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xuàn)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hǎi)之矣。”遂命覆醢。
孔子是一位知礼的人,弟子子路被杀后,为什么他也哀哭于中庭?
我们印象中,子路生前常常指责孔子,孔子也常常骂子路。然而,当接待问吊者时,孔子却像子路的父亲一样答拜。这里面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师徒情感呢?
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集找寻答案吧!
檀弓上第三(5)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 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 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 不可以弗识也。 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 孔子问焉曰: 尔来何迟也? 曰:防墓崩。 孔子不应。三。 孔子泫然流涕曰: 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不错
感恩讲师
礼就是次序
感恩讲师
感恩孔子和子路
孔子十七岁时丧母,二十七岁收徒,前后相差约十年。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防山,孔子父亲葬之地),曰:“吾闻之:古(殷朝)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到处奔走,居无定所)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防山)墓崩。”孔子不应,三(三次),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表示亲密)。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hai3(酱)之矣。”遂命覆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