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马勇:超稳定中国的崩溃

19.1∣马勇:超稳定中国的崩溃

00:00
19:27

教授介绍

马勇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胡适研究中心等研究员,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学术史及儒家经学、近代中国文化、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化史、中国文明史等研究。


近代中国的四组关系

您好,我是马勇,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学习清末民初的这段历史。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一种说法,说自晚清以来,中国遭遇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巨变”!可以说到了清末,煌煌中华曾经闪耀过的辉煌和灿烂都不复存在了。


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历史上的诸多巨变,从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到废除帝制、走向共和,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一百多年当中,中国从农业文明走到工业文明,从乡村型经济架构走向现代城市化架构,也从帝制时代走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有太多的关键词:传统、现代、东方、西方、救亡、启蒙、帝制、共和……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百多年的变化?又该如何理解近代中国历史?今天,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要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就必须基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改良与革命、启蒙与救亡这四组关系上。所以,在接下来的九次学习中,我们都将围绕这四组关系进行阐述。


下面是第一讲的内容:超稳定中国的崩溃。


“超稳定”结构

开头我们提到是“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但这句话反过来想一下就是:中国的稳定起码持续了三千年。大家在之前肯定已经学习了由夏商周到宋元明清的所有历史课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不是一个跨越性的进展,而是王朝的循环,除此并无其他发展变化,甚至连革命也不是频繁发生。虽然每次革命都会产生一个新的王朝,但社会的结构几乎是不变的。正是这种“不变”,被金观涛先生称为“超稳定”结构,而这种“超稳定”结构的社会,也被称为是东方社会的停滞性。稍后,我会列出金观涛先生的著作,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书目来读一读。

(金观涛)


五四时期的许多思想家,例如梁漱溟、陈独秀,其实都认同中国是处于“超稳定”结构中的。大家都认为,如果近代中国没有西方势力的侵入、没有来自西方的刺激,中国文明可能就会持续地保持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一开始就处于“东方”与“西方”的交织背景中,而中国近代史,则可以被称为是一部回应西方刺激的历史。


话说到这儿,大家可以思考下,如果这个“超稳定结构”那么好,那为什么到了近代不灵了呢?对于这个结构好不好,我们暂不下结论,但是,这其中是不是真的有一些“好东西”呢?

(《开放中的变迁》)


在传统中国的超稳定历史中,我们曾有过很好的政治体系,其优点可以归纳为两点:分权制衡和卓越的文官制度。


首先,分权制衡。在传统中国,皇权之下的各个权力系统是相互制约的。例如三公九卿的架构,就是表现了权力互相之间,有分工,有协作,有制衡。尤其是我国古代形成的完备的监察制度,从秦初到清末的监察系统都是非常严密的。


(三公架构图)


其次,卓越的文官制度。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自孔子之后,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文化。15世纪,中西文化开始正面接触,当然这并不代表在15世纪以前中西就没有交融。很多历史故事中,都提到秦朝与罗马帝国有过接触,丝绸之路也表明了东西方之间的往来。但就总体而言,是在15、16世纪,经由大航海时代,东西方才开启了全面的接触,西方人可以便捷地来到东方。特别是到1583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罗明坚等人)历经艰辛来到中国,真正开启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接触,迄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利玛窦与徐光启)


所以,五百年前的中国文明,其实是一个逻辑自洽、成就非凡的文明系统,而且基本上满足了农耕社会对文明的需求。我这么说,并不是一种批判。


那么,是什么促使了农业文明的形成呢?我认为地缘因素相当重要。


在农业文明状态中,地缘因素和血缘因素是农业文明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大家会发现,从中西部到甘肃再到青海那一带,包括安徽皖南山区到贵州山区,这些地区目前仍然是农耕状态,并且具备以血缘、地缘为主的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因为在农耕社会的形态中,就必定会产生适合它的中国传统。


过去我们批判被君主专制、帝王专制、阶级划分、男权主义等贬义词包裹的中国传统,认为中国文明在过去的批判话语系统中,总是呈现出一种“不良”面貌。但在今天看来,中国传统虽然有很多糟粕,但客观地从历史角度出发,中国传统文明确实满足了当时农业文明的需求:简单。


这种简单,体现在治理模式上就是“不扰民”。如何最大限度、最小代价、最宁静地去处理社会问题,构建一个最为廉洁有效的政治体制。


16世纪,利玛窦来到中国。此后两百年,西方文明对中国始终持一种仰视的态度。如果我们再去看《中国杂记》,会发现利玛窦不论走到哪儿,遇到的都是彬彬有礼的中国官僚阶层,无论是总督,还是知县。为什么?因为当时的官僚阶层,自小就被严格训练,必须饱读诗书才有可能在科举体系中得到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当七品芝麻官——知县。


这批饱读诗书的官员,在任期满后遵循“告老还乡”的传统,将满腹学识和史书典籍带回民间故土,成为了一名乡绅,成为了传统中国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这种行为使得中国传统社会留下了大量的典籍。直至今天,在大数据算法的时代下,我们也无法见到有一个人能够号称掌握所有的中国典籍。


而这就是就是中国古代的乡绅治理体制。


在这个卓越的文官制度下,知识生产者们读书、从政、积累家产,退休后回到老家,再影响地方。很多研究表明,一个进士可以对周边方圆五十里造成影响,起到督促学习和缓解乡邻矛盾的作用。这就是中国古代良好的政治传统下形成的社会治理秩序。


错过的机会

同时,这种超稳定的社会,给西方也造成了许多影响。在16至18世纪,西方人一直在向中国学习,东西方这种友好促进,一直持续到乾隆中期。乾隆中期是中国政府经济最发达的时候,而那时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需要财富、资源和市场,中国又恰好满足了所有条件。如果当时中英之间按照英国政府的期待,建立了外交往来,中国用自身的财富与英国的新技术进行交流接轨,那就意味着在1793年左右中国就已经进入了近代社会。如果当时中国依靠英国的工业革命,完成了自己的技术革新,实现了工业化,那后来发生的历史将被完全改写。


但是,历史的遗恨,就在于没有“如果”。1793年,英国政府派出马戛尔尼来华访问,但在访华的前四年,英国人的邻居——法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就是历史的宿命。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1789年,世界闻名的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把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推向高峰,自由资本主义从那时开始发生。经过漫长的一到两百年时间的混乱,法国从帝制走向共和,形成了西方民主底色。但是,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这种正面评价,是一种“后知”之知,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可不这么想。法国国王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也隐隐传到了中国,但并未引起当时中国的重视,只觉得“法兰西离我们远着呢”。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可是,四年后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访问,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情况,对此感到十分惶恐,停止了和英国人的建交。所以,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任务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方对法国大革命的恐慌造成的。这种恐慌,甚至使清帝国决定中止跟外部世界的往来,关上大门,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而这就是历史的宿命,东方错过了工业革命,失去了提前进入近代社会的机会。而西方世界,在经历一次次革命的阵痛后,反而生发出了巨大的活力。


天下为公

在儒学理论中,有一个很天才的猜测。据儒家经典《礼记》的《礼运篇》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就是对人类最终要走向一体化和一致性的预测,而这种一致性,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全球化。

(《礼记·礼运·大同篇》)


在中国超稳定的结构中,社会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在过去已有的几千年历史当中,人类最初面对的困难,是无法单独解决的,于是人类才开始结成一个村庄、一个小的共同体,来应付一般野兽的伤害。但还是没办法应付另外一个大的群体的伤害,这样慢慢就组成了一个社区。从一个社区慢慢整合,到了商周时期,形成了几百个、上千个国家。于是在一次次的冲突和融合中,再继续合并。人类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从一个小的共同体合并到一个更大的共同体中。人类文明的共同体也是不断从小往大的过渡,这个趋势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东方和西方仅仅是一个历史性的名词。


但是,从清代的中晚期开始,准确地说,从中国近代开始,东方与西方的关系呈现出的就不仅是东西之争,更是古今之争的特点。


在过去的几百年当中,一旦提及“东方”与“西方”,会明显感觉到一种身份性的自觉,就是“我是东方的,他是西方的”。但当我们面对另外一个星球的文明的时候,身份就会自觉转化成一种地球人的自觉,这说明人类的共同体在如滚雪球般不断地扩大。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就可以说东方和西方,有变,也有不变。我们再回望近代,会发现其实“东西冲突”,并不是文明之间的冲突。因为从传统中国的历史来看,对于任何好的文明的成就,中国从来都是来者不拒,所以东西方冲突的根本之处,不在于文明层面,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下回分解,请大家持续收听第二讲。


第一讲复习课

你好!马老师第一讲结束了,我们来复习一下。


在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不是跨越性发展,而是王朝循环,社会结构几乎没有发生变化,金观涛先生称之为“超稳定”结构。在传统中国的超稳定历史中,我们的政治系统有两大好处:分权制衡和卓越的文官制度。


皇权之下各个系统相互制约,监察系统非常严密。科举考试使得中国官员自小就受到严格训练,饱读诗书,“告老还乡”后成为“乡绅”,给民间社会带去大量典籍并从事乡村建设。


五四时期,许多思想家都认为,近代中国如果没有西方势力的侵入,中国文明可能保持不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一开始就处于“东方”与“西方”的交织背景中,中国近代史,可以被称为一部回应西方刺激的历史。


1793年,英国政府曾派出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访问,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当英国人把邻国发生的动荡、混乱特别是国王被送上断头台告诉中国人后,清廷方面感到恐慌,停止与英方的建交,闭关锁国。也正因如此,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十分可惜。


《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对人类最后要走向一体化和一致性的预测。过去几千年历史中,人类文明共同体不断从小往大过渡,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因此,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东方和西方仅仅是历史性的名词。


回望中国近代历史,呈现出的不仅是东西之争,更是古今之争。东西方冲突的根本之处,不在于文明层面,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们将在下一讲为您揭晓,感谢您的收听。


马勇老师书单

第一节课

中国通史近代部分参考书:
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2、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3、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4、 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5、 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加入学习群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秦八里

    这个课还差不多,有范,一扫之前的阴霾

    朝歌月 回复 @三藏_yp: 清朝我已放弃 听的头痛

  • 听涛枕霞

    讲得好!

  • 笑薇_fl

    讲的很棒,幸亏听到这里了!之前听那个人大女老师的都想退费了

  • Tinaa0428

    就是为了马勇老师才报名的课程,我太喜欢马勇老师了!!!

    新亚人文书院 回复 @Tinaa0428: 加小助手微信dzz_th进群哦

  • hotkey818

    实在听不下去上一个机器人读搞讲清史,直接跳到这段。终于听到人类讲课的感觉了。

    段川 回复 @hotkey818: 同感

  • 字间清醒

    👍👍

  • 素不相识168

    这才叫大师课嘛

  • 青衣子平

    老师的《1900中国的尴尬》,已购得签名钤印本。

  • 毛胧珑

    这集非常重要,终于明白法国大革命对清政府有如此直接的影响。

  • 魏峰_vy

    马老师的课真心很棒