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集 直觉、虚静思维-智慧从安静中浮现

第38集 直觉、虚静思维-智慧从安静中浮现

00:00
16:19

已购买本课程的同学,请添加正安答摩半夏微信号【damoxzs】,回复数字666,审核通过后即获入群资格,群内不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打卡、学习交流等活动,还会派发多种福利哦。


【课程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直觉与虚静思维,这两个思维方式有个共同特征,都讲灵性,讲感悟。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这里到底有些什么奥秘。

什么是直觉思维呢?

直觉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在自身库存的思维材料和认知经验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做出迅速识别、敏锐洞察,从而直觉领悟的一种思维方法。

概念听起来有些复杂,我们直接来看案例。

明代的许浩,在他的《复斋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的是元代医家滑寿的医案:「吾邑滑寿,字伯仁,号撄宁。工古文词,善医……其治人疾,不拘物虞方书,而以意处剂,无不立效。秋日,姑苏诸士人邀游虎丘山,一富家有产难,求挽回,诸士人不可,先生登阶。见新落梧桐叶,拾与之曰:‘归即以水煎而饮之。’未登席,报儿产矣。皆问,处何方?撄宁曰:‘医者意也,何方之有?夫妊已十月,而未产者,气不足也,桐叶得秋气而坠,用以煮至,宁不产乎’。」

这个病案,在不少医家故事之中出现过,按照文献来查,滑寿这个是有可靠文字记载的,而且年代也比较早。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直觉思维。我们发现没有,直觉思维跟我们前面讲过的意象思维有很大的关联,他用的就是秋天气降的意蕴。

梧桐叶落,是气降的最好代表意象。而难产,是气不足,降不下来。所以,用秋天降落的梧桐叶,来助生产的气降,由此意会出万物之性,变化之理。

还有,在《天医星叶天士》那一讲,讲到叶天士治疗自己外孙的水痘,放在空房子里面让蚊子来叮咬,帮助水痘发出来。

这个医案明显看出,叶天士之前并没有这个经验,是临时起的意,也是属于直觉思维,关键是,它还有效。

我们前面讲过,意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概念思维,相当大比例的中医概念是从这里来的。我们也说过,这一类意象思维,跟抽象思维已经很接近,都是从概念来推导,里面是有推导逻辑的。

而直觉思维,也用意象,但用的是更原生态的意象。也就是说,它不跟概念挂钩,灵机一动,就有了,类似于佛家的「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但说老实话,看起来容易,这灵机一动,瞬间而起的念头,背后是有丰富的知识库存做背书的。

一般的书本,喜欢将直觉思维表达为非逻辑思维,其实这不一定准确。你可以说直觉思维不是通过概念、逻辑一层一层推导而来。但直觉思维的大方向,是符合意象思维逻辑的。只是直觉的判断是瞬间完成,逻辑环节不见得走得很清晰,或者很严密。但直觉思维并没有反逻辑。

同时,我们也不要把人间的道理局限在数理化这种很细致的原理上。世间的道理,还有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道理。

比如,植物冬天长根,春天发芽,夏天开枝散叶,秋天落叶,这就是天地自然万物之理。感悟了这些理,再拿来用,我们可以说是一种直觉,但这种直觉未必不符合自然之理、自然的逻辑。

比如还有一位中药蝉蜕,也是经常拿来催产的。为什么用蝉蜕呢?蝉蜕就是蝉蜕出来的那个外壳,我们想想,蝉蜕是蜕出来的,产妇需要催产,就是小孩蜕不出来。所以,古人用蝉蜕来催产,一开始应该是基于意象性的直觉思维,然后在用药过程中发现它果然有效,然后就把它写进了中药书,流传下来了。

可谓信手拈来都是药,但它的前提是,你必须有扎实的意象思维跟医学知识的基本功。

这里要防止的,是过于飘渺、牵强附会,飘忽的臆想。

清代有位医家石寿裳,谈到中医的望神,是这样说的:「以我之神,会彼之神……人之神气,在有意无意之间流露最真,医者清心凝神,一会即觉。」

中医的望神,真的就是以神来交会,一看就有感觉,这个人的病是好治还是不好治。

比如,我们平时判断一个人很有神气,你是怎么判断的?不过就是看他的目光、面色、语言、表情、动态,合起来,产生一个直觉,你有数字指标吗?没有!但这个直觉经常是对的。

所以,不循精密逻辑,你可以说它不是纯逻辑,但你不能把它理解为反逻辑。

又比如,针灸治疗中,针刺的提插捻转、迎随疾徐、开合呼吸等运针手法,是否运用得当,这里,既有医者的操作经验在里面,但根本在于,操作者对手下针感的体察感觉。而体察感觉,基本上就是直觉体验,全在以意使气,以心调针,来达到神妙灵动。现在普遍用的电针,一般难以达到手法的效果。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直觉的描述,常用「体道」「心悟」这些词。

当代中医家裘沛然,在他的著作《壶天散墨》中说:「医者意也,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医理难穷,则意有加。”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对这段文字,我们不必直解,以你的神来直觉意会它就好了。

直觉思维,就像是在虚静专意状态下,契入真理,获得灵感,类似于「顿悟」。

下来就是虚静思维,什么叫虚静思维?

指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通过虚心、静神,回复到清净本真的状态,来体证大道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刚才的直觉思维还偏重于有念的,快速调动素材,专意心悟,来达到思维的贯通,那么虚静思维,就偏重于无念的虚静状态,来体悟大道。也就是说,无心无念,无欲无求,用灵明之心去感宇宙的本质,以求当下感悟。

《周易·系辞上》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领会一下吧,无思无为,感而遂通。

古人的想法其实很单纯,天地无为,却能做到无所不为。

你看,天地没有故意作为,但是春夏秋冬轮转,昼夜晨昏交替,植物生长化收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地发生。

假如人也无为,那么人心就与天心相合,直契了天心,就能感知到我们平时用意念感觉不到的东西。他们喜欢用排除一切思维意识之后的「虚室生白」之心,去直接体悟宇宙的真谛。

老子《道德经》里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就是说,虚净身心,回复到虚无的本体境界,回归到人的自然本性,去体察世界。

虚静思维,侧重于回复先天本源,保养真朴之气,目的在于复归本源。

这里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黄帝内经》的那句话:「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以虚静思维,更常用在养生方面。

我们前面讲过:神驭气,气驭形。人只有在元神主事的清静状态,气的运行才是最顺畅,最合理,最有序的,气驾驭和统御的人体的脏腑组织才会最协调,最能发挥功用。

关于什么是元神,我们以后专设一两讲来讨论它。

那么如何虚静?庄子讲了操作方式:「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还说:「虚静恬惔,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清静经》里面也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静,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所以一念清静才如此重要。

那么,在医学操作中,虚静思维有没有用呢?我们看看《素问·脉要精微论》,里面是这样讲的:「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说的是,脉象反映了人体脏气的盛衰,邪气的寒热,病位的表里,要真正掌握脉诊,从脉象上获得人体真实有效的信息,就必须做到内心虚静,来体会脉象。

针灸操作上,《灵枢本神篇》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而刺法与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治神和守神两个方面。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所谓治神,就是要求医生在进行针刺治疗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无思无虑,细心体察病人神气的变化,体会针下的感应。

《宝命全形论》进一步形容:「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讲的是医生行针时,要凝神息虑,不要想其他事,专意于针,手下自然得气,患者神气相随,自然获得疗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医生水平高下的区别,就在于针刺的时候,能否准确把握患者神气的虚实进退,微妙变化,由此选用适当的针刺补泻手法。

这里不单医生本身要全神贯注,患者同时也得配合,全神贯注,体会自己体内的气走到哪里。所以针灸治疗,是医患双方共同体悟道的过程。

虚静思维,如果以现代知识理解,是人在虚静状态,大脑的有序化状态会明显增强,脑细胞不是受到抑制,而是处在一种特殊的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下人的思维能力、感受能力和协调全身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从而使人的智慧及抗病能力都得到强化。

虚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人的潜意识中储备的能量跟信息,在元神主事状态下,激活平时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以及超常智能,从而做出逻辑思维这类常态思维中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比如发过一些情节比较清晰的梦,梦后仍能回想起梦中的情节,我们有时会惊讶,怎么自己在梦中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会比在白天清醒状态的水平要高?

本来平时不作诗的,梦中特定情景下吟出来的两三句诗,还蛮有韵味境界的。

这,可能就接近虚静思维了。

如果我们有打坐或者冥想体验,入静过程中,思绪会不断涌现,又不断沉淀。当真的沉淀下去,心湖一片平静时,心绪杂质滤去后,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可能就一瞬间浮出了水面,捕捉到了。它可能就是你要的答案。

这,就是虚静思维。

(本集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1345vhpq

    有位朋友大便不畅,神奇的是只要她手触碰到土类,很快就能通畅。一直想不通是什么道理。觉得和她小时候,因为父母疼爱,从不舍得让她在地上爬,从而缺土有关吧。因为土生金。更深一点的逻辑就参不透了。

  • 心中一点绿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 左利平

    潘老师,您好!建议此讲座结集出版

  • 静默儿

    意象思维与中医。望神,清心凝神。

  • 席一清一

    这一讲内容,我深有体会,晚上睡觉前我都会让自己全身心放松,然后入睡也快,白天看过的书如果还不是很明白,晚上睡着后就会去翻,而且还能明白并且记住,我一直以为自己有臆想病,听了老师这一讲真的明白了

    高煜翔 回复 @席一清一: 睡着后还会去翻?你夜游吗?

  • JKk道

    感觉就是让左脑停止逻辑思维,让脑核心或右脑来本能感应

  • 艾火的爱活

    因为我有学佛思想,听完潘老师这一节,佛家里守住戒,定力也会容易产生,有了定力,在打坐,安静,日常三省时会生出智慧,戒定慧……

  • Leisy018

    所以,闭目养神,虚静恬淡是对人有好处的—- 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发生问题时,集中注意力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消耗在忙乱,焦虑上—- 增强人的智慧去解决问题。

  • 帅玉楼

    潘老是不是作过诗

  • plum_of

    原来打坐和瑜伽的冥想🧘‍♀️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