚才的讲述,相信你已经明白了,在社会结构方面,仕宦出身的世家大族族渐渐成了社会的主要力量,政治、经济、人口的资源全部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所以,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又引起了另一种变化,也就是思想文化的变迁。这就是我要给你讲的本书第五部分内容,在思想文化上,秦汉时期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们都知道,秦朝从商鞅变法开始,就任用法家思想。所谓法家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整个国家全部用律法的手段进行控制。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秦朝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就灭亡了。作为继任者的刘邦,自然不敢走秦朝的老路,至少不敢光明正大的走。

而当时的中国,经济残破,田地荒芜,甚至到了连找四匹纯色的马来给皇帝拉车都做不到。所以,这个时候刘邦和大臣们选择黄老思想作为国策,黄老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一种,具体内容就是让百姓休生养息,政府尽可能的不做干预。

果然,采用黄老之术之后,汉朝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民间甚至出现了,仓库里的粮食吃不完腐烂的情况。而在这个时候,刚好遇到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最大的目标就是击败匈奴,而要击败匈奴,就必须要一个强大和有作为的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征集军队和社会资源。

所以,在政策上,汉武帝就需要更多的权力,既然如此,之前的政府不干预民间发展的策略就不行了,必须要以另一种思想作为替代,这种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当时,董仲舒就提出,皇帝是身负天命,来统治国家的,地位非常高,责任也非常大。因此,汉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式,来修改之前的黄老之术。不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仅仅是从政府的顾问团里,把儒家之外的人全部剔除,而不是把其他思想全部封禁。

但即便如此,儒家还是渐渐的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原因很简单,既然中央顾问团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全天下的读书人,也就是通过“察举制”进入官场的人,也纷纷学习儒家思想。政府甚至开办中央大学,也就是太学,来教授儒家思想,到了西汉末年,太学已经拥有三万学生。

到了东汉,儒家的地位进一步的奠定了,因为包括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在内的开国功臣都是太学出身,世家大族也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所以,东汉儒学已经重要到了皇帝要定期主持学术会议的地步。

就在儒家思想兴起的同时,另外两种思想文化也在中国悄然崛起,就是佛教和道教。佛教起源于印度,此后渐渐在中亚地区传播,丝绸之路打通之后,佛教就在公元前后传入了中国。而道家思想受到外来佛教的影响,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文献和组织制度,像三国时期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最早的民间道教组织,这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思想变化,会在未来继续发酵,留待后面的历史时期再做讨论了。

好了,《哈佛中国史》第一卷,《秦与汉》这本书就介绍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7609vqto

    为什么购买成功都是不能听完整版

    喜马拉雅粤语频道 回复 @1377609vqto: 请咨询喜马拉雅客服人员,感谢你的支持!

  • 雪兔lyra

    秦朝短命的解读

  • 18675500vei

    很喜欢聪聪的演绎。但表述的时候细节有很多原则的错误,比如范睢不是始王的时代,处理分封更不是汉武帝。这些细节希望要改正,否则孩子们听了会误记了

  • 落花丶风雨

    支持聪哥的所有作品!北晓松,南沛聪!

    小小石开 回复 @落花丶风雨: 请不要侮辱聪哥

  • 一代剑魔

    其实讲到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在现今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我觉得不能跟金与南宋时的秦岭淮河一线等同 两千年前的气候与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过一千年前的地形与现在应该差距不大 如果现在的降水量线和气候可以等同到两千年前,又哪里来的楼兰古国以及以前盛极一时的黄土高原呢

  • 嘉禾望江

    19.9只是听故事简介吗?我以为是八本书的详细讲解啊!还以为19.9能听一两个月了!

    喜马拉雅粤语频道 回复 @嘉禾望江: 19.9能听8本书的精华解读

  • 三体宇宙龟速更新

    全部听晒,19个9,超值。正

  • 杨Wen

    傻吓傻吓噉 回复 @杨Wen: 什么意思?

  • 咪华仔

    现在也差不多亲戚介绍亲戚,朋友学生

  • Kelvinhe

    剑桥中国史和哈佛中国史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