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zōu)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朋友、亲人及父母过世,寄托哀思应有的节度有哪些?我们看看曾子和子思怎么说?
古人过世,三天后才入棺木,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葬母,看似很不合葬礼的行为背后,恰恰体现孔子对礼的重视以及灵活的运用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隔年长的草,喻一年)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不能毁情灭性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地名)之衢(qu最大的十字路)。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 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
檀弓上第三(6) 曾子曰: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 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 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 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 丧三年以为极, 亡则弗之忘矣。 故君子有终身之忧, 而无一朝之患。 故忌日不乐。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 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丧冠不緌。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墍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翣。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墍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不错
感恩
孔子的孝心
讲得太好了!
2024-4-20
以前愛看的愛情故事原來都是過頭的濫情 ,不學經典就是這樣過與不及。 “事情总有个节度。像林黛玉一朵花掉在地上,她就哭,哭一哭,把它给葬了。那她哭得完吗?你带她去花园走一趟,岂不是哭倒在地了吗?这就有一点叫做声闻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