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群体是一个疯狂的生物

2. 群体是一个疯狂的生物

00:00
19:18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杨凤池。在上一讲的内容里,我们大致介绍了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在这本书里,勒庞有一个特别坚定的观点:就是任何人,无论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只要结成群体,那这个群体一定会平庸化、低智化、狂热化。


这个论断,在一抛出来的时候,经常性地是会遭到很多人的反驳的。因为大家骨子里面认为,人应该是有理智的一面的,由理智的人结成的群体,怎么可能会完全丧失理智呢?但真实的情况是群体带来的并不只是数量上的增加,而是本质化的改变,群体将演化成一个独立的生物,甚至是一个疯狂的怪兽。


其实大家只要稍微想一下现实中或者历史上,由群体做出的愚昧的暴行,那简直是数不胜数。比如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在什么情况下杀死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乌合之众》里面就举了这么一个例子,那就是1789年法国巴士底狱陷落的时候。


暴动的民众为了解救里面关押的政治犯,而冲进了巴士底狱,可是发现里面只有八个人,除了监狱长以外,还有四个办假证的,两个精神病,和一个性变态者。当群众冲进监狱的时候,监狱长正在像保姆一样,给一个精神病患者擦口水。愤怒的群众把监狱长抓起来暴打一通,走投无路的监狱长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厨师的身上。这个厨师本来就是来看热闹的,结果突然就从吃瓜群众变成了主要角色,群众要求这个厨师必须要杀死这个监狱长。最后,这个看热闹的厨师,居然在群体的怂恿下,杀死了这个监狱长。而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厨师居然是怀着神圣的心情,坦然地杀死了这样一个完全无辜的监狱长,而此前他完全不认识这个监狱长。


说实在的,人类历史上,像这种以正义的、革命的名义,干出一些冲动的、荒唐的事情,并不少见。但是我们的重点不是在这件事情有多么的荒唐,而是请大家反过来想一下,当时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的那么多的人,都是坏人吗?难道他们缺乏基本的判断力,看到监狱的情况还不明白这是一场闹剧吗?尤其是那个厨师,作为杀人凶手,他就一定十恶不赦吗?我看未必!我想大家也会觉得未必如此。实际上,这些群体中的暴徒,绝大部分人,在现实中,是一些特别善良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可能是慈爱的父亲,或者也是优秀的学生。但是总之,在那一刻,在那个狂热的群体当中,他们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乌合之众》里,勒庞为群体的疯狂,总结了三个重要的原因,这三个原因是:本能、传染和暗示。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个原因:本能。所有的群体在孤独一人的时候,其实都是缺乏安全感的。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听到过一句俗话,就在青春期。说我们年轻人啊,是“有群胆无孤胆”。所以人类懂得结成群体,其实呢,是作为一种群居性的动物生存下来。在漫长的生物演化的过程当中,人类已经习惯了从群体当中获得力量,因为一旦置身于于一个庞大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个人的渺小会减弱,个人的自信心和力量感倍增。


而接下来,这种自信会演变成一种自负,这种自负会催生出一种天然的正义感,让群体当中的个人感受到他们自己的行为,而且会变得理直气壮。同时,群体的力量感,又会带来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优势,反正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谁要惩罚我们,惩罚不了这一群人。所以这种优势呢,将直接把群体当中的个人丧失掉的,那种孤独状态下才有的危机感减弱,绝对的正义感和“法不责众”的心理优势,酿造出来的,往往是惨祸。因为个人都没有担责的忧虑。所以,勒庞在书里写了这样的话来描述群体的这种本能:


“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的或者道德上的责任。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天然就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单独的一个人是有其名姓的,而群体的本身就是它的名字。 群体就是无名氏!是一大群无名氏的集合体。互相支持,互相呵护,互相罩着。所以,无名氏不需要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担责任。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于是,曾经牢固的约束一个人的责任感就会荡然无存,而群体得到的,是最为原始的本能表达与宣泄。”


我是学心理学的,我深刻地理解人们的本能。本能充满了非理性和原始的野蛮,所以群体中的狂热情绪,它的重要来源就是力量感所带来的对于敬畏和恐惧的蔑视。而敬畏和恐惧,是个体在孤独的时候,经常具备的一种特征。这样的情感是有重要的存在价值的,就是让人冷静,让人不敢逾越边界。如果大家看过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那么对这个说法会有更深的理解。在电影里,控制忧伤的那个小蓝人“忧忧”的存在价值,就是可以让人情绪冷静下来,这是具有心理学基础的。而一旦当人类缺乏了恐惧、敬畏、伤心这些情感,被一种绝对的自信和力量包裹的时候,陷入狂热和兴奋,就几乎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那么问题来了,狂热的人就一定要做坏事吗?狂热和兴奋的力量,难道就不能用于做好事情吗?答案是,可以做好事,但是很难。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了。当一个人处在高度狂热和兴奋的时候,他的血液会大量地流向四肢,他的身体是高度紧张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而他所有的行为,都只会针对一个自己既定的目标来完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突破底线、不计后果,几乎就是必然的了。


这是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形成的习惯,主要是为了应对残酷的丛林法则下的暴力伤害。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原始人突然遭遇到了其他部落的杀手,或者遇到了一个丛林的怪兽,那他应该怎么办呢?肯定是不顾一切地逃跑或者杀敌。这个时候,如果他脑子里有一点点其他的想法,过于犹豫的思考,而无法保持狂热和战斗力,那么他马上,分分钟钟就会被干掉的。这个丛林法则,决定了只有那种遇到危机,陷入紧张和狂热的时候,能够让大脑空白,不顾一切疯狂完成目标的人才能生存,并且繁衍他们的基因。一代一代的生物演化到了今天,就是现在的我们。所以,勒庞才把第一个原因,命名为“本能”!


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个原因:传染。传染主要有两个要点。第一,出于生存压力的原因,人类必然需要结成群体才能生存。第二,人类的大脑当中有一种叫做“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模仿和感知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其实就是最早、最原始的“情商”了。人们通过镜像神经元感知别人的情绪以后,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和别人合作,更好地融入部落的生活,避免被人家抛弃。


而在这样的演化过程当中,那些感知能力比较弱的个体,由于没办法充分的合作,而逐渐被淘汰。让感知能力强的人不断地生存繁衍并且强化这种基因。正是这种感知能力,让群体性的情绪传染有了生物学的基础,最终产生的是一个心理学表现出来的现象。


第三个原因,叫做“暗示”。什么叫暗示?《乌合之众》这本书最早出版在19世纪末。对于勒庞那个年代的心理学家来说,他们对于大脑认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关于“暗示”这个概念的解释。但勒庞仍然能够观察到这种神奇的心理力量。


勒庞发现,当群体中的情绪通过“传染”来影响到一个人的时候,会深刻地改变这些人的认知和意识,甚至会扭曲这个人的人格。这里的原因,可就不单单是“本能”所带来的狂热了,而是一种更深刻的改变,就像是人的心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我现在可以做一个小的简单的实验,看看暗示的作用。你们认为我刚才这是真正的咳嗽吗?其实我是在清嗓子。按说录音的时候,我清嗓子应该删掉,但是我们没有删掉这块儿。我现在想问的是,凡是听到我这样清嗓、干咳的人,你们嗓子有什么感觉。如果刚才你们没注意,我现在再做一下。各位,你们现在是不是也觉得嗓子有点痒痒,或者不太舒服,需要清一下嗓子呀?这就是我给你们带来的嗓子咽喉部不适感觉的暗示。其实,如果用今天的心理学来解释,这是一种催眠暗示现象。


“暗示”的本质,其实是大脑为我们的行为所塑造的理由。我们都知道人脑有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控制左边的身体。这两个半球的功能还略微有些不同,称之为“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左半球负责言语功能,侧重逻辑,右半球则侧重形象化思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能明白两个脑半球的区别。比如你想泡妞,左脑负责组织搭讪的语言,设计周密的搭讪计划,这方面主要是使用言语和逻辑的功能。而右脑呢,负责观察这个美女身上最吸引你的部位,让你兴奋,让你产生幻想去跟她亲热的快乐,这就是形象化思维。


在两个半球之间,有一个神经结构叫“胼胝体”,可以沟通两个半球的交流,好像是一束一束的导线。所以,人的一切决定,其实都是左右两半球的大脑,通过这一束一束的联络线,讨论交流以后得出的结论。而有一些特殊的病人,医生为了治疗他们的疾病,会把他们中间联络的部分切开,叫“胼胝体切开术”。也就是说把电话线切断了,让左右两半球的大脑无法交流。这个时候,研究人员发现,面对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的左右脑,居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发现这个现象的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实验相当震撼,因为它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人的大脑里,其实包涵着不只一个自我意识。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决定都是许多个意识互相竞争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有极大的偶然性的。


2010年,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研究很多成功人士,向很多成功人士提出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你是很成功,但是对于你来说,做出这个成功的重大决定的时候,你是靠理性的思维推理得出的结论,还是靠直觉?结果这些成功人士,有60%以上的人都一致认为自己是靠直觉做出决定,获得成功的。这就充分说明,人们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相互作用当中,人们的那些感性和直觉,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


人类的大脑有一个特别强大的能力,就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化”的能力。当个体在群体中因为“本能”这个原因产生狂热,又由于“传染”这个原因传递到整个群体当中,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会在人的大脑当中不停地发出暗示的信号——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好的!这种信号会不断地冲击一个人原本形成的固有认知,让一个人在突破下线的狂热当中不断地前行,最终在群体的情绪氛围下,彻底接受这种狂热的价值观,然后开始自我洗脑,变成群体情绪的傀儡和奴隶,失去了原本的理性。这个道理,其实大家仔细想想那些见诸新闻里的传销组织,就大概可以明白了,另外再推荐一本书,那就是中国作家慕容雪村写的《中国少了一味药》,里面对传销组织这种群体性催眠有更加真实的描述。


所以,基于以上的三个理由,本能、传染和暗示,这三个强大的力量,深刻地作用于人性的深处,对一个普通的人的行为改变是超乎我们过去的想象的。个体状态下的冷静和理性,在群体状态下,不会因为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因为人数的增加而逆转成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告诉大家的观点,群体不单单是人的数量上的增加,群体就是一个疯狂的,自成一体的“生物”,而且在大多数的时候,这个生物,非常疯狂,可以说是个“野兽”。


那这一讲的内容就到此为止,下一讲,我给大家再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说群体的愚昧是一种必然?谢谢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东摩罗

    有自己的见解,不像别的同类主播一样照本宣科,太棒啦

  • 自得其乐Tuzki

    经典之作,优秀解读!希望主播能再多多分享,感谢!

  • huooooo

    就喜欢这种痞痞的声音 听上去贼有感觉

  • 莫小兔子

    枪打出头鸟,有时候,也要装着明白揣糊涂,不然没法在群体中生存下去

  • 小李没有总

    人类大脑有一个特别强的能力,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化的能力,个体在群体中本能产生狂热,又由于传染传播到群体中,这个行为会让人的大脑不断给自己发出暗示,这样做是对的。 狂热,传染,暗示

  • 闫肃

    希望您多出作品

  • Hyjbg

    多么熟悉而亲切温和的声音啊!我是扬老师的忠实粉丝。讲得太好了!

  • GrediZhao

    战争啊,都是杀死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 金刚葫芦娃6娃

    人的决定都是多种意识相互竞争的结果

  • 言几笑

    哈哈各有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