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马勇:改革是不是革命之母

19.5∣马勇:改革是不是革命之母

00:00
18:25

大家好,在上一讲里,我们已经谈了革命不是中国的传统,但是事实上,中国近代就是走了革命这条路。那么,革命是怎么产生的呢?那么多本来不愿意革命的人,为什么最后都卷入了革命浪潮呢?今天,为大家讲述晚清改革的发展模式与历史际遇,以及清末革命思想的萌发。


城市化进程 

晚清的现代化改革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1860年之前,中国没有一艘远洋轮船,也没有一条铁路。当然,也没有银行和融资,晚清的现代化改革进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起步的。但在1860年踏上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短短的30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南方,对外开放了整个长江口岸;北方,开放了天津、牛庄(营口)、登州(烟台)三个通商口岸。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一直到东北地区,沿着海岸边界,一个大的城市群开始构建起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增开的通商口岸)


按照现在的发展路径,如果20世纪没有发生民族主义革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在沿海一线建立50多个甚至更多的城市。但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主义运动却把这个进程打断了,使得全球资本流动的格局发生了逆转。多年前,我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受到美国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战略的启发。美国提出重回亚洲政策,意味着西方世界曾到亚洲来过。19世纪与洋务运动同期的全球资本,为了开拓新市场、扩大产品销量,强烈渴望到东方来,到中国、越南、缅甸、朝鲜来,因此在19世纪出现了全球资本东移的国际格局。


资本涌入 

1895《马关条约》签订让中国大门进一步打开,其中有一个条款规定日本臣民可以到中国通商口岸自由办厂,这个条款使得国际资本得以自由进出中国。资本进出意味着什么呢?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明白,资本的进入意味着对当地政治秩序的高度信任,而资本的退出自然意味着不信任。1895年之后,外国资本大规模地流入中国,意味着全球资本对当时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抱有非常乐观的预期,认为中国在未来会有一个迅猛发展。而处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也确实抓住了机遇,迅速调整政策,原来很多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开始被突破。要知道突破意识形态上的障碍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以土地租借为例,近代史上凡是对外租借土地,几乎都会被骂成卖国主义。但其实中间存在着一些误区,土地是一种资源、一种商品,买卖、出租土地本来就是一桩市场交易行为。我认为在近代民主国家形成的过程当中,究竟哪儿是边界?土地应该如何利用、开发?这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香港回归)


1895年之后,中国意识形态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就是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此后,外国资本便大规模进入中国。德国刚刚建国20年,资本便进入中国,包下了整个山东进行投资,直到一战后交还中国。假如德国能够一直租借山东到1998年,那山东半岛便很可能成为香港的另一个翻版。在中德《胶州湾租借条约》完成后一个星期,中法之间便就广州湾的租借达成了协议,把广州湾租给法国一百年,到时候整个南部中国将是一片法国风光,并对内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紧随其后,中英之间又谈判了租借威海,把威海租借给英国,中俄谈判把旅顺、大连湾租借给俄国。


中国从1860年开始通过逐渐调整的改革方式走向世界,跟随西方步入全球化的进程,我认为这个发展方向是对的、是温和的。如果开始就要求它发生根本性改变,这是不现实的。


军事进步

中国在学习西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军事力量上的改进。我们都知道,洋务运动进行了军事改革。在这之前,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冷兵器时代,那时中国军队没有现代国防军的观念。也就是说,军队设置的基本目标并不是与外国人打仗,而是替统治阶级镇压老百姓。清政府晚期后来设置的北洋军队,体制也是如此。

(天津小站练兵史馆)


但是1860年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在现代化改革方面最大的进步,就是建构了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尤其是海军。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直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有办法超越。北洋海军是1860年开始建设的,1888年正式宣布成军,当时的北洋海军已经可以实现全球巡航。虽然,当时的中国经济力量并没有发展到实行全球扩张的程度,但中国海军已经可以在全球范围之内去行使自己的权利。1891年,中国海军的世界排名是全球第六位,但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国在这方面不进反退。

(北洋海军军舰)


由此我们观察到,在发展洋务的这条脉络当中,中国没有去追逐革命性变化的发展,而是沿着一条渐进发展的轨道进行改革。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就应该这样起步。


中日差异

但最终,渐进改革的道路最终让位给了激进的革命,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从1860年开始变革到1890年,到如今的21世纪,变革总要不断地深入下去。历史给予了我们机会与时间,在拥有的时间成本中,应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去推动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其他变革。以今日的观点来看,需要变革的东西太多了。因为我们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化社会要求伦理观念、社会结构、政府组织方式、教育事业等等诸多方面与之相适应。如果国家没能实现与此相适应的变革,那么发展就一定会滞后。


相较于中国这种渐进的变革,日本则是“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的实现根本变革。各位去看日本的历史,明治维新就是“毕其功于一役”,把政治变革、教育变革、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等环节统统纳入到一次运动中去变革。因此,日本就是从1868年到1890年代,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完全的脱胎换骨,从传统东方文明蜕变成现代西方文明。

(明治天皇)


再回头反观中国,通过采取单向发展的方式来进行改革。1860年,当时的主政者认为心无旁骛,办好洋务;邓小平改革的时候说,心无旁骛,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中,我们只想着单向的事情,缺少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变革。


以教育事业为例,日本人在面对西方时就知道,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新的工业文明,需要与工业文明配套的教育架构。因此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正式变革之前,日本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日本的教育要实行西方的发展模式。


到了今天,我们当然已经很明确地认识到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没有教育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要追溯到周朝,孔子之后,中国的政治家便笃信“学在民间”。也就是说只有让民间的教育发达起来,这个王朝才会有力量。因此中国的民间教育非常发达,我们可以看到,稍微富裕的家庭或者说有产阶级,一定会让孩子去读书,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就会出现一个大人物。当然古代有一个优势是今天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多子。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家庭生的孩子可能多达几十个。据说,袁世凯有三十几个孩子,那么三十几个孩子间的淘汰和现在独生子女间的淘汰肯定不一样。 

(模拟古代私塾场景)


因此,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科举制度,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科举制度的功能不是教育人才,而是筛选人才。与公务员考试一样,没有人建立公务员考试的学校,但却有国家命题的公务员考试。科举制度就是一种考试,为国家选取需要的人才设置的考试。


不仅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也是通过考试考来的,而非办学校培养出来的。这种制度,在农业文明状态下是可以的,但进入工业文明后便行不通了。因为工业文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知识的获取需要有很多的条件,仅依靠民间发展是难以获取的,因此“学在民间”便行不通。


19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实行全国整体的现代教育制度设计,但是中国方面却另有考虑。晚清的主政者认为,全国普遍性地实行现代教育制度太扰民,老百姓的财力无法承担,政府也没钱资助,如果每个县都设立一所小学校和高等大学,财政负担将会大大增加,百姓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1860年之后,中国采取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主要是更改考试内容。变内容是从1860年开始,当时最早的命题是:英国怎么变革的?日本怎么发展的?法国是怎么强盛的?通过写作文的方式来改革。


随着洋务运动逐步深入,到了19世纪70年代、80年代,当我们的枪炮都制造出来了,轮船都可以开了,电报都已经开始,电报线路都通了,这个时候,突然发现没有新学堂是无法支撑这些现代化事业的。这个时候,朝野开始争论要不要办新学堂?怎么办?从19世纪70年代争论到90年代,争论了20年还是没有办成,到了1898年戊戌维新的时候,才兴办了京师大学堂。而京师大学堂,到1901年才真正开办。这个时候,已经离日本全面兴办高等教育晚了40多年。所以说,中国在这个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晚了日本差不多半个世纪。日本原来是中国的学生,现在变成了中国的老师。

(京师大学堂(后改名北京大学)旧址)


走向革命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是中国却把这个机会放弃了。中国没有能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组织社会调整,组织其他架构的改革。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就在这种单向的渐进改革中,革命的因素开始萌生出来。革命为什么会萌发呢?其实是因为单向改革浪费了巨大的机会,没能把中国引到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去。所以我们看到甲午战争一打,的革命思想便一跃而起。在主张革命之前,清朝已经统治中国两百多年了,当时已经没有人想到会去推翻清朝。只有在早期,在顺治、康熙年间,有一种明朝遗留下来的反抗意识,但到了康熙即位的时候汉人基本上接纳了满洲人,已经不再抗争。那么,为什么到了甲午战争时期,的革命思想又产生了呢?最大的不满在于占据统治地位的满洲人没有办法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在眼里满洲人很自私、很愚昧,没有办法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因此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便是革命思想萌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那么我想讲的是,历史曾给过清朝统治者实行改革的机会,但结果却没能让中国通过改革实现完整的变革。于是,革命思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当年,革命觉醒时,他是非常孤独的,属于个人觉醒,在当时,没有人认为他是对的。清朝带领中国走向辉煌,为什么要推翻满洲人呢?推翻清帝国呢?当时很多人并不认为是对的,但确实很厉害,他的厉害是:革命思想的觉醒和一以贯之的坚持,使革命的事业越做越大,最终从个人的觉醒慢慢地颠覆了整个王朝。

()


今天就先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接着革命思想的萌芽,来讲清末民初革命与改良的角力。


第五讲复习课 

你好!马老师第五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晚清现代化改革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踏上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之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短短30年里获得了迅速发展。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大门进一步打开,各国纷纷到中国投资开办工厂。资本的进入意味着对当地政治秩序的高度信任,外国资本大规模流入中国,意味着全球资本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抱有非常乐观的预期。


中国从1860年开始通过逐渐调整的改革方式走向世界,跟随西方步入全球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获得了巨大收益,尤其是军事力量得到迅速提升,北洋海军曾一度跻身世界前六。在发展洋务的这条脉络中,中国没有去追逐革命性变化的发展,而是沿着一条渐进发展的轨道进行改革。应当说,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就应该这样起步。但是,渐进改革的道路最终让位给了激进的革命道路,问题在哪儿?


进入工业化社会不仅需要发展经济,还要求伦理观念、社会结构、政府组织方式、教育事业等方面都做出相应调整。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一次性从传统东方文明蜕变成现代西方文明。相比之下,中国采取的是单向发展的方式来进行改革,缺少一个综合性、整体性的变革。这样的单向改革浪费了巨大的机会,没有让中国实现完整的变革,也没能把中国引到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上,革命思想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了。


这就是本讲的主要内容,谢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沉_甸_甸

    英国人租借香港,和现在的商业土地租售,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前者是把香港九龙作为英国女王治下拥有主权治权的殖民地,后者只是一种商业行为不可能涉及主权治权;前者是强行进行的,后者是自愿商定的……把二者放到一起讲,至少值得商榷。

    hunanlex 回复 @犩煌鵿: 对一件事情的定性并不妨碍对这件事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探讨。定性是指最核心的本质,而探讨本质一定要透过现象。有的事情的定性可能有偏差,有的基本准确的定性不断被挑战,往往就是因为有复杂的多维度的现象影响了对事情本质的判断。就租界而言,虽然有的现象与商业租赁相似,但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虽然租界客观上使晚清的中国近距离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但并不能因存在这种副产品就判断租界制度是对中国有利的。近代日本的崛起并不存在租界,俄罗斯帝国的改革也不存在租界,而英法等国介入更深,统治时间更长的非洲、南亚等地,在真正能够独立发展之前,其繁荣只是服务于欧洲强国的畸形繁荣,并不利于当地独立自主,当然,不想独立另说。

  • jow9g3vozxbj3y64xbkp

    得抓紧听,估计很快不让播了

    小木头_du 回复 @jow9g3vozxbj3y64xbkp: 现在不是一样听,别搞的阴阳怪气的

  • 1396228qzrv

    此老师讲的一些观点,不能苟同。

  • 淯水书生

    这一节关于土地问题可以探讨纯属书生见解,在目前民族国家的现实国际环境中,领土完整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商量的问题,你的这种见解抛开国家为前提没有任何学术价值。

  • tuyi333

    不敢苟同!开放合作引进技术和资本是必要的,但是,以分割租借土地的形式给外国人来发展其本质就是丧失国家主权。这叫什么发展方式?!硬要说是一种发展方式的话,那就叫“殖民地”。也正因此,才必然有了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伊痕_vu

    虽然并不完全同意马老师的观点,但也不妨给了我们看历史的另一个角度。有各种声音才能让我们看到更全面的自己

  • 空山居士_o3

    标准的公知啊

  • 箫音入梦_bd

    感觉偷换概念了,如果以租借为借口占领领土,这种发展有意义么?怎么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敢苟同!

  • 朝歌月

    突然就不想听了,就算租出去再发达,一派法国风光那还是中国吗

  • 提利昂史塔克

    那句话说得好,有些学者研究自己的领域研究出感情了,研究的屁股都歪了。马勇老师在近代史学界很有声望,但今天听了真是令人可发一笑。学术创新不是为了翻案而翻案,不是与众不同就显得自己一枝独秀。某近代史研究生留。

    优雅转身HAPPY 回复 @提利昂史塔克: 大家听了不一定会全盘接受他的主张 而是他解析过往的角度不同 给民众更多的参考 后人知道的历史 都是部分历史 太多不确定不可控不为人知因素的失真联使得民众价值判断时非黑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